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7-01 18:07:15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降水量和降水間隔時間對樹番茄幼苗生長及光合熒光特性的影響————作者:曾惠平;孫麗娟;茶曉飛;郭煥仙;李興則;董瓊;
摘要:采用雙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試驗,設置自然降水量(W)為對照,降水量減少40%(W-)和降水量增加40%(W+)為處理;設置自然降水間隔時間(T)為對照,延長降水間隔時間(T+)為處理。分析降水量和降水間隔時間對樹番茄[Cyphomandra betacea(Cav.) Sendth.]幼苗的株高、地徑、干質量、葉綠素含量、光合參數和熒光...
懷化市外來入侵植物物種組成及分布特征————作者:陶德樹;楊娟;吳少武;石澤遠;莊勇;周建軍;
摘要:基于野外調查、標本鑒定和文獻查閱,對懷化市外來入侵植物的物種組成、生活型、危害等級和分布范圍等現狀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懷化市共有外來入侵植物26科47屬64種(不含栽培種),以菊科(Asteraceae)、莧科(Amaranthaceae)和茄科(Solanaceae)植物為主,分別有18、8和6種;生活型以草本占絕對優勢(61種);原產地以北美洲和南美洲為主(30種);惡意入侵4種,嚴重入侵9...
薄荷McGATA5基因克隆及表達特征分析————作者:肖桃蘭;于盱;房海靈;亓希武;李莉;陳澤群;柏楊;梁呈元;
摘要:為探究GATA轉錄因子在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中的生物學功能,根據薄荷轉錄組數據克隆了McGATA5基因,并分析了McGATA5的序列結構、理化特性、系統進化關系、轉錄自激活活性,McGATA5的組織表達特性以及激素誘導和非生物脅迫條件下McGATA5在葉片中的表達水平變化。結果顯示:薄荷McGATA5定位于細胞核,基因編碼區(CDS)全長849 bp,編碼282個...
桑樹四跨膜蛋白(TET)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作者:黃笑利;胡佳悅;劉偉富;劉吉平;
摘要:為探究桑樹(Morus alba Linn.)四跨膜蛋白(TET)基因家族的功能,從桑樹全基因組中篩選并克隆了9個MaTET基因(MaTET2、MaTET3、MaTET6、MaTET8、MaTET10、MaTET11、MaTET18、MaTET19A和MaTET19B),通過生物信息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分析了其理化性質、保守基序、結構域、系統進化及順式作用元件,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檢測了這9個...
亞熱帶4種低洼灘地綠化樹種凋落葉分解對土壤有機碳組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作者:王心童;趙天雅;陶洪波;劉昱輝;於朝廣;華建峰;
摘要:采用凋落袋法,研究了亞熱帶低洼灘地綠化樹種濕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n 302’)、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和烏桕[Triadica sebifera(Linn.) Small]凋落葉在3種水位[水位位于土壤界面之上5 cm(T_f)、水位與土壤界面持平(Tw 基于全基因組重測序的木犀花期和花色SNP分子標記開發————作者:李勝連;朱躍;張敏;張道梧;張成;王賢榮;段一凡; 摘要:基于68個木犀[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樣品(包括17個四季桂樣品、18個銀桂樣品、12個金桂樣品和21個丹桂樣品)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對木犀花期(四季桂品種群與非四季桂類)和花色(丹桂品種群與非丹桂類)單核苷酸多態性(SNP)位點進行了深入挖掘。結果顯示:篩選到與木犀花期顯著相關的SNP位點489個,與花色顯著相關的SNP位點1 5...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關于使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的聲明 摘要:<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AI工具在學術研究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抵制AI技術濫用,維護學術出版規范,現就本刊關于稿件內容使用AI工具問題作如下聲明:1) 本刊不接受任何AI工具生成或輔助創作的學術論文,嚴禁作者未進行充分的原創性思考和驗證,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論文的核心內容,如研究背景、實驗設計、分析結果、結論等 重慶野生土荊芥不同部位精油成分分析————作者:劉世堯;張智宏;卞京軍;樊志彤; 摘要: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重慶野生土荊芥[Dysphania ambrosioides(Linn.) Mosyakin et Clemants]果期的果實、葉片、細枝、主莖、根系精油成分進行了鑒定和分析。結果表明:重慶野生土荊芥不同部位精油得率差異明顯,果實、葉片的精油含量明顯高于細枝、主莖、根系。全株共鑒定出62種成分,果實、葉片、細枝、主莖、根系分別鑒定出24、17、35、31和14種成分,均... 異倍體黑莓授粉結實性及果實性狀分析————作者:劉英;李學鈴;閭連飛;吳雅瓊;黃正金;李維林;張春紅; 摘要:為探究異倍體黑莓(Rubus spp.)授粉結實性及果實性狀變化規律,以黑莓四倍體品種‘阿落巴荷’(‘Arapaho’)和‘早黑’(‘Zaohei’),六倍體品種‘自由’(‘Prime-Ark? Freedom’),七倍體品種‘寶森’(‘Boysen’)、‘無刺紅’(‘Young’)和‘寧植1號’(‘Ningzhi 1’)以及同屬野生二倍體植物蓬藟(Rubus hirsutu... 內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主要植物的生態位特征和種間聯結性————作者:李星;隋瑩瑩;辛智鳴;董雪;李星;張景波;孫靜;尚敏; 摘要:采用群落調查法對內蒙古阿拉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 Bunge]人工林進行植物群落踏查,根據Shannon指數、Levins指數和Pianka指數對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層和草本層主要植物的生態位寬度、生態位重疊進行分析,采用方差比率、χ2檢驗、聯結系數分析種間聯結性。結果表明:內蒙古阿拉善梭梭人工林林下灌木層植物有25種,草本層... 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蘭科植物多樣性及分布特征————作者:王舉舉;劉曉娟;敏正龍;王建宏;班文斌; 摘要:采用野外調查法,對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蘭科(Orchidaceae)植物多樣性和分布特征進行調查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保護區內共有蘭科植物27屬58種,是甘肅省蘭科植物種類較為豐富的地區,其中,蝦脊蘭屬(Calanthe R. Br.)和杓蘭屬(Cypripedium Linn.)為保護區蘭科植物的優勢屬。蘭科植物以地生蘭為主,共21屬52種,分別占保護區蘭科植物總屬數和總種數的77.8... 不同花期枸骨花朵揮發性化合物變化及其對傳粉的影響————作者:崔淦莎;郝明灼;姬曉悅;鄒義萍;彭冶; 摘要: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HS-SPME-GC-MS)法對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et Paxton)雌、雄花在大蕾期、初開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揮發性化合物進行分離、鑒定,探究其變化對傳粉的影響。結果顯示:枸骨雌花揮發性化合物總釋放量在末花期最大,雄花揮發性化合物總釋放量在盛花期最大。在不同花期枸骨雌、雄花中共檢出30種揮發性化合物,其中,雌、雄花共有成分有15... 亞蟲草屬內生真菌LrRF8促進石蒜中生物堿積累的機制探究————作者:吳穎;汪仁;周佳宇;江曙; 摘要:通過構建單一內生真菌-石蒜[Lycoris radiata(L'Hér.) Herb.]無菌組培苗互作體系,探究亞蟲草屬(Metacordyceps Sung)內生真菌LrRF8對石蒜葉、鱗莖、根干質量及NO、H2O2、IAA、SA、GA積累及石蒜科生物堿合成關鍵基因表達的影響,探究LrRF8促進石蒜中生物堿積累的機制。結果表明:與對照(未接菌)組相比,... 不同月份薄荷根際細菌群落變化及其與關鍵環境因子的關系————作者:姜家寧;亓希武;林沂;陳澤群;于盱;梁呈元; 摘要:為探究不同生長時期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根際細菌群落變化規律及關鍵環境因子對其的影響,采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了4—10月薄荷根際細菌群落組成和多樣性,并分析了薄荷根際細菌群落門和屬的相對豐度與月平均溫度、月累計降水量和月累計日照時數的關系。結果顯示:本研究共獲得4 995個擴增子序列變體(ASV),隸屬于34門91綱203目310科568屬941種。薄荷根際細菌群落... 16個羊躑躅品種花香氣揮發性成分分析————作者:李新茹;齊香玉;李暢;劉曉青;郭臻昊;孫曉波;杜曉華;鄧衍明; 摘要:為了探究不同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Blume) G.Don]品種間花香氣揮發性成分的差異,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HS-SPME-GC-MS)技術對16個羊躑躅品種的花香氣揮發性成分進行了檢測分析,并進行了主成分分析、聚類分析和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在供試羊躑躅品種花香氣中共鑒定到109個揮發性成分,其中20個成分的含量高于1.0μg·g-1 地涌金蓮代謝組學分析及其二芳基庚烷類化合物含量和抗真菌活性比較————作者:肖靜娜;唐靚;徐曙;李丕睿;王茹媛;趙萬里;陳雨; 摘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串聯質譜聯用(UPLC-Q-TOF-MS/MS)代謝組學技術,對6種芭蕉亞科(Musoideae)植物種子代謝物進行非靶向分析,并進一步對地涌金蓮[Musellallasiocarpa(Franch.) C.Y.Wu ex H.W.Li]不同成熟期種子及不同組織的代謝物進行靶向分析;還對7種化合物進行了體外抗真菌活性檢測。結果顯示:地涌金蓮種子代謝物與芭蕉亞科另5種... 西南繡球莖和根乙醇提取物中的三萜類成分及其體外抗瘧活性————作者:王靜;祖維娟;何龍飛;李港;姜北;肖朝江; 摘要:為了探究西南繡球(Hydrangea davidii Franch.)在抗瘧藥物方面的應用價值,對西南繡球莖和根乙醇提取物中石油醚萃取部分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分離鑒定和體外抗瘧活性檢測。結果表明:共分離鑒定出10個三萜類化合物,分別為α-香樹脂醇(1)、熊果醛(2)、熊果酸(3)、乙酰熊果酸(4)、28-norurs-12-ene-3β-ol(5)、28-norurs-12-ene-3β,17β-di... 不同品種桑椹乙醇提取物的化學成分含量差異及抗卵巢功能衰退活性分析————作者:劉萍;王鑫偉;李心如;李俊霖;韋敏; 摘要:為了初步明確桑椹的化學成分及抗卵巢衰退活性,對9個品種桑椹乙醇提取物的總多酚、多糖、花色苷、蛋白質、綠原酸及蘆丁含量進行了檢測和比較,并對其乙醇提取物的抗卵巢衰退活性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9個品種桑椹乙醇提取物的總多酚、多糖、花色苷、蛋白質、綠原酸和蘆丁含量分別為8.60~18.05、12.06~20.17、0.63~1.77、0.44~1.11、0.09~0.18和0.14~0.29 mg·... 公益宣傳:植樹節 摘要:<正>植樹節(National Tree Planting Day)是按照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組織動員群眾積極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旨在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讓人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按照時間長短,植樹節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我國的植樹節設立于1915年,最初時間為每年的清明節。1928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孫中山逝世3周年,將植樹節改為3月12日 薄殼山核桃對果生刺盤孢的防御反應及防治藥劑篩選————作者:李楊;歐陽曉芳;華晨;莫正海;翟敏;盧多;胡龍嬌;宣繼萍; 摘要:為探究薄殼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 K. Koch]對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的防御反應并篩選防治藥劑,對安徽定遠縣的薄殼山核桃炭疽病病原菌進行分離、純化和鑒定,分析薄殼山核桃受此病原菌侵染后體內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防御相關基因表達量的變化,比較8個薄殼山核桃品種對該病原菌的抗性,并分析不同藥劑對該病原菌的毒力。結果顯示:結...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外審專家超級細心和耐煩,寫的審稿意見非常詳細而有用,編輯態度很好,加了QQ進行溝通。文章還在修改中,暫時沒有確定是否錄用,但投稿體驗很好。
奔跑的辣椒醬
常見問題及解答
第四編 自然科學核心期刊推薦
江蘇省南京市地區核心期刊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