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1 19:05:19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血吸蟲病防控歷史回顧與展望:從發現到阻斷傳播————作者:許靜;王強;郭蘇影;張利娟;周曉農;李石柱;
摘要:我國發現首例現代確診血吸蟲病病例迄今已120年,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取得舉世矚目成就。至2023年底,全國實現血吸蟲病傳播阻斷目標,78.49%的流行縣均達到了消除目標。但受氣候變化、人口流動、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全國要實現血吸蟲病消除目標并持續鞏固消除成果仍面臨挑戰。各地應繼續堅持“以傳染源控制為主、強化重點環境釘螺控制”的綜合防治策略,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以科技賦能,創新防治...
惡性瘧原蟲青蒿素耐藥分子監測研究進展————作者:李飛;劉耀寶;曹俊;
摘要:隨著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聯合療法在惡性瘧治療中的廣泛應用,惡性瘧原蟲對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逐漸產生了部分耐藥性,成為當前全球瘧疾防控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近年來,惡性瘧原蟲青蒿素耐藥分子機制研究和分子標記鑒定取得較大進展。目前已發現的惡性瘧原蟲青蒿素耐藥相關基因有pfk13、pfubp1、pfap2μ和pfcoronin等。分子監測結果顯示,惡性瘧原蟲青蒿素耐藥相關突變在東南亞地區已普遍存在,非洲、南美洲和大...
Tsc22d3在日本血吸蟲感染小鼠肝臟NK細胞中的表達及對NK殺傷功能的影響————作者:徐方方;陳權;胡媛;曹建平;
摘要:目的 探討Tsc22結構域家族成員3 (Tsc22 domain family member 3,Tsc22d3)在日本血吸蟲感染小鼠肝臟自然殺傷(natural killer,NK)細胞亞群中的表達及其對NK細胞殺傷功能的影響。方法 將42只C57BL/6雌性小鼠經腹部貼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蟲尾蚴(20±1條/只),分別在感染前、感染后第4、6周取6只小鼠剖殺,磁珠分選富集肝臟NK細胞,并進行單細胞...
基于多醫院數據2016—2023年湖州地區女性陰道毛滴蟲感染情況分析————作者:沈國松;孟衛東;
摘要:目的 了解湖州地區婦幼保健醫院檢驗科女性陰道毛滴蟲感染流行病學特征,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收集湖州市婦幼保健院、長興縣婦幼保健院、安吉縣婦幼保健院、德清縣婦幼保健院等4家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中2016年—2023年陰道毛滴蟲感染數據,包括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經過及預后隨訪等。使用無菌棉簽從陰道后穹窿或宮頸口輕輕刮取分泌物,常規病例采用全自動陰道微生態分析儀,疑難病例和復...
多房棘球蚴感染巨噬細胞中CD47和SIRPα表達變化與抑制作用的研究————作者:魏盼龍;張耀剛;張濤;楊紫晗;侯靜;田美媛;黃登亮;馬艷艷;
摘要:目的 探究多房棘球蚴感染對巨噬細胞CD47與SIRPα表達水平及巨噬細胞功能的影響,為探索多房棘球蚴病發病機制提供依據。方法 收集30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的肝臟病理組織,利用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熒光分析肝臟病理組織CD47和SIRPα的表達水平;進一步采用流式細胞術和qRT-PCR及細胞免疫熒光技術分析多房棘球蚴與巨噬細胞共培養后巨噬細胞CD47和SIRPα的表達變化;采用NCGC00138783TF...
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膜腔免疫細胞遷移及其功能變化————作者:鄧冰清;阿迪萊·多力坤;李寅時;阿比旦·艾尼瓦爾;孫勝;肖雯穎;葛聰蕙;唐娜;姜濤;王慧;張傳山;李靜;
摘要:目的 探討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腹膜腔免疫細胞遷移及其相關細胞因子的分泌情況。方法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增強綠色熒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小鼠脾臟混合淋巴細胞后,經肝門靜脈接種3000個多房棘球蚴原頭節。感染19周后,取小鼠肝臟和脾臟組織,HE染色觀察肝臟病灶周圍炎性細胞浸潤和病理表現,通過免疫熒光觀察遷移至肝臟和脾臟的免疫細胞。收...
誤診為胰腺漿液性囊腺瘤的胰腺細粒棘球蚴病1例————作者:劉校伸;王灝;杜磊;樊海寧;郭新建;馬倩源;任利;
摘要:青海大學附屬醫院于2023年8月收治一例53歲男性患者。患者自述平時無特殊不適,無肩背部放射痛和腹部疼痛等癥狀,無牛羊犬等動物密切接觸史或長期流行區生活史。入院后查體和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結合患者病史及腹腔臟器三期動態增強CT等影像學檢查,初步診斷為胰腺漿液性囊腺瘤。在排除相關手術禁忌癥后行腹腔鏡下胰體尾切除術,術中發現腹腔內無腹水,腫塊位于胰腺體部,邊界不清,突出于胰腺表面,大小約4.0 cm×...
體外小鼠巨噬細胞與細粒棘球蚴原頭節的相互作用————作者:黎廣;姜慧嬌;杜云峰;舒敏;羅雨盟;朱令懿;陳雪玲;吳向未;
摘要:目的 主要探究小鼠巨噬細胞體外對細粒棘球蚴原頭節活性的影響以及微環境中巨噬細胞的具體表型及其分泌的何種細胞因子對原頭節的殺傷發揮著關鍵作用。方法 分別提取健康C57BL/6小鼠脾細胞、腹腔巨噬細胞(各6×10~6個),分組處理后與細粒棘球蚴原頭節(3000個)建立共培養體系,顯微鏡下觀察各組原頭節形態及活性,測定各組原頭節的活性氧(ROS)水平,檢測原頭節線粒體膜電位(JC-1)變化,蛋白免疫印跡...
轉錄組測序分析粉塵螨抗辣根素的基因表達與機制————作者:許昕潔;李鏡;吳伊可;楊鳳;單文昕;章治鼎;葉長江;孫恩濤;
摘要:目的 通過轉錄組測序分析辣根素作用粉塵螨前后差異表達基因(DEG)的變化及作用機制。方法 將90個熏蒸瓶隨機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瓶取80只粉塵螨背部朝下置于熏蒸瓶的膠板上,實驗組熏蒸瓶中加入0.25 ml/L的辣根素稀釋液25μl,對照組加入石蠟。熏蒸24 h后,每組收集2 000只存活螨。實驗組和對照組各重復6次,3次用于測序,3次用于qPCR驗證。提取粉塵螨RNA并逆轉錄為cDNA,構建文...
華支睪吸蟲miRNA在膽管癌發生發展中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作者:武奧迅;鐘籽豐;徐安遠;潘筱雯;易雪晴;吳銀娟;李學榮;
摘要:華支睪吸蟲作為一種食源性寄生蟲,其成蟲寄生于宿主肝膽管內。感染后可導致宿主肝膽管病變,甚至誘發膽管癌。華支睪吸蟲于2009年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署(IARC)列為Ⅰ類致癌物。miRNA作為一類內源性的非編碼RNA,在細胞內具有多種重要的調節作用。華支睪吸蟲分泌的miRNAs在肝膽管癌發生發展中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本文綜述了華支睪吸蟲miRNAs在肝膽管癌中的作用,以期為華支睪吸蟲感染誘發的...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犬棘球絳蟲感染因素分析————作者:李奔福;肖丹;陸春花;史帥;嚴信留;字金榮;彭佳;李建雄;王正青;徐倩;吳方偉;楊亞明;
摘要:從國家傳染病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醫院等收集香格里拉市有既往病例,以本地感染病例為線索,選擇患病率高的建塘、小中甸和格咱鎮為調查點。根據2019-2021年香格里拉市三個鄉鎮傳染源犬監測數據,行政村的犬糞抗陽性率分為高、中、低3層,每層隨機抽取1~3個自然村作為研究點。2022年6月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每戶采集1條犬糞樣,隨機采集路邊無主犬/流浪犬糞樣,每個鄉(鎮)調查犬200只以上,采用ELISA法...
2021—2023年四川省棘球蚴病監測結果分析————作者:廖沙;張仲雙;楊柳;喻文杰;何偉;張光葭;姚人新;李汭芮;黃燕;王謙;
摘要:目的 了解2021—2023年四川省棘球蚴病疫情趨勢變化,為后續防控措施制定提供參考。方法 按照《全國包蟲病監測方案(2020年版)》在四川省35個不同分類棘球蚴病流行縣開展監測。Ⅰ、Ⅱ類縣采用隨機整群抽樣選定區域作為監測點,完成不少于1 000人的超聲篩查,監測點5年內不重復;Ⅲ類縣在縣級醫院對就診人群進行超聲篩查;各縣隨機抽取1~5所小學開展學生篩查(Ⅰ、Ⅱ類縣500人,Ⅲ類縣1 500人)。...
寧夏多房棘球蚴病流行區流浪犬和野外犬科動物驅蟲方法的探索與效果評估————作者:吳向林;劉煊;馬國良;段紅菊;馬天寶;田慧芳;王志平;齊蓉婷;閆芳;
摘要:目的 探索流浪犬及野外宿主投藥方法、頻次、劑量,評價驅蟲效果,為控制流浪犬及野外宿主感染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2023年在多房棘球蚴病流行的寧夏西吉縣、原州區和海原縣各隨機選擇4個村和2個自然林場共18個點,隨機區組為4組,投放吡喹酮咀嚼片(0.1 g/片),分別采用直線投藥法(1片藥、2片藥)和環形投藥法(1片藥、2片藥)觀察驅蟲效果。在調查村垃圾投放點半徑100 m范圍內采集流浪犬糞便,在每個縣...
四川省棘球蚴病疫點傳播風險評估體系構建研究————作者:張仲雙;張光葭;姚人新;楊柳;喻文杰;何偉;廖沙;黃燕;王謙;
摘要:目的 構建一種評估棘球蚴病疫點傳播風險等級的方法。方法 通過分析四川省2019—2023年棘球蚴病疫情特征和專家深度訪談,確定棘球蚴病疫點傳播風險評估體系的條目與指標,討論形成評估體系初稿;通過2輪專家函詢形成評估體系終稿。選取四川省2023年有新發病人且病人年齡在15歲以上的村開展傳播風險評估,根據疫點的風險等級干預1年,比較干預前后的風險等級,驗證評估體系的有效性。結果 共11名專家參與問卷函...
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群篩查和患者治療成本效果分析————作者:雷家希;貢桑曲珍;王立英;楊頻;程茜茜;王芝依;姜明哲;
摘要:目的 分析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篩查和患者治療的成本-效果,為制定或調整棘球蚴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參考。方法 從西藏自治區包蟲病防治工作年報系統收集2015—2022年西藏棘球蚴病人群篩查和患者治療方面投入的成本和查出新患者數、治療效果等相關數據。計算各年度、各地區/市的篩查和治療的成本-效果。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用于對比西藏棘球蚴病實際發生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與無干預...
細粒棘球絳蟲鈣網蛋白的原核表達及功能初步鑒定————作者:普娜;薄新文;趙文卿;陳旭珂;張玉霞;張艷艷;孫艷;王正榮;
摘要:目的 原核表達細粒棘球絳蟲鈣網蛋白,并對其功能進行初步探索。方法 以細粒棘球絳蟲原頭節cDNA為模板,PCR擴增目的基因,連接至pET-28a (+)載體,構建重組質粒pET28a-CRT,將測序正確的重組質粒轉化至表達菌BL21誘導表達,經SDS-PAGE電泳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鑒定rEgCRT;應用在線生物信息學分析軟件分析蛋白理化性質及部分生物學功能;rEgCRT免疫小鼠...
內蒙古自治區2015—2023年棘球蚴病病例特征分析————作者:羅文博;雷霞;韓松;張宇耕;燕鴿;躍華;姜曉峰;
摘要:為了解內蒙古自治區2015—2023年棘球蚴病變化趨勢,收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2015—2023年內蒙古棘球蚴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對時間、地區、人群分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15—2023年內蒙古12個市(盟)累計報告棘球蚴病病例500例。每年均有病例報告,其中2018年報告病例數最多,為104例(占21.0%),從2021年起報告病例數明顯減少。地區分布中,錫林...
我國棘球蚴病流行現狀及重點防治工作思考————作者:韓帥;李石柱;
摘要:自2005年實施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方包蟲病防治項目以來,我國棘球蚴病防治成效顯著,從當前基本控制棘球蚴病流行,向疫情控制和消除目標推進。本文分析了近年來棘球蚴病的流行態勢、問題與挑戰,提出了下一步重點工作建議,為優化棘球蚴病防治策略措施、實現全國疫情控制和消除目標提供參考依據
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及空間格局分析————作者:史光忠;尹哲;亞里昆·買買提依明;買買提江·吾買爾;開賽爾·吐爾遜江;程俠;趙江山;
摘要:目的 分析2023年新疆棘球蚴病流行病學特征及空間分布特征,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通過全國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收集2023年新疆新發報告棘球蚴病例數據。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和圖表制作;采用ArcGIS 10.8軟件,基于新發棘球蚴病報告病例數繪制三維趨勢圖,分析報告病例數在空間上的分布和變化趨勢;基于個案數據間的空間關系,繪制冷熱點地圖,分析不...
Toll樣受體介導的宿主免疫應答在棘球蚴病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周檀芳;朱江;徐心路;祖力皮喀爾·圖孫尼亞孜;卡力比夏提·艾木拉江;溫浩;
摘要: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絳蟲幼蟲感染引起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棘球蚴感染能夠調節宿主的免疫應答,并改變宿主的免疫微環境,從而引發免疫和炎癥反應。Toll樣受體(TLR)作為一類模式識別受體,能夠有效識別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通過調控TLR表達與功能,可激活下游信號傳導途徑,在棘球蚴病的宿主免疫應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綜述了TLR尤其是TLR2和TLR4在棘球蚴病研究中的最新進展,并探討其在未來治療中的潛在應用,...
第五編 醫藥、衛生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