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網絡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23 10:10 熱度:
摘 要:近年來,政府一直在探索與網民溝通的新模式,網絡問政平臺應運而生。本文運用資料文獻分析、調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闡述了建立市級網絡問政平臺運作體系的重要性,根據滁州市網絡平臺發展的現狀,分析了其現階段發展的模式及存在的問題,希望可以給滁州市在網絡問政平臺建設方面帶來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形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成為中國社會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為公眾開拓了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新渠道,網絡問政應運而生。近年來,各地各級政府紛紛利用網站、論壇、微博、聊天室、電子郵箱等形式開展網絡問政,它是政府通過互聯網開展宣傳,了解民情,匯集民智從而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新模式。
一、滁州市網絡問政的發展
從中央到地方,網絡問政正在成為重要的公共管理新形式。根據網絡收集資料整理,據不完全統計,相比其他各級政府和部門而言,市級政府網絡問政平臺的數量占有絕對的優勢。相對中央、省級網絡問政平臺,市級網絡問政平臺反應更快,而且能針對網民具體的問題進行處理和答復;而相比于縣(區)級政府或各級政府部門,市級政府統籌能力更強,可以更好地發揮平臺的功效。由此可見,由市級政府主導建設網絡問政平臺,即能滿足網友對問題處理回復時效性的要求,又能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建設成本。①
滁州市網絡問政近兩年漸成規模。2010年9月29日,第一位網友在滁州市政府網“網絡問政”平臺上在線咨詢,截至2012年5月17日已留下了1465條市民網上咨詢問題記錄; 2012年2月7日,滁州市“網絡新聞發言人”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作為全市范圍內第一次大規模網絡問政的“試水”,全市450萬市民可以通過網絡留言、“拍磚”,102家單位的新聞發言人會第一時間反饋、解決。
為規范網絡問政實施管理,滁州市頒布了一系列規范網絡問政的規章制度,包括滁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于2011年6月印發的《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辦理工作暫行規定》,《滁州市網絡問政實施方案》,《滁州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等。
二、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的形式
(一)網絡問政平臺的定義
網絡問政平臺是政府為提升決策水平,改善政民關系,自己或授權其他機構建設,用于發布信息、征詢意見,受理和回復網民的咨詢、投訴、建議,以及與網民溝通交流的網絡平臺。
(二)網絡問政平臺的形式分類
隨著網絡問政的逐步深入,網絡問政的形式日益多樣化,有學者概括為六點,一是在線對話;二是網絡發言人;三是各種 “留言板”;四是電子郵箱,現已形成受理、辦理、查詢、回復、督辦、統計“六位一體”的網上督辦平臺;五是開通專門網站;六是微博問政。②
為了更好地分析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的形式,筆者根據主辦建設單位,將網絡問政平臺形式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政府自行建設,專門開發,全權管理;第二類是由政府授權或依托其他相關機構建設,形式上屬于政府與民間網絡平臺共建。
(三)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的形式分析
目前為止,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包括“中安在線”中“問政市縣”的滁州市版塊、滁州市政府門戶網站中“網絡問政”版塊、西澗論壇中的“網絡新聞發言人”版塊等。
其中,“中安在線”隸屬于安徽省廣電總局,屬于省級網絡問政平臺,滁州部分為其一個子版塊;滁州市政府門戶網站的“網絡問政” 由滁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承辦單位為滁州市電子政務辦公室;西澗論壇(即滁州論壇)屬于滁州在線的一個子網頁,而滁州在線由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滁州日報承辦。按照前文分類,滁州市現有的網絡問政平臺形式皆屬于第一大類。
1. 滁州市政府門戶網站中“網絡問政”
(1)基本情況。作為滁州市政府建設的全市網絡問政平臺,目前共有市機關,下轄市、區(縣)級政府,公共企事業單位共89個部門和單位上線。根據網站的各部門回復率統計顯示,2011年全年合計問題總數1712條,回復總數1712條,平均回復率100%;2012年截至5月17日合計問題總數584條,回復總數560條,平均回復率95.9%。
(2)處理流程。對于網民提問中涉及相關單位職責范圍的問題,屬于咨詢、建議類的,各單位需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屬于投訴類的,需在7個工作日內辦結。除特殊情況外,辦理結果應于上述時限內網上回復。情況特別復雜不能按期辦結的,必須先向提問者說明情況和辦結時限,并以書面或電子文檔等形式告知電子政務辦公室,辦理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3)主要特點。這是一個典型的專用回復式平臺,是目前我國網絡問政平臺建設的主流模式。專用的回復式平臺都是專門開發,其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開展網絡問政,因而此類平臺能對網民反映事項的受理、回復情況進行實時的檢測和詳細的數據統計,網民還可以直接通過該平臺對單位答復的情況進行滿意度評價。相比其他種類平臺而言,專用的回復式平臺功能更加強大。
(4)存在問題。筆者發現,滁州市民聲網與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均屬于滁州市政府網子網頁,兩者界面風格雖然不一致,但是頁面內容和指向的子版塊基本一致,只是網名有所不同,易造成網友網絡問政渠道的混淆和重復。且市政府網絡問政平臺主網頁與各單位分網頁框架不一致,設計混亂。
2. 西澗論壇中的“網絡新聞發言人”
(1)基本情況。滁州市網絡新聞發言人平臺由市委宣傳部主辦,滁州日報社承辦,全市87家市直單位、7大指揮部和8個縣(市、區)共102家單位參與其中。
2、處理流程。每個單位設立一名發言人和聯絡員,每日查看網民留言,并對信息及時作出回復和處理,力求實現網民與部門之間溝通“零距離”。而如果網友有什么意見或想法,可以點擊平臺上的“我要問政”表達。
3、主要特點。在“滁州在線”網站設立 的“網絡新聞發言人”交流平臺,作為連接政府與網民的關鍵紐帶,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與相關部門溝通交流,方便了各部門利用網絡發布權威信息,是一條網絡問政、政民互動交流的好渠道。網絡新聞發言人對于服務型政府的形象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
4.存在問題。網絡新聞發言人不應只是“回答人”。筆者發現,很多單位認真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得到了提問網友和圍觀網友的肯定。但是,網絡新聞發言人首要工作是“新聞發言”而非“回答問題”,這點被多數的發言人忽略。“網絡新聞發言人應該既善于利用滁州在線網絡發言人這個平臺主動發言,又積極地及時回應網民通過平臺提出的各種問題,妥善處理網民的各種合理訴求,讓網絡發言人平臺真正成為各單位網上新聞、信息發布廳;成為傾聽民聲、收集民意、匯集民智的新渠道;成為網絡問政,回應網民問題、解決網民合理訴求的意見交換站。”③
三、滁州市網絡問政平臺發展的突破口
(一) 對現有的平臺進行規范化運作。
對上述平臺建設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平臺建設方應力求運作規范。網址需規范,名稱統一,鏈接指向明確清晰;平臺主網頁與各單位分頁面的頁面設計風格需一致,Title區與平臺首頁面共用,頁面框架設計合理;平臺管理需規范,嚴格依照已出臺規定,例如網絡新聞發言人應注重政務公開與回復網民兼顧原則。
政府還可以對一些準網絡問政平臺進行清理和整合,如行政投訴平臺、網上信訪平臺、網上留言板等,這些平臺的功能是類似的,沒有必要分條分塊來操作。④
(二)完善第二大類平臺的建設,實現跨平臺整合共建。
網絡問政平臺是政府與網民溝通的一種渠道,未來發展的方向必然是與其他的溝通渠道如在線論談、微博、即時通信等進行整合,建設成為綜合性的網絡交流平臺。這樣網友就可以與政府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和互動,各種平臺的用戶數據庫可以進行共享,真正做到一次注冊全平臺通用,這既可以提高網民溝通交流的便利性,又能降低管理的難度。
特別是地方民間論壇,滁州市最大規模的民間論壇為E滁州網,但是筆者卻沒有發現相應的網絡問政版塊,政府可以依托這種更“接地氣”的地方論壇,有效利用背后龐大的注冊與關注網友,實現平臺整合共建。
參考文獻:
①《網絡問政平臺運作體系的構建--以佛山市為例》,蔣國梁,中山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
②黑龍江省教育廳《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黨報傳播的實務創新》項目(編號12512254)的結項成果之一
④《網絡問政平臺運作體系的構建--以佛山市為例》,蔣國梁,中山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
文章標題:滁州市網絡問政發展之平臺形式探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wangluo/162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