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光電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26 10:13 熱度: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城市夜景照明, 俗稱讓城市亮起來, 發展十分迅速! 我國城市夜景照明的發展和進步, 技術水平的提高, 所取得的成績都是有目共睹。這對美化市容, 繁榮商業和旅游業, 發展經濟, 豐富人們的夜生活, 宣傳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 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等均收到了顯著的技術、經濟和社會效益。然而鑒于發展時間較短, 加上技術、經濟、管理和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
關鍵字:夜景照明,規劃設計,藝術內涵,要素關系
1夜景照明的功能
所謂夜景照明的功能即為滿足夜間照明的需要而設置的照明裝置, 它是城市夜景照明的基礎設施。其對城市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豐富的夜景照明將有助于塑造城市的新形象, 增加城市活力, 提升人們在夜晚對城市的感知度。 如今, 隨著眾多新型材料的出現和照明技術的提高, 城市夜景照明功能表現手法頗多, 它可借助建筑物、綠地、花園、廣場、街道、橋梁、雕塑等環境因素并輔以當代的通訊、音響控制、水霧、煙霧通訊等技術因素結合恰當的藝術表現形式參與并構成綜合性物質景觀。通過城市夜景燈光設計和其價值體現創造出符合人類需求的審美觀, 實現人造景觀與自然和諧發展。
然而, 我國眾多城市在進行夜景照明工程建設、實現夜景照明功能、美化城市的同時, 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總體設計與周圍環境景觀相違背的現象。如:
( 1) 過分重視局部和個別景點效果, 忽視景觀總體表現力。
( 2) 片面追求燈光自身指標和功能, 忽視光的柔和搭配, 照明措施千篇一律, 缺少變化。
( 3) 夜景照明景觀設計與城市整體環境規劃不能有機地結合。
( 4) 燈光照明不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夜景景觀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 甚至會對城市景觀表現內涵產生負面影響等等。
那么如何通過燈光夜景照明重塑城市的夜間形象, 為人們夜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光照環境, 如何通過照明設計充分反映該城市功能, 體現城市的地位呢? 現代的城市夜景照明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綜合系統工程, 它涉及到多學科的交叉應用, 不是單一的景觀設計師或者是燈光設計師所能做到的。照明設計要實現這些功能就需設計師綜合各方面意見, 從周圍實際環境出發, 把握景觀設計的變化, 根據城市特色對其夜景本身進行合理定位。
2.夜景照明規劃設計對策
2.1創造性的利用冷暖光色, 合理搭配, 表現城市夜景特色。如, 在夜環境設計中, 對人流集中較強的商業娛樂活動中心多用以暖黃色的燈光色, 結合對周邊植物綠色等冷色光的泛光照明, 激發人的購買欲和活動欲。
2.2 保持“與時俱進”設計觀念, 結合環境, 精心設計, 體現城市夜景的個性化特色。設計時, 照明工程師、建筑師和有關技術人員密切合作, 取長補短, 反復論證, 不斷優化設計方案, 根據規劃, 更新設計觀念, 精心設計每一個夜景照明工程, 特別是城市的標志性夜景工程是建設有特色的城市夜景照明的保證。2.3 多領域的交互合作, 重視整體規劃。景觀設計師、規劃設計師及建筑師的通力合作, 是城市整體環境、照明景觀統一規劃合理性的有效途徑。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 對高質量照明設計的需求, 如大都市步行街、濱江路、商業街等夜景照明的改造, 使其成為城市環境中引人注目的一道景觀, 但是夜景照明功能設置仍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針對這些不足, 設計師們應緊密合作, 全盤考慮城市照明的合理設置, 制訂科學的總體城市環境照明規劃, 才能避免夜景照明景觀設計與城市整體環境規劃的不和協。
3夜景照明的藝術內涵
人之于景觀, 景觀反之于人, 景觀設計者把自己的設計技術和人文理念寄托于景觀, 同時景觀內容也客觀反映設計者的思想、理念, 而且于人類以感召力。實際上景觀設計與人類文明和人性本質是密切的聯系在一起。
夜景照明表現的主題是城市環境, 照明的基礎是城市景觀, 城市景觀序列為夜景照明設計提供物質載體, 為燈光創作提供了表現空間、表現主體及景觀依托, 如果脫離了環境和物質實體要素, 那么燈光景觀的效果將無法實現, 城市的主題也將得不到明顯的表達, 其對應的城市內涵、歷史風貌、人文氣氛、特色等也不能充分表現出來。忽視人對城市環境的主導感受, 也必將會割裂城市環境規劃的有機結合。故夜景景觀設計要充分體現其藝術內涵, 首先, 就應該做到處處表現出景觀的整體性。即各景觀單元元素之間, 單體與群體之間以及照明與周圍總體環境之間的和諧性, 在總體尺度內共同創造主題美。其次, 藝術性表現的合理性。通過藝術手段體現地域的個性化特征, 為人們提供適宜的空間、場所以及通過引導視覺的燈光識別系統, 喚起人們對特有的地域文化的體驗。最后, 追求創新性。用燈光效果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藝術特點, 通過變化的表現手法突出歷史人文氣氛。
4.夜景相關要素關系分析
4.1功能照明與夜景照明的關系
在滿足功能照明前提下,必須充分考慮人們夜間審美要求,重視景觀照明與功能照明的有機結合,使之整體化、統一化。
4.2白天與夜間的關系
白天景觀是夜景的基礎和載體,選擇恰當的城市特色景觀,借助人工夜景照明可以對白天景觀進行夜景重構。根據城市規劃的特點進行分級、分區、分層,明確重點照明,研究各組團夜景特征識別,突出特色地區的夜景形象,建立夜景與觀景點的互動關系,確定白天景觀展示重點與隱藏區域,不能將白天景觀用燈光完全照亮。
4.3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從當地特色出發,以城市照明總體規劃指導城市照明建設,按照整體統一、局部差異的原則,有序制定城市的夜景特色區域,避免無序的大面積城市裝飾性照明,從系統上進行照明節能,實施綠色照明。關注照明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的關系,總體照明規劃應把握城市夜景全局,控制住夜景整體效果,能指導下級規劃的可執行性。
4.4光影、色彩、明暗關系
充分利用燈光照射形成陰影關系表現對象整體感和生動感,充分發掘光色視覺心理誘導作用。把握區域明暗關系和群體之間、單體上的明暗層次,表現夜間美感。
4.5傳統與創新的關系
解析從傳統燈光到現代夜景的夜間發展變化過程,提高夜景觀的文化品位,延續地方的傳統夜景特色,將歷史名城與現代都市在內容與形式上有機結合,表現傳統與創新關系,從照明理念、方式上引導大眾的審美情趣。
4.6城市照明建設與環保節能的關系
城市夜景照明必須走綠色照明道路,在滿足夜景塑造前提下,堅持節能方向,營造城市夜間的光環境,避免光污染,統一制定照明建設計劃與環保節能計劃。
4.7投資與管理的關系
城市照明建設資金應納入地方財政計劃,同時開拓和借用市場資源;針對夜景照明的關聯性,強調多部門合作,以利于保障夜景資源的綜合利用;照明質量重于數量;在進行照明規劃時,同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照明設施的統一監控管理機制。
4.8高科技與常規技術的關系
關注詳細照明設計的技術方案的適用性、可靠性、經濟性,對行之有效的常規照明技術,仍可使用。同時積極把握照明的高新技術發展趨勢,推進和落實綠色照明與照明高新技術的運用。
4.9城市夜景照明與城市基礎設施
從城市夜景構成的基礎來看,功能性照明是構成城市夜景的關鍵性內容,夜景建設是城市的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引導、借助社會力量投入,改變習慣思路,加大政府在功能性和公益性照明方面的投入,把城市夜景照明建設列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夜景總體發展規劃,建立夜景建設綜合管理體系,從財政上確保建設的資金,逐步實現城市夜景的完善和完美。
4.10城市夜景照明規劃與城市規劃
城市夜景照明規劃是建立在城市規劃基礎上的功能延伸,是對城市規劃的豐富,是城市資源利用的再認識,也是塑造城市特色重要手段。城市照明規劃是在城市規劃下的一個專項規劃。
5結論
夜景照明是一門科學, 也是一門藝術, 它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體。照明設計師要充分掌握這個設計要點, 認識到照明設計不是僅僅為解決城市的照明功能問題, 還需利用最新的技術, 結合燈光的藝術表現性才能更好的照“亮”一個城市。夜景照明設計作為城市日間環境設計的延續, 它必將使城市景觀的含義變得更加全面、表現力更為生動。
參考文獻
[ 1] 趙海天, 袁磊. 論燈光景觀的人文回歸[ J] . 建筑學報, 2005.
[ 2] 高履泰. 北京古建筑夜景[ J] . 古建園林藝術與理論研究, 2001.
[ 3] 肖輝乾. 北京城市夜景照明新進展[ J ] . 建筑科學,2000.
[ 4] 汪光燾.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 J] . 建筑學報,2005.
文章標題:淺談城市夜景照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guangdian/142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