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11:05:26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惡性腫瘤免疫治療的分子影像評估:把握機遇 揚帆起航————作者:蘭曉莉;
摘要: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以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為代表的免疫治療, 通過調動機體自身免疫系統功能, 起到殺傷腫瘤的作用, 改變了惡性腫瘤的治療現狀。根據《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2024》[1],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17種ICIs, 用于非小細胞肺癌、惡性黑色素瘤、腎癌、膀胱癌等19種惡性腫...
新型靶向PD-L1的PET/CT分子探針評估非小細胞肺癌PD-L1表達及異質性的臨床研究————作者:趙亮;戴雅青;逄一臻;陳健豪;吳華;孫龍;林勤;陳皓鋆;
摘要:目的探討68Ga標記靶向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L1)的新型PET/CT分子探針評估非小細胞肺癌(NSCLC)病灶PD-L1表達及異質性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納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間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近確診的NSCLC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 年齡69(58, 75)歲]。患者經靜脈注射68Ga-1, 4, 7-三氮雜環壬烷-1, 4, 7-三乙酸(NOTA)-DK2...
更正
摘要:本刊2020年第40卷第11期第699頁圖1中α粒子輻射的"能量:5~9 keV,射程:40~100 mm"應改為"能量:5~9 MeV, 射程:40~100 μm";俄歇電子輻射的"射程:2~500 mm"應改為"射程:2~500 nm"
18F-AlF-NOTA-OC PET/CT與MRI對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轉移檢出效能的比較————作者:藺旭陽;王冉;孫珂;劉小婷;張曉晗;韓星敏;
摘要:目的比較18F-AlF-1, 4, 7-三氮雜環壬烷-1, 4, 7-三乙酸(NOTA)-奧曲肽(OC)PET/CT顯像與MRI對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轉移(NENLM)病灶的檢出效能。方法回顧性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病理或臨床隨訪證實為肝轉移的44例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男26例、女18例, 年齡(53.8±13.4)歲]的資料, 分析其18F-AlF-NOTA-O...
2型糖尿病與甲狀腺乳頭狀癌關系的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作者:王嘉文;林秋玉;姜楠;趙爽言;王宇鑫;郭瑩;林承赫;
摘要:目的采用孟德爾隨機化(MR)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T2DM)、1型糖尿病(T1DM)、體質指數(BMI)與甲狀腺乳頭狀癌之間的因果關系。方法以公開發表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作為數據源, 篩選出與暴露相關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作為工具變量, 采用兩樣本MR法中的逆方差加權(IVW)、加權中位數、MR-Egger、簡單模式和加權模式法評估T2DM、T1DM、BMI與甲狀腺乳頭狀癌之間的因果...
原發骨多發Rosai-Dorfman病18F-FDG PET/CT顯像1例————作者:陳則君;劉曉東;丁重陽;
摘要:患者女, 47歲。因"無誘因雙側背部酸痛2個月, 活動后無緩解"就診。體格檢查:T3~8棘突間及雙側椎旁壓痛, 沿相應肋間神經分布區壓痛。實驗室檢查(括號中為正常參考值范圍):C反應蛋白33.8(0.0~5.0)mg/L, 血紅細胞沉降率40(0~20)mm/1h, 免疫球蛋白M 2.4(0.4~2.3)g/L, 腫瘤指標均正常。行MRI檢查及18F-FDG PET/CT顯像(圖1)。臨床擬診多發...
碳酸酐酶Ⅸ靶向PET顯像探針的合成及初步生物學評價————作者:王乾輝;仇冰青;彭幻;彭瑩;林建國;邱玲;
摘要:目的設計合成一種18F標記的靶向碳酸酐酶Ⅸ(CAⅨ)的小分子PET顯像探針18F-單-乙酰唑胺(SAZ), 并初步探究其生物學性質。方法以乙酰唑胺為原料合成探針前體SAZ, 通過親核取代等反應制得目標探針18F-SAZ, 測定其標記產率、放化純、比活度、脂水分配系數和穩定性。利用人腎癌細胞株OS-RC-2(CAⅨ陽性表達)和人結腸癌細胞株HCT116(CAⅨ陰性表達)進行細胞攝取實驗, 并構建荷瘤...
68Ga-Pentixafor PET/CT在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分型中的臨床價值————作者:張娜;謝陽;陳躍;
摘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A)是繼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病因, 是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其發病率隨高血壓級別升高而增加。早期診斷及治療至關重要。PA分型是其診斷過程的重點、難點, 與后續治療決策緊密相關。腎上腺靜脈采血(AVS)雖是PA分型診斷的"金標準", 但其為昂貴、操作難度大的侵入性檢查, 在臨床上難以推廣。68Ga-Pentixafor PET/CT屬無創影像學檢查, 能可視化病灶并對...
18F-FDG PET/CT顯像診斷甲狀腺孤立性髓外漿細胞瘤1例————作者:劉艷;杜彪;王瑞華;韓星敏;
摘要:患者女, 56歲, 1個月前發現頸部腫脹, 8d前突發呼吸困難伴吞咽困難、聲音嘶啞。體格檢查:頸部腫脹, 甲狀腺兩葉質地較硬, 體積增大, 右葉為著。實驗室檢查(括號中為正常參考值范圍):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1.26(0~0.34)×105U/L,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等均在正常范圍;血清免疫球蛋白M 0.88(0.40~2.3...
多模態影像在慢性意識障礙分型中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作者:郭坤;汪靜;
摘要:準確可靠地評估嚴重腦損傷患者的意識水平和內容是臨床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腦外傷、腦卒中、缺氧性腦病等原因導致的慢性意識障礙患者越來越多, 如何正確地診斷意識障礙類型, 進行個體化干預、合理護理, 減少發病率和病殘率, 是目前臨床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神經影像學在慢性意識障礙分型、治療及倫理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快速發展的影像學技術與先進的數據分析為探測大腦活動開辟了新的視野, 但從大量可用的影像技...
晚期鼻咽癌患者基線18F-FDG PET/CT代謝參數預測免疫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價值————作者:包俊杰;劉立志;樊衛;林曉平;
摘要:目的探究基線18F-FDG PET/CT腫瘤及脂肪組織代謝參數預測晚期鼻咽癌患者免疫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接受程序性死亡受體1(PD-1)抑制劑治療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12例, 其中男91例、女21例, 年齡21~73歲。患者均行基線PET/CT檢查, 測量并計算腫瘤及脂肪組織的代謝參數。將患者分為臨床獲益組和非臨床獲益組, 采用Ma...
基線18F-FDG PET/CT腫瘤內代謝異質性參數在原發性皮膚惡性黑色素瘤中的預后價值————作者:譚千倩;趙蓮君;何健;來瑞鶴;
摘要:目的評估基線18F-FDG PET/CT腫瘤內代謝異質性參數在原發性皮膚惡性黑色素瘤(CMM)預后中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3年7月于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35例確診為原發性CMM并行基線18F-FDG PET/CT檢查的患者[男24例、女11例, 年齡(66.6±13.1)歲]的臨床資料、18F-FDG PET/CT傳統代謝參數[SUVmax、腫瘤代謝體積(MTV)...
68Ga-FAPI-04 PET/MR預測新輔助免疫綜合治療后的胃腸道惡性腫瘤病理完全緩解————作者:張曉;馮源;覃春霞;蓋永康;阮偉偉;李夢婷;蘭曉莉;
摘要:目的探討術前68Ga-成纖維細胞激活蛋白抑制劑(FAPI)-04 PET/MR檢查對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新輔助免疫綜合治療后病理完全緩解(pCR)的預測作用。方法回顧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4年1月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完成68Ga-FAPI-04 PET/MR檢查, 并接受新輔助免疫綜合治療及手術的35例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男23例、女12例, 年齡(59.1±7.9)歲]。收集...
PSMA PET影像組學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進展————作者:淳于航行;胡佳佳;李彪;
摘要:前列腺特異膜抗原(PSMA)PET在前列腺癌的診療中提供了優于其他顯像模式的準確性。然而, 在主觀閱片過程中仍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判讀, 導致漏診或誤診, 從而降低診斷效能, 影響術前分級及危險度分層, 干擾臨床決策。隨著醫學影像技術和人工智能的進步, 影像組學的作用逐漸凸顯。基于提取的圖像特征進行定量分析, 以PSMA PET圖像為基礎的影像組學有望提高對前列腺癌的診斷、分級及危險度分層、療效預測...
不同類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術前行99Tcm-MIBI SPECT/CT斷層顯像最佳時機探索————作者:謝亦馳;孔維唯;尤嘉熙;王寧;朱怡蓉;洪智慧;石怡珍;
摘要:目的分別比較99Tcm-甲氧基異丁基異腈(MIBI)雙時相平面顯像早期相后或延遲相后加做SPECT/CT斷層顯像在不同類型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中的診斷效能差異, 尋求術前最佳顯像時機。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6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臨床診斷為原發性或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并有病理結果的339例患者[男148例、女191例, 年齡(52±13)歲]。將患者分成原發性早期斷層顯像組(n...
千變萬化的結節病:18F-FDG PET/CT表現————作者:劉思璐;羅亞平;
摘要:患者女, 59歲, 2024年3月無誘因自覺右下肢后側牽拉感, 后感腰部麻木、酸脹感, 逐漸發展至會陰、肛周及雙足尖。外院診斷"腰椎間盤突出", 行L4/L5、L5/S1椎間盤射頻消融術, 術后癥狀未緩解, 患者感會陰肛周麻木加重, 伴里急后重, 大小便費力, 腰部麻木、右下肢牽拉感消失, 足尖麻木持續。2024年4月外院腰骶叢增強MRI提示L4~L5水平椎管內、棘突間軟組織斑片強化影, 馬尾強化...
甲狀腺內胸腺癌18F-FDG PET/CT鑒別診斷1例————作者:李浩博;李現軍;許佳瑋;張月;
摘要:患者女, 43歲, 半年前自行觸及頸部腫物, 約花生米大小, 不痛不癢, 局部無紅腫發熱, 未行治療, 近來腫物增大至約鵪鶉蛋大小, 時有疼痛, 遂來本院就診。彩色多普勒超聲(簡稱彩超)示甲狀腺左葉下極實性結節, 內部回聲不均質, 病灶內可見血流信號, 美國放射學會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Thyroid Imaging, Reporti...
老年石骨癥99Tcm-MDP SPECT/CT顯像1例————作者:陳則君;費鋒;
摘要:患者女, 82歲, 因"右乳腺腫塊3年, 乳腺皮膚破潰1周"就診, 乳腺占位穿刺活組織檢查示浸潤性癌。RBC計數4.52(括號內為正常參考值范圍, 下同:3.00~5.00)×1012/L, Hb 136(110~150) g/L, 血清堿性磷酸酶178(40~120) U/L。行99Tcm-亞甲基二膦酸鹽(methylene diphosphonate, MDP)SPECT/CT顯像示顱骨及下頜...
18F-NaF PET/CT冠狀動脈斑塊顯像預測冠心病患者預后的價值————作者:宇雪;李莉;靳春榮;洪鈺;宋佳林;王波;王慧峰;司新成;師曉麗;武志芳;李思進;
摘要:目的探討18F-NaF PET/CT冠狀動脈斑塊顯像評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AD)患者長期預后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9月至2022年10月多中心臨床已確診的54例CAD患者[男37例, 女17例, 年齡(57.2±9.8)歲]進行回顧性隊列研究。患者在1周內完成18F-NaF PET/CT及冠狀動脈造影(CAG)檢查, PET/CT顯像均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進行。隨訪患者治療后主...
177Lu-DOTA-TATE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晚期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的療效和安全性————作者:張晉滔;丁泓尹;李騰飛;閆遠卓;陳躍;
摘要:目的評價177Lu-1, 4, 7, 10-四氮雜環十二烷-1, 4, 7, 10-四乙酸-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蘇氨酸8-奧曲肽(DOTA-TATE)在晚期嗜鉻細胞瘤和副神經節瘤(PPGL)患者中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方法回顧性納入2020年4月至2023年12月間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接受177Lu-DOTA-TATE治療的16例轉移性PPGL患者, 其中男9例, 女7例, 年齡44.5(26...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