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0:05:44
中國園林最新期刊目錄
傳統村落景觀營建知識研究——基于主體性和系統性的思考————作者:章墨;張中華;
摘要:構建主體性和系統性相結合的研究框架,梳理傳統村落景觀營建過程中處理主客關系、主體間關系和系統諸要素之間關系的底層邏輯,從本底層、技術層、景觀層和動力層4個維度構建傳統村落景觀營建知識模型。采用分層分類編碼的方式剖析知識內涵,并基于知識構成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和知識與景觀之間多對多的對應關系,搭建知識脈絡結構,厘清傳統村落景觀營建知識的生成演變機制。最后以陜西省黨家村為例進行實證分析,以期引發更多理論...
游覽序列:一種歷史園林價值識別與闡釋的研究視角————作者:羅越;許愿;王萌萌;黃川匯;朱育帆;
摘要:歷史園林如何進行參觀和解讀是保護與活化利用的重要考慮因素。游覽序列代表著對超越物質空間實體的參與者及連續性體驗過程的關注,可以成為一種歷史園林價值識別與闡釋的研究視角。從游覽序列概念出發界定歷史園林游覽序列的內涵與結構;聚焦歷史園林游覽序列轉變現象與價值判別提出類型劃分;以北京濤貝勒府園為案例研究對象,深度描述并解析其在3個歷史時期中順應序列要素變化產生的游覽次序、游覽節奏等序列屬性轉變過程,討論...
跨界-整合-重構:生態安全格局空間單元錯位問題求解路徑——以自然地理與行政治理單元為例————作者:朱宗斌;岳邦瑞;徐冰潔;姚龍杰;丁禹元;
摘要:生態安全格局是實現景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空間途徑。隨著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修復強調由“單點、單要素、單過程”向“全域、全要素、多過程”轉變,如何協同自然地理單元與行政治理單元,進而破解生態空間連續性與區域空間政區化矛盾,并有效指導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落地實施是生態安全格局構建亟須解決的問題。基于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范式,面向自然地理單元與行政治理單元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方法之間的互補性,以黃土...
上下位口袋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傳導一致性評價方法研究——基于S-CAD思維邏輯————作者:于東飛;戚路輝;魏書威;
摘要:“國家戰略”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確立起上下位城鄉人居環境建設政策一致性傳導關系和技術路徑。以城市口袋公園建設實施方案為案例的探索,有望基于S-CAD評估法將政治理性轉化為技術理性的核心優勢,建立起一種上下位人居環境建設政策傳導一致性評價方法和工具,從而達到衡量傳導落實和約束傳導偏差的目的。首先在明確上下位人居環境建設政策傳導一致性需求及現實困境的基礎上,基于S-CAD思維邏輯探討人居環境建設政策傳...
南宋疊山母本杭州西湖飛來峰巖洞景觀考————作者:朱宇璇;鮑沁星;陳丹秀;金灝翔;
摘要:以“峰石”和“巖洞”聞名的杭州西湖飛來峰,是近年來園林史研究關注的焦點。已有研究認識到其是中國古典園林疊石假山重要母本之一,對于飛來峰“峰石”已有較為深入的探討,但相比之下其“巖洞”群缺乏系統調查、平面測繪圖暫缺、景觀特點認識尚不清晰。通過采用現場科考及文獻、圖像等多重證據互證的方法,認識到飛來峰山腳的巖洞組群是集中體現飛來峰真實山體特色的關鍵點位,確認巖洞單體各具特色,并通過首次繪制出完整的飛來...
社會-生態效益權衡下上海市中心城區綠地生態網絡多情景模擬————作者:劉杰;張浪;余浩然;
摘要:快速城市化加劇了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如何利用集約的資源要素實現社會-生態效益優化,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以上海市中心城區為研究對象,基于多目標規劃(multipleobjectiveplanning,MOP)模型設置效益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嵌入斑塊生成土地利用變化模擬模型(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 mode,PLUS),實現多元目標下城市綠地...
從城市綠地形態指標到聲景參數的預測模型研究————作者:洪昕晨;張丹銀;郭聯歡;郭華貴;
摘要:城市噪聲對公眾健康的影響已逐漸成為熱點話題,人們常聚集到城市綠地中尋求寧靜空間。由于城市綠地形態指標對聲景參數的預測研究較為鮮見,因此通過結合城市綠地形態指標、客觀聲學參數、噪聲投訴數據、聲景要素感知和聲景主觀評價指標,嘗試建立城市綠地形態與聲景之間的聯系,以期更準確地把握客觀環境下公眾對于聲環境的寧靜需求。基于BP神經網絡搭建面向城市綠地形態指標的城市聲景評價模型,研究結果表明:1)城市綠地形態...
基于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協同轉化的生態空間優化路徑————作者:劉頌;張浩鵬;吳鼎聞;
摘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生態空間規劃的重要性日益彰顯。如何促使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向服務間協同轉化是生態空間規劃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基于生態系統服務權衡協同轉化視角,揭示權衡協同內涵與兩者轉化的可能性,明確權衡協同轉化以關鍵生態系統服務類型與評估尺度為價值判斷依據,闡釋生態空間異質性決定權衡協同異質性。從“效應評估”“驅動力解析”和“格局塑造”3個方面建構以關鍵生態系統服務協同增益為...
基于國土空間生境修復的高鐵沿線動物通道選址規劃研究——以武漢都市圈為例————作者:殷利華;鞏思凝;萬敏;沈正豪;韓依紋;
摘要:動物通道是解決鐵路沿線野生動物棲息地阻隔的有效手段,其位置選擇對使用效率至關重要。重視和深化沿線動物通道選址和預留規劃是實現中國“綠色高鐵”建設目標的重要體現。以武漢都市圈為對象,運用MSPA和景觀連接度評價,結合MCR模型和重力模型,識別出17個生態源點斑塊,疊加9條高鐵線路,識別出27處與高鐵沖突的代表點即潛在動物通道位置和6處干擾區段,為生境修復提供了系統格局支持。提出了動物通道選址規劃的基...
基于步行路徑的山地城區綠色開放空間供需評價與優化研究————作者:羅丹;張沂珊;羅融融;李波;楊鑫秀;
摘要:山地城市高密度建成區域具有更加復雜和特殊的用地條件與交通狀況,與平坦城市相比存在更突出的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問題,綠色開放空間供需狀況可能失衡,影響居民福祉。依托步行可達性構建具有山地適宜性的供需評價模型,選取兩步移動搜索法,從供給、需求、供需過程改進評價指標,并以重慶渝中區為例探討實際供需狀況。結果表明,研究區綠色開放空間供需水平呈現較明顯的空間分異,高水平區域具有集中式分布、隨距離遞減的特征;不同...
基于布勒比模型的兒童友好城市環境評價與解析——以深圳市典型城區為例————作者:劉堃;曾志涵;張昌娟;
摘要:引介從“兒童日常生活”視角出發的布勒比(Bullerby)模型建構兒童友好城市環境的評價工具,選取典型高密度異質性城區開展評價。結果表明,兒童的生活環境多為溫室型,70%以上的城市空間并不兒童友好,難以支持兒童自由而多樣的生活。回歸分析發現,高密度路網容易誘發溫室型環境,活動場地充沛的住區更易形成密室型環境,安全、緊湊的城市空間更利于塑造兒童友好的城市環境。為提升城市環境的兒童友好水平,應適度降低...
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城市河道景觀視覺感知研究————作者:羅俊杰;雷澤鑫;孔欣雅;徐文輝;
摘要:視覺感知研究是風景園林學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城市河道是建成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視覺感知研究有利于揭示河道景觀特征與公眾感知之間的關系。目前,大數據、深度學習和虛擬現實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建成環境視覺感知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和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的城市河道景觀視覺特征分析方法,以實現對大尺度河道景觀靈活且高效的視覺評價。以倫敦泰晤士河為例,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對水面...
基于自然與文化系統性與整體性的景觀特征識別體系研究——以天峨縣為例————作者:王元浩;周游;謝凌峰;
摘要: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使得中國國土空間自然價值和文化特征面臨巨大沖擊,如何有效識別自然與文化特征變得尤為重要。景觀作為一種概念、載體、過程和方法,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識別、評估和管理國土空間,聚焦景觀特征評估(LCA)體系中“景觀本底信息-特征識別與描述”2個方面,結合國內景觀評價相關方法,基于景觀多重屬性與價值,對體系在全域全要素景觀資源、自然文化統籌分析、主客觀結合三方面進行了創新。提出雙維度景觀特征...
工業景觀異質地形特質的識別與再利用:以首鋼為例————作者:許愿;王雪涵;王萌萌;朱育帆;
摘要:工業遺產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范疇,其中工業景觀被界定為文化景觀子類以示特殊性。TICCIH《臺北宣言》中強調亞洲工業遺產的異質地形特質,即工業活動遭遇土地反作用力制約形成的馬賽克般異質性的地形,是人地關系演化歷史的載體,對工業遺產整體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以首鋼為代表性個案,通過歷史文獻查找、歷史地圖校對等方法在區域、廠區、場景尺度識別工業景觀的異質地形特質,提出開放空間化的過程中基...
同一健康視角下鄉土景觀異質性的療愈特征及設計策略探析————作者:劉博新;金毅文 ;朱曉青;
摘要:相較城市人工環境,綠色生態的鄉土景觀更具療愈性,在生態系統、動植物及人類健康層面均產生重要影響。景觀異質性包括景觀要素類型、組合及屬性在空間或時間上的變異,是其發揮作用的基礎。首先,闡述了同一健康、景觀異質性概念及其演進歷程;其次,從景觀異質性的3種尺度分析健康效益,即格局斑塊多樣性保證生態系統健康、棲息地多樣性維持動植物健康、景觀感知與交互多樣性影響人類健康,并分別結合案例闡釋其作用原理與影響機...
基于生理數據的居住區環境恢復性效益研究——以南京市典型居住區為例————作者:戴維維;彭冰聰;陳燁;
摘要:居住區環境是城市生態網絡及社區生活圈高質量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城市生活高占比空間,對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通過多源城市數據和調研篩選出南京典型居住區,基于壓力人群的行為偏好篩選出典型空間,并通過問卷和生理測量探索典型空間的恢復性效益。結果表明:1)典型空間的恢復性關系:可休憩空間>可運動空間>可集散空間;2)綠視率與典型空間的恢復性呈弱相關;3)服務性、功能性設施都是積極要素;近景、遠景植...
歡迎訂閱
摘要:<正>捕捉前沿理論直擊新鮮案例主題01風景園林與健康效應02生態修復規劃03景觀考古學的理論與實踐04風景園林社會網絡與共同體05過程與行動中的景觀06全過程·新邊界:中國特色的兒童友好政策、方法和實踐探索07宜居城鄉地方性景觀08氣候變化與人居環境適應性09公共空間與城市基礎設施10中國式現代化國家公園11景觀感應流變分析12高強度建成環境形態景觀優
江南運河流域人居環境地方性景觀演生機制及韌性發展策略————作者:張琳;左佑;劉濱誼;
摘要:運河流域自然文化景觀保護與沿運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的協同發展,已成為跨流域國土空間規劃治理的關鍵命題。以江南運河流域代表性人居環境為對象,基于“人居環境地方性”理論,探討運河流域自然水系生境-運河水利工程-沿運聚落空間的層積演生機制與“內生-外源”耦合機理,由此提出面向流域“水-運-城鄉”生態景觀全要素統籌治理、區域多尺度生態優化布局與地域時序性動態調整的韌性規劃發展策略。研究表明:1)江南運河流域湖...
基于人工智能模擬的社區公園布局基礎要素對空間公平的影響研究————作者:劉志強;諸逸凡;洪亙偉;余慧;
摘要:社區公園是與居民聯系最為緊密的社區級公共綠色空間,實現其布局空間公平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需求。基于人工智能方法,從整體差異、區域間差異和分配差異選取評價指標,構筑數量、區位和面積的組合模式,量化分析三基礎要素及其組合對社區公園布局空間公平的影響,經由姑蘇區案例驗證模擬結果。結果表明,社區公園布局由“少而大”轉為“多而小”,3種要素在不同的空間公平層級產生影響:1)數量要素關聯社區公園覆蓋...
漕運交通影響下淮揚沿運城鎮景觀風貌特征研究————作者:蔣鑫;張希;林箐;
摘要:漕運作為古代中國大運河最重要的國家職能,歷經千年形成了獨特的漕運制度和運輸體系,并深刻影響了沿運城鎮的商貿發展與景觀營建。以具有鮮明漕運特色的淮揚運河區段為例,從漕運交通為主導的視角切入,通過“類型-特征”的雙層面研究框架,首先梳理淮揚運河漕運交通的歷史發展脈絡,分層解析漕運交通系統的運作機制和類型結構,進而探究漕運交通影響下淮揚沿運城鎮景觀生成過程與風貌特征,總結出“署宇秩立的漕運管理景觀”和“...
中國園林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速度的快慢挺看欄目編輯的,有的編輯非常快,我第一天投稿第二天就初審審回交審稿費了,一周后送了復審,大概一個半月后給了意見,兩個都是修改后再審,其中一個對我的研究方法質疑,之后仔細逐條修改后錄用了,共歷時五個月。 個人感覺挺看創新性的,身邊好幾個人寫了研究方法一般的文章都被拒了,基本不會過復審。
2024-05-09 15:572022年11月份投的稿,審稿費500(不管是否被錄用都不退的),算是比較貴的,但好在初審速度比較快,第二天就出了初審結果。12月22號收到復審結果,給的結果是“修改后再審”,差不多會給到半個月左右修改時間,1月5日修回的。給的修改意見還是比較有建設性,比較寬泛,不會很具體。有個別意見不是很認同,在修改說明做了進一步的討論和說明。2月14日給了第二次復審結果,讓修改后再復審,這次給的意見相對正面一些,同樣半個月修改時間。3月31號文章復審通過,進入終審,4月3日終審通過。 可以說一下復審有幾項重要標準:是否屬于原創性研究高水平論文?是否屬于學科核心或前沿主題?是否圍繞主題和主要問題進行闡述?摘要是否體現了論文的精髓?關鍵詞是否涵蓋了論文涉及的主要領域?作者是否對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有一個全面的論述和客觀的評價?研究目的是否明確,方法是否可行?表格、圖表和圖像是否支持了發現/結論?是否充分說明? 《中國園林》屬于建筑T1,北核,整體投稿難度較大,審稿速度得看審稿人,快的復審一個月左右,慢的三四個月的都有。從錄用到見刊周期較長,一年以上,著急的可聯系編輯部優先網絡出版(免費)。文章5頁以內,版面費1000元/頁,超出5頁的,每增加一頁收取版面費1500元/頁,最多8頁。
2024-04-24 20:57最近似乎爆倉了,半個月前投的一直卡在“初審已審回”,不退稿也不發審稿費通知
2024-04-11 11:12投稿半年被錄用,初審比較快。復審要500塊審稿費,復審送兩個專家,速度全看碰到的專家,快的半個月審回,慢的3個月沒消息。 中國園林雜志社好像沒有主動催促機制(例如有的期刊系統自動半個月給專家發一次短信),如果等太久可以打電話問問,自己主動問編輯才會處理。后面終審比較快。
2024-01-04 19:41比較一下,建筑學頂刊有版面費但畢竟是 C還審稿快,規劃學頂刊無版面費是C所 以審稿慢……而這本期刊版面費最高,等 級低于上述,審稿速度較慢……因此在建 筑領域頂刊里性價比最低的一個了……然 而國際規則是高版面費對應快審稿速度 ……本人雖然認可這個期刊的水準,但從不 投且暫時沒有打算投這本~因為貧窮
2023-11-23 15:31第七編 工業技術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