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學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05-07 09:29 熱度:
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就是誘導思維,探索研究。其精髓是“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促進發(fā)展”。學生的課堂學習活動必須與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導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帶著問題探究,問題既是教學的起點和主線,也是教學的終點和延伸。課堂群組問題設計是開展誘思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堂群組問題的設計是否合理、科學,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摘要:文章從“誘思探究”教學思想出發(fā),在設計群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結合《水的組成》課堂教學的實例,闡述了群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教師職稱論文范文,誘思探究,群組問題,探索
(1)群組問題設計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指南,圍繞教學任務設問。教師要盡量了解學生的情況和教材的內(nèi)容,要善于從教材中挖掘問題,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挖掘問題,使問題的內(nèi)容緊扣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
(2)群組問題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過于簡單的問題,學生探索過程感到索然無味,過深難的問題,超出學生的實際水平,使學生茫然或理不出思路,學生思而不得,探而無獲,久而久之,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失去動力和興趣。因此設計問題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既要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水平,又要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狀況,使學生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3)群組問題的設計必須是階梯式上升,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由小到大,由收斂到發(fā)散,由定向到開放。問題有恰當?shù)钠露龋WC學生思維的連續(xù)和暢通,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認知沖突,從解答問題中領悟到獲取新知識的“頂峰體驗”。
(4)群組問題的提出要能引人入勝,引起懸念,揭露矛盾。同一內(nèi)容,如果變換一下角度,使其成為富有新意、形式新穎的問題,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喜聞樂答。如“水能滅火,水能助火”、“山泉水的品質真好呀!”、“你從中感悟到什么?”這種矛盾式揭示知識間聯(lián)系比單刀直入的方法效果要強得多。
下面以九年級《第四單元課題3“自然界的水”》一節(jié)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巧用“群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中將“水的組成”安排于上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的課題3中,其內(nèi)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依托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組成”,其中涉及“氧氣的檢驗方法”(已有)和“氫氣性質和檢驗方法”(新學);二是純凈物的分類,是第二單元中物質分類的延續(xù)。這些知識是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是學生繼續(xù)學好化學的基本保障。
二、學情分析
1.學生通過第二單元中對“空氣”和“氧氣”的學習,知道根據(jù)“組成物質的種類是否單一”將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知道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知道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但涉及到具體化學物質時卻不能從這些角度去思考,缺乏學習主線。如:對課本中介紹的“氧氣”,他們還不能以“存在→用途→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制取”為主線進行認知。
2.學生雖然在第三單元中已經(jīng)學習了“元素”的概念,但目前仍然極易將“物質”和“元素”兩個概念相互混淆,這給確定“水的組成”、學習根據(jù)“組成元素種類是否單一”的角度給純凈物分類帶來諸多不便。
3.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參與到實驗中進行學習,但理性思維的習慣仍為形成。
三、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主題圖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質,感悟水是生命之源,強化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在“群組問題”引導下,參與到電解水實驗中,積極思考、質疑、討論、交流、表達。在活動中,了解水的化學性質及生成、氫氣的性質和檢驗方法等知識,初步形成變化觀、元素觀等。
3.從書寫常見純凈物的化學符號中,發(fā)現(xiàn)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組成特征,給純凈物分類的標準(組成元素種類是否單一),初步建立分類觀。
4.在完成測評練習中,學習解答物質分類試題的四步曲“一變號,二判斷,三填寫,四復查”。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通過電解水實驗確定“水的組成”。
2.難點:以“組成元素種類是否單一”為標準給純凈物分類。
突破方法:選用自制電解器電解水,利用省出的時間,以問題為先導,結合“變化觀、元素觀”確定出水的組成。讓學生在書寫三組純凈物(單質類、非氧化物的化合物類、氧化物類)的化學符號中,發(fā)現(xiàn)各組物質的元素組成特征(即分類標準),以降低給純凈物分類的學習難度。
五、教學構想
1.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目標要求,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筆者將本課內(nèi)容分為兩部分進行教學:其一是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此部分教學時,先理出“氧氣”學習的主線,以此為基礎建出“水”的學習主線(“存在→用途→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組成→生成”),然后沿主線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一個明晰的脈絡中進行學習。在傳授知識、滲透方法的活動中,促進學生建立物質的變化觀、元素觀。其二是給純凈物分類。此部分教學時,先讓學生從書寫化學符號中發(fā)現(xiàn)單質、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元素組成特征,再引導其認識區(qū)分單質和化合物的標準,最后以練習為載體學習解答物質分類題的四步曲、認知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強化分類標準,形成分類觀。即先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親自去獲得“分類標準”,再將其納入到原有的物質的分類框架之中,以實現(xiàn)意義學習。
2.以一個“群組問題”為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
六、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1:回眸
完成“群組問題一”:①第二單元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哪種物質?②依次學習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設計意圖]在回憶、表達、相互補充“氧氣”相關知識中,理出“氧氣”的學習主線。環(huán)節(jié)2:課題導入
完成“群組問題二”:①從生物生存角度看,哪種物質可與氧氣相提并論?②我們該怎樣去學習呢?你能提供好的學習“主線”嗎?
[設計意圖]利用問題①引出課題;通過問題②建立“水”的學習主線。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踏著“主線”走近水。
環(huán)節(jié)3:觀看主題圖片,感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質;感悟水是生命之源,需要保護。
[觀看圖1]
完成“群組問題三”:①請將這些圖片中展示給我們內(nèi)容表達出來。②你會對展示的這些內(nèi)容進行分類嗎?③你能將水的物理性質填入表格中嗎?④你能說出水的密度與溫度之間的關系嗎?⑤“山泉水的品質真好呀!”,你從中感悟到什么?
[設計意圖]用問題①顯現(xiàn)關于水的“零亂”知識;以問題②③為載體,促成學生認知水的存在、用途、物理性質,學習分類法,借此認識運用分類法能使知識條理分明;用問題④讓學生知道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借此認識普遍規(guī)律中存在著特殊性;問題⑤引起學生對好品質之水的向往,感悟我們需要對“生命之源”加強保護的意識。
[過渡]水是我們身邊常見物質,從目前情況看,大家對它的化學性質卻知之甚少。接下來我們給水通電,看看有哪些吸引我們的眼球?請你仔細觀察。
環(huán)節(jié)4:參與實驗,學習水的化學性質及氫氣的性質、檢驗、驗純。
[演示實驗1]使用圖2水電解器電解水10s時間,然后將氣體轉移于大注射內(nèi),再電解10s時間,氣體再轉移于大注射內(nèi)。
[演示實驗2]用帶火星木條檢驗大注射內(nèi)(從正極端上轉移入)排出的氣體;點燃大注射內(nèi)(從負極端上轉移入)排出的氣體,并用干冷的小燒杯罩于火焰上方。
完成“問題群四”:①實驗中,正負極上產(chǎn)生氣體的速度相同嗎?哪個電極快?最終體積比約是多少?②通過[演示實驗2],我們可知正極上產(chǎn)生氧氣,負極上產(chǎn)生哪種氣體?(請閱讀課本P47面第一段文本、圖片,并思考以下問題:文本中介紹了氫氣的哪些性質?如何檢驗氫氣?點燃氫氣前為什么要驗純?怎樣驗純?③你能分別用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表示出水的化學性質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實驗-閱讀文本-思考問題-表達交流”等活動中,認識水的化學性質及氫氣的相關知識;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積極探究化學變化的奧秘,形成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最大化發(fā)揮實驗教學的功能。
環(huán)節(jié)5:分析、推理“水的組成”中認識“元素觀”
完成“問題群五”:已知“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請問:①氧氣由哪種元素組成?氫氣由哪種元素組成?②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屬于什么反應類型?③結合問題①②,你能說出水的組成嗎?④已知:水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碳酸。根據(jù)“水的組成”確定過程,你能確認碳酸由哪幾種元素組成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思考-交流-表達”活動中,知道“生成氫氣和氧氣的組成元素均來自于分解的水,建構“水由氫、氧元素組成”,認識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是不變的(即“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是守恒的”),為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打基礎。
環(huán)節(jié)6:學習水的生成中認識“變化觀”
完成“問題群六”:①演示實驗2中,點燃氫氣時,你還觀察到哪些現(xiàn)象?②你能分別用文字表達式和符號表達式表示這一反應嗎?③拉瓦錫通過“水的分解和生成”實驗的研究確認了水的組成,你從“水的分解和生成”又能獲得什么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回憶-思考-表達”活動中,認識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xiàn)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初步建立物質的“變化觀”。
[過渡]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由元素組成,可用元素符號結合數(shù)字來表示純凈物。
環(huán)節(jié)7:純凈物分類的發(fā)現(xiàn)
[板演]寫出下列各物質的化學符號。
完成“問題群七”:①在物質分類中,以上三組物質均屬于哪類?②每組物質分別由幾種元素組成?③化學上又是如何給它們再分類的?④它們之間哪些是包含關系?哪些是并列關系?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書寫化學符號中發(fā)現(xiàn)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組成特征,建構物質分類的樹狀框架圖。
環(huán)節(jié)8:學習效果測量
完成試題。
[設計意圖]在視頻中批改4道練習題,測評學習效果,其中第4題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六個概念之間的關系,點拔中習得解答物質分類試題的四步驟。
環(huán)節(jié)9:再回首
完成“問題群八”:①本節(jié)課中學習的主要知識是什么?②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的“主線”是什么?③本節(jié)課中涉及了哪些主要觀念、化學思想或解題方法?
環(huán)節(jié)10:布置作業(yè)(略)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以“群組問題”為主線,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核心,以問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學,激發(fā)出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氣氛;在體現(xiàn)“以生為主”的各項活動中,傳授了知識、方法,融洽了感情,建構了“觀念”;課堂條理清晰,脈絡分明與第二單元課題3及第五單元相關內(nèi)容自然銜接,注重了整體教學;課堂中,自制水電解器發(fā)揮了極大作用,實驗現(xiàn)象明顯,特別是實驗時間短,從而保證了學生有“思考-討論”問題的時間;多媒體的使用,放大了視覺空間,提高了教學的震撼力;本節(jié)課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交流學習,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彩霞.圍繞“化學元素觀”展開深入學習——以“水的組成”教學為例[J].化學教育,2013,(4)
文章標題:教師職稱論文范文巧用“群組問題”促進學生學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huaxue/209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yè)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shù)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