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墻體裂縫包括:溫度裂縫、沉降裂縫、荷載裂縫。
33.溫度裂縫:磚墻的溫度變形受到約束是會產生溫度應力而導致開裂的裂縫。
沉降裂縫:由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荷載裂縫:由于承載能力不足引起的裂縫。
34.為防止磚混結構的房屋裂縫,在房屋總體布置方面應作以下考慮:
(1)在寬度10~15m的多層房屋總體布置或群體建筑中插建時,高大房屋與低小房屋的距離宜控制在10~12m左右。當此距離不滿足時,應輔以其他措施。
(2)高大房屋與低小房屋相距較近,低小房屋的長邊宜平行于高大建筑物的相鄰邊。
(3)低小房屋與高大房屋相距較近,剛度又較差,同時在施工時又不能很好安排,而且其長邊與高大房屋相鄰邊垂直,應將低小房屋作分段處理。
35.柱、墻結構破壞倒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設計構造方案欠佳或計算簡圖錯誤;
(2)設計強度不足;(3)穩定性不足;(4)施工期間失穩;(5)材料質量差;(6)施工工藝錯誤或施工質量低劣;(7)舊房加層。
36.配筋砌體不得采用摻鹽砂漿砌筑。
37.水泥灌漿法適用條件:砌體裂縫后補強。
鋼筋水泥夾板墻適用條件:墻承載能力不足。
38.擴大砌體截面法,加固要求中材料要求:砌體擴大部分的磚強度等級與原砌體的相同,砂漿強度比原來的提高一級,且不低于M2.5。
39.夾板墻的施工注意事項:水泥砂漿須分層抹,每層厚度不大于15mm.
40.四周外包混凝土加固磚柱:砂漿等級不得低于M7.5,外包層應設置Φ4~Φ6的封閉箍筋,間距不宜超過150mm.
41.鋼材銹蝕:當鋼材表面有銹蝕、麻點或劃痕等缺陷時,其深度不得大于該鋼材厚度負偏差值的1/2。
42.增大截面的鋼材與原結構的連接,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
焊接、鉚接、螺栓連接等。
43.地面不規則裂縫:P153
原因分析:(1)基層面的灰疙瘩沒有清除干凈,或預埋管線高于基層表面等,造成水泥砂漿面層的厚薄差別大,產生收縮不均勻而裂縫。
(2)在大面積地面澆筑時沒有設置伸縮縫,在干縮和溫差的作用下,產生不規則裂縫。
(3)材料使用不當,水泥安定性差;細砂含泥量大;砂漿強度差,收縮性大;使用停放超過3h的初凝砂漿;成品養護和保護時間不夠,未達到硬化,就在地面作業,堆放重物,在干縮、收縮時產生不規則裂縫。
處理方法:(1)裂縫寬度<0.5mm,掃刷、沖洗、晾干,用攪拌均勻的水泥漿澆在裂縫地面上,用鐵抹子刮塞縫中,待初凝后再填平抹實。
(2)裂縫寬度>0.5mm時,須查明脫殼的范圍,劃好外圍線,切割機沿線割開地面面層,鑿除起殼裂縫部分。先刷純水泥漿一遍,再用與原地面面層用料相同的水泥砂漿一次鋪滿,并刮平拍實,初凝收水后拍實抹平。
(3)地面裂縫寬度>1mm,經查不脫殼,此時掃刷縫隙中的灰塵,可先用水沖洗縫隙,無積水后,灌入攪拌均勻的水泥漿,待初凝后用抹子刮平,濕養護7天后使用。
44.散水坡、明溝、臺階裂縫,原因分析:
沿外墻的溝槽沒有進行分層回填夯實;或沒有按規定鋪夯墊層;靠外墻面,沿長度方向和轉角處沒有留分隔縫和伸縮縫,混凝土澆筑振搗拍實不當。
45.卷材防水屋面開裂中無規則裂縫處理方法:(1)用蓋縫條補縫;(2)用防水油膏補縫。
46.天溝、雨水口、管道出屋面處漏水中防治措施:
(1)天溝應按設計要求拉線找坡,縱向坡度不得小于5%0,在落水口周圍直徑500mm范圍不應小于5%。
(2)雨水口應比天溝周圍低20mm,安放時應緊貼于基層上,便于上部做附加防水層。
47.屋面開裂引起滲漏的原因:(1)結構裂縫;(2)溫度裂縫;(3)施工裂縫
48.墻面上沒有水器時,其防水高度為1500mm,淋浴處墻面高度應大于1800mm。
49.地下防水滲漏按照滲水量和滲水速率大小可分為:慢滲、快滲、急流、高壓急流。
三:建筑工程事故預防
1建筑工程事故預防基本原則
建筑工程必須首先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有的工程不僅不能滿足這一最基本的要求,還嚴重地威脅著人同生命財產的安全,甚至尚未施工完結就出現了房屋整體塌(或樓層拆除)和公路塌陷的事故,因此,預防工程結構事故是目前建設工作的重點,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預防工程結構事故,提高工程質量,要按基建程序加強規劃立項,建設資金,開工許可,施工資質,招標投標,工程監理,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管理,這是必須的,但是否抓住這些環節就保證工程不出現結構事故呢?還必須在建筑材料檢測上進行有效地控制。現就這一重要問題及和工程結構事故的關系。
2 建筑工程事故預防原理與弊端以及預防措施
(.1)現行材料檢測方式及其弊端
現行材料檢測方式均是“送樣式”。原是施工企業自己送樣,自九十年代初實行工程監理后,由監理方在送樣單上簽字見證,然后施工技術人員將樣品送到建筑材料檢測中心(站)。應該承認,大部分施工企業所送的材料樣品能夠按照規定取樣,但也不能否認,有的施工人員沒有按規定取樣,或干脆送假樣,比如水泥、鋼筋、磚、發及復合材料的混凝土和砂漿等。這樣,所送之樣不能代表樣品總體,即使樣品合格,也不能證明所代表的材料合格。有的材料檢測部門似乎知道這種簡單的關系,故在檢測報告單上說明:“本檢測結論只對來樣負責”。由于材料樣品不一定真實,故而對工程質量的評價也就不完全真實。因此,工程質量監督站根據檢測報告單和其它技術資料,即使評定該工程為優良,最終實際上也可能根本達不到優良標準,如果其環節再失控,出現工程結構事故就是完全有可能的了。
同樣,還有混凝土試塊,的檢測,混凝土在工程建設上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責任心不強,或者配合比不對,混凝土的組成材料本不合格、故意偷工減料,致使有些工程的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云南昆祿公路和遼寧沈四高速公路出現嚴重的質量事故,經專家組鑒定,其主要原因除了基礎不實以外,就是混凝土的質量不合格。但兩個公路施工中所送的混凝土樣品經檢測中心檢測后,結論卻是合格的。這不能不說是施工企業“送樣”檢測的弊端。
3/4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