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7-01 14:07:46
中國土地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的法教義學建構————作者:劉薇;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與我國耕地保護現狀相匹配的耕地保護補償激勵規范與體系建構,為建立耕地保護長效機制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演繹分析、歸納分析。研究結果:“獎補”政策的行政主導特征決定了我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制度應當以公法義務為導向,沿循補償支付公法義務與開發保護公法義務兩條主線展開。其中,補償支付公法義務的合法性依據源于《憲法》第10條第3款,正當性基礎源于耕地資源的分配正義;開發保護公法義務的合法性依據源...
環境政策組合與城市工業用地綠色配置——基于市場型和行政型政策協同的視角————作者:黃志基;余姝瑾;竇培謙;張劍;
摘要:研究目的:從土地利用的視角,以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和環保約談政策為例,探究市場型和行政型的環境政策組合是否能夠更有效的促進工業用地綠色配置,以期為制定合理的資源環境政策推進綠色經濟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研究方法:傾向得分匹配和多期雙重差分法結合。研究結果:(1)異質性的環境政策組合能夠協同促進工業用地出讓給綠色低污染行業,提高工業用地綠色配置水平,并且這種影響在中小城市、非資源型城市和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城...
土地資源錯配抑制了城市創新嗎?——基于行政和市場雙重干預視角分析————作者:張俊峰;梅嶺;丁建成;賀三維;
摘要:研究目的:從行政和市場雙重視角揭示土地資源錯配對城市創新的影響效應、作用機制及異質性特征,為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城市創新能力提升提供決策依據。研究方法:固定效應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研究結果:(1)土地資源錯配對城市創新具有顯著的負向作用,在經過內生性處理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結論依然成立;(2)土地資源錯配主要通過影響政府和企業創新投入、企業和個人創新動力以及地方創新基礎和制度環境,抑制城市創新能力...
城市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作者:徐升艷;許晨晨;宿曉;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城市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對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影響與作用機制,為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保障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理論基礎。研究方法:基于2007—2022年我國A股上市企業的數據,采用熵值法、固定效應回歸及工具變量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1)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進企業新質生產力的提升。(2)機制分析發現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可以通過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和融資規模,增加企業研發投入,提升企業的...
多主體共治視角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行動者網絡建構與互動機制研究————作者:王曉莉;趙茜宇;劉昊;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過程中多元行動者的互動機制,梳理分析多元主體利益訴求及博弈行為,為優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協調機制提供建議。研究方法:社會網絡分析,行動者網絡分析。研究結果:(1)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具有多主體協同、多機制聯動的特征,其行動者網絡的核心行動者類別為政府組織或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與企業、金融組織等其他行動者聯合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系列工作開展,實現項目工作鏈有效閉合。(2...
下遼河平原農作物的耕地利用競爭格局及其影響因素——以沈陽市為例————作者:宋戈;蘇銳清;蔡釗陽;孫君;
摘要:研究目的:深入分析不同糧食作物和非糧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競爭結構,明確耕地利用競爭類型,闡明農作物的耕地利用競爭格局變化特征,揭示耕地空間利用的影響因素與農作物耕地利用競爭格局的內在關系和本質聯系,以期為完善耕地保護政策提供參考。研究方法:競爭指數模型,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地理探測器。研究結果:(1)1997—2022年研究區農作物的耕地利用競爭結構呈現糧食作物競爭區域比例下降、糧食...
污染場地修復義務的繼受————作者:劉靜;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污染場地修復義務的繼受問題,以期定分止爭,對未來的土地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引。研究方法:規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結果:(1)我國立法未能全面回答責任主體變更和土地權利轉移時,修復義務人的認定這一難題。(2)在主體變更情形下,應由繼受者承擔修復的行為義務和財務負擔,企業組織形態或出資人的變動不影響修復義務的承擔。(3)在個別繼受方面,對于發生在《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效后的土...
抑制還是促進:村集體介入農地流轉對農戶耕地“非糧化”的影響————作者:張建;李鑫;
摘要:研究目的:探析村集體介入農地流轉對農戶耕地“非糧化”的影響機制,為改革完善農地流轉和農民種糧政策提供理論支撐。研究方法:面板Tobit模型,控制函數法和中介效應模型。研究結果:(1)村集體介入農地流轉總體上提高了農戶耕地“非糧化”率,其中,農戶農業專業化和農地流轉租金上漲起到正向促進作用,農地經營面積提高對“非糧化”起到負向抑制作用。(2)工商資本下鄉正向影響村集體介入農地流轉對農戶耕地“非糧化”...
旅游發展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的空間影響及門檻效應——以長江經濟帶為例————作者:魯帆;汪應宏;彭山桂;陳振;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旅游發展對城市土地綠色利用效率(ULGUE)的促進作用、空間溢出效應及非線性效應,以期為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和城市土地綠色高效利用提供決策參考。研究方法:超效率EBM模型、動態空間杜賓模型和門檻模型。研究結果:(1)長江經濟帶旅游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呈現收斂態勢,并向“多點開花群聚狀”均衡演變;ULGUE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且具有顯著的空間集聚特征。(2)旅游發展對本地ULGUE具有顯...
農業生產中土地資源錯配:基本認知與治理策略————作者:陳美球;王檢萍;邱薇;涂梨平;
摘要:研究目的:探究農業生產中土地資源錯配的基本認識及治理策略,為優化農用地空間布局、實現“地盡其用”“良田糧用”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歸納演繹和系統推論。研究結果:(1)農業生產中土地資源錯配是與“地盡其用”的偏離,與傳統的資源錯配有著本質的區別,也與城鎮土地資源錯配明顯不同;(2)農業生產中土地資源錯配是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土地多宜性是造成農業生產中土地資源錯配的基礎,經濟利益驅動是最關鍵的因...
基于公私互促視角的土地產權范式轉變——從二維產權范式到三維產權范式————作者:杜莖深;王向東;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土地立體利用趨勢及公私互促視角,研究土地產權范式由二維向三維轉換的過程與機制,以期為理論推進和實踐問題解決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研究結果:國家公權力與土地產權的超長期關系演變迄今經歷了混沌共生和形式分離兩大階段,構成產權界定公私互促的歷史溯源;在平面開發情境下,國家通過征收權、規劃權、稅收權和登記權等手段,對土地產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權能進行限制干預,塑...
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耕地保護與治理:基本遵循、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作者:趙晶;浦男萍;謝恩怡;孔祥斌;
摘要:研究目的:探索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耕地保護與治理的基本遵循、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為耕地保護與治理政策優化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綜合分析法。研究結果:(1)支撐人口規模巨大、助力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面向中國式現代化耕地保護與治理的基本前提、基本目標、基本要求、基本原則和基本范式;(2)耕地保護與治理...
面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自然資源管理:時代要求與優化路徑——基于“2024年中國土地科學論壇”的綜述————作者:苑韶峰;張宇;陳美景;朱從謀;
摘要:研究目的:結合相關研究,整理2024年中國土地科學論壇學術研討成果,探析面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自然資源管理的時代要求與優化路徑,為新時代自然資源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參考。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理論分析法和歸納演繹法。研究結果:(1)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強調追求經濟高效增長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與資源集約利用,自然資源管理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承擔著資源供給、生態安全、空間優化和制度創新的復合功能...
面向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邏輯與路徑————作者:殷瑞敏;王占岐;高云霄;柴季;
摘要:研究目的:闡述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要求、特征與邏輯,為構建新時期全要素自然資源統一管理新方案提供路徑參考。研究方法:文獻綜述法,理論分析法,歸納演繹法。研究結果:(1)新質生產力發展在技術、生產要素、產業發展、管理機制的深刻性變革中與全要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關聯性與動態性、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之間密切關聯。(2)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
數字鄉村發展對農戶閑置宅基地流轉行為的影響及作用機制————作者:陳文娟;王兆林;張云雅;
摘要:研究目的:考察數字鄉村發展對農戶閑置宅基地流轉行為決策的影響及其機制,為有效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提高農村資源配置效率提供實踐參考。研究方法:基于中國土地經濟調查數據,運用面板Logit模型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1)數字鄉村發展對農戶閑置宅基地流轉行為有促進效應。(2)異質性分析表明數字鄉村發展對農戶閑置宅基地流轉行為的促進效應對生活型、新生代和近郊區農戶更顯著。(3)機制分析發現數字鄉村發展通...
分布式認知視角下農戶閑置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行為邏輯與區域差異研究————作者:羅湖平;李雅婷;鄧雅軒;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分布式認知理論,構建“認知分布(地域力/文化力/個人力)→認知中介(風險感知/收益預期)→行為輸出(流轉意愿/博弈能力/流轉行為)”的解釋路徑,探究長沙市閑置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試點區和非試點區的農戶行為差異化驅動邏輯,為有效實現宅基地盤活利用提供決策參考。研究方法:問卷調查法、帶有調節效應的結構方程模型、簡單斜率分析。研究結果:(1)在試點區,地域力對收益預期和風險感知的路徑系數分別為...
城市擴張對土地碳儲量的影響及其梯度效應——以南京市為例————作者:李靖業;梁羽潔;楊桂山;蘇浩;楊建新;
摘要:研究目的:以南京市為研究區,從城鄉梯度方向探討城市擴張對土地碳儲量變化的影響及梯度效應,為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增強土地系統“碳匯”提供借鑒。研究方法:InVEST模型,PLUS模型,GTWR模型等。研究結果:(1)2000—2020年南京市土地碳儲量逐年減少,損耗量共計262.18×10~4 t,建設用地占用耕地對碳儲量影響最為顯著。(2)2000—2020年,核心區與近城區因建設用地擴張導致碳損最...
糧食主銷區的耕地多功能演進特征及其保護長效機制——以浙江省海鹽縣為例————作者:薛繼兵;閔怡斐;官炎俊;余海粟;
摘要:研究目的:通過分析生產、生態、社會保障等耕地多功能的時序演進特征,構建適應糧食主銷區的耕地保護長效機制,為探索形成以功能保護為導向的耕地管理模式提供理論依據。研究方法:改進TOPSIS模型和K-均值聚類算法。研究結果:(1)2009—2023年間,影響耕地多功能的關鍵因素由人均耕地生態承載力、復種指數等向單位耕地化肥負荷、一產從業人員占比等指標逐漸轉變,說明耕地主導功能出現由生態、生產功能向生態、...
“雙碳”目標下如何提升農戶耕地綠色利用效率——要因探索與路徑分析————作者:張啟嵐;呂曉;
摘要:研究目的:構建“稟賦—慣習—場域”理論分析框架,基于沈陽市308份農戶調查數據,探究提升農戶耕地綠色利用效率的關鍵因素與組態路徑。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QCA和NCA方法。研究結果:(1)沈陽市農戶整體的耕地綠色利用效率偏低,超過半數的樣本農戶低于平均水平(0.530);(2)構建的8個條件變量均不能單獨構成提升農戶耕地綠色利用效率的必要條件,但是良好的資金稟賦和農地稟賦發揮著普適性作...
“良田”變“糧田”:組織場域視角下耕地“非糧化”治理的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基于寧波北侖區的案例研究————作者:丁學謙;汪立;易家林;金軍偉;譚永忠;
摘要:研究目的:探討耕地“非糧化”治理多元主體的行為邏輯與政策實施路徑,為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政策的高效落實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參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研究結果:(1)組織場域理論為耕地“非糧化”治理提供了有效分析工具,北侖區通過場域重構實現了從“非糧化”到規范化種糧的轉變,有效扭轉了此前糧食生產功能區“非糧化”率高達80.64%的局面。(2)多重制度邏輯在政府、村集體、農戶三個層面協同作用,國家邏輯通...
中國土地科學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速度還是挺快的,差不多一個月就已經在外審了,相比于其他的頂刊已經非常的友好了,退回來挺多修改意見的,最終雖然被退稿了,但是編輯有在看文章,比起四大農經的模板退稿好很多。
2024-12-13 13:52導師一作本人通訊,4月26日投該期刊當天接收稿子,5月9日送的外審5月25日給評審回復。外審結果:一個修改再審另一個退稿。說實話那個退稿的意見特別敷衍,給了5點意見每點一句話,我很多是不認同的。另一個修改再審的意見,給的特別詳細,令我十分感動。但該期刊很重視外審意見做了退稿處理,不過從投稿到退稿一個月整確實良心,而且該期刊作為土地領域的權威期刊,期刊質量確實高。作為個人第一篇用心打磨想發核心的文章,第一次獻給這個期刊,整體感覺是滿意的。下篇文章我還會優先考慮這個期刊的!
2024-09-13 10:05剛剛錄用,審稿周期3個多月,兩個專家一個基本沒意見,一個是修改后再審,所以改完后又再審了一次,之后通過進人終審,終審整整一個月,結果給了了修改后再審的意見,按照主編的意見修后又進人終審,這次只用了不到一星期就錄用了。期間也咨詢了其他一些朋友,大概知道了流程:如果兩個外審專家都是修后再審,那基本掛掉;如果一個修后再審,基本可以修后再審,這次如果能通過的 話進入終審,大概1個月時間,終審后所給意見有錄用,退稿,或再送外審。
2024-07-23 22:15良心期刊,審稿流程清晰,整體兩個月,算是比較快的了。初審一周左右,然后送外審。外審需要接近一個月,返修會給十天修改時間,然后復審半個月。之后就是編輯讓修改字數、圖件等,終審錄用。一般錄用后當月或下個月就可以安排。在中國土地科學上發表的文章整體來說還是質量比較高的,尤其來自一些老牌土管院校。
2024-07-16 09:11投稿流程非常清晰,系統會及時更新,體驗不錯。審稿周期相對比較短,期刊一般說是3個月內有審稿結果,但從投稿實際情況來看,編輯部初審都在一周左右,然后外審大概1個月左右就會給反饋,是非常快的,比預計的3個月時間縮短很多,近期2次投稿均給了修改再審機會,認真修改返回后,均錄用,之后1-2個月就見刊,整個投稿流程6-7個月左右。這個期刊有一點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不歧視作者,本科生也可以作為第一作者,點贊!
2023-11-10 09:09常見問題及解答
北京市地區核心期刊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