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計算機網絡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22 16:09 熱度:
摘 要 網絡輿情是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互聯網輿情對社會影響和作用將越來越大,因此,必須高度重視。首先介紹了互聯網輿情的概念與特點,然后對互聯網輿情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了互聯網輿情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對其引導和管理提出了解決思路。
關鍵詞 新一代,網絡輿情,管控,輿情困境,傳統輿論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已成為龐大的公共信息集散地和民眾參政議政最常用的平臺,社會民眾通過網絡所表達的群體性情緒、意見與要求等形成的互聯網輿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躍、最尖銳的一部分,最直接、快速地反映了社會各個層面的輿情狀況與發展態勢,并且隨著網民數量持續增長,互聯網輿情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互聯網輿情較其他輿情形態更為復雜,為管控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
1網絡輿情的概念與特點
本文將網絡輿情定義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輿情和輿論存在一定區別。國內普遍認為輿論是多數人的共同意見,即需要持有某種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人數達到一定的量。而輿情是人們的認知、態度、情感和行為傾向的原初表露,不需要得到多數人認同,是多種不同意見的簡單集合。當輿情產生聚集時就可以向輿論轉化,因而輿情是一個比輿論包含內容更為寬泛的概念,對輿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輿情不轉化為輿論或轉化為良性輿論。
與其他輿情形態相比,網絡輿情具有許多自身特點:(1)內容龐雜性:一是話題多元化。網絡輿情話題涉及到境內外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有些還是上述方面的綜合反映;二是內容載體豐富。新聞跟帖、論壇帖子、即時通訊、微博、博客、微信等都是網絡輿情信息的載體;三是表現形式多樣。網絡輿情不僅表現為圖文信息,還可以是影像視聽資料或其他網絡傳播方式。(2)現實互動性:一是輿情反映現實,網絡輿情所表達的觀點和立場傾向,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和問題;二是輿情反作用于現實,網絡輿情可以加速現實事件的爆發或惡化,也可以通過對網絡輿情的研判有效預防和治理現實事件;三是與現實同步互動,一方面網民可以隨時將現實事件上傳到網絡,成為網絡輿情,另一方面,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也在進行互動。(3)情緒感染性:一是主觀性較強,出現誘發事件時,網民的第一言論反應首先是出于直覺的言論,即不深入思考事件的原因,只從自己的價值觀出發表達觀點;二是容易引起從眾心理,網絡共同體的存在以及網絡傳播的迅捷性,使得某種情緒極易得到快速傳染。(4)總體可控性:一是網絡具有內在穩定機制,網絡中的“意見領袖”、“網絡共同體”、以及潛伏著的“網絡評論員”等都具有對網絡輿情起到控制和引導的可能;二是技術可控性,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網絡輿情的監控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過這些技術,可以有效減少不良網絡輿情,達到管控目的。
2互聯網輿情現狀困境
網絡出現之前,傳統主流媒體營造的輿論基本上都是官方輿論,由于是由行政命令加以引導,再加上單向傳播的技術手段,使其缺乏民間自發輿論的功能。現在輿論依托了網絡媒體,各種網站都提供有發表意見的園地,網絡的隱匿性使網民可以在上面公開表達自己對社會、公共事務的情緒、態度和意見,并且不用使用真實姓名,由此充分保證了發表意見者的個人權利和隱私安全。但因此使互聯網輿情的出現異化、各種困境:
(1)互聯網輿情的異化
現實生活中,民意反映的集約性、普遍性、可視性日益在互聯網輿情中得到了最為明顯的反應。由于網絡技術的“兩面性”、公共事務的復雜性和公眾心理的偏差性,又使互聯網輿情出現一定的價值偏離與變異。
(2)互聯網輿情與信息源的困境
在互聯網輿情的形成過程中,互聯網輿情與信息源之間存在著距離,有的新聞或者是信息源受角度及空間所致,報道并傳播的事件本身并不確切,有些甚至是謠言。網絡寫作和發言沒有傳統媒體的監督審查監管體系,而所屬網站在現有條件下又很難扮演傳統媒體的審查職能,所以很容易出現隱私披露,黃色非法色情集散地,謾罵與虛假信息發布等問題。
(3)言論自由與名譽權的困境
網絡的匿名性及隱藏性,使網民對他人、單位、社會等的攻擊和謾罵成為一種可能。在一些訪問量很大的商業網站新聞后面的留言或論壇里,都能見到有各種各樣的有辱人格的小道消息發布,或是更赤裸的人身攻擊。
(4)信息安全及情緒性的困境
網絡媒體的蓬勃發展,伴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安全問題:一是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西方敵對勢力把互聯網,作為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渠道,國內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又遙相呼應,借助論壇、聊天室等多種方式兜售錯誤思想觀點,傳播腐朽落后文化。二是情緒型輿論在網絡中大量傳播。這種情緒化意見的表達影響范圍大、傳播迅速,對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威脅。
(5)社會秩序權威失信的困境
互聯網輿情的興盛和強勢,實際上對現有社會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威脅。人們將生活中經歷的,或僅是聽說不良現象與網絡傳播的、各種未經證實的信息相聯系,并用網絡作為宣泄不滿和失望情緒的平臺,一旦出現重大事件或突發事件,這些情緒、態度和意見就會通過互聯網輿情迅速相互傳染、放大,使公眾喪失對社會秩序公正的信心。
3建立網絡輿情管控工作對策
3.1提高對網絡輿情重要性的認識
正確認識網絡輿情是管控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正確把握網絡輿情的價值和影響:(1)網絡輿情是“民意庫”,是民情、民聲、民意的重要來源;(2)正確認識網絡輿情是“晴雨表”,是現實問題在網絡上的集中反映;(3)正確認識網絡輿情是“減壓閥”,民眾需要有表達和發泄的形式;(4)正確認識網絡輿情也可能是“導火索”,如果管控不得當,網絡輿情可能會朝著不良輿論的趨勢發展。 我國古代即重視輿情,創造了“采詩觀風”、“吏民上書”、“朝議”、“官員巡察”等收集輿情的手段。新形勢下,網絡輿情管控也成為收集輿情的手段之一,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體力行,為廣大領導干部樹立了榜樣,各級領導干部也應當重視網絡輿情,成為懂網和用網的帶頭人。
3.2完善互聯網輿情的法制管理
目前我國法律體系中鮮見針對網絡輿情立法的條款,已有的主要是針對網絡載體本身予以立法。由于法律不健全,既難以從法律層面對人們的網絡行為加以引導,也給實踐操作帶來缺乏法律依據的不便。建議出臺網絡輿情安全保護法,以減少負面輿情,凈化網絡空間。
3.3關注網絡共同體的影響
網絡共同體是網民在網絡上基于主觀或客觀上的共同特征所結成的一種“團體”或“組織”。這種網絡共同體也有“實體化”的趨勢,由網絡空間走向現實社會,其作用不可低估。因此,一方面要密切關注網絡共同體的動向,防止其產生不良影響;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實體化”趨勢,防止其在現實中串聯,對社會安定造成影響。
3.4發揮網絡評論員的引導作用
網絡評論可以劃分為顯性評論和隱性評論。顯性評論是指具有官方背景的署名文章,而隱性評論則是指混夾在輿情之中的具有官方背景但未公開署名或署名不具官方背景的評論。隱性評論既可消除公眾的抵抗心理,又能較好地引導輿情,是一種有效的管控方法。隱性評論應盡量淡化官方色彩,語言要盡量接近網民風格等。
3.5改善現實中的國家社會關系
在某些國家社會關系中,強烈的不滿可以被化解,反體制性的意識形態也能夠被邊緣化;而在另一些國家社會關系下,有時即使是微小的不滿也會被強化,起初是改良性的東西也會被推向極端。網絡中的不良輿情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國家社會關系,研究表明,群體性突發事件產生的直接原因80%以上來自基層,80%以上是應該能夠在基層解決的,改善國家社會關系有助于矛盾在基層得到解決,從而減低網絡輿情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
3.6建立公眾回應機制,進一步促進信息公開透明化
網絡輿情的快速形成并擴散,很大程度上與網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有關。如果有關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及時發布并不斷更新信息,讓網民及時了解事情真相和有關部門的態度和措施,將起到防止輿情向輿論的轉化或防止流言、謠言及妄言等形成輿論。
3.7注重對傳統媒體的管控
網絡輿情的話語權成為沖擊傳統話語媒介造就的“中心-邊緣”二元對立結構的先鋒,使這種結構造就的話語壟斷與獨裁被徹底打破。傳統媒體與網絡載體兩種媒介形式將引發越來越緊密的合作,將事件置入輿論中心位置。
3.8實施嚴密的網絡輿情技術監控措施
網絡輿情信息量巨大,對網絡輿情監控分析依靠人工方法已難以應對。為此,很有必要依靠信息通訊技術,建立網絡輿情監控分析系統,及時應對網絡輿情,由被動防堵化為主動梳理、引導。要構建包括輿情計劃、采集、加工、發布等主要模塊的互聯網輿情研判平臺。
4結論
網絡和傳統輿論的結合,使互聯網輿情傳播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傳統大眾傳播媒介。互聯網輿情正以它特有方式發揮著獨特的影響力。但社會關系的復雜性,決定了互聯網輿情的復雜性,互聯網輿情同傳統輿論一樣也具有兩極性影響。本文針對互聯網輿情的特點,通過輿情分析的結果,提出了互聯網輿情引導和管理方法。互聯網輿情的實際應用和理論研究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值得研究的地方還有很多,有待進一步的解決方案,期待互聯網輿情研究理論和實踐都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以提高互聯網輿情傳播和引導能力,努力營造基調積極、平穩有序的國內輿情環境和客觀友善、于我有利的國際輿情環境,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毅.互聯網輿情研究概論.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 王來華.輿情研究概論.天津: 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110.
[3] 鄭興東.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北京: 新華出版社,1999,274-275.
[4] 彭知輝.論群體性事件與互聯網輿情.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 46-49.
[5] 陳永剛.互聯網輿情研究.情報雜志,2011.6:86-87.
文章標題:新一代雜志投稿網絡輿情管控工作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dianxin/wangluo/2328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電子信息論文范文
智能科學技術論文 廣播電視論文 光電技術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論文 計算機網絡論文 計算機應用論文 通信論文 信息安全論文 微電子應用論文 電子技術論文 生物醫學工程論文 軟件開發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