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特殊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15 16:59 熱度:
[摘要]通過對我國高等教育現狀的思考,結合大量的事例,分析了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討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對個人修養、個人職業發展及自身創造力開發等諸多方面的潛在影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高校開展人文素質培養的一些具體途徑。
[關鍵詞]素質教育論文,理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
一、引言
20世紀50年代末計算的誕生和發展逐步將人類帶進了信息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大縮小的地球的時空距離,國際交往日益頻繁便利。加拿大傳播學家M.麥克盧漢在上個世紀60年代《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一書中就提出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在經濟全球化的競爭日趨激烈的21世紀,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創新人才,是每個國家在全球化經濟大潮的核心競爭力。
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培養具有新思維的創新人才是擺在我國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五千多年的中華文明曾經引領過世界科技的發展方向,我們有過璀璨的歷史。然而,目前我國的教育化模式具有標準化、單一化、固定化等特征,注重知識本身的學習,但“知識就是力量”是16世紀的文藝復興思想家培根所言。如何在新世紀、新的世界格局中開展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是中華民族能否重新崛起的重要因素。目前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受高等教育的群體越來越大,大學生的比例在逐年提高。
具有新思維的創新人才除了過硬的科學素質外,要想在自己從事的領域做深、做廣,一定要具備良好全面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與科學素質相互影響,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受一些社會負面因素,如急功近利等思想的影響,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特別是很多工科院校的教育過于偏重科學素質的培養,忽視、甚至完全漠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本文結合國內外多個領域的諸多例子,討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對個人修養、個人職業發展及自身創造力開發等諸多方面的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高等院校開展人文素質培養的一些具體途徑。
二、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人文教育包含很廣,語言、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宗教等內容都屬于人文范疇。我國著名的素質教育專家楊叔子先生積極倡導人文素質教育,提倡閱讀中華古典名著,楊叔子先生再談到人文與科學的關系時,曾經提到,人文對科學引導方向,提供動力和精神力量,保證原創性的開拓源頭,人文還為科學提供了廣闊的應用戰場。與此同時,科學可以為人文提供了基礎,科學還為人文提供有有力武器。可見,科學與人文相輔相成,同等重要。
我國的著名的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先生不僅學業優秀,而且興趣廣泛。他愛好美術和音樂,在中學時期,經常為校刊畫插圖,被聘為美術編輯,他參加學校的合唱隊、軍樂隊,擔任過樂隊隊長和第一小號手。2011的10月,全世界都在哀悼美國蘋果公司的聯合創辦人史蒂夫.喬布斯。喬布斯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喬布斯代表了科技的創新,代表了追求極致,極致恰恰是藝術的精神,因此喬布斯甚至被譽為藝術大師。喬布斯之所以能將蘋果做到如此極致,與喬布斯的人文修養密不可分。喬布斯篤信佛教,喜歡哲學,在20歲的時候甚至到印度潛心研究印度佛教。中國工程院有個書畫社,由愛好書法、繪畫、攝影、詩詞等藝術的院士組成。該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說:“學與藝術是互通的,這也已被很多學者和藝術家闡釋過。我認為,科學與藝術的關系除了互通之外,還是互補和互助的。”在潘云鶴院士看來:“喬布斯的藝術感覺就很好,現在風行全球的iPad、iPhone本身就是藝術品,它更多地勝在人文而非技術因素上。”歷史上,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有著自己人文方面的愛好,愛因斯坦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同時代的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的鋼琴演奏的很好。發明莫爾斯電報碼的莫爾斯原是一個職業風景畫家,因揭示了瘧疾的奧秘而榮獲1902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科學家羅斯的愛情小說《奧莎雷的狂歡》是當時美國十大暢銷小說之一。諸如此類的例子層出不窮,舉不勝舉。
可見,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必定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我們目前的教育,特別是很多高校專業知識教育體系是填充式的,很多時候過于偏重科學知識的培養。這些學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課堂教育仍停留在知識層面,很少涉及到思想層面。更有甚者,有些在文學、藝術等學科有著自身長處的學生可能在某些專業學科上不太擅長,這樣有著其它方面潛力的學生甚至被視為差生。我們應該反思,按照這一模式批量培養的學生可能只能成為一批批嫻熟的技術工人。進入新世紀,經濟與技術的急速發展對高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如何培養出大批的具有思想高度的新世紀創新人才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盡管素質教育提了很多年,但目前的重要性似乎還未被整個社會和多數高校完全接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將科學教育與素質教育做到齊頭并進是當前很多高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需要迫切做到的。
三、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質培養的途徑
我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開展高等院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質的培養
(一)以開放的態度,創建百花齊放的大學人文氣息
健康、良好的人文氛圍勢必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每天在校園里學習生活的學子們。一般來說,高中畢業后,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們的年齡大多在十八、九歲左右,隨后的四到五年正是學生們人生觀、價值觀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在這幾年的關鍵時期里,如果能接觸到一些高品質的人文教育的熏陶將受益終生。舉辦各個領域的高品質的人文報告是營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氣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筆者曾在東南大學求學多年。東南大學是人文素質教育基地,校園里一系列包括文學、藝術、哲學、經濟、歷史,甚至還有宗教及商業界的各類高品質的人文報告層出不窮。筆者畢業后,仍對校園里的很多高品質報告記憶深刻,受益匪淺。 (二)探索、建立完善的理工科課程培養體系
積極探索理工科高校素質教育課程建設體系的改革與完善,開展多樣化的課程建設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學生的大學培養不過于偏重科學素質的培養。例如,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膽先行者,在本科生的培養體系中就納入了國學教育這門課程。實際上,由于人文學科的多樣化,除了國學課程外,能否將我國的民間藝術、中醫學、中華武術等合理地納入大學生的培養體系,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三)建設具有高素質的大學教師隊伍
高校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思想的傳播者。清華大學“終身校長”梅貽琦先生說:“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但高校的教師隊伍還存在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不排除有些老師片面地追求專業知識教育,忽視甚至漠視人文素質教育,認為人文素質培養空洞而無意義。這在勢必將阻礙人文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政府的相關部門、高校及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樹立和引導符合人性的、科學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從而進一步建設具有專業素質與人文素質兼備的教師隊伍,讓高校的廣大教授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傳道、授業、解惑。
(四)從大學走向家庭、社會
學校教育只是教育人的一部份,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都必不可少。而高校教育僅僅是學校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大學前的教育是基礎,童年、小學及中學的接受到的家庭、學校、社會及多元的文化教育是成才的關鍵時期。然而,這一時期的包括家庭、學校、社會及多元文化的教育決不僅僅是去生硬地學習鋼琴,學習畫畫或者學習奧數等。因此,人文素養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從家庭開始,從社會開始,這樣進入高校后,特別是進入了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高校后,個人的成長將會是一個升華的過程。相反,如果從小就是在一種應試、逼迫、毫無人性化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會在大學后暴露諸多問題。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越來越高,盡管目前的教育存在諸多問題,但是一旦高等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得到逐步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基地就會從高校逐漸走向家庭、社會,而后形成良性循環。
四、總結
高等學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這關系著中華民族能否實現偉大復興。認真分析當代教育的經驗和不足,反思我們教育的現狀和未來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目前,隨著經濟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迎來的大發展。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教育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在分析人文素質重要性的基礎上,再次呼吁高等院校、特別是理工科院校大力開展人文素質的培養,并期待著人文素質教育能逐漸走向家庭和社會,最終形成濃厚的社會人文大環境。
[參考文獻]
[1]冷護基.試論素質教育[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4,21(3):84-87
[2]楊叔子.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全面交融-兼論全面素質教育[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報,2005,10:10-13
[3]金亞文.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基礎音樂教育[J].教育探究,2007,2(3):12-17
文章標題:素質教育論文理工科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teshu/2273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