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教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7-15 16:55 熱度:
閱讀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數學閱讀是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是學生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人們不僅需要具備語文和外語的閱讀能力,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閱讀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智力的鑰匙。有了興趣,學生就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進行學習。有沒有興趣,閱讀的效果很不一樣,帶著一定的問題去讀,可以使學生從機械閱讀向意義閱讀轉化。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學生年齡特征和個性特點,以教材為載體,以語言訓練為主要內容,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興趣。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適當地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誘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
1、營造閱讀氛圍,培養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培養興趣的基礎。要想營造閱讀氛圍,我們可以在教室里開辟一個小小數學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數學讀本或畫冊,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同時有目地的推薦一部分好的書刊雜志如,《數學大世界》、《小數報》等。其次,教師要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閱讀的思維品質。在閱讀過程中應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消除學生畏懼心理。同時樹立學生無過錯意識,即使學生在閱讀教材后提出十分幼稚或膚淺的問題也不能譏笑和批評,盡量給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三是鼓勵學生、允許學生大膽質疑,樹立問題意識。“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疑,才能沖破頭腦中的平靜,激起思維活動的波瀾,也才能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有沒有興趣,閱讀的效果很不一樣,帶著一定的問題去讀,可以使學生從機械閱讀向意義閱讀轉化。學貴有思,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如果適當地創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制造一些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學生閱讀興趣。例如,教學《年、月、日》一課時,在引導學生發現“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這一知識點后,我設計了判斷平年、閏年的練習,最后一題是1900年。當學生按一般方法判斷1900年為閏年時,我出示了萬年歷讓學生查閱發現1900年是平年。頓時教室里炸開了鍋,學生們紛紛以懷疑的眼光看著我,我笑而不答,順水推舟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注釋,讓學生在原有知識無法解決的情況下帶著問題從課本里尋求答案。于是,學生充滿了好奇,對這一知識也產生了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認真閱讀課本,尋求其中的奧秘,通過閱讀終于認識了整百年份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的特殊情況。
二、加強指導培養數學閱讀能力
沒有好的方法和策略,做任何事都將收效甚微。陶行知先生曾說:“與其把學生當做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在數學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指導學生掌握數學閱讀的方法,循序漸進,逐步形成閱讀策略,使學生從“愿讀”到“會讀”最后到“樂讀”。
方法一:勤思多想
只讀不思實際是無效勞動,只有通過對每一個數學符號、圖形,數據描述的信息進行深入的思考,才能使學生獲得相關的數學知識和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的表達方式。所以,數學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積極的思考過程,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和性質,向學生提出相應的閱讀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邊閱讀邊思考。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如:新知識是怎樣引進的?與舊知識有什么聯系?結論是什么?怎樣得出的?運用這些結論或公式可以解決哪些問題?能否舉出例子。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問題的范例。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問題做示范,讓學生模仿提問,或展示其它同學提出問題的過程。其次激勵學生“自問”或“互問”,如:通過閱讀我(你)讀懂了什么?我(你)理解了嗎?我還有什么不懂或想不明白的地方嗎?最后教師還要給學生提供練習、檢測、評價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我能行!
方法二:手腦并用
數學閱讀過程往往是讀寫結合、手腦并用的過程。一方面動手可以加強記憶,像運算定律、平面幾何的計算公式等都可以邊看邊寫。另一方面可以加強理解,像二年級小朋友在閱讀方位認識材料時,就可以聯系身邊的實際情境,甚至站起來根據材料的要求站好方向用自己的形體語言為閱讀理解“架橋鋪路”,我們要善于使用書寫、畫圖、演算、驗證性推理等手段提高自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
方法三:抓重點詞
我們都知道在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關鍵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往往沒有注意到某個字的存在,把本不應該錯的題目做錯了,所以在平時的閱讀指導時,可以借鑒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對重要字詞的理解也可以采用類似語文“句子分析”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劃出題中的關鍵詞句,細細品味,重點理解,養成認真、細心的閱讀習慣。如,在教學“倒數”這個概念時,課本是這樣表述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這里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倒數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兩個數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讀這個概念的時候把你認為重點字、詞勾畫出來,學生們通過討論分析,認為“乘積是1”、“互為”兩個詞非常重要。這就突出了倒數的本質,前提條件是乘積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為又強調倒數的相互依存關系,倒數不能獨立存在。在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通過反復讀題,找關鍵句,確定單位“1”的量來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計算方法。對于易混淆的題目,將兩道或幾道類似的題目放一起讀讀比比,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區分它們的異同。
方法四:及時反饋,促進交流
數學交流的載體是數學閱讀和數學語言,無論從學習數學的角度還是使用數學的角度看,數學交流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閱讀學習后,指導學生帶著閱讀中的體會與疑問,主動與老師或同學交換看法,探討是非真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努力創設一種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調動全體學生投入相互探討;另一方面要引導交流向思維的縱深發展:當學生閃現精辟見解時,要及時捕捉,并予以肯定;當出現錯誤或片面認識時,要及時糾正或補充;當思維停滯時,要及時引發新的認知沖突……總之,教師要善于把握契機,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在交流中真正實現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的交鋒。在教學中,注意給學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機會,讓和諧的氛圍、成功的體驗、競爭的機制激勵學生主動求知,主動發展,主動將數學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及時反饋閱讀信息.教師可采用提問、練習、互相討論等方式加強信息交流,檢查閱讀效果.隨時發現問題,使指導更具針對性
三、課外進行閱讀延伸,提升數學素養。
一堂課的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為此,我們還可以在課外進行閱讀延伸。準備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難度的閱讀資料供學生使用,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如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之后,我布置學生去查找“π”是由誰研究出來的,你對此有何想法?通過查找閱讀同學們第二天都搶著來告訴我它是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研究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6位小數的人,這項偉大的成就比國外數學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這樣的閱讀在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同時,又為教學創設了良好的情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因此,在教學時,我們不僅要把知識的精髓教給學生,而且還要教會他們讀書的方法、技巧,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通過數學閱讀,使他們熟悉有關數學語言,掌握數學知識,并且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加強,開展數學閱讀研究,深入指導,具體到個人、明確到課堂。
總之,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該重視數學閱讀教學,尤其作為小學的數學教師,為學生的主動發展提供可能,我們的數學教學不僅僅讓學生能解決幾個數學難題,更重要的是把數學教學作為一種文化,更作為一種語言傳播。為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提供基礎,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能力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石
文章標題: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aoyuxue/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