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2:05:51
1. 登載食物化學、實驗營養、實用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及相關的論著、簡報、實驗技術、重要文件、述評等。
2. 來稿要求數據可靠,簡明扼要,文句通順。研究報告一般不超過5000字,研究簡報限3000字內。
3. 文題限22字內,作者原則限6人內,作者單位限4個,正文前附中英文摘要,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段書寫,下列關鍵詞,中英文要對應。簡報只附英文題目。作者與單位一般不更換。研究生論文由培訓單位署名,研究生導師注明為通信作者。
4. 首頁左下角注明收稿日期;項目來源(基金名稱及編號);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別,職稱、學銜、電子郵箱;通信作者及其電子郵箱。
5. 圖與表用英文表述,原則上不超過6個。本刊采用三線表,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行(P,t值等)可在其上行加一細分界橫線。說明性文字置表下加注。表內數據有效位數應一致。圖應具有自明性,冠有圖題、縱橫標目、單位及符號,高寬比例5∶7;病理照片要清晰,注明放大倍數、染色方法。
6. 計量單位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以單位符號(斜體)表示。單位名稱與符號不可混用。
7. 統計學符號按照《統計學名詞及符號》規定,用斜體書寫。如F檢驗、t檢驗、卡方(x2)檢驗概率P、均數加減標準差(x±s)、標準誤(sx)、相關系數r、和自由度γ。
8. 按《關于出版物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后超過 3位數字時,每3位一組,組間留千分空。如8 219 000。但年份、序數詞、頁數、儀器型號、標準號不分節;數字百分數范圍在每個數值后均加百分號,如:5%~95%;附帶尺寸的數值相乘單位應以不易混淆的方式標注,如:3 cm×2 cm×5 cm。
9. 醫學名詞以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專業名詞為準。暫未公布的以《英漢醫學詞匯》、《英漢、漢英生物化學詞匯》為準。漢文藥名用1955年藥典《法定藥物》或藥典委員會編寫的《藥名詞匯》(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名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10. 題目中一般不用縮略詞。文中盡量少用,不超過4個漢字的原則上不用。為節省篇幅,必須使用時,須在首次出現時先給出全稱或原詞,之后在圓括內注明縮略詞;縮略詞不移行。
11. 參考文獻全部列于文末,應親自閱讀過全文,按其在正文中首次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正文、表格和圖例中引用的參考文獻都要以放在括號內的阿拉伯數字標注。僅在表格和圖例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應根據表格或圖例在正文中首次被提到的順序進行編碼。非英語文獻要列出原語種題目、雜志名稱。只閱讀摘要或二次引用的文獻及內部資料請勿引用。書寫次序為:作者(列前3位,之后西文加“et al”,日文加“他 ”,漢文加“等”).題目(載體類型標識:如普通圖書[M],論文集[C],雜志[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數據庫[DB],電子公告[EB],其他[Z],光盤[CD],聯機網絡[OL]等).期刊名稱,出版年,卷:起止頁碼(普通圖書的析出文獻須加注其他責任者及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電子文獻題后附加[引用時間] 獲取和訪問路徑)。外文期刊名縮寫,一律用斜體,以《醫學索引》收錄期刊名單(List of Journals for MEDLINE)中使用的格式為依據。舉例:
[1] 郭祖超.醫用數理統計方法[M]. 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8: 122-124.
[2] De Deckere EA,Pentieva K, Mckillop D, et al. Acute absorption of folic acid from a fortified low-fat spread[J]. Eur J Clin Nutr, 2003, 57: 1235 -1241.
[3] 昂溫G,昂溫PS. 外國出版史[M]. 陳生錚,譯.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88.
[4] WEINSTEIN L, SWERTE M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 [M]// SODEMAN W A Jr, Sodeman W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s,1974: 745-772.
[5] PACS-L.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 Housten,Tex:Uni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95-05-17]. 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
[6]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光折變自適應光外差探測方法: 中國, 01128777.2 [P/OL].(2002-03-06)[2002-05-28]. http://211.152.9.47/sipoasp/zljs/hyjsyx- new.asp?recid=01128777.2 &leixin=0.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