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20:05:15
亞太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BITs網絡對企業跨國并購進入模式的影響研究————作者:趙蓓文;張雪梅;
摘要:利用聯合國貿發會議“IIA繪圖”最新數據構建全球雙邊投資協定(BITs)網絡指標,結合BVD Orbis全球企業數據庫數據,分析BITs網絡地位對企業跨國并購進入模式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表明,BITs網絡度數中心度能夠顯著提升企業以獨資模式進行跨國并購的概率,且通過促進規制融合和降低信息成本的渠道促進企業以獨資模式進行跨國并購。進一步分析表明,投資國BITs網絡度數中心度在東道國為發達國家、金...
新加坡數字經濟協定的協調性造法實踐及啟示————作者:呂思嘉;蔡從燕;
摘要: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遠遠超出現有國際法規制框架。當前,在數字經濟治理方面存在著三種模式,但這些模式對數字經濟的規制局限于傳統國際貿易規則,無法適應數字技術導向的經濟發展趨向,而大國競爭可能在相當長時期內阻礙數字經濟多邊規則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新加坡立足其國內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治理實踐,逐漸發展出帶有“新式”特色的數字經濟協定。協定專注于數字經濟領域,強調合作創新,致力于從多方面協調、彌合數字經濟治理...
算法治理的多元協同格局及對中國的啟示————作者:徐乾宇;胡曉鵬;
摘要:算法是實現目標利益最大化的技術工具,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可能引發濫用市場力量、侵權、歧視等風險,因此算法治理尤為重要。有效的算法治理需通過多元協同,平衡個人、企業、行業組織、國家等主體利益,對內實現公平與效率,對外塑造規則與秩序。構建算法治理多元協同格局的關鍵,在于統籌創新與合規、公平與效率、活力與秩序、安全與開放四大關系。基于此,政策重點在于研究算法風險類型、完善算法治理框架、探索跨國治理模...
人工智能技術擴散的四重維度與推進路徑————作者:孫璇;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擴散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國際、產業、組織和社會等層面擴展和應用的過程,把這一技術嵌入經濟社會各領域,有利于推動各領域發展的全面智能化,實現生產方式與社會結構深層次變革。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進入活躍期,在國際維度形成了向各國和各地區的差異化擴散,在產業維度形成了與各產業和應用場景的深度結合,在組織維度推動了組織變革和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在社會維度引發顯著的經濟社會效應。穩...
數字基礎設施對數字化產品貿易網絡影響的空間效應研究——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經驗證據————作者:袁莉琳;祝合良;季鵬;
摘要:基于CEPII—BACI數字化產品貿易數據,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法刻畫2002—2021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數字化產品貿易網絡的演變特征,并建立空間計量模型實證研究共建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對其數字化產品貿易網絡地位的影響。結果表明:共建國家數字化產品貿易網絡聯系持續加強,核心—邊緣結構弱化,但社團數量仍在變動,中國在貿易網絡中尚未處于核心地位;共建國家的數字化產品出口貿易網絡地位具有較強的全局空間依賴性...
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國基建投資的經濟效應對比研究————作者:胡玫;李秋靜;
摘要:基于2005—2020年全球綠地投資數據,檢驗了中國、美國、日本、歐盟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建投資的經濟效應。研究發現:對共建國家經濟發展而言,中國基建投資不僅有“規模效應”,還有“質量效應”,而美國、日本、歐盟等國的基建投資僅有“規模效應”,且作用較小,中國基建投資的效果相比更優,這一結論在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中國基建投資的經濟效應更優是因為“中國方案”更重視共建國家金融穩定性、更能提升共建...
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國貿易韌性提升:理論機制、現實約束與策略選擇————作者:郎麗華;李娜;
摘要:為應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各種挑戰和沖擊,在擴大內需的同時,穩定發展對外貿易,提升中國貿易韌性是值得關注的重要議題。在厘清新質生產力和貿易韌性內涵的基礎上,從實現貿易多元化、降低關鍵核心技術進口依賴度、降低出口波動、培育外貿新動能和保障對外貿易安全等視角,分析了新質生產力促進貿易韌性提升的理論機制。結合中國目前面臨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勞動力市場缺乏彈性、貿易新業態數字化服務能力不足、關鍵領域存在...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世界意義————作者:洪向華;王辰;
摘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僅是中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贏得戰略主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世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進一步融合,對于打造世界增長新引擎、展現全球開放合作新擔當、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新變革、助力世界文化交流新繁榮、樹立現代化建設新典范,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
特朗普第二任期貿易政策震蕩、全球影響和中國應對————作者:屠新泉;田家琪;李建桐;
摘要:探討特朗普第二任期已經采取和未來可能出臺的貿易政策,以期進一步分析其潛在影響,提出中國應對方案。自特朗普首個任期以來,中國出口貿易和全球經貿格局均受到較大沖擊,但中國也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面對特朗普第二任期貿易政策可能引發的巨大震蕩,中國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進一步深化國內改革、擴大內需、支持企業出海、擴大單邊開放、有理有節地予以反制等,以有效化解外部風險挑戰
中國與RCEP成員的貿易共生關系:內涵、特征與挑戰————作者:林峰;陳建峰;趙焱;
摘要:基于發展共同體視角,從共同發展、包容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三個維度對貿易共生關系的內涵外延進行了理論闡釋,并采用制造業總值貿易和增加值貿易指標,測度了中國與RCEP成員的貿易共生關系。研究發現:在國家層面,雙邊制造業整體上保持正向的貿易共生關系,尤其是在RCEP正式簽署后,貿易共生特征愈發顯現;在行業層面,雙邊實現貿易共生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中間品以及機械裝備、運輸裝備等高附加值加工制造業上;相較于低技術...
產業安全因素對中國傳統產業與高技術產業貿易影響的比較研究——以紡織品服裝與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為例————作者:葉茂升;夏杰長;
摘要:產業安全因素日益成為影響中國制造業出口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利用2004—2021年中國與20個主要貿易伙伴國(地區)的面板數據,采用時變隨機前沿引力模型,從制度距離和文化距離視角,深入比較分析產業安全因素對代表傳統產業的紡織品服裝以及代表高技術產業的電子信息產品出口貿易效率及其增長潛力的差異化影響。結果顯示,制度距離與文化距離對電子信息產品出口貿易效率的抑制效應均顯著強于紡織品服裝。貿易增長潛力分析...
臺灣地區企業融資結構對創新投入的影響研究————作者:曹小衡;陳錦涵;
摘要:基于臺灣地區制造業上市(柜)企業微觀數據,分析臺灣地區企業多層級融資結構對創新投入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臺灣地區企業的多層級融資結構中,提升企業外源融資比重、正式金融融資比重、直接金融融資比重以及外資股權融資比重皆可以顯著增加企業創新投入,其中緩解融資約束是重要的作用渠道;臺灣地區企業ESG表現可以強化企業外源融資比重、正式金融融資比重、直接金融融資比重對創新投入的正向影響;臺灣地區企業財政...
自由貿易協定環境條款深化、產品策略與中國企業ESG表現————作者:孟夏;董文婷;張寧;
摘要:重視環境問題,提高企業ESG表現是中國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基于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與“波特假說”,從微觀視角實證檢驗自由貿易協定環境條款深化與中國企業ESG表現之間的關系與影響機制,研究發現,FTA環境條款深化顯著提升清潔生產型企業ESG表現,而污染密集型企業的ESG表現截然相反。企業性質、規模、環保意識以及地區環境規制對兩類企業具有異質性影響。FTA環境條款深化使兩類企業選...
人民幣高質量國際化的內涵、邏輯與路徑————作者:李俊久;
摘要:人民幣高質量國際化內含貨幣職能、制度支持、技術賦能、合作對象、發展根基五個關鍵要素的“高質量”,其深層邏輯在于,它是中國實現可持續崛起的應有之義、建設“金融強國”的內在要求、規避美元體系風險的重要依托、踐行全球發展倡議的生動詮釋。為推進人民幣高質量國際化,中國有必要從當前“由點到面”的棋盤式布局,轉向以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中東歐、西歐、非洲、大洋洲、南美的重點國家或地區為關鍵節點,構建密切聯...
澳門金融發展與經濟適度多元耦合協調研究————作者:鄭棋心;涂廣建;顏至宏;
摘要:澳門長期面臨經濟結構單一的挑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成為澳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探討金融發展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作用機理,并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二者的動態關系進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澳門金融發展與經濟適度多元呈現顯著的正向耦合效應,且耦合協調程度仍有提升空間
基于BEPS項目的全球稅收治理框架探索:問題、影響及完善————作者:洪菡瓏;
摘要:基于BEPS項目的全球稅收治理框架遭受質疑的根本原因在于國家之間的結構性不平等,使發展中國家無法有效發聲并爭取利益。全球稅收治理亟待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保障國際稅收談判及決策的代表性與平衡性,這對于全球經濟的均衡發展至關重要。一方面,參與全球稅收治理的國家既要認清不同國家在資源、能力和相對議價實力上的差異,也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完善BEPS包容性框架的民主性與透明度有助于促...
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發展與中國因應——基于CPTPP、USMCA、EJEPA和RCEP的比較————作者:劉曉寧;
摘要:知識產權規則變革是全球經貿規則重構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推動制度型開放的重要領域。當前,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發展呈現出保護客體不斷擴展、保護強度顯著升級、執法措施更趨嚴格、規則體系由多邊轉向區域、規則訴求更加多元等趨勢。通過比較CPTPP、USMCA、EJEPA、RCEP等大型區域貿易協定中的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志、工業設計、未披露試驗數據等重點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以及國際條...
數字貿易規則和數字貿易壁壘下的數字服務出口————作者:賀婭萍;
摘要:基于區域貿易協定和數字貿易限制措施兩個維度,選取全球50個主要經濟體,探討多邊與單邊數字貿易政策與數字服務出口之間的關系,檢驗數字貿易規則和數字貿易壁壘的貿易效應。研究發現:數字貿易規則能顯著促進數字服務出口,且規則內容的廣度擴展能進一步增強此效應,而內容的深度細化并未帶來同等效果;數字貿易壁壘對數字服務出口構成明顯障礙,且對進口國的影響程度高于出口國,尤其是與知識產權相關壁壘的制約作用最為突出。...
人工智能驅動出口隱含碳減排:理論機制、經驗證據與政策啟示————作者:龐磊;
摘要: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滲透和發展,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減少環境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形成中國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關鍵技術支撐。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術顯著推動了出口隱含碳減排,且與之呈現U型非線性關系;中介效應檢驗證實了產業鏈數智化轉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不同區域、所有制、政策環境下出口隱含碳減排影響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未來應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發展,完善綠色低碳政...
自由貿易與資源主權的博弈——印尼資源利用的經驗與啟示————作者:潘玥;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利用面臨自由貿易與資源主權之間的平衡問題。印尼是資源稟賦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其資源主權政策備受關注。印尼針對鎳礦、鋁土礦、棕櫚油、金礦等資源的利用策略,在實施出口禁令、“產業下游化”和倡議“鎳礦歐佩克”等背景下嘗試平衡資源主權與自由貿易、激發發展潛能并兼顧國內需求、提升附加值、參與全球貿易合作等的考量與舉措,引發了如歐盟對印尼的起訴等國際反應,并對全球資源貿易產生影響...
亞太經濟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先后三次投稿,終于錄用一次。4月初投稿,6月有編輯加我,通知過了初審,需要提供實證數據;8月中旬接到外審返修,10月中旬擬錄用,用時6個半月。在后續正式出版過程中,編輯老師盡心盡責,先后校稿4次,我也是很粗心,每次都能找到很多新問題,感謝責任編輯!這三次投稿也揭開了這個期刊的面紗,也是很多老師和同學主要存疑的地方,我一一作答:第一,關于審稿系統,確實沒啥用,顯示通過初審進入復審,真不是進入了外審,但過了外審一定會通知,不要以系統程序為參照;第二,編輯部負責電話接線的老師和編輯部后臺存在信息差,因為編輯老師曾問我要數據以備審稿需要,我擔心是不是遇到中介騙子了,所以我打電話核實情況是否屬實,接線老師表示不知;外審通過后,我再次電話核實,電話接線老師也未找到我的信息,這也是很多同學和老師反映的“稿件丟失”的情況,其實不然。第三,返修后,錄取概率應該會很大。
2024-12-06 23:17通過知網系統投稿,并且收到編輯部官方郵件的自動回復郵件,附有稿件編號,系統內兩個月一直處于初審狀態。第三個月登陸系統!竟然發現沒有任何投稿記錄。于是給編輯部打電話,回復是根本沒有收到稿件!!!怎么會沒收到?我報給他們投稿編號,回復是根本沒有這個編號!!還建議我改投其他期刊,如果還想投他們需要再投稿一次。!!真的無語。。如果拒稿可以直接說的,沒必要通過這種方式。
2024-12-04 12:24投稿時間已經超過三個月,但系統還是顯示初審狀態,對這種刊物建議就是一稿多投,不然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2024-09-27 11:05期刊文章水平高,但審稿速度慢周期長,系統作用不大,編輯水平高細致且態度好
2024-07-29 21:102017年10月7日通過郵箱投稿,并郵寄紙制版,一直沒有消息,期間曾打過2次電話,都回答在初審中,2018年1月初編輯部發郵件通過稿件通過了初稿,要求我完善個人信息(工作單位、職稱、學歷等)再終審,2月28日左右編輯老師手機發來信息,稿件通過了終審,今天收到了樣刊。《亞太經濟》沒有投稿網站,無法跟蹤審稿情況,所有最好打電話給編輯部,編輯部老師挺和氣的,都會查詢審稿到哪一步了。不收費,而且還有稿費(還沒到賬)
2024-07-24 16:54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