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小學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4-04-22 10:10 熱度: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夢》一書中曾提到:“讀書,是孩子們凈化靈魂、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閱讀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讀書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重要作用。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了社會、家庭、學校的共識。
摘要: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及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是新課標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在。目前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應注意營造氛圍,從興趣出發,從選書開始,從方法入手,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切實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小學教師職稱論文,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策略
一、以環境熏陶,營造班級讀書氛圍
班級文化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營造優良的班級文化,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讓孩子們愛看書,就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他們自覺地投身于書海。于是,我和學生一同動手,精心布置教室,在每一面墻壁上懸掛閱讀名言、名人畫像及名人事跡,運用歷史人物、文人墨客、科學家們博覽群書、厚積薄發的動人故事,使學生真切體會到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在黑板上開辟專欄,張貼學生的讀書心得。圖書角不斷更換填充學生喜歡閱讀的書籍,使學生進入班級就時時處處置身于讀書氛圍之中,真正達到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讓“每一面墻壁能育人”的效果。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和環境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相互決定的過程,環境影響決定了那些潛在行為傾向可能成為實際的行為。因此,營造和諧的班級讀書氛圍,是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的有效手段。
二、從興趣出發,開展班內閱讀評比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開學不久,從外面學拉手風琴的孩子圍著我說,自己去考級了,考級成功還會頒發考級證書呢,看到他們臉上那種自豪得意的神情,我真為他們高興。的確,每次考級的成功,都讓他們看到了付出后的回報,嘗到了努力后的甜果。所以,雖然艱辛,他們卻依然執著地向更高一級努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我深刻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我靈機一動,大膽設想,在班內,是不是也能開展這樣的讀書考級活動呢,于是,我仔細醞釀、籌備,不久后正式宣布了“班級讀書階梯評比”活動,由讀完十本書被評為“讀書小明星”開始,依次向上評比“讀書小狀元”、“讀書小博士”等,由我親自頒發授予榮譽獎狀,孩子們興奮極了。不久,班級里刮起了一股閱讀風,教室里再也沒有大聲喧嘩、追逐打鬧的同學了,大家都安安靜靜地、如癡如醉地讀著。僅僅二十多天,班級里的第一位“讀書小明星”就誕生了,當我頒發獎狀時,其他同學充滿了羨慕的神情,下課了都圍過來七嘴八舌地對我說:“老師,我馬上就讀完了。”“老師,我就差一本了。”這樣的讀書評比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閱讀的興趣。
我還在班級中定期適時開展了其他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爭當班級“閱讀之星”、“講故事大王”、“小博士”等。班級讀書活動的開展既是對學生讀書的一種督促,更是一種激勵。在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推動下,學生閱讀的量大了,閱讀面廣了,同時口頭表達、閱讀理解等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三、從選書開始,帶領學生博覽群書
優秀的課外讀物可以啟迪兒童的心靈,豐富他們的知識,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一本好書往往激勵一代人奮發進取,使他們受益終身。我定期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有益書籍,如童話、神話、寓言、簡單的科普讀物等,使他們知道,要讀書,要讀好書。
在針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我為每個孩子量身訂書,既考慮到他們的閱讀興趣,又要考慮到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好的孩子為他們選一些文字性多的、故事性強的文章來讀;閱讀能力差的孩子先從簡單的句段開始,慢慢地增加難度。這樣由易到難的一個過程,孩子們易于接受,使他們逐漸嘗到閱讀的喜悅,從而持續保持他們高漲的讀書興趣。
根據美國著名閱讀研究專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讀手冊》建議,我每天堅持為學生朗讀20分鐘。無論多忙多累,我都會在每天下午的閱讀時間如期出現在孩子們面前,給他們講一個個經典的故事,每次孩子們都聽得全神貫注。讀完后,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聽他們說書中的故事,談讀后的感受。我不僅自己講,還鼓動家長講。通過一次次的家長會及一封封書信向家長細述講故事的“好”,推薦家長一起看《朗讀手冊》、《讓孩子們愛上閱讀》,與家長有針對性地交流閱讀的話題……家長們逐漸加入了讀書給孩子聽的行列。我深信:引領孩子愛上閱讀,孩子將會終身受益。
四、從方法入手,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要真正達到讀書的目的,就必須掌握和運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在實踐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只注重閱讀的數量,卻忽視閱讀的質量,他們往往匆匆游覽了數本書,卻一無所獲。要讓學生學會有效地閱讀,能讀有所思、讀有所悟,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1.質疑與解答。在閱讀過程中,應當敢疑與善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這正是他們探索真理的開始。于是,我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大膽質疑,并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及途徑。
2.精讀與速讀。精讀就是對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速讀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我以讀報為例,教會學生如何精讀,怎樣速讀,班級訂閱雜志時,我都是以報紙為主,因為報紙便宜、數量多,而且好傳閱,是屬于“物美價廉”的。孩子們對報紙剛開始好像很有新鮮感,但是他們對于報紙的閱讀很粗淺,只是翻過來看看,翻過去瞧瞧,要不就是挑一些有圖案的看看,看看熱鬧。我發現,孩子們不會讀報。于是,我就安排上了一節“讀報課”,課前,我選擇了報紙上的一則重要新聞,給孩子們讀,和他們一起討論了里面的重要信息,讓孩子們一邊讀一邊回想思考。我告訴孩子們,這樣的重要信息就應該精讀。要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批注。接著,讓孩子們自己拿起手中的報紙快速瀏覽其他內容,在短時間內,孩子們瀏覽了其他內容,并做了簡單交流。多次交換閱讀,令人欣喜的是,孩子們會讀報了,也愛讀報了。
總之,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在書的天空里縱情飛翔,從而體會閱讀的心情,享受讀書的快樂,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吉姆·崔利斯.朗讀手冊.南海出版公司,2009.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文章標題:小學教師職稱論文小學生課外閱讀有效策略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xiaoxue/2080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教育論文范文
教育技術論文 特殊教育論文 影視教育論文 藝術教育論文 體育科學教育論文 人文教育論文 成人教育論文 職業教育論文 教育學論文 學前教育論文 小學教育論文 中學教育論文 初等教育論文 高等教育論文 天文學論文 數學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