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計算機網絡論文 發布日期:2011-11-22 09:13 熱度:
提要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劃時展的同時,也同樣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技術論文;負面影響論文
世界上創新型國家幾乎都將發展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簡稱IT)作為國家戰略重點。信息技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升級,優化勞動力結構和促進人來文明進步。近年來,我國在先進集成電路芯片與光電子器件、高性能計算機與軟件、下一代互聯網與信息安全、第三代移動通信與無線通信、數字電視與音視頻編碼,信息技術在產業中應用等一些有較大影響的關鍵信息技術領域取得較大突破。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發展帶來劃時代的意義。由于信息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世界的政治、經濟、文華生活都取得質的發展。但事物的出現總有其兩面性,信息技術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如信息泛濫、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犯罪、信息滲透、數據鴻溝、對信息依賴性增強、帶來一定結構性的失業、個人隱私權受到侵犯、影響人的價值觀、引起新的社會道德糾紛等。
一、信息泛濫論文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原有傳統媒體如電視媒體、廣播媒體和平面媒體等的基礎上,現代社會又出現了一些新興的媒體,如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這些媒體每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大量的信息沖擊,通過各種媒體充斥著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的廣告如電視廣告、廣播廣告、平面廣告、網絡廣告(包括搜索廣告)、語音廣告、宣傳單等隨處泛濫,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二、信息污染論文
信息污染又稱信息障礙,主要表現為信息過載、重復、失實和誤導。信息污染包括:信息超載或信息過剩、信息垃圾。信息超載由于超過了人們的處理能力或有效運用,增加了人們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更帶來難以估量的浪費。據統計,在網絡信息技術十分發達的美國和日本,近年來的信息吸收率僅為10%左右。大量劣質信息、失實信息、冗余信息、盜版信息、過時信息、污穢信息和污垢信息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使人們處于低劣的、無關甚至有害的信息包圍之中。
三、信息病毒論文
信息病毒的出現給因特網絡和移動網絡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危害。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上萬種病毒在傳播,造成軟件和數據的破壞,甚至是硬件的破壞。其中,計算機病毒如今已是PC機用戶的一大公害,它造成的損失和破壞難以估計。信息病毒主要來源有:業務愛好者惡作�。槐Wo版權采取的報復性懲罰;蓄意進行破壞;用于研究而設計的程序出于某種原因失去控制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信息病毒具有非授權可執行性、隱蔽性、傳染性、潛伏性、破壞性、針對性、可觸發性和抗反病毒軟件性的特點。信息病毒按病毒對系統的破壞性劃分,有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按病毒攻擊的機型劃分,有計算機病毒和手機病毒等移動媒體病毒;按危害對象劃分,有損害軟件的病毒、損害硬件的病毒和損害網絡通信的病毒。
四、信息犯罪
信息犯罪主要表現為信息傳播犯罪、信息詐騙和信息攻擊犯罪。信息傳播犯罪主要表現為信息傳播相關利益方不顧國家有關規定,傳播有關違規信息,如污穢信息(如在中國傳播電影、圖片等)、污垢信息(如反動信息)和盜版信息(如網吧違規播放版權媒體作品、侵犯作者著作權等)。信息詐騙是通過各種媒體進行的虛假產品宣傳、誤導消費、金融詐騙等各種詐騙,信息詐騙輕則使人們產生不該有的消費,重則造成人們金融資產損失乃至人身傷害。信息攻擊犯罪是出于個人目的而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的犯罪,如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竊取用戶密碼、“釣魚”等。
五、信息滲透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網絡規模擴大、帶寬增長、用戶數量急劇暴漲、大量網絡工具軟件發展以及網絡協議安全性研究滯后,Internet無序化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由于互聯技術的設計初衷是把互聯網建設成一個沒有國界、沒有地域限制的自由領域,因此通過信息技術采用植入程序后門等手段進行信息滲透的現象非常普遍。因為信息滲透的發生,很多用戶的信息被暴露或盜用,如通過在網上亂逛從而知道你的需求、通過植入程序后門盜取網銀用戶賬號、密碼等。
六、數據鴻溝的產生
數字鴻溝又稱信息鴻溝,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之間的鴻溝”,最先由美國國家遠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為《在網絡中落伍:定義數字鴻溝》的報告中提出。美國商務部的“數字鴻溝網”把數字鴻溝概括為:“在所有的國家,總有一些人擁有社會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術。他們有最強大的計算機、最好的電話服務、最快的網絡服務,也受到了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們出于各種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計算機、最可靠的電話服務或最快最方便的網絡服務。這兩部分人之間的差別,就是所謂的‘數字鴻溝’。處于這一鴻溝不幸的一邊,就意味著他們很少有機遇參與到我們的以信息為基礎的新經濟當中,也很少有機遇參與到在線的教育、培訓、購物、娛樂和交往當中。”這一定義主要從經濟、技術角度入手,雖然沒有包括文化、民族、性別、代際方面的差異,但是道出了數字鴻溝的主要原因和表現,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顧問Dannisi指出,數字鴻溝實際上表現為一種創造財富能力的差距。數字鴻溝的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不同,由于國家、地區、階層、種族、行業、年齡和性別等的差異和國際政治經濟的不平等,也是造成數據鴻溝的原因。
七、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增強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人們的工作生活越來越依賴于信息技術,一些傳統的習慣和技能也因此改變。如通過信息技術設定的程序來烹飪美食,由于習慣性地用系統自帶的輸入法進行文字工作從而導致傳統書法技能的喪失以及漢字的遺忘等。
八、帶來一定結構性的失業
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機器代理原來的人工,從而給社會造成一定結構性的失業。例如,工廠通過給機器設定工作流程,從而代替工人的工作;企業或個人通過防盜電子技術來代替保安的工作;通過運用機器人來代替服務員、傭人和保潔員甚至是廚師。這些原本由人工進行的工作,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一些崗位的人員被機器替代,從而產生失業。
九、個人隱私權受到侵犯
隨著網絡的大規模應用,一些人出于某種目的做出竊取他人個人信息、侵犯個人或企業電腦數據隱私等一些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如出賣其個人信息給產品營銷人員或單位、利用軟件等一些信息技術手段掃描和修改個人或企業電腦數據、網上人肉搜索、隨處安裝的攝像頭和谷歌街景引發的人們日常行為被監控、監測用戶的消費習慣。
十、影響人的價值觀
人們的溝通和交流越來越多的借助網絡,從而導致個人的交流時間得到大大縮短的同時,交流范圍輕而易舉地得到拓寬,通過與不同的人交流從而使不同的價值觀在社會中得到飛速傳遞。而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人們彼此間沒有進行傳統的溝通交流,一些傳統的價值觀在網絡交流中產生扭曲,從而改變人的價值觀。
十一、引起新的社會道德糾紛
信息社會有其區別于現實社會的秩序。在信息社會,一些行為在現實中找不到現成的道德參考范本,一些行為因為其出現之前尚未有人對其進行否定,一些行為利用信息技術給社會帶來沖擊但又無評判的標準。在信息社會,也出現了類似現實的黑社會,我們稱之為“網絡黑社會”。網絡黑社會受雇于某些人或出于某種非法的目的,通過網絡對一些人和事進行“絞殺”。由于上述現象的產生,使得社會引發新的道德糾紛。
我們可以通過發展密碼理論、密碼算法、安全協議、網絡安全和信息隱藏等技術,以及立法、加強教育等從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
文章標題:計算機安全論文:信息污染又稱信息障礙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wangluo/107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