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國際貿易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16 17:24 熱度:
文化產品貿易是世界各國國際貿易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國家擴大其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眾所周知,美國雖然在貨物貿易方面一直處于貿易逆差狀態但在文化貿易上卻呈現貿易順差,屬于文化貿易強國。
摘要:中國發展文化產品貿易是擴大中國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中國文化產品貿易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為美國。首先分析了中美兩國間文化產品貿易和產業內貿易狀況,認為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產品硬件上,中美兩國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不高。其次,通過水平產業內貿易和垂直產業內貿易計算公式實證分析了中美兩國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狀況,認為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是典型的垂直型產業內貿易。
關鍵詞:核心期刊,文化產品貿易,水平型產業內貿易,垂直型產業內貿易,中國,美國
借助“經濟全球化”的進展,美國文化產品的出口亦蔚為大觀。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以視聽媒介文化產品出口為典型代表,其文化產品貿易無論從營業收入、覆蓋地域還是從實際影響力來看,都處于世界第一的位置。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國雖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貿易國,但是出口的產品大多集中在工業制造品方面,文化產品出口則遠遠落后于對外貿易的總體發展。為了加強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的出口,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有效地推動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品與文化服務出口貿易額逐年提高,我國文化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日益提高。美國是我國文化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2012年美國成為我國文化產品出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為分析探討中美兩國間文化產品貿易狀況,本文從產業內貿易角度,實證分析兩國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狀況,分析結果將對我國文化貿易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文獻綜述
1.1國外文獻綜述
國外有關研究中,Wildman、Siwek(1988)通過對國際影視文化貿易的分析,認為影視文化產品的生產存在外部規模經濟效應,即較大規模的投資會使其生產的產品具備競爭力,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具有比較優勢。Frank(1992)分析了美國影視文化貿易的影響因素,認為外部規模經濟、物質資料和人力資本都能提升美國影視文化貿易的競爭優勢。Schulze(1999)將藝術文化產品分為現場表演藝術、不可復制文化產品和可復制文化產品。他認為,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要素稟賦理論對可復制文化產品貿易的解釋性強,但并不適用于不可復制文化產品貿易。Marvasti(1994)對美國和加拿大的圖書、報紙、電影、唱片領域的雙邊文化產品貿易額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顯示,語言的相似性、人均收入、資本密集程度、人口規模是影響兩國間文化貿易的因素。 Marvasti、Canterberry(2005)研究了1991-1995年期間,美國與33個國家間電影文化貿易的決定因素。實證結果表明,語言、教育等因素對美國電影出口具有正面影響。Disdler(2010)實證檢驗了1989-2005年跨國雙邊文化產品貿易的決定因素,認為文化相近性對文化產品貿易具有促進作用。同時指出文化產品貿易的增長與一國總貿易規模擴大之間具有正相關性。
1.2國內文獻綜述
國內關于文化產品貿易的研究最初始于對中國文化貿易逆差的關注。例如,趙有廣(2006)指出中國文化產品貿易存在嚴重逆差。后來,一些學者開始使用更加系統的指標進行定量分析。如方慧、尚雅楠(2012)選取圖書報紙期刊、音像電子、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廣告宣傳、電影音像五大行業,通過計算TC指數和出口優勢變差指數,得出了中國文化貿易國際競爭力較弱的結論。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出版的《創意經濟報告》及隨之推出的創意經濟數據庫為研究文化貿易競爭力提供了更好的數據基礎,促使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現。朱文靜、顧江(2010)發現中國文化產品貿易競爭力很強,但體現文化產業精髓的文化服務貿易競爭力很弱,逆差嚴重。白遠(2010)發現中國是文化創意產品的出口大國和消費小國,但“出口大國”是基于文化產品貿易而言的,而且指出,如果文化創意產業只被定義為服務業或知識產權業,那么中國在文化創意產品貿易上的確毫無競爭力可言。方英、李懷亮和孫麗巖(2012)總體上對中國文化貿易的規模與結構進行了分析討論,運用國際競爭力指標分析了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對于中國文化貿易逆差與競爭力落后的形成原因,學者們也進行了廣泛討論。趙有廣(2006)指出版權貿易中的軟件和電視節目是我國文化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造成這種逆差的主要原因則是對傳統文化的不重視、未對文化元素進行經濟化傳播、貨物貿易沒有承擔宣傳中國文化的責任以及政府的支持措施不具體�?敌∶鳌⑾蛴�(2005)從文化產業集群角度,按照邁克爾・波特的鉆石理論,指出影響文化產業集群競爭優勢的要素包括生產要素、需求狀況、文化企業戰略、相關輔助產業和政府行為等。白遠(2007)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行業界定的基礎上,指出,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科技水平、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和融合、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國內市場需求是文化創意產業形成的條件。
從以上文獻綜述可見,當前的相關文獻關注的是我國文化產品貿易狀況、國際競爭力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從產業內貿易的角度分析文化貿易的研究尚且不多。由于在文化貿易方面美國是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因此本文試圖做以下三方面的論證:一是目前的文獻均認為我國在文化貿易方面存在貿易逆差,本文將實證分析中美文化產品貿易是否真正存在文化貿易逆差;二是分析中美兩國在核心文化產品和相關文化產品上的產業內貿易水平;三是分析判斷中美兩國在文化產品貿易上是否呈現垂直型產業內貿易格局。
1.3本文研究范圍界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于2005年將文化貿易分為文化產品貿易和文化服務貿易,而文化產品可分為核心文化產品及相關文化產品,其中核心文化產品包括文化遺產、印刷品、音像媒介、視覺藝術、影視媒介;相關文化產品包括音樂、影院和攝影、電視收音機、建筑和設計、廣告、新型媒介,并劃分出相應的協調制度編碼。本文根據該定義,同時考慮到數據可得性,本文主要分析中美9類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 2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的衡量方法
2.1產業內貿易水平的衡量方法
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的發展程度可以采用一定的指標來衡量,這些衡量指標包括巴拉薩指標、格魯貝爾和勞埃德指標。其中,運用最為廣泛的衡量指標是格魯貝爾和勞埃德提出的G-L指數,這個指數近似于衡量產業內貿易在全部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首先從某類文化產品的角度來看,該類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公式① 中,GLit是第i類文化產品在t時期的產業內貿易指數,Xit和Mit分別代表第i類文化產品在t時期的出口額和進口額。在本文中,i取值為1-9,分別代表文化遺產、印刷品、視覺藝術、影視媒介共4類核心文化產品,以及音樂、影院和攝影、電視收音機、建筑和設計、廣告共5類相關文化產品;根據公式定義,0≤GLit≤1,該指數越接近1,表示該類文化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水平越高。
其次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看,產業內貿易指數可以用各類文化產品GLit指數的加權平均求得,以表示該國文化產品貿易的產業內貿易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Wit為第i類文化產品在t時期的貿易權重,是各類文化產品貿易在總文化貿易中所占的比例,因此權重越低的產品類別,對總文化貿易產業內貿易水平的影響就越小。
2.2水平型產業內貿易與垂直型產業內貿易的衡量
從產品差異角度產業內貿易水平可以分為水平型產業內貿易(HIIT)和垂直型產業內貿易(VIIT)。Greenaway等人(1994)以產品質量為根據提出了區分方法,他認為產品質量可以由產品價格來體現,具體的衡量方法如下:
3實證分析過程
3.1中美文化產品貿易規模分析
長期以來,中國文化產品出口市場集中于美國和歐盟,美國是我國文化產品出口貿易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12年中國對美國文化產品出口為170.4億美元,進口為8.38億美元,由此可見在文化產品貿易上中國對美國呈現貿易順差,不存在所謂的“文化貿易逆差”現象。中美文化產品貿易規模與兩國間的對外貿易規模相差甚遠,2012年中國對美出口高達4256億美元,自美國進口1105.9億美元,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比率僅為4%,文化產品進口占總進口僅為0.7%,這說明兩國間文化貿易規模很低。
在核心文化產品上,中國對美出口集中在印刷品上,2012年印刷品出口占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的38%,具體主要是圖書、報紙和期刊。其次是視聽媒介產品,2012年視聽媒介產品出口占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的16%,具體主要是攝影和電影產品;進口方面,中國主要從美國進口印刷品,2012年中國從美國進口印刷品占文化產品進口的232%;其次是視聽媒介,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視聽媒介產品主要是電影和新型媒介。
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相關文化產品是核心文化產品出口貿易額的4倍。從具體產品來看,中國對美出口集中在電視收音機產品上,2012年電視收音機出口占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的半壁江山,達53.9%;其次是音樂產品,2012年音樂產品出口占中國對美文化產品出口的 24.2%,具體主要是樂器和錄音媒介。從進口上看,中國主要從美國進口影院和攝影產品,2012年影院和攝影產品進口占中國進口美國文化產品的27%,具體主要是電影攝影機、照相館和電影院使用的產品。
綜合核心文化產品貿易和相關文化產品貿易狀況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對美國的文化貿易以相關文化產品為主,尤其集中在電視收音機和音樂產品出口上。同時,根據本文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無論是在核心文化產品(文化遺產除外)還是相關文化產品上對美國均呈現順差,而且順差很大。
3.2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分析
本文通過公式②計算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總指數發現,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總體不高,產業內貿易總指數最高時也僅0.082,這說明中美文化產品貿易還是以產業間貿易為特征。
從9類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來看,中美兩國相關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高于核心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這說明中國對美國文化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集中在相關文化產品上。核心文化產品產業貿易水平較高的是文化遺產和印刷品,最高分別達到0.76和0.47;而視覺藝術和影視媒介產業內貿易水平不高,表現為產業間貿易特征。相關文化產品方面,中美在影院和攝影、廣告兩類產品上產業內貿易特征明顯,最高分別達到0.88和0.95;而在音樂、電視收音機、建筑和藝術三類產品上產業內貿易特征不明顯,呈現產業間貿易特征。
綜上所述,中美文化產品貿易還處于發展階段,產業內貿易水平不高;中國在相關文化產品出口上具備一定比較優勢,兩國間在相關文化產品上產業內貿易水平也相對更高。
3.3中美水平產業內貿易和垂直產業內貿易分析
本文通過計算公式③和計算公式④計算發現,中美兩國在9類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上主要以垂直型產業內貿易為主,電視收音機、音樂兩類相關文化產品上垂直產業內貿易尤為突出,這說明中美兩國在主要文化產品生產上提供的是質量不同、價格不同的相似文化產品;只在文化遺產這類核心文化產品上表現為水平型產業內貿易,這說明中美兩國在文化遺產方面存在差異性,從而使兩國文化消費者在選擇消費文化遺產方面可供選擇的產品增多。由于垂直產業內貿易格局主要由兩國文化要素稟賦差異引起的,主要出現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由此可見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格局與工業制品產業內貿易格局完全相同。
4結論和建議
以上分析結果表明,中美兩國文化貿易規模不高,產業內貿易水平也不高,但在文化遺產、印刷品、廣告等文化產品上表現出相對較強的產業內貿易形式。
4.1通過政策調整推動國有文化機構走向市場,鼓勵文化企業追求規模經濟效益
2012年我國制作生產電影745部,電影產量僅次于美國和印度;2012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27.04億美元,美國電影票房收入108億美元。這些數據表明中國文化產品的產量已經居于世界前列,但是這并沒有帶來一定的效益,中國文化企業還存在規模小、分散生產、企業效益差等狀況,這些是阻礙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國文化企業要從產量經濟向規模經濟轉變,鼓勵文化企業注重和追求規模經濟,就是要通過政策調整推動國有大型文化機構走向市場,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發揮大型文化企業的領頭羊作用。
4.2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文化方面法律法規
由于中國與美國的制度差異會阻礙兩國文化貿易規模,降低兩國間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水平,因此中國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文化方面法律法規,為進一步擴大中國文化貿易規模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4.3文化貿易的發展是潛移默化的過程
發展文化產品貿易,對于中國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模式有著重要意義,也有利于傳播中國文化,增強中國經濟軟實力,而后者又將對中國其他產品出口貿易產生重要影響。但是中國文化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傳播不能寄希望于政府助推的一蹴而就,因為文化產品出口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接受并成癮的民間過程,政府應致力于文化企業創新的扶持上,而不是直接參與到傳播過程中來。
參考文獻
[1]Balassa,B and L Bauwens Intra-Industry Specialisation in Muli-Coutry and M Ultindustry Framework[J].Economic Journal,1987,(97).
[2]Hu,X and Ma, Y. Internation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China[J].Welwirtschaftliches Archive,1999,(1).
[3]劉楊,曲如曉,曹燕萍.哪些因素影響了文化產品貿易?[J].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作論文,2013,(3).
[4]曹麥,苗莉青.制度因素對中國文化產品出口的影響[J].生產力研究,2013,(1).
文章標題:核心期刊投稿中美文化產品產業內貿易實證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guomao/227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