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金融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12 14:15 熱度:
由互聯網金融帶來的爭論見仁見智,并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互聯網金融所提供的支付結算功能、資金匹配功能等極大程度地滿足了普通群眾的金融需求,作為現有的傳統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自然有存在的合理性。2012年,互聯網的全球用戶數為24億,而中國以5.66億的用戶居世界第一,其互聯網滲透率達到了42.1%;2014年,互聯網的全球用戶數已經超過了30億,達到全世界人口的40%之多,移動互聯網的中國用戶達到了7.3億人,相較2013年,有11.8%的漲幅,并且持續超過電腦終端的用戶數。
《金融縱橫》國家級經濟期刊,創刊于1987年,由江蘇省金融學會主辦。雜志依托強勢金融資源,以長三角地區金融業和中產階級為市場主體,定位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經營管理者,大中型企業高管人員和金融業VIP貴賓客戶為讀者對象,同時向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省級機關各廳局、各省轄市主要負責同志贈閱。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互聯網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聯網工具,實現資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業務的一種新興金融。廣義的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兩部分:一主要是將傳統金融機構的線下業務進行線上化;二是由電商企業推出的由互聯網創新產生的新興金融業務。上述的第二種業務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狹義的互聯網金融。除此之外,資源的可獲得性強、交易信息相對對稱、資源配置去中介化等也是互聯網金融的特征。
二、互聯網金融的影響
有目共睹的是,商業銀行因為體制和政策的原因,掌控了大多數金融業務,長期居于市場的壟斷地位。一些互聯網企業通過互聯網對金融業逐步滲透進而促進金融業政策制度的不斷調整,對商業銀行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目前,支付寶、財付通等能夠為客戶提供各種支付結算業務,諸如轉賬、代購機票、代繳各類費用等,對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地位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在傳統的金融業務中,銀行通常扮演著資金中介的角色,而現在資金與信息中介這個角色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也并非難事,該企業為資金的供求雙方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臺,這種行為也將在極大的程度上弱化商業銀行的資金中介功能;商業銀行處于規避風險的原因對貸款企業有嚴格的審核要求,小微企業往往很難滿足這些條件,而互聯網金融使得信息相對對稱,可以直接對資金供應方以及小微企業提供匹配資金的幫助。上述主要是互聯網金融對于商業銀行的一些影響,而其對金融服務的體驗以及金融脫媒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影響。
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
(一)技術風險
我們日常業務的辦理因為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對接而變得更為快捷方便,但與此同時我們的個人信息以及資金的安全情況卻不容樂觀。較多的技術風險依然存在于即使是已經走入正軌的金融網絡化平臺。就以攜程網的用戶信息泄露為例,因為攜程網的安全支付系統存在漏洞,用戶的支付日志可以被輕易下載,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證、銀行卡號、密碼等)泄露,事件一時沸反盈天,人人亦自危。
究其原因,一方面處于發展中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實力與傳統金融機構存在不小的差距,對于網絡技術安全問題的解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網絡安全技術問題固然復雜繁瑣,但是意識問題遠比技術問題要可怕的多。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沒有把用戶隱私放到一個重要的地位,用戶本身也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再加上犯罪成本低,“市場需求”大,所以諸如考研考生信息泄露、快遞官網被入侵的事件層出不窮。
(二)信譽風險
不論是對于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機構,信譽都是其業務得以有效展開,公司得以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的基礎。通過商鞅立木建信一事,我們可以了解,所有的信任都不是憑空而來的,嚴重的信用受損就像被推動第一塊的多米諾骨牌一樣,會瞬間產生一種難以控制的局面,而重拾信用甚至比建立信用還要困難。作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讓消費者了解繼而信任本就需要花費不少的氣力,又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可能會面臨更多的風險,這些風險或多或少會有損于信譽。2015年5月27日17時許,因為市政施工的原因,杭州市某地的光纜被挖斷,該事件直接影響了支付寶一個主要機房的正常運作,繼而產生了部分用戶無法正常登陸支付寶、交易信息不同步等現象。支付寶的服務于晚上19時左右恢復了正常,該事件歷時兩個小時,引發了一些相關的討論。
(三)法律風險
談到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主要有兩種:第一種風險是傳統的金融業務也存在的,就是其業務違反了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這當然是行不通的;第二種風險源于我國現有的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作為處于初始階段的互聯網金融,并沒有為其量身定做的法律,所以就會出現現有的法律制度不適合互聯網金融甚至是無法可依的尷尬狀況。2015年7月18日是萬眾期盼的歷史時刻,《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被十部委聯合印發。政策監管落地后,一方面行業創業門檻將提高,另一方面容易促進優勝劣汰,沉淀下來的優質互聯網金融將與投資者一起成為最終受益者。當然,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法律也需要與實際情況不斷磨合、改進之后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
四、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建議
(一)鼓勵創新、支持發展
如果互聯網金融的平臺、產品和服務始終停滯不前,那么它們很快就會被時代的洪流拋至身后,所以與時俱進,開發出滿足人民群眾需要的新產品和服務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就會不斷地加強普惠金融的深度及廣度,從而提高機構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從業機構之間也可以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比如互聯網企業可以和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從而達到更好的規避風險的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需要適當關注小微企業的發展,在政策范圍內給予其一定的資金支持,從而改善從業機構的融資環境;國家相關機構需要簡政放權,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于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適當精簡其注冊步驟;對于中小機構和小微企業,按規定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政策,所以完善并落實有關的財稅政策十分必要;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基礎設施的建設尤為必要,對于一個相對新興的產業,讓消費者快速地建立信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由具備一定資質的企業進行互聯網企業的信用評級繼而提高整個市場的透明度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二)分類指導,加強監管
作為從事互聯網支付業務的銀行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做到嚴格地遵守現有的法律法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如果第三方機構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也需要明確各自的權力以及義務,機構需要本著坦誠的原則向客戶詳細介紹相關服務并且明確提示風險的
存在。
對于網絡借貸,個體網絡借貸只是起到一個平臺的作用,增加了雙方的信息透明度,使得借貸雙方在此基礎上可以做出更加合適的決定,除此之外,不論是提供其他增信服務或者是進行集資都是非法的,需要受到懲罰。網絡小額貸款相對來說可以降低融資的成本,它指的是由互聯網企業向客戶提供的貸款主要是由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提供的。
眾所周知,作為創業企業,股權眾籌融資對其來說大有裨益。股權眾籌融資必須通過中介機構的平臺進行,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中介機構對于相關業務可以進行推陳出新。作為股權眾籌的融資方的小微企業有向投資者如實披露各方面信息的義務,而作為投資者,也應該具有充分了解相關活動的風險再做決策的權力。
銷售互聯網基金的機構需要如實地披露產品客觀存在的各類風險、讓客戶全面地了解產品而不只是片面地了解收益、違反相關規定地承諾未來收益更是不可取。第三方支付機構應當遵守相關部門的監管要求,對于其客戶的備付金,只可以用于客戶指定產品的支付,不能用于其他方面更不能擅自挪用。
對于互聯網保險,保險公司應該具有保證相關業務的交易、信息以及資金的安全的能力,同時建立防火墻也是十分必要的。與此同時,在通過互聯網銷售保險產品時,保險公司不得進行誤導性的描述,如過分夸大收益,避而不談風險或者承諾承擔損失。
對于互聯網信托和消費金融,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相關公司需要遵循法律法規,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上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并將其與現有的產品進行匹配,確保交易的安全規范。
(三)健全制度,規范秩序
鑒于互聯網金融業務本身的綜合性,從事互聯網金融的個人或者組織,不但需要接受與自身業務相關的金融方面的監管,還應該在電信主管部門進行備案;正常情況下,從業機構應該將客戶資金和自身資金進行分賬管理,將客戶資金存放到符合條件的銀行金融機構內,而關于客戶資金的第三方存管的細則的盡快制定以及試行也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從業機構,應該讓消費者充分了解相關產品的收益及風險、權力及義務,而相關部門也應該開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依法監督并高效受理投訴;從業機構需要提高技術水平和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切實的保證客戶的信息及資金的安全,不得泄露甚至販賣客戶的個人信息,技術安全以及信息安全標準及細則也需要及時制定;對于涉嫌洗錢或者金融犯罪的客戶,從業機構應當主動協助相關部門調查,及時凍結資金,堅決打擊互聯網金融犯罪,維護金融秩序,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五、小結
互聯網金融在發展初期遇到各類各式的問題幾乎是必然的趨勢,我們不能因為問題的出現就將其全盤否定,對于存在于其中的問題,我們也要分清輕重緩急并逐個解決,畢竟發展從來都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細化監管工作,及時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將問題規范在可控的范圍內。
文章標題: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防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jingji/jinrong/3225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