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通信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31 09:00 熱度:
摘要:光纖通信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通信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光纜網絡是否穩定安全,很大程度取決于光纜線路施工是否規范、質量是否良好,因此光纜通信線路工程的隨工驗收非常重要。光纜通信線路的施工包括:地下光纜溝的挖掘和地下管道的鋪設、桿路架設;敷設架空光纜、直埋光纜、管道光纜、進局光纜和水線光纜;光纜接續、測試等。
關鍵詞:光纜線路工程、隨工驗收
光纖通信在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通信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型光電器件的不斷出現,光通信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光纖的傳輸容量爆發式增長。目前,光纖已經在很多場合取代了銅線而成為主要的傳輸媒介。無論是電信骨干網還是以太網或校園網乃至智能建筑內的綜合布線系統,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有光纖的存在,光纜網絡變得越來越重要。光纜網絡是否穩定安全,很大程度取決于光纜線路施工是否規范、質量是否良好,因此光纜通信線路工程的隨工驗收非常重要。光纜通信線路的施工包括:地下光纜溝的挖掘和地下管道的鋪設、桿路架設;敷設架空光纜、直埋光纜、管道光纜、進局光纜和水線光纜;光纜接續、測試等。本文就如何做好光纜通信線路工程的隨工驗收做一粗淺的分析。
一、光纜通信線路工程隨工驗收的檢驗方式
光纜通信線路工程隨工驗收的檢驗方式有旁站、現場巡視和平行檢驗三種。
旁站:指隨工或現場監管人員在工程施工階段中,對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施工質量實施全過程現場跟班的監督活動。
現場巡視:指隨工或現場監管人員對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現場進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活動,它不限于某一部位或過程。
平行檢驗:隨工代表或施工質檢員利用一定的檢查或檢測手段,按照一定的比例,對某些工程部位、試驗、材料等獨立進行檢查或檢測,進行質量判斷。
在實際隨工驗收過程中,往往采用各種檢驗相結合的方式。下面的表格就具體的施工項目該檢查哪些重點內容及采取何種檢查的方式做詳細說明。
光纜通信線路工程隨工驗收檢驗方式表
序號 項目 重點內容 檢驗方式
一 光纜敷設曲率 敷設中和敷設后的光纜彎曲曲率 巡旁結合
二 光纜接續測試 接續及封裝工藝、測試數據 旁站
三
架空光纜
1、 立桿洞深
2、 吊線、光纜規格、程式
3、 吊線安裝質量
4、 光纜敷設安裝質量,包括垂度
5、 光纜接續、接頭盒安裝及保護
6、 光纜桿上等預留數量及安裝質量
7、 光纜與其他設施間距及防護措施
8、 光纜警示宣傳牌安裝 巡視檢查
四
管道光纜
1、 塑料子管規格、質量
2、 子管敷設安裝質量
3、 光纜規格、占孔位置
4、 光纜敷設、安裝質量
5、 光纜接續、接頭盒安裝質量
6、 人孔內光纜保護及標志吊牌 巡旁結合
五
直埋光纜
1、 光纜規格、路由走向(位置)
2、 埋深及溝底處理
3、 光纜與其他地下設施間距
4、 引上管及引上光纜安裝質量
5、 回填土夯實質量
6、 溝坎加固等保護措施質量
7、 光纜接頭盒位置及深度
8、 防護設施規格、數量級安裝質量
9、 標石埋設質量 巡旁結合
六
水底光纜
1、 水底光纜規格及敷設位置、布放軌跡
2、 光纜水下埋深、保護措施質量
3、 光纜岸灘位置埋深及預留安裝質量
4、 溝坎加固等保護措施質量
5、 水線標志牌安裝數量及質量 旁站
七
進局光纜
1、 局內光纜規格、走向
2、 局內光纜布放安裝質量
3、 光纜成端安裝質量
4、 局內光纜、光纖標志
5、 光纜保護接地安裝 旁站
二、通信線路工程的隨工驗收關注要點
1、架空部分。架空部分工程質量需要關注的要點有:電桿埋深、立桿、吊線架設與接續、角深保護等。電桿達不到規定深度1/3時,應采取水泥圍樁保護,在土質松軟處的角桿、終端桿、飛線桿應放設固根橫木或墊底板;直線桿要成一直線,不得有眉毛彎或S彎、梅花樁,個別電桿根部左右差不超過5厘米,桿梢前、后、左、右傾斜不超過半個桿梢,角桿根部內移半個根徑,桿子向外傾斜50-100mm,用撐桿固定的不內移不外傾,高拉樁外傾80-100厘米,終端桿應向外傾100-200mm;吊線夾板距電桿頂的距離一般情況下距桿≥500rrm,在特殊情況下應≥250mm,吊線在電桿上的坡度變更≥桿距的20%時,應加裝俯、仰角輔助裝置,輔助吊線的規格應與吊線一致,在同一桿路同側架設兩層吊線時,兩吊線間距為400mm,吊線夾板距桿頂尖50cm,特殊情況不小于25cm。
2、管道部分。管道部分工程質量需要關注的要點有:管道埋深、與其他管線的隔距、硅管子管敷設及光纜敷設等。管道埋深應符合維護規程要求,當達不到要求時,應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鋼管保護:當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時,凈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應作包封處理,包封長度自排水管道兩側各長2m(同樣適用于通信管道);在交越處2m范圍內,燃氣管不應作接合裝置和附屬設備;如上述情況不能避免時,通信管道應作包封處理(同樣適用于通信管道);增加鋼管保護時,熱力管、高壓石油、燃氣管、直埋通信光電纜、電力電纜交叉跨越的凈距可降為0.15m;對于桿路、拉線、孤立大樹和高聳建筑,還應考慮防雷要求。為了通信管道的安全,在一般地帶的管道上方300mm加警告標識。警告標識可為帶狀、磚塊、蓋板等。在石質溝底鋪設塑料管時,應在其上、下方各鋪100mm厚的細土或沙土。硅芯管布放完后應盡快連接密封,并進行密閉性檢測(氣閉試驗);一個管孔內安裝的數根子管應一次性穿放、顏色不同,子管在兩人(手)孔間的管道段不能有接頭,不能夸井;人手孔內子管余長20-40cm,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應及時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封堵。長途光纜盡量占用底部邊側管孔,各段管道孔位盡量一致;人工敷設光纜不得超過1000m(倒8字敷設);光纜出管孔15cm以內不得做彎曲處理。
3、直埋部分。直埋部分工程質量需要關注的要點有:光纜埋深、光纜隔距及保護等。光纜埋深應符合維護規程要求,注意根據土質及地形地貌不同決定埋深。光纜可同其他通信光纜同溝敷設,但不得重疊或交叉,纜間的平行凈距不應小于100mm。光纜采用鋼管保護時,應伸出路基兩側排水溝外lm,光纜埋深距排水溝溝底應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關部門的規定。鋼管內徑應滿足安裝子管的要求,但應不小于80mm。光纜線路穿越允許開挖路面的公路或鄉村大道時,應采用塑料管或鋼管保護;穿越有動土可能的機耕路時,應采用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光纜線路通過村鎮等動土可能性較大的地段時,可采用大長度塑料管、鋪紅磚或水泥蓋板保護。光纜敷設在坡度大于200,坡長大于30m的斜坡宜采用“S”形敷設;若光纜溝有水流沖刷的,應采用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0的較長斜坡地段敷設時,宜采用特殊結構(一般為鋼絲鎧裝)光纜。光纜穿越或沿靠山澗、溪流等易受水流沖刷的地段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漫水坡、擋水墻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光纜在地形起伏比較大的地段敷設時,應滿足規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徑要求光纜溝應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證光纜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時應加護坎或護坡保護。采用防雷線方式防止雷電的地段,應按設計要求布放單條或雙條防雷線。防雷線應布放在光纜上方300mm處,雙條防雷線間應保持100mm的距離。防雷線的連接處應采用重疊焊接方式。光纜穿越有疏浚和拓寬規劃或挖泥可能的較小溝渠、水塘時,應在光纜上方覆蓋水泥蓋板或水泥砂漿袋,也可采取其他保護光纜的措施。光纜接頭坑一般應位于光纜路由前進方向的右側;接頭坑深度一般應符合光纜埋深度要求;光纜接頭盒上方應采用水泥蓋板或其他防機械損傷的保護措施。光纜預留的盤留應整齊;監測電纜引出位置應盡量一致。光纜在橋上敷設時,應考慮機械損傷、振動和環境溫度的影響,并采取鋼管或塑料管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4、水線部分。水線部分工程質量需要關注的要點有:水底光纜埋深及固定。水線光纜水下的埋深:枯水季節水深小于8m的區域,河床不穩定或土質松軟時,光纜埋入河底深度不小于1.5m;岸灘部位埋深:土質比較穩定的地段,光纜埋深應不小于1.2m;洪水沖刷或土質松散不認定的地段應適當加深。光纜上岸的坡度宜小于300,超過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對于一般河流,水陸兩段光纜的接頭,應設置在地勢較高和土質穩定的地方,可直接埋于地下,為維護方便也可設置接頭人(手)孔。在終端處的水底光纜部分,應設置1一2個”S”彎,作為錨固和預留的措施。較大河流或岸灘有沖刷的河流,或光纜終端處的土質不穩定的河流,除上述措施外,還應當將水底光纜進行錨固。
文章標題:淺談光纜通信線路工程的隨工驗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tongxin/128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