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城市規劃論文 發布日期:2011-03-21 08:36 熱度:
文章摘要:密度問題作為城市和建筑的基本問題之一,揭示著深刻的城市內在關系。本文在閱讀大量和密度有關的建筑及城市研究的基礎上,對當前重要的觀點進行總結和評述,并引申出更深層次的思考,試圖借此探尋密度問題在城市和建筑中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密度,擁擠文化,極限,城市化,集聚
“密度是城市建筑的基本問題之一。”王群在他的《密度試驗》中如此寫到,“從密度看建筑或者思考建筑或許多少能夠使人們超越形式、風格和潮流而接近對建筑更有意義的探討……”本文想在相關閱讀的基礎上,將密度問題進行一次更全面的認識,將密度問題的探討進一步擴大到城市領域,從建筑、城市和城市社會的多角度多方面對這一抽象問題進行思考。
密度問題的本質性思考
密度,從定義上看,無論是建筑密度(在一定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積與用地面積之比)、人口密度(單位面積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數)、還是容積率(FAR,用地范圍內總建筑面積與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值),都已經將對物質分布狀況限定在了二維領域,即土地面積或用地面積之上。因而我們所討論的密度問題是對建筑或人或活動在城市用地上的分布情況的抽象概括,它本身反映著建筑與建筑、建筑與人、人與人、人與城市、建筑與城市之間的關系和狀態。
密度問題和城市的聚焦屬性以及人的社會性是分不開的。人的群居生活和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及其活動的集聚性,而這正是城市和建筑密度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經濟性要求和社會生產協作與分工的要求下,城市的集聚性越來越強,甚至由于高度的集聚而引發了新的產業和生活方式的出現——城市化問題便是其典型代表。人類的活動由于這種集聚而不斷發生變化。密度問題作為對這一變話過程的描述而不斷引起城市研究者的注意。
庫哈斯——擁擠文化
庫哈斯對密度問題的關注由來已久,在其成名作《瘋狂的紐約》里面,便以曼哈頓為實例,面向“過密文化”進行分析。他認為當代大都市的狀況,就是“超密集”,曼哈頓的建筑是對超密集使用方式的圖解,曼哈頓的高層高密度城市形態是“過密文化”的物質體現。但物質上的高密度并非“過密文化”的全部,在庫哈斯看來,與其說是物質的“過密”,不如說是內容的“過密”。
而后的“社會聚合器“這一概念,更是很好的說明了摩天樓這一高度密集的城市建筑形態,對社會和人們活動方式的影響。人們及其活動隨著城市的高密度而越發密集,活動的高度密集誘發了一系列的事件和變化,成為這一高密度生活所帶來的新的內容。
1978年庫哈斯完成《瘋狂的紐約》的寫作后,對世界各地的大都會和高密度地區,特別是亞洲的高密度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995年出版的《S,M,L,XL》和2001年出版的《GreatLeapForword》都展現了庫哈斯最新的關于密度、城市、建筑等一系列問題的思考。
他進而提出,城市建筑物質形態擁擠以及由此導致的都市生活經和內容的擁擠,使得城市這個巨系統不再簡單的由建筑等人工構筑物組成,而是被建筑物占用后剩下的junkspace所構成。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作為老子思想核心的一句名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實體的高密度和過度集聚使其本身被消解,而作為其“反”和“背”的“空白”或junkspace卻成為影響這一體系的關鍵。
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便不難理解庫哈斯對城市肌理和文脈的不同于傳統的觀點及其對“白紙策略”特別是新加坡案例的支持和欣賞。而他的理論和研究對其他新一代的建筑師以巨大的沖擊和啟發。其中較為典型的便是同樣來自荷蘭的MVRDV。
MVRDV的FARMAX
MVRDV與庫哈斯的觀點相似,他們褒揚密度,認為“高密度”就是城市的生命力來源,城市想要繼續發展,就必須維持這種高密度,并促使其繼續向上發展。
MVRDV事務所的密度研究相對于庫哈斯的建筑理論比較,在于其更為極端,更加激進,帶有濃厚的早期未來主義的色彩。威尼•馬斯作為MVRDV事務所的主要精神領袖,鼓吹保持城市的高密度,并用建筑手段使之密度達到最大化,如限制城市區域的不斷擴大,這樣既保持了郊區農村低密度,也維持了城市的高密度,保持了兩者各自特色。
在其獨特而又單一的建筑思想中,他們更是引入了“極限”(extreme)概念,形成了他們特定的設計方法。“極限”即是將各種制約條件推向極至狀態,找尋混沌的現象背后的一套法則,進而指導設計。
在MVRDV事務所一系列的建筑實踐/實驗中常常用最基本的常識和規則來指導設計,用最有說服力的數據和事實來勾畫建筑,向人們展現了一系列超乎尋常的極端建筑形式,其早期的“極限”概念緊緊圍繞“密度”(density)問題而展開。在《FARMAX》一書中,MVRDV試圖運用一種數據化的極端建造原則來嘗試如何在有限的土地條件下最大化和最優化地利用土地,從而改善荷蘭建筑密度分配不均、建筑用地不合理的現狀。他們對密度研究最大的革新之處就在于以一種結合統計計算模擬的方式來追尋密度的“極限”問題。其獨特的數據研究和機器系統來進行的建筑操作,創造了一幅幅前所未有的未來城市和建筑的“極限”圖景。
對庫哈斯和MVRDV密度研究的批評
庫哈斯的密度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對紐約等大都市擁擠文化的宣言式贊美,而對于過度擁擠以及大都市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體系所帶來的種種問題視而不見。而縱觀當今城市社會學和城市問題的研究,不難發現超越以往任何時代的超級城市,也正帶來著超越以往的問題,諸如環境、生態、安全、階層分離、貧富分化、社會異化、種族沖突等問題正日益困擾著城市的居民和管理者。超高密度和過度聚集的大城市對人類身心的自然性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作為資本主義經濟和技術文明的代表,大都會如同一部咆哮的機器般將人類永遠的同真實的自然隔離開,正仿佛《駭客帝國》中為我們所描繪的虛擬世界的黑暗場景。同時,超級城市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也是有目共睹的。這樣一種過分擁擠的內容和文化,是否真的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成長與正常生活?這些都是城市研究者應當去認真面對的問題。
同樣在MVRDV事務所的數據景觀式的極限研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大量貌似精確無比的數據為MVRDV事務所激進和宏大的未來圖景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支持,數字化的精確使他們的推論看起來無懈可擊。但同時由于其過于單一的僅僅考慮數字上的極限條件,回避了大量現實中的限制因素,因此這種將現實通過科學性研究的數據表現的概念終究讓人感覺是一種柏拉圖式的幻想,量化現實來精確簡化目標的假定讓人懷疑其建筑理念的現實性。
離開這種單一的對高密度的崇拜,我們是否可以從其他方面出發來進行密度問題的思考?
城市研究者眼中的密度問題:
城市化:
城市的密度問題,可以被認為是由城市化的進程而帶來的城鄉密度分布的改變。一方面新增的人口和建筑使得城鄉的密度總量增加,另一方面密度的城市聚焦使得城市密度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密度總量的增長。我們可以看看以下的這些觀點:
曼紐爾卡斯特在他的《城市化》一文中提到:
城市化是在一定尺度和密度限度下的人口空間積聚。城市中心由于高度的集聚和較高的密度而形成,更多的功能和社會分異將會發生。而城市的密度,則增強了城市內部的差異。
LouisWirth,作為芝加哥學派的創始人Park最有造詣的門徒,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現代社會的一個特征事實呈人類聚集在巨大的城市區域,而文明從這里輻射出去。……有鑒于此,整個問題的核心是一個定義和一個問題——對城市的社會學定義是;‘一個社會異質性的個體永久定居的地方(permanentlocalization),其相對面積較大,密度較高’;一個問題是:人類城市區域的三個本質特征——“尺度、密度和異質性”導致了什么樣的新的社會生活形態?“
格哈德庫德斯在他的《城市結構與城市造型設計》一書中提出了以下的觀點:
“城市是從事生產的社會組織在空間上的密集形式,它表現了社會關系復雜的組織結構,空間是社會經濟活動的載體,它和時間一樣是基本的前提條件,空間既可以作為表現層面,也可以作為社會發展的條件來理解,空間的組織結構由功能、其空間上的安排以及連接元素的密度形式和質量形式構成。”
結語
文章至此,我們已經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密度問題作為城市本質問題的量度和抽象,其代表的更深層次的城市發展和變化的狀況是值得人們去認真進行思考和討論的。無論是庫哈斯,MVRDV為代表的擁擠和極限密度,還是妹島等人為代表的對合適密度的探索,都是在對城市本身的諸多問題進行的思考。密度問題不涉及建筑單體的形式與風格,但它卻是建筑與城市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城市作為一個復雜的組織體系,其實體的構筑、人類的居住和活動、空間的營造和限定,應當有怎樣的密度狀態來與之相適應?城市應如何構建?又應有怎樣的緊密程度?這種密度狀態能否滿足城市中的諸多關系的需求,激發城市的活力而又將相互之間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城市密度的探索,其意義應在于此。
參考文獻:
3、密度的實驗,王群,時代建筑,2002.2
4、極限——MVRDV的概念及研究,施蘅,城市建筑,2004.3
5、城市化,曼紐爾卡斯特著,戈岳高向平譯,國外城市規劃,2006vol21No.5
6、城市結構與城市造型設計,格哈德庫德斯著,秦洛峰蔡永潔魏薇譯,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文章標題:密度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chengshiguihua/780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