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02 02:05:55
標題
不超過20個字,應能概括論文的主要結論,并含有主要關鍵詞。
摘要
采用第三人稱寫法,簡明準確地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如主要科學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摘要中不標引參考文獻。中文摘要約350個字。英文摘要應包含中文摘要的全部信息,內容可更詳于中文摘要。綜述類文章摘要包括:研究背景、現狀和意義3個要素。研究類文章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個要素(自愿提供附圖的長英文摘要)。
關鍵詞
關鍵詞一般3–8個,根據重要性排序,英文關鍵詞調整為與中文關鍵詞對應順序。
圖和表
圖
應準確、完整并有自明性。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圖1、圖2),且在正文中引用圖號應順序出現。同類圖需合并;有關聯的照片圖需拼好版, 組成1張圖,各小圖用大寫英文字母連續編號, 如A、B和C (Arial字體,加粗) (放于各小圖左上角), 字號10磅(圖中文字為8磅,Arial字體, 非加粗)。半欄(圖寬<=8 cm)或通欄(圖寬<=17 cm)排版, 高不超過19 cm。線描圖分辨率1000像素/英寸,主線和輔線粗0.75磅,坐標軸線粗1磅。照片圖分辨率500像素/英寸,縮放圖需在圖和圖注中標明比例尺(bar)。綜述類文章需用中文表述圖中的內容(無法用中文表述的除外)。研究類文章則僅用英文表述圖中的內容。兩類文章的圖題和圖注均需有中英文對照。
表
應簡練并具有自明性,表格編排采用三線表(不帶豎線)。全文表格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表1和表2),并在正文中按照順序號依次出現。表中文字為8磅,Arial字體。半欄(表寬<=8 cm)或通欄(表寬<=17 cm)排版, 并盡量使用豎排表格。統計指標(如SD或SE)應放在中英文表題后面的圓括號中。綜述類文章需用中文表述表中的內容(無法用中文表述的除外)。研究類文章則僅用英文表述表中的內容。兩類文章的表題和表注均需有中英文對照。
圖中和表中的縮寫和定義符號需在圖注和表注中說明,并用“;”隔開。P差異性檢驗應以(*)或小寫字母(a, b, c)標注。
致謝
致謝中包含對研究者(需注明其所在單位)和機構的感謝。
作者貢獻聲明
列出各位作者對文章的具體貢獻。
參考文獻
正文中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著錄格式。僅引用與本文有關的近期主要文獻(當1處引用多個文獻時,按年代由遠及近排序),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或私人通訊不作為文獻列出,可在文中腳注。作者應對所引文獻的準確性負責。文后文獻按照“日文-西文”順序編排;中文文獻需有英文對照,英文文獻按姓氏字母排序;需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具體格式請參見我刊網站(https://www.chinbullbotany.com)上作者指南-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通訊作者/團隊簡介
字數200字左右(自愿提供照片)。
附錄
置于正文后,以羅馬數字編號并于文中引用。附錄內容如非本文作者的工作,需將附錄作者名加在附錄標題后(附錄內容僅在電子版(網站)顯示,不在紙質版刊出)。
格式規范
論文應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如mol.mL–1、mL、t(噸)、hm2 (公頃)。時間單位: 在正文中用中文(如天、小時、分鐘和秒)表述, 研究類文章的圖表中用d、h、min和s。專有名詞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標注其中、英文全稱。物種名在正文中首次出現時,需在中文名后注出其拉丁學名(斜體)。化學試劑均用普通名(不用商業名)。遺傳學術語的使用參見Trends in Genetics (Elsevier Science,1998),基因符號需大寫斜體,蛋白質符號需大寫正體,突變體符號需小寫斜體。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