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計算機網絡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10 09:09 熱度: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作為藝術和工程相結合的學科,靠自身是無法達到一種達到顛峰的完滿狀態,建筑不可能超脫于城市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環境之外,必須依托城市歷史發展的支撐才能不斷得到拓展。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諸如建筑經濟學、建筑生態學、建筑論理學、綠色建筑等,更是得到了發展與更新,建筑的思想意識形態已經得到了實踐的檢驗。
關鍵詞:建筑;城市規劃;
1 現代城市規劃中的建筑設計
現代建筑對城市建設的貢獻在于建筑個體、建筑群體和空間的組合充分融入到現代城市形態的總體要求之中,建筑規劃根據城市空間的比例、尺度、序列,以及建筑群的色彩、高低、體形、質感和韻律等因素,遵循統一、變化、協調的美學原則,以趨達到與整體城市空間和環境的和諧統一,即統一中還有變化的建筑景觀,同時滿足了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無廢無污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環境要求。
城市需要有一些固定不變的東西存在,形成區別于其他特色景觀的就是城市的建筑特色,而城市又不可能停留在固定的形態上永久不變,建筑就需要與自然環境、園林綠化、小品、雕塑、壁畫、裝飾藝術、廣告藝術等要素有機地協調組合,在空間上形成人工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對建筑而言不僅在視覺上得到融洽,更是其物盡其用、地盡其力地造就了人工和生態景觀的和諧美。建筑凝結了人類的情感,建筑領域的拓展使城市人居環境達到了全新的境界,建筑各具特色的風格,美妙的構圖、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間組合無不給人美的感官享受,融入社會、環境、文化、使用以及技術中的科學性,使建筑完全變成了城市歷史風格的載體。利用環境藝術的各種手段,對城市環境進行總體藝術設計,應以建筑為主,包容自然景觀、園林藝術、雕塑藝術、壁畫藝術、工藝美術、廣告裝飾等環境構成要素進行城市規劃建設,現代建筑的標準更應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藝術品,它是人類活動的歷史記載,更是城市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建筑的建設和規劃必須首先考察其對其環境的作用,觀其在人文環境、自然環境、景觀、能源、小氣候、排污及自凈等方面是否達到了現代城市建設的標準要求。
2 城市建筑設計中的藝術美學
人們對城市建筑的創造開始并不具有自覺的審美意識的,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活動中逐漸對城市建筑的藝術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面對當今建筑這樣一個超越形式與功能的復雜系統,傳統建筑設計及評判標準要求我們不得不對環境、生態與建筑的關系重新審視。
從藝術的創作角度上講,城市規劃關注的多為城市環境藝術的組合,關注建筑與街道、廣場、園林、雕塑等元素的相互關系,確立相互之間的組合方式,并以最佳形式表達出來。城市建筑藝術構思從某種意義上講,取決于設計執行者美學感想的構建,其中城市形態、城市環境、城市意象是城市規劃藝術范疇的三個最主要方面。環境藝術與生活空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靈感創造性的行為改變了城市形態特色,城市的藝術不僅僅是各要素間的簡單拼合,而應從整體上進行系統的藝術處理。因此,我們視線內的空間環境不再是三維的形式,而是以四維的形式出現,在靜態和動態的發展關系中,建筑藝術也表現出多樣變化的形式和形象。城市規劃美學既要研究作為審美對象的城市形態的客觀存在,也要研究作為審美主體的城市居住者的審美意識和心理特質,即包括在城市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所形成的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審美標準、審美情趣和審美需求等。城市居住者是審美關系的主體,他們不但積極參與城市藝術的欣賞,更是從和諧的城市環境和生活中得到藝術的享受,無形之中促進了城市規劃建設的不斷發展。
3 城市環境綠化與建筑的有機結合
在現代城市自然環境中,建筑人居環境所表現出來更多是協同、和諧的一種自然的生態美,建筑環境是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的。美籍華人建筑設計師貝聿明先生曾這樣說:人居環境有生氣的地方應該是避風向陽、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鶯歌燕舞、鳥語花香之地。這恰恰說明了環境綠化在建筑規劃中的重要性。
園林藝術是城市形態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城市風景區、公園、綠化等。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和價值是多方面的,除了自身的生態作用之外,對于營造城市景觀、豐富城市色彩、提供休閑場所、創造舒適環境等都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城市的規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狀態與人工物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由于自然地理環境狀況不同,城市形態的構成手法與理論上的美學意境也不盡相同,城市規劃應將有特色的自然景觀突顯出來,包括峭壁、山峰、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線上的連綿輪廓等,這些特征景觀恰恰是對城市建筑形式的補充,建設中應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狀態。建筑、空氣、水和植物在生命維持的循環中相互協調,這本身就是人居環境的自然美。
建筑是我們基本生存的環境中最主要的構成因素,我們完全能夠在遵循生態規律和美的創造法則的前提下,借助于執行者的生態理念、以及科學技術和結構手段,進行加工和改造,創造出具有符合藝術標準的人居環境。環境的藝術性需要自然的要素,與現代城市協調的建筑放在人居環境這樣一個大范圍中,從資源評價、景觀評價、生態環境分析、無廢無污綠色建筑等方面來經受公眾點評,對現代環境藝術的形成和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環境綠化和城市園林藝術的發展,建筑環境設計和規劃的不斷發展,都從不同的方面促進了城市環境藝術的進步。
4 建筑與城市規劃和諧發展的基礎
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政府的行為,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城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征,是生產力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地域性經濟集聚實體的紐帶。城市規劃是實現城市有序發展的關鍵契機,各級政府應統觀城市發展的整體態勢,堅持城市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研究,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戰略、規劃、設計、管理等模式的指導作用;同時,應注重城市發展整體規劃的制定,充分考慮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地域統一性,即面向世界、面向現實和面向未來,科學謀劃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以獲取城市發展的機遇。城市建筑規劃的和諧應考慮與生態環境、城市風貌、城市文化等規劃的同步進行,特別是應依托于具有發展前途的綜合性城市群,可持續發展才能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城市建筑規劃的和諧應以人為中心,遵循建筑與環境并重的原則,建設成為建筑與城市風貌相輔相成的人居環境,同時要尊重人、自然和文化的歷史沉淀特色,結合城市發展、布局、基礎設施、生態規劃和景觀風貌規劃內容,有機結合建筑學、地理學、經濟學、生態學、社會學、園林學和系統工程學等多學科的城市理論,盡善盡美地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城市特色。政府的規劃決策應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可選擇公眾參與的多渠道進行討論和聽證,得到公眾的認可,并制定相關的經濟、科技、環境、資源、社會等法規目標以確保得到實施,為可持續發展的實施奠定堅實可靠的物質基礎,將發展的戰略目標變為實際行動,逐步將城市建設溶于世界發展的潮流之中。
5結語
建筑最原始、最本質的是與環境的和諧平衡,建筑由于其固有的性質,使其越來越具有了歷史文化氣息和藝術環境氣質,現代建筑的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為人們提供生活、辦公的場所了,而已經成為了一個城市品味的象征,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生活水平高低的標志。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底蘊,建筑更是經歷了上千年的變革和發展。城市是一定地域中的經濟實體、政治社會實體、科學文化實體的統一,我們所處在的城市環境,是城市賴以存在的背景,是與城市的內在本質相關聯的那些背景,主要以建筑和公共的形態、人、景觀以及環境中的各種要素,對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具有著潛在的深刻影響。建筑理念中“人類環境科學”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強調地球與人們共生的環境不被破壞,并且能夠持續發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日中國,必須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國外先進理念,避免盲目追求高速度的“政績工程”,以實現人與建筑、環境的完美和諧,讓城市建筑規劃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標題:城市規劃與建筑論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wangluo/1256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