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4:05:05
1. 文章需通過網上辦公系統投稿。作者投稿時應聲明稿件專投本刊且未正式發表。如稿件曾投它刊,作者應先向本刊說明情況并向它刊申請撤稿,以避免“一稿多投”事件發生。一旦查出違反上述規定者,責任由作者承擔,并負責賠償本刊經濟損失。
2. 本刊亦接受國外或國際合作研究的英文稿件。對英文稿件的要求同中文稿件,應附有中文題目、作者及單位、中文詳細摘要及關鍵詞。
3. 編輯部在收到來稿后一般在6個月內答復作者是否錄用。作者在6個月后如仍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則可改投它刊。
4. 本刊除具有印刷版外,還具有網絡版等電子版本。稿件一經錄用,所有版本的版權即由作者自動轉讓給本刊。
5. 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文字進行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應征求作者同意。
6. 來稿一經刊用,編輯部向論文作者收取文章發表費。稿件刊出后,按規定一次性向作者支付以上版本的稿酬, 并贈送當期本刊1冊。
7. 要求來稿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合理,層次分明,文字精煉。除個別特殊情況外,文章應該有一定數量的樣品和相應的測試數據,以比較全面地反映客觀地質事實。
8. 研究論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圖表和參考文獻)篇幅根據內容需要而定,本刊不做具體限制。
9. 來稿的格式要求 其書寫順序: 中文題目、中英文作者、中英文作者單位、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 引言; 正文; 討論;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圖及說明; 附表及說明; 附圖版及說明。凡不符合來稿格式要求者,本刊恕不受理所投稿件。
10. 作者只列出主要參加者(同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4人,多單位作者一般不超過8人), 第一作者、通訊作者須附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所從事的專業,聯系電話及E-mail), 參與輔助研究者可列入致謝部分。
11. 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請注明省部級以上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
12. 論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中文字。文章標題結構層次一般分為二級或三級,各級標題用1、2、3 ……;1.1、 1.2、 1.3 ……表示,依次類推,頂格書寫。
13. 論文摘要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主要部分內容,尤其要突出其創新性的成果。英文摘要篇幅可適當增加為—個印刷頁。關鍵詞一般3~8個。
14. 對稿件要求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標點符號使用要準確。
15. 請作者在正文標示所有樣品的編號及取樣位置的經、緯度坐標。對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實驗室、測試方法、實驗儀器設備、實驗條件、精度及誤差范圍等。論文要附測試數據。
16. 圖表: 文中只附必要的圖表,在文中相應位置以方框表示并附相應的中英文圖題、表題,附圖要求線條粗細均勻,計算機繪制的線條圖可按印刷時的實際尺寸繪制,雙欄排圖不寬于80mm,通欄排圖不寬于170mm,圖中文字最好用6號字。對圖版照片要求清晰、層次分明,連同中英文圖版說明一起拼貼在240mm×170mm的圖版版心尺寸范圍內。
17. 作者應在自己的文章中,對國內、外同行已發表的相關論文,特別是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給予充分反映。凡引用他人的資料須在正文內標注并在文后列出參考文獻,前后一一對應。參考文獻表只列出與本文有關的文獻,應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公開出版物上的文獻;非公開出版物作為腳注處理。引用他人未發表過的資料或數據,應征得有關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說明。所有中文參考文獻均需譯成英文,并在該文獻后用括號注明(in Chinese)或(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作者應對所引文獻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負責。
18. 本刊采用“著者-年制”標注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表中著錄全部編著者,多著者間以“,”號分隔。著者一律姓先名后,名后不加縮寫點,空1個字母的間隔。按著者姓氏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參考文獻表,同時保留所有中文參考文獻作為附錄放在全文末尾。參考文獻格式示例如下(并請參照本刊近期出版的文章):
期刊 著者.出版年.文獻題名.刊名,卷(期):起-止頁
書 著者.出版年.書名.版本(第1版不著錄).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
會議錄、論文集、論文匯編 著者.出版年.題名. 見(In): 編者名(ed./eds.). 文集名. 會議名,會址,開會年. 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頁
19. 作者在得到錄用通知及退改意見后,請及時將修改后的稿件及清繪好的圖件上傳至本刊網站。
20. 稿件在排印后,初校樣發作者校對,除錄入排版錯誤外,文字一般不宜再作改動,請及時將校樣返回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