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5-12-11 16:16 熱度: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及包括語言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本文是一篇福建教育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開展幼兒養成教育的有效路徑。
摘 要: 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長階段,因此,這一階段的養成教育對于幼兒一生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本文探討了幼兒階段養成教育的有效開展路徑,并結合幼兒教學實踐,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以期對當前的幼兒教學的開展起到有意義的參考和借鑒作用,進而促進幼兒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 幼兒,養成教育,行為習慣,培養路徑
所謂“養成教育”,是指從行為習慣的培養入手,利用多種教學資源,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學生進行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教育,全面提高幼兒的“知、情、意、行”等素質,最終養成幼兒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方式。在幼兒階段,養成教育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涉及健康、生活、飲食、學習及道德品質方面的養成。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經有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現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好習慣養成,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由此可見,幼年時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人一生的成長將產生重要作用和影響。幼兒階段作為人生的啟蒙階段,幼兒園就是幼兒終身教育的起點,也是對幼兒開展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中,科學合理地對幼兒開展養成教育,不僅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能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因此,探討有效的幼兒養成教育的路徑便成為當下幼兒教育教學普遍關注的焦點和亟待解決的課題。那么,該如何有效實施幼兒的養成教育呢?我在從事多年的幼兒教育中,總結了幾點方法,現分享如下:
一、健康養成――及時引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尚處于認知的啟蒙階段,對于健康衛生的意識較差,教學中經常會發現有的東西掉地下了,也會拿起來放在嘴里繼續吃,由于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因此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因此需要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學中,認真觀察每一個幼兒的行為,一旦發現不好的衛生習慣,要及時制止,并予以正確引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例如: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我經常會發現有的幼兒在吃飯之前沒有洗手習慣,飯菜掉在了桌子上又會繼續挑起來吃,還有的幼兒中午午睡的時候不睡覺,還要大聲說話,影響其他幼兒,這些都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引起的。我就做起了孩子們身邊的觀察員和監督員,認真觀察每一個孩子的生活行為,一旦發現了不健康的行為,我會立即制止,比如當有的小朋友飯前沒洗手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不洗手就吃飯,手里的細菌也會被我們吃到肚子里,就會拉肚子。通過生活學習中點點滴滴及時的提醒和引導,幫助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生活養成――自主管理,培養幼兒自理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會發現有些小朋友喜歡動不動就跑來問我“老師,我的本子不見了”、“老師,我的衣服不知道放哪里了”等,這些都說明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由于缺乏自我管理意識,因此,對于身邊的東西經常會出現丟三落四的現象,要用的時候不知道到哪里拿。因此,在幼兒的養成教育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幫助他們養成自主整理、自主管理的好習慣。
例如:我在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這塊,選擇的是讓幼兒自主管理的方式,比如在每次離園的時候,我都會讓幼兒首先整理自己的服裝,檢查衣服是否穿戴整齊。通過這種長期的行為,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我發現孩子們已經不需要我的提醒,每當離園的時候都會自覺地把自己的東西檢查整理一遍。除此之外,我還利用晨談、餐后的一些空閑時間告訴孩子們學會自己整理的重要性,讓孩子們知道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因此,有義務也有責任保管好班級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從提高幼兒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幼兒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漸漸培養起生活自理能力。
三、飲食養成――環境熏陶,養成文明用餐行為
對于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尚小,缺乏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因此,幼兒“吃”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既會主動自覺地按時吃飯,更具有文明用餐的行為呢?我認為環境的熏陶非常重要。教師可以為幼兒布置健康的成長環境,營造文明用餐的氛圍,使幼兒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例如:我會在教室的墻壁上、過道上、幼兒用餐的餐桌上,以及幼兒洗手的洗手池的墻壁上貼上“文明用餐”、“不浪費糧食”、“我是按時吃飯的好寶寶”等標語和圖案,營造文明用餐的氛圍,提升幼兒自覺文明用餐的意識。同時,我會在幼兒用餐的時候,設立圖案有趣的屏風,并為其播放較舒緩的音樂,提高幼兒用餐興趣。除此之外,我會先介紹菜單“紅紅的胡蘿卜”、“香香的紅燒肉”,以此吸引幼兒進餐,養成幼兒文明用餐的行為。
四、學習養成――榜樣激勵,養成良好學習風氣
教學實踐表明,身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對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由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生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特別喜歡模仿身邊的人、事、物,因此,身邊的同伴、老師的行為都會對他們產生直接影響。教師應當把握住幼兒階段孩子喜歡模仿的特點,在日常教學中,善于發現每一個幼兒的閃光點,然后積極表揚,把他們做得好的地方放大,無形中就給其他的幼兒樹立了榜樣,這樣,其余的幼兒都會把他當成模仿的對象,紛紛效仿。
例如:班級里有一個幼兒在學習方面表現得特別突出,她是個小女生,上課專心,積極動腦舉手回答。于是,我便讓她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我用鼓勵的方法,給這個孩子送了一頂自己做的小博士帽,并告訴其他幼兒,這個幼兒由于愛學習,喜歡動腦筋,上課的時候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所以得到了博士帽,如果你們也和她一樣,那么老師會有更大的博士帽給你們。于是,孩子們紛紛開始效仿,班里一下子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
五、品德養成――獎勵促進,培養良好思想品質
幼兒階段的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和表現都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和身邊同學的肯定和表揚。表揚和獎勵的方式,能夠讓具有良好行為的幼兒得到強化,而不至于受外界影響而“變質”,這一點對于幼兒思想品質的養成同樣適用。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通過物質獎勵或精神激勵方式,激勵幼兒每一個思想道德的閃光點,以此豐富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
在一次游戲活動中,有一個幼兒跑著跑著忽然摔倒了,這時,另一個幼兒主動跑了過去把他扶起來。我覺得很驚訝,也很感動,我及時地表揚了他:“你做得非常棒!你今天主動把摔倒的小朋友扶了起來,老師非常高興!以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也要像今天這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哦。”通過這種激勵方式,既表揚了肯定了幼兒的行為,又強化了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行為,提升了思想品質。
總之,幼兒階段的養成教育對于幼兒一生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作為幼兒教師,我們需要重視對幼兒的養成教育,根據幼兒認知實際,通過科學合理的培養方式,養成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文明用餐的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習風氣及優異的道德品質,從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任春茂.幼兒養成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12,08,(25).
[2]陳錫香.幼兒養成教育的理論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09,(28).
[3]莊少華.淺談幼兒養成教育的培養[N].潮州日報,2011,07,(14).
[4]董鳳華.潤物細無聲――幼兒養成教育的踐行[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2,(20).
[5]張敏.幼兒養成教育實踐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05,(25).
相關期刊簡介:《福建教育》綜合性教育刊物。面向基層、貼近教師為宗旨,傳播教育理論,總結教育經驗,開展學術咨詢,指導教育實踐。
文章標題:福建教育雜志投稿開展幼兒養成教育的有效路徑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xueqian/2910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