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49
中國檔案
北大核心China Archives
中國檔案最新期刊目錄
讓社會更多關注和重視檔案文獻遺產————作者:本刊評論員;
摘要:<正>高度重視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是新時代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標志性成就。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當前已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檔案文獻遺產是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文脈中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讓社會深入認識檔案文獻遺產的價值,更加重視檔案文獻遺產的保護利用,應當成為推動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的重要一環
國家檔案局傳真
摘要:<正>國家檔案局批準全國總工會、最高人民檢察院、廣電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國家藥監局、民建中央6家單位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2025年2月19日,國家檔案局印發《關于征求〈中國檔案文獻遺產管理辦法(草案)〉意見的函》。2025年2月21日,國家檔案局印發《關于開展建設項目檔案論文征集活動的通知》《關于開展“十四五”重大建設項目檔案微紀錄片征集活動的通知》
視點
摘要:<正>上海市檔案工作會議召開3月4日,上海市召開檔案工作會議。市委副書記朱忠明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全市檔案部門深度融入“五個中心”建設和國家戰略實施,深化推進檔案為民服務和長三角異地查檔工作,深入挖掘館藏檔案積極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在“四重檔案”管理、檔案工作數字化轉型、發揮檔案資政育人作用等方面取得新成效。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干字當頭、奮力一跳,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
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工作 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作者:陸國強;
摘要:<正>紅色資源是黨領導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形成的,具有歷史、教育、紀念意義的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紅色資源保護傳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在湖南、福建、甘肅、湖北等地考察工作時進一步強調,要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深入挖掘和運用好...
新時期黨的邊疆治理方略下邊疆檔案資源建設————作者:馮安儀;華林;丁璇;
摘要:<正>2024年12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關于邊疆治理各項決策部署,深入做好邊疆治理各項工作,推動邊疆地區高質量發展。邊疆治理自古以來便是關乎國家興衰、民族昌盛的重要議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治國理政戰略全局,相繼提出“治國必治邊”“...
《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解讀————作者:潘牧;張華濱;
摘要:<正>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檔案局聯合制定出臺《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這是進一步加強經營主體登記檔案(以下簡稱“登記檔案”)管理的重要舉措,對提升登記檔案規范化水平,推進登記檔案信息化轉型,更好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以數字化建設和服務創新雙引擎推動經營主體登記檔案工作提質增效————作者:魏艷芳 ;蘇婉瑩;
摘要:<正>經營主體登記檔案(以下簡稱“登記檔案”)是各級經營主體登記管理部門在辦理經營主體登記、備案事項等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近年來,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檔案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大力推進檔案工作“四個體系”建設,通過發動數字化建設與服務創新的雙重引擎,在推進登記檔案規范化管理,挖掘登記檔案的價值與潛能,利用檔案為民眾、企業及社會各界提供高效、便捷...
從紙卷流年邁入數字新篇——上海市推動經營主體登記檔案工作在改革中創新發展
摘要:<正>近年來,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局”)高度重視經營主體登記檔案(以下簡稱“登記檔案”)管理工作,秉持“安全、便捷、高效”的發展理念,從登記檔案“收、管、用”等方面全方位推進檔案數字化轉型,推動檔案智慧化管理,為上海市市場監管事業的持續發展固本培元,為上海經營主體活躍發展保駕護航,為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蓄勢儲能
聚焦“四個好”“兩個服務” 打造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新機制
摘要:<正>近年來,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局”)在重慶市檔案局的精心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聚焦檔案工作“四個好”“兩個服務”,真抓實干、守正創新,推動經營主體登記檔案(以下簡稱“登記檔案”)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數智化,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助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打造“西部領先,全國進位”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
以統促建 以管促存 以用促教 推動湖北生態文明建檔走深走實————作者:艾海濱 ;趙文;
摘要:<正>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文明檔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見證者和記錄者,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考察湖北,多次對湖北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大保護擘畫藍圖、指引航向。湖北省檔案部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深入推進美麗湖北建設,立足省情構建了覆蓋山水林田湖草的立體化檔案網絡體系,率先建成長江大保護、防汛抗旱...
北京:探尋“游學堂”背后的“檔案密碼”————作者:魏普;錢紅梅;
摘要:<正>近年來,北京市檔案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發揮檔案育人功能,成功創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品牌—“游學堂”,取得良好社會反響。因勢而謀:“游學堂”品牌應運而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對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面向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吉林:讓“沉睡”的抗戰檔案煥發新生————作者:呂春月;
摘要:<正>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作出重要指示。吉林省是飽受日本侵華戰爭摧殘的省份之一,省檔案館館藏東北抗日聯軍檔案反映了東北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經歷。省會長春作為偽滿洲國“國都”、日本關東軍、關東憲兵隊司令部所在地,遺存了大量日本侵華罪證檔案。“十四五”期間,吉林省檔案館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整理保護、深化研究抗戰檔案為重點,持之以恒推進館藏檔案...
以“小切口”撬動“大成效”——廣東省佛山市檔案館節能降耗工作實踐————作者:游偉珊;
摘要:<正>2024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提出:“督促廣大黨員、干部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自覺養成過緊日子的習慣。”檔案館承擔著各類檔案的保管職能,需要保持恒溫恒濕的庫房環境,普遍存在能耗較高的情況。在中央提出“習慣性過緊日子”和地方財政緊縮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滿足檔案館功能要求的同時,做好節能降碳這篇文章,成為一項重要...
企業數字檔案室建設探索與實踐————作者:曾蘇;
摘要:<正>為落實《“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國家電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申報并入選國家檔案局企業集團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第一批試點單位。作為國家電投二級單位,國核自儀公司于2022年成為集團數字檔案館首批推廣單位,積極推進并完成企業數字檔案室建設工作,并于2024年順利通過國家電投集團專家測評驗收,取得佳績
南水北調工程早期檔案的數據化開發及敘事方法————作者:馬林青;胡興華;
摘要:<正>中國自古以來有“治水即治國”的治水智慧和實踐經驗,水脈即命脈,水脈即國脈。南水北調工程旨在破解我國“北缺南豐”的水資源結構性矛盾,是全球覆蓋區域最廣、調水量最大、工程實施難度最高的調水工程,曾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的構想最早始于1952年毛澤東主席視察黃河時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的宏偉設想,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論證和...
紅色檔案資源體系建設研究————作者:趙嘉慶;
摘要:紅色檔案是我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建設事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意義的各種歷史記錄。紅色檔案是黨和國家紅色資源的主要來源,紅色檔案資源體系建設意義重大,幾乎涵蓋所有紅色資源。檔案部門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個紅色檔案專題目錄數據庫,逐步形成紅色檔案多媒體全文數據庫,并在建設中采取相應措施,逐步解決紅色檔案的“挑選難、管理難、共享難、征集難”等問題,實現資源總匯、共建共享,真正把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記錄好、留...
中國近現代檔案學基礎理論的演進研究————作者:李財富;李沐紫;
摘要:基礎理論是學科發展的根源。全宗理論、生命周期理論、檔案價值鑒定理論是檔案學基礎理論的重要支柱,也是檔案學者熱衷于討論的話題。以這三大理論為例,分析檔案學基礎理論在近現代的演進過程,總結檔案學基礎理論的特點,從中獲得對中國檔案學發展的科學認識
林慶熙:一紙僑批 一生堅守————作者:杜喬霓;
摘要:<正>僑批,是近代以來分布于閩粵僑鄉的一種特殊“家書”。2013年,“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在申報的17萬份珍貴僑批文獻中,潮汕僑批數量達10萬件,占比近六成。保護開發潮汕僑批檔案,傳承弘揚華僑文化,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傾注畢生心血,如燈塔般執著堅守,他就是汕頭市檔案館僑批分館名譽館長——林慶熙
川音蜀語 耳朵里的故鄉——成都方言檔案賞析————作者:賈燕妮;
摘要:<正>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方言的背后是文化的河流,記錄著斗轉星移的世間百態,滄海桑田的人情冷暖,市井鄉野的質樸人生。方言作為區分城市特色的重要標識,也是延續區域文化的價值憑借,更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身份認同。四川方言發源于古巴蜀語,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大量北方民眾遷移到蜀國,巴蜀語開始夾雜著秦國發音。至明清時期,以湖廣為主的全國各地移民在巴蜀地區匯集
精準發力 推動檔案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作者:顧世文;
摘要:<正>近年來,甘肅省檔案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書記對省檔案館“加快檔案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建設”指示要求,緊盯國家檔案局副省級以上綜合檔案館業務評價工作梳理出的短板弱項,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步伐,主動融入數字甘肅建設,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
中國檔案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發過兩次了,極好的體驗,從投稿到錄用平均半年時間
2024-08-05 10:18投上系統都一個多月了,初審還沒結果,你倒是快點啊;磨磨唧唧的,一個月收那么幾份稿還跟那磨蹭。
2024-04-30 20:13系統投上去有半個多月了,一審還沒審稿,太慢了
2024-04-14 15:08發過1次,可能主題很契合,從投到錄用1個多月,編輯非常負責、專業。 博士生獨作 無版面費,給稿酬。
2023-12-07 18:36很好的期刊,已經發了兩次,不排斥博士生文章
2023-10-03 22:49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