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00
研究與發展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平臺隱私控制與互補者反應:來自移動應用市場的證據————作者:鄧渝;韓煒;
摘要:新近的平臺治理文獻表明,平臺隱私控制作為一項重要的治理策略會對互補者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引入戰略文獻中的競爭與定位框架擴展了這一研究,考察數字平臺數據隱私控制與互補者創新及盈利模式調整之間的關系。利用iOS發布ATT隱私協議作為蘋果隱私政策的外生沖擊,使用了ATT實施前后6個月內蘋果應用和谷歌應用商店中應用程序的綜合數據,采用雙重差分分析,結果表明ATT的引入降低了互補者的創新活動水平同時進行了盈利...
數字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路徑研究——基于GT-fsQCA的混合方法————作者:董媛媛;姚行瑞;
摘要:數字化沖擊了創新生態系統發展軌跡,變革了主體間創新協同和價值共創方式,引發了有關數字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探討。本文采用扎根理論(GT)識別出數字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影響因素,歸納出數字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理論模型,并運用fsQCA方法揭示了數字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的組態路徑。研究表明:核心領導力、互補者績效、數字技術創新、數字平臺創新、數據應用創新、智能制造場景和用戶體驗場景是構成數字創新生...
裂變創業如何促進數字平臺生態系統構建與治理?——基于海爾卡奧斯的案例研究————作者:李志剛;王娜;張越;劉振;劉志文;
摘要:隨著海爾、華為等大量企業通過裂變創業的方式構建卡奧斯、華為云平臺等外部數字平臺,各類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然而,現有研究對裂變創業在數字平臺生態系統的構建與治理中所發揮的作用關注不足。因此,基于資源依賴的理論視角,利用“動因—行為—結果”分析框架,選用海爾及其裂變的卡奧斯作為核心研究對象,闡明裂變創業驅動數字平臺生態系統構建與治理的過程模型。研究發現,在內部平臺階段,母體企業驅動內...
新興市場跨國公司獲取國際化多重合法性的機理及策略研究————作者:黃詩淼;劉偉;林勇;
摘要:新興市場跨國公司(emerging market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MNEs)國際化進程的不同嵌入狀態內生了利益相關者及其訴求變化導致多重合法性問題�;跈C會窗口和動態能力理論,構建了EMNEs多重合法性獲取的框架模型,并以邁瑞醫療為案例,研究了EMNEs在其國際化進程中多重合法性獲取機理及策略。研究發現:多重合法性獲取包括“多重合法性壓力識別—多重合法性戰...
組織重構對創新產出的影響——來自醫藥制造行業的證據————作者:江詩松;張碩;毛棟哲;陳瀟瀾;蔡宛彤;
摘要:如何為創新設計合理的組織形式是一個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問題�,F有研究主要關注何種組織結構形式有利于創新,盡管積累了較多研究,然而存在研究結論相互沖突的問題,構成了組織結構—創新之謎,這嚴重阻礙了管理者通過組織設計來促進創新的實踐。本文提出,靜態地比較不同組織結構形式的影響,難以與創新的過程屬性聯系起來。從結構轉向過程的方法也許可以幫助破解組織結構—創新之謎。從過程的方法看,無論是哪種組織結構,...
組織即興視角下中小企業自主數字化轉型的實現機理——基于酷特智能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作者:池宇;張驍;韓煒;
摘要:與依附式轉型不同,中小企業如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小企業劣勢”帶來的轉型困境,實現自主數字化轉型的過程機理還未被理論研究充分揭示。本文以酷特智能為案例研究對象,基于組織即興理論來探索中小企業自主數字化轉型的實現機理。研究發現,第一,不同階段中轉型目標模糊、戰略結構錯配以及價值創造瓶頸的轉型困境觸發了中小企業采取探索式即興、適應式即興以及生成式即興予以響應,并形成了“企業家直覺—組織注意力—資源行動”...
管理學視域下的數字平臺生態系統:關鍵科學問題與發展趨勢————作者:焦豪;楊季楓;
摘要: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已逐漸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本文從理論視角、研究方法、研究情境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學視域下開展數字平臺生態系統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與發展趨勢。首先,本文從資源協奏視角、動態能力視角、問題—解決視角、悖論視角、社會—技術系統視角和數字平臺生態視角等理論視角提出了數字平臺生態系統研究的關鍵科學問題;隨后,拓展了數字平臺生態系統在新質生產力、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
機會警覺、資源編排與市場雙元創新戰略:并購追趕情境的案例研究————作者:洪勇;王巖;
摘要:以濰柴為案例研究對象,借鑒機會警覺和資源編排理論思想,構建并購追趕情境下中國企業市場雙元創新戰略演化過程模型。研究發現:并購追趕情境下中國企業市場雙元創新戰略由“市場利用:鞏固已有低端市場、跨越發展高端產品”到“市場探索:集成創造系統方案、進軍高端主流市場”再到“市場利用與探索雙元并進:引領傳統產業市場、培育未來前沿賽道”演化;機會警覺是企業并購抉擇和并購后市場創新戰略制定的邏輯起點。隨著追趕進程...
不同媒體環境下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漂綠的影響————作者:戎丹;王雷;劉璐;
摘要:識別和抑制漂綠是構建綠色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數字化和綠色化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數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深化為企業綠色發展提供重要助力,然而,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漂綠的影響機理尚不清晰。基于動態能力理論和數字化文獻,本文利用2015—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考察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漂綠的影響,并將媒體環境的兩個維度——媒體關注度和媒體情緒納入研究框架。結果表明,數字化轉型顯著抑制企業漂綠,...
制造企業自戀的CEO會帶來更好的ESG表現嗎?——CEO雙重性的調節作用————作者:單標安;陳彪;熊逸雨;林歡;
摘要: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制造企業ESG表現在其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理論和實踐關注的熱點話題。CEO作為企業關鍵決策者,其自戀是影響制造企業ESG表現的關鍵內因。借鑒高層梯隊理論,利用2010—2022年上市制造企業數據,實證檢驗制造企業CEO自戀程度對ESG表現的影響。研究發現,制造企業CEO自戀對ESG表現的不同維度會產生差異影響,對企業環境表現、社會表現產生積極的線性影響,對企業治理表現...
數字技術賦能農民創業合法性獲取的影響與機制研究——基于信號理論的視角————作者:魯燊;莊晉財;
摘要: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作為戰略性資源,其對農民創業合法性獲取的影響正變得愈加強烈。基于信號理論,聚焦于數字技術,從外部制度同構和內部行為驅動的雙重視角出發,以創業農民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結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數字技術使用程度對農民創業合法性的影響,創業信息傳遞水平和創業敘事能力的鏈式中介效應以及行業環境動態性的調節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數字技術使用程度對農民創業合法性獲取具有促進作用;創業信息傳遞水平和...
共益企業如何突破戰略聯盟中的身份困境?——基于共情機制的UTC行家縱向案例研究————作者:鄭密;韻江;
摘要:共益企業從組織范式層面重新探尋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兼容共生,其與戰略聯盟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社會責任關系。在面對內外部動態變化的合作環境時,共益企業如何突破戰略聯盟中的身份困境以維持組織身份與聯盟穩定,現有文獻尚未解釋充分。基于個體和群體的共情研究,以UCT行家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縱向探索性單案例研究解釋了戰略聯盟與共益企業組織身份的共情機制。研究發現:探索性地提出了組織共情這一概念,厘清了組織共情的3...
負責任研究與創新政策的制度輪廓與規制機理————作者:李丹;李勝會;
摘要:在科技創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開展負責任研究與創新(RRI)能夠預防人類跌入科技“進步陷阱”。運用制度語法學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項RRI政策的制度輪廓,并結合目標群體社會建構與政策設計框架解析政策的規制機理。研究發現:我國政府日益重視RRI,并試圖在政策設計中激發政策目標群體開展RRI的內生動力,但現有政策整體呈弱規制性,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多元主體配合。從制度規則的應用來看,制度規則在生物醫...
供應鏈穩定暢通的隱形壁壘:——非正式制度距離、方言差異與企業創新————作者:吳亮;郭元源;賀易寧;
摘要:供應鏈“斷點”“堵點”是造成經濟循環梗阻的重要因素,亟需明晰深層原因以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距離視角,以中國獨特的方言地理格局為切入點,探討了上下游企業所在區域間方言差異如何成為誘發供應鏈“斷點”“堵點”的潛在因素,進而系統分析這一差異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及其內在機制。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業及其客戶數據,實證分析發現:企業與其客戶所在區域間方言差異對企業創新具有負面影響,...
“拼爹”還是“自強”?原生家庭社會地位對農民創業的印記效應研究————作者:楊嬋;陳心怡;賀小剛;
摘要:在“家”文化濃郁的農村場域,家庭在農民的創業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許多學者基于家庭視角研究了家庭結構、家庭規模、家庭出身等對農民創業的影響,但對于個體敏感時期生活的原生家庭缺乏關注。本文基于印記理論探究了原生家庭社會地位與農民創業行為之間的關系,并利用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的混合截面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原生家庭社會地位...
2024年下列學者為本刊擔任匿名審稿工作,在此致以誠摯的感謝!
摘要:<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家庭—工作資源外溢對員工創造力影響機制研究————作者:蘇宗偉;姚祈春;杜娟;
摘要:探索創業型企業員工創造力的來源和影響因素有助于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根據資源保存理論,家庭角色對員工工作創造力可以產生顯著影響。通過引入創造力認知的雙路徑模型,檢驗了員工家庭—工作資源外溢對員工創造力的影響機制。結果顯示:家庭—工作資源外溢可以通過提高認知靈活性和認知持久性進而提升員工創造力;在信息通信技術情境下員工的認知靈活性可以更好地被家庭資源激發,但認知持久性則會被削弱。進一步研究發現,高工作...
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賦能新質生產力:邏輯與進路————作者:金珺;陳泰倫;趙苑婷;尹西明;陳勁;
摘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完善為核心路徑,需要發揮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的賦能作用。然而,現有文獻未能解答何以提升產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效能加速新質生產力發展這一關鍵問題。從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和場景驅動創新的理論基礎出發,引入“社會—技術—環境”的體制視角,闡釋產業數字化綠色化實現高效協同進而加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態邏輯和過程邏輯。研究發現,產業“雙轉型”需要以“雙轉型”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為依托...
數字孿生如何影響企業創新生態系統價值共創?——基于可供性視角的案例研究————作者:羅均梅;徐翠豐;王水蓮;
摘要:企業創新生態系統中的價值共創是驅動技術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數字孿生作為集成型前沿數字技術,其豐富的可供性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生態系統中價值共創的關鍵要素。然而,其具體作用機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爾集團的衣聯網、日日順、卡奧斯三大子生態系統,采用嵌入式案例分析方法進行研究發現:數字孿生技術的多維可供性在單一場景、多元場景及生成場景中展現了顯著的應用潛力,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生態系統中價值共創的關鍵引擎;互...
情感推動引領型組織身份構建的過程機制研究————作者:劉相彤;林海芬;
摘要:中國企業奪取市場競爭勝利需打破低位鎖定,向高位引領躍遷并塑造相應的引領型組織身份。而中國傳統文化宣揚的情本位理念加深了個體情感對組織身份的影響和塑造作用,但核心身份受眾即內部成員和外部客戶群的個體情感究竟是如何推動引領型組織身份構建的?這一問題仍然缺少清晰的理論解答,因此,以四際集團、青山實業和飛鶴為樣本開展多案例研究。研究發現,情感推動引領型組織身份構建的過程就是情感以不同方式分別推動引領型組織...
研究與發展管理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第二次錄用該期刊,基金委B類雙月刊,由于發文少,存在較大難度。 兩次的體驗都表明外審專家水平在線,對文章的理論與實證部分都進行了詳細審閱。期刊嚴格執行三審制度,我的這篇文章三審后結論是“修改后發表”,返修回去后一周錄用。 詳細審稿流程見附圖。
2024-08-21 16:08這本刊物比較聚焦R&D類的文章,之前也投過科技成果轉化的文章,這個期刊直接就給拒稿了,并不是你的文章不好,主要是每個期刊股在那戶的點不一樣罷了。這個期刊比較要求有創新性,他們感覺沒什么創新的文章一般很快就給拒稿了,當然咱們的文章一般也拿不出太大的創新點,但是你要做到跟之前的研究有不同的地方,在方法上的創新很有可能就帶來不同的結論。第三點就是大家要多看他們每期刊出的是什么類型的文章,我感覺現在這個刊物風格有點向《哈佛商評》轉的意思,大家多看看《哈佛商評》之類的也會凝練出好的觀點吧。再就是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研究院是個很好的網站,大家可以多看看,很多科技前沿都會看到。
2024-07-21 19:102023.10投稿; 2023.12收到一審退修意見; 2023.02收到二審退修意見; 2023.04收到三審退修意見。 三審返修三個月后還沒有收到消息,不過審稿人意見非常專業,對文章質量提升較大。
2024-07-07 15:08經歷三輪外審,歷時十個月錄用,整體體驗還行,以后有稿子還會再投。
2024-04-18 11:52投稿了專欄,感覺進度很快,開始是已收回執,現在是審稿中,但是不知道這是初審還是外審。有大佬知道專欄的審稿流程嗎?
2024-03-04 23:29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