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0-10-26 17:30 熱度:
摘要:GPS全球定位系統作為新形式測量系統,已廣泛用于大地測量、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以及地形測量等各個方面。GP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system)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在最近的兩年得到了迅速推廣,這主要依賴于GPS系統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戶全天候地連續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坐標、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等技術參數。
關鍵詞:GPS定位系統;公路工程;橋梁工程;工程測量
1GPS系統的簡要介紹
1.1含義及組成
GPS全球定位系統由空間衛星群和地面監控系統兩大部分組成,除此之外,測量用戶還應有衛星接收設備。
�。�1)空間衛星群
GPS的空間衛星群由24顆高約20萬公里的GPS衛星群組成,并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各平面之間交角為60度,軌道和地球赤道的傾角為55度,衛星的軌道運行周期為11小時58分,這樣可以保證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地平線以上可以接收4到11顆GPS衛星發送出的信號。
�。�2)GPS的地面控制系統
GPS的地面控制系統包括一個主控站、三個注入站和五個監測站。主控站的作用是根據各監控站對GPS的觀測數據計算衛星的星歷和衛星鐘的改正參數等并將這些數據通過注入站注入到衛星中去;同時還對衛星進行控制,向衛星發布指令,調度備用衛星等。監控站的作用是接收衛星信號,監測衛星工作狀態。注入站的作用是將主控站計算的數據注入到衛星中去。GPS地面控制系統主要設立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和美國本土。
�。�3)GPS的用戶部分
GPS用戶部分由GPS接收機、數據處理軟件及相應的用戶設備如計算機、氣象儀器等組成,其作用是接收GPS衛星發出的信號,利用信號進行導航定位等。
�。保睪PS測量的技術特點
相對于常規的測量方法來講,GPS測量有以下特點:
�。�1)測站之間無需通視
測站間相互通視一直是測量學的難題。GPS這一特點,使得選點更加靈活方便。但測站上空必須開闊,以使接收GPS衛星信號不受干擾。
�。�2)定位精度高
一般雙頻GPS接收機基線解精度為5mm+1ppm,而紅外儀標稱精度為5mm+5ppm,GPS測量精度與紅外儀相當,但隨著距離的增長,GPS測量優越性愈加突出。量實驗證明,在小于50公里的基線上,其相對定位精度可達12×,而在100-500公里的基線上可達~。
�。�3)觀測時間短
小于20公里的短基線上,快速相對定位一般只需5分鐘觀測時間即可
(4)提供三維坐標
GPS測量在精確測定觀測站平面位置的同時,可以精確測定觀測站的大地高程。
(5)操作簡便
GPS測量的自動化程度很高。在觀測中測量員的主要任務是安裝并開關儀器、量取儀器高和監視儀器的工作狀態,而其它觀測工作如衛星的捕獲,跟蹤觀測等均由儀器自動完成。
�。�6)全天候作業
GPS觀測可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連續地進行,一般不受天氣狀況的影響。
2GPS系統在公路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公路路線一般處在一條帶狀走廊內。其平面控制測量往往采用導線形式,這包括附合導線、閉合導線、結點導線等導線網形式。對于重要構造物如大橋、特大橋、長大隧道等,也有布設成三角網、線形鎖等形式。
2.1常規測量方法的缺陷
�。�1)規范對附合導線長、閉合導線長及結點導線間長度等有嚴格規定,一般對于高等級公路均要求達到一級導線要求。這樣,導線附合或閉合長度最長不得超過10公里,結點導線結點間距不能超過附合導線長度的0.7倍。這種要求一般在實際作業中難以達到,往往出現超規范作業。
�。�2)搜集到的用于路線測量控制的起算點間一般很難保證為同一測量系統,往往國測、軍測、城市控制點混雜一起,這就存在系統間的兼容性問題,如果用不兼容的起算點,勢必影響測量質量。
�。�3)國家大地點破壞嚴重,影響測量作業。由于國家基礎控制點,大多為五六十年代完成,經過30多年,有些點由于經濟建設的需要被破壞,有些點則由于人們缺乏知識遭人為破壞。在這些地區進行路線測量作業,往往在50公里以上均找不到導線的聯測點。這樣路線控制測量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4)地面通視困難往往影響常規測量的實施。一般路線的控制點要求布設在距路線的300米范圍內。由于通視的原因,這一條件難以滿足,甚至在大范圍密林、密灌及青紗帳地區,根本無法實施常規控制測量。利用GPS測量能克服上述列舉的缺陷,并提高作業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保證了高等級公路測設質量。
�。玻睪PS測量的實際應用
現以一實際施工為例,該市公路工程全線長約60km,所處地形為重丘區,路線設計為6車道。該段有11個各種系統的平面控制點,找到了7個,其中有4個被破壞,破壞中有2個是國家Ⅱ等點。在已找出的7個控制點中,國家測繪局系統Ⅰ等點1個,Ⅲ等點1個;城市測量系統點2個;總參軍控點3個。這些平面控制點分屬不同測量系統,且等級不同。為提高該公路路段測設質量,決定在國家測繪系統基礎進行控制點的加密。加密的控制點布設方案是:沿公路路線每10km布設一對點,該對點相距約1km,且應通視良好。這樣,該段共設了6對GPS加密點,加密點的精度要達到四等控制網的要求。該四等網采用4臺Trimblese400單頻接收機作業。該機的標稱精度10mm+2ppm。四等網的觀測時間為90min。數據采樣間隔為15s。通過平差處理,該四等網最弱點位中誤差為4.11cm,平均點位中誤差3.18cm,最弱邊相對中誤差1/27669,平均邊長相對中誤差1/453578。整個四等網作業僅花4d時間。其效率較常規測量手段至少提高3倍。經過平差處理,網中最弱點點位中誤差為4.13cm,最弱邊相對中誤差為1/12.5萬。控制網的各項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國家四等網的技術要求。近600km的GPS控制網,僅用兩個外業組,10個作業員,7臺GPS接收機,約20d的作業時間。若采用常規測量方法在相同人手的情況下,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常牵校釉诠饭こ痰目刂茰y量上的發展前景
公路工程的測量主要應用了GPS的兩大功能:靜態功能和動態功能。靜態功能是通過接收到的衛星信息,確定地面某點的三維坐標;動態功能是通過衛星系統,把已知的三維坐標點位,實地放樣地面上。通過以上對GPS測量的應用事例的探討,可以看出GPS在公路工程的控制測量上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1)GPS作業有著極高的精度。它的作業不受環境和距離限制,非常適合于地形條件困難地區、局部重點工程地區等。
(2)GPS測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及成果質量。它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整個作業過程全由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自動記錄、自動數據預處理、自動平差計算。
(3)GPSRTK技術將徹底改變公路測量模式。RTK能實時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間三維坐標。這種技術非常適合路線、橋、隧勘察。它可以直接進行實地實時放樣、中樁測量、點位測量等。
(4)GPS測量可以極大地降低勞動作業強度,減少野外砍伐工作量,提高作業效率。一般GPS測量作業效率為常規測量方法的3倍以上。
(5)GPS高精度高程測量同高精度的平面測量一樣,是GPS測量應用的重要領域。特別是在當前高等級公路逐漸向山嶺重丘區發展的形勢下,往往由于這些地區地形條件的限制,實施常規的幾何水準測量有困難,GPS高程測量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姜衛平,葉世榕,劉經南.GPS形變監測網基線處理中系統誤差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1,26(3):1962199.
[2]JTJ066298,全球定位系統城市測量技術規程[S].
[3]CH2001292,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S].
[4]邱斌,朱建軍.全球定位系統高程轉換的RCR算法[J].測繪通報,2004,(7):16218.
[5]成國輝,許曦.一種GPS過河水準新方法的試驗[J].測繪通報,2004,(6):62264.
[6]廖超明,葉達忠,邱宏華,等.利用GPS測高技術建立水利工程高程控制網[J].測繪通報,2004,(2):37239.
[7]張志勇.雙基準站RTK檢測及精度分析[J].測繪通報,2004,(7):19222.
[8]姚歡炯.RTK高差、水準高差組成混合網代替四等水準可行性的分析和研究[J].大壩與安全,2004,(S0):14-16.
文章標題:淺析GPS測量技術在路橋建設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dianzijishu/47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