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學前教育論文 發布日期:2019-12-20 10:17 熱度:
摘 要: 學前教育,是我國目前教育領域設置的基礎教育階段,這一階段所起到的主要是過渡作用,帶領幼兒從基礎的盲目無知階段走入小學知識教育階段,但是這一階段的教學目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幼兒的成長。本文主要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并相應地提出了一部分改善的措施。
關鍵詞: 學前教育; 原因
1 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所在
對于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問題,一直以來,總有一部分學前教育教師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雖然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有著嚴格的分界線,但是兩者都是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因而其中的很多教育內容便過于一致。而真正的學前教育,本身是讓幼兒過渡的一個過程,是從一個普通幼兒成長為學生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看重的是學生的各方面基本素質和行為習慣,包括學習行為和學習觀念的規范,但是很多教師卻認為學前教育就是對小學生的基礎知識教育,因而開始注重知識方面的教育,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涉及。從本質上而言,這個年紀的幼兒屬于比較懵懂無知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學生,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因而這個時候開展的知識教育,是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的,其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也沒有分析相應的學生素質,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也沒有進行綜合的分析,導致很多學前知識教育課堂上,教師對幼兒過于強調知識教育,使其他方面的教育無法切實的開展。幼兒對于這樣的知識學習,由于沒有受到一定的引導,便會覺得比較盲目和無趣,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相應的教育效率嚴重下降。
2 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分析
2. 1 知識教育一體化在開展學前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為了開展知識教育,將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內容套用在實際的學前教育當中,使得幼兒過早地接觸到了小學知識。有很多人認為提前讓幼兒接觸到一定的知識未必是好事,其可以促進幼兒的基礎能力,幫助幼兒生成良好的學習意識,但是這一理論僅僅適用于小學以后的教育階段,而對于學前教育而言,其沒有太大的可行性,尤其是嚴重忽略了主體對象。學前教育本身面對的是一群懵懂的幼兒,這一群體的認知水平相對較低,他們沒有基礎的學習意識和學習思想,也不渴望自己能夠過多地接觸到各種知識。在這一階段,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游戲,愛玩是幼兒的天性,而對于這一天性,如果加以過度的抑制,會使得幼兒嚴重失去活力,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同時,幼兒轉變為小學生的過程,需要逐步加以正確的引導,這一引導方式包括基礎觀念上的和形式上的,而知識教育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現階段的學前教育,部分學校卻對知識教育,有著過度的重視,這樣的狀況對幼兒成長的全面發展十分不利,幼兒難以迅速有效地轉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此外,過早的知識教育,還有可能影響幼兒的深層次發展,使得幼兒不知道學習的目的,進而形成不一樣的學習品格。
2. 2 應試教育觀念過早普及在傳統的教育領域當中,應試教育觀念屬于十分重要的教學觀念之一,而這一觀念的普及,已然滲透到了小學教育當中,學生需要加以努力的學習,保證自己有著良好的成績。而在大部分師生的心里,學生的成績是最為重要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則不需要加以過多的關注。在這樣的狀況下,大部分學生開始過于看重自己得學習成績,努力完善自己的學習水平。由于小學教育與學前教育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系,直接使得兩者的教育呈現出了嚴重的一體化趨勢。教師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對孩子們宣揚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因而在平時的知識教育中,也會適當地開展一些考試,要求幼兒進行相應的答題。學前教育本身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引導教學階段,但是在這種教育觀念的引導下,學前教育進行了多方面地改變,在性質上,已然轉換成為一種應試教育思想,難以切實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培育,也無法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正確看待學習。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會給予幼兒錯誤的認知,使得幼兒認為學習主要是為了考試而服務,并不是為了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素質。由于對學生的認識產生了觀念上的分歧,直接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十分模糊,與后期的應試教育聯系在一起,難以發揮出最為有效的教育意義。
3 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改善措施
3. 1 樹立全新的學前教育觀念對于學前教育小學化發展的問題,需要加以切實的改善,否則容易使得學前教育性質迅速地轉變。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樹立全新的學前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學前教育的主體對象,即幼兒這一群體,很多學習中的內容對于他們并沒有絲毫吸引力,如果對其加以一味知識教育,會使得很多幼兒由于過于乏味,進而轉變自己的學習興趣,不再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樹立全新的學前教育觀念時,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主體性,要求整個教育過程完全地為幼兒的成長服務。對于幼兒而言,學前教育屬于他們成長的基礎階段,能夠對他們的疑問進行多方面的解答,而如果實際的學前教育起不到這樣的效用,相應的教學效果也會嚴重降低。教師需要考慮到幼兒的實際學習狀況,為幼兒的成長制定最為合理的教育方式。并且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需要加以迅速調整和改善,使得幼兒能夠得到健全的成長。此外,教師所樹立的學前教育觀念,除了幼兒的基礎素質以外,還應當包括一些幼兒的品格培育,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正確看待當前教育的科學性,使得幼兒能逐步轉換自己的角色,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在綜合素質培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深切認識到,對于幼兒而言,他們除了基礎的知識教育以外,更加需要品質方面的教育,因而需要重視品質的合理培育,使得幼兒能夠得到最為健康的成長。
3. 2 開展新穎的教育模式學前教育的開展,需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由于傳統的知識教育已然與幼兒的實際成長相違背,教師應當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開展新穎的教育模式。對于幼兒而言,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多的是游戲,因而教師必然需要通過開展游戲教學來引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形成。如果所開展的教育模式依舊是傳統的知識教育,學生會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嚴重不利于正確學習態度的形成。同時,教師應當創設一些趣味的不拘泥于傳統的游戲類型。當前的學前教育,所開展的游戲教育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唱游教學”。這一游戲教學的形式是唱歌和游戲共同開展,需要幼兒緊緊跟隨音樂的節奏去進行相應的活動。作為游戲類型之一,這一游戲十分新穎有趣,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并對其加以深層次的教育。教師在開展學前教育的時候,應當對其加以合理的利用和優化,使其能夠切實滿足幼兒成長的需求。其次是直接的游戲教學,如 123 木頭人,這類游戲帶給幼兒娛樂的同時,還使得幼兒可以更好地接觸知識內容,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知識的趣味性,并努力地掌握知識內容。對于這一教育模式的開展,教師可以將相關的知識內容添加到游戲當中,使得幼兒能夠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4 結語
總之,在時代的要求下,學前教育已然不能繼續朝著小學化的方向發展,讓幼兒過早進行小學知識的學習,對于幼兒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為了確保幼兒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能夠改變當前的學習狀態,全面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應當對學前教育進行創新和優化,提高學前教育的切實有效性,使學前教育事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望歡. 學前教育小學化誤區分析及有效措施[J]. 科教導刊( 上旬刊) ,2016,( 02) : 132 - 133.
[2]周勤. 學前教育小學化誤區及其對策[J]. 赤峰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3,( 22) : 281 - 283.
《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及改善》來源:《職業技術》,作者:鐘明雪,常 亮。
文章標題:學前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及改善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aoyu/xueqian/415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