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7-15 15:04 熱度:
社會需求和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為更好的體現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在用中學,在學中用”,讓學生學到活生生的英語,我一直尋求著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建英語教學大課堂,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有機結合起來,真正發揮英語的交流作用。
“—Hello,howareyou?”“—Fine.Thankyou.Andyou?”“—I’mfine,too.”這是許多老師在上課時的問候語,我們看起來極其正常,而在實際生活中不一定都是這樣的。也許有些人心情挺好,有些人緊張,有些人則不太高興,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吧!走出教科書,走進生活!《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小學階段要讓學生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因此,學生學習的知識要經得起實踐的考驗。比如,在教學詞匯Australia,koala,soft時我創設了去澳洲旅行這一情景,學生學得歡天喜地,但對詞匯soft理解得不到位,我便思索著先出示玩具koala,讓學生邊觸摸邊學說:“Itissoft.Ilikeitverymuch.”學生可能會對soft產生模糊的理解。“書到用時方恨少”,“教然后知困”,怎么樣讓學生對soft有更好的理解呢?于是我又進一步解釋:“Whatissoft?Breadissoft.Hamburgerissoft.
Stoneisnotsoft.Itishard.Myhairissoft.
Hishairisnotsoft.”我們應該把孩子們的生活帶進課堂,幫助學生去理解新知識。。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
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是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活的語言。它來自于生活,并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國人學英語,我們常常會想到“啞巴英語”。由于學習的內容偏重于單詞、句子,忽視了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學習的環境又是在非母語狀態下,以致許多懂英語的人在某些場合不會說或羞于說,形成心理上的語言交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沉浸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語教學不但有助于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那么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呢?結合我的教學體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
教學內容是教學之本,孩子學習英語年齡越小,我們越要注重教育的生活化。從生活經驗中選取教學內容,使孩子們感到親切、自然,充滿人情味,能使孩子適應生活、獲得經驗、得到發展,孩子們容易接受。我們所用的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一幅幅插圖生動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極富文化底蘊。教材中涉及的知識點也大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經常運用的知識。如同學們最愛逛的公園,動物園;同學們最喜歡吃的水果,牛奶,冰淇凌;同學們掛在嘴邊的一些日常禮貌用語……然而僅靠書中的知識點還遠遠不能為學生的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提供最佳的語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語,把他們帶進課堂,為教學服務。
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
教學應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嘗試與創造,獲得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展。
1、組織符合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游戲。課堂上需要教師整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適當運用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蔽在友好的、毫無拘束的氛圍中。
2、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具等巧設情景。小學英語中的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事物的,表示想象內容的很少。我在教學學習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類別的單詞時,應盡量用實物或實物模型進行直觀教學,而對于smile、cry、happy、sad、sun、moon、run、jump等單詞,可借助彩色圖片、簡筆畫、表情或動作進行教學。在教單詞big、small、long、short時,我要求學生觀察教室和周圍的物體,來談談“Whatislong”,“Whatisshort”等等。這樣一來,學生就把周圍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拉進了課堂。
3、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生活進行語言實踐。語言學家克魯姆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
4、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動感情境。它能使學生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幅視聽立體英語畫面,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情境,模擬各種各樣比較真實的情景。
三、以作業為橋梁,實現生活化的再擴展
1、交流性的:課外,把所學的內容表演給家長看,有時可以讓家長一起表演,并請家長提出寶貴的意見。
2、習得性的:讓學生每天堅持聽讀課文錄音,聽兒童英語廣播,把自己模擬最得意之處錄制下來,和同學一起欣賞或進行評比,選出“英語小能手”。
3、探究性的:低年級學生可以布置一些觀察類的課外作業。高年級學生可布置一些稍有難度的作業。
四、英語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生活再現英語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我們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用英語進行表達、交流和交往。
文章標題:讓小學英語教學走進孩子們的生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aoyuxue/1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