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技術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08 15:40 熱度:
【摘 要】本文以關聯理論為基礎,分析了其對翻譯活動的指導意義,指出了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并探討了關聯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素質教育論文發表,翻譯 關聯理論 大學英語教學
根據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我國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應具備一定的翻譯能力,即能適當使用翻譯技巧、摘譯所學專業的英語文獻資料;譯文通順達意,語言表達錯誤少。而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到教學材料、教學模式等因素的限制,學生的翻譯能力普遍比較欠缺。本文從認知角度出發,分析了語用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關聯理論,探討了該理論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產生的重要指導意義,并提出了一些相關策略。
一 關聯理論對翻譯活動的指導意義
關聯理論的提出者斯波博和威爾森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指出:言語交際的過程,實際上是在相同語境下“明示――推理”的過程,即說話人在其話語表達中設置“明示”刺激,而聽話人根據所提供的“明示”刺激努力尋找關聯,在相關認知語境下領會其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完成“推理”過程。
二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習者能獨立或在一定工具書的幫助下,完成兩種語言間的信息轉換。而在這一信息的轉換過程中,許多學習者經常陷入以下三個誤區:錯譯、曲解和死譯。由于目標語和源語言存在使用差異,譯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兩種語言的信息轉換過程中,對原作者的“明示”理解偏差、“推理”不足或“推理”過度,從而導致譯文與原文信息不對等。因此,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翻譯策略培訓和實踐,指導學生尋找“最佳關聯”,從而實現原作者與譯者意圖的契合及譯文與原文信息的契合。
三 關聯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策略
關聯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必須打破傳統詞匯教學、語法教學的禁錮,拓寬學生的思路,明確學生在兩輪“明示――推理”活動中的雙重責任。大學英語教師應提高學生的“解碼”能力,使學生從更多的角度理解翻譯行為。教師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的翻譯實踐活動加以引導。
1.對語境的關注
在翻譯活動中,學生需要自發自動地對原作者的明示進行推理,這一活動過程實際上是根據語境條件對目標話語的一種語用加工過程。而當交際對象、環境等語境因素不同時,同一編碼意義的話語將會產生不同的關聯性意義。關聯理論的語境觀,不僅包含靜態因素,如周圍環境、任務關系等,而且包含動態因素,如說話人的心理變化等,它能為譯者提供較充分的翻譯依據,也會對翻譯結果造成直接的影響。
2.對詞義的關注
以威爾森為代表的認知語用學派提出,交際中詞匯所傳遞的信息,未必是其自身編碼含義。被詞匯所編碼的概念,在實際交際中可能被擴充或縮減以滿足交際目的。英語中每一個詞匯都具有某特定語言屬性,而由于語境不同,詞匯經常超越其歸屬范疇產生新的含義。因此,所謂的交際詞義,是指譯者在語境中根據詞匯的編碼含義進行語用推理后產生的新含義。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較為常見的詞性活用、雙關都屬于這一類型。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著重指出詞匯的顯性意義和蘊含意義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活學活用、隨機應變的翻譯技能。如某大學英語教材中有這樣一段話:“Life becomes enjoyable not just by handing in assignments on time and shivering on the edge of life.”句中shiver的顯性意義為“顫抖”,而在此句中,該解釋并不符合原作者的表達意圖。因此,譯者需根據該詞匯的顯性意義合理推理其蘊含意義。根據對語境和該詞匯編碼含義的分析,譯者可以發現本句中的隱喻(將人生看作是泳池)并得出結論,“shiver”應被譯為“猶豫不決”或“畏縮不前”。
3.對文化的關注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文化背景的語言間必然存在差距。因此,翻譯過程也是兩種不同文化互相轉換的過程,一旦忽略了文化因素的影響,極有可能造成對原作者說話意圖的理解產生偏差。如將諺語“Love me,love my dog”直譯為中文“愛我就愛我的狗”,不符合目標語文化,容易引起誤解。而根據關聯理論,譯者將其翻譯為“愛屋及烏”,雖然語言的顯性意義變化較大,但蘊含意義卻與原作者意圖更加契合。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文化視角來進行推理活動,從而更好地推理和表達原作者的交際意圖。
四 結束語
關聯理論作為認知語用學理論,有效地解釋了翻譯這一交際過程,并為譯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理論框架。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關聯理論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科學合理的視角,對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引入關聯理論,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兆熊主編.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束定芳.中國認知語言學二十年――回顧與反思[J].現代外語,2009(3)
[4]劉曉民、劉金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問題與對策[J].山東外語教學,2013(5)
[5]周紅輝、冉永平.語境的社會――認知語用考辨[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12(6)
文章標題:素質教育論文發表關聯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jishu/261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