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1-15 09:17 熱度:
摘要:目前我國資源仍然無法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各類型的資源十分缺少,相比世界其他各國來說,我國各類資源的儲備量仍然名列前茅,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人口數量不斷增長,因此人均所分配的資源較少。特別是我國在進行相應的建筑物建設施工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為此必須以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全面推廣節能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文章介紹了低碳建筑的諸多優點和在建筑施工設計中的低碳節能應用,并提出了強化我國建筑施工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可為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低碳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改進措施
1低碳建筑的優點
(1)能量消耗低。低碳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所耗能量更低,通過相應的數據計算分析,可得低碳建筑所耗能量為傳統建筑的1/3左右。(2)美觀藝術性強。傳統的建筑施工主要是將生產技術重心放在商品化的推動上,但是低碳建筑主要強調節能技術,并將建筑當地的文化與自然氣候條件融入其中,增強了低碳建筑的藝術性與美觀性。(3)居住舒適度高。通過推動低碳建筑與綠色的生活方式理念,增強人們綠色環保生活的意識,通過低碳建筑可以解決傳統建筑室內空氣流動不佳的問題,且低碳建筑技術更注重建筑室內的環保與空氣流動,可以根據外界環境氣候的變化調整室內的環境。
2低碳節能在建筑施工設計中的應用
2.1外墻保溫節能設計內容
(1)選擇節能環保的外墻施工材料。對于我國傳統的建筑物來說,外圍墻體的設計占據了建筑物的大部分空間,為此在進行相應的建筑物施工設計過程中,要選擇環保的外圍或結構的墻體材料,以此提升建筑室內的保溫性能,選擇科學環保的建筑材料既能夠減少外圍護墻體的占地空間,又能夠全面提升建筑室內的保溫能力。(2)隔離太陽輻射熱的影響。建筑物墻體的設計工作要考慮太陽輻射熱能的隔離,以此提升室內環境的居住舒適性能,為此在進行隔離墻體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施工狀況,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將太陽能所帶來的熱量遮擋在室外。
2.2建筑門窗節能設計內容
(1)科學合理地調整門窗與墻體的比例。在建筑物的門窗與墻體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確保門窗能夠為室內提供較好的流動空氣,確保空氣的順暢流通。為此,在進行建筑物設計過程中要根據施工的實際狀況與施工現場的環境,適當調整門窗與墻體的比例,提升建筑室內的居住舒適性與環保性。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門窗與墻體比例選擇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建筑物的空氣流動性,還要注意整體建筑的美觀性,在確保可以為室內提供充足的通風與供暖的基礎上,盡量降低建筑施工的能耗。最后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按照國家的規定合理控制建筑物不同方向的門窗比例。(2)增強建筑室內的保溫性。由于建筑物的門窗施工環節非常容易造成能量的損耗,特別是在后續的門窗使用過程中,會使得大量的熱量被損耗,因此在進行門窗設計過程中,要加強門窗外圍護結構的保溫能力,在能夠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合理控制門窗的占地面積,進而減少在使用過程中不必要的熱量損失。(3)加設相應的遮陽設備。門窗的設計要根據建筑的實際朝向來進行相應的位置設計,另外,要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合理改進門窗的各個部位。如果當地日照時間較長,可以適當地增加遮陽的設備。
2.3屋面保溫隔熱節能設計內容
建筑的層面保溫以及隔熱功能是保證建筑物接受外界溫度的重要基礎,我國傳統屋面節能設計大多采用正鋪法,將相應的節能材料鋪設在屋面兩層的建筑材料中間。現階段,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正鋪法已經逐步被淘汰,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倒鋪法,即通過在防暑層下面鋪設保溫層,以此提升整體建筑的保溫效果,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屋面的建筑質量和防水性能。
3強化我國建筑施工節能減排的具體措施
3.1制訂科學合理的建筑設計方案
(1)選擇合適的建筑施工場地。在進行相應的建筑物施工之前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施工地址,施工場地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居住人的需求以及施工的經濟利益,還要全面考慮施工隊與周圍環境的影響。在進行相應的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指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全面考察施工工程現場的自然環境以及水文地質狀況,做好相應的施工方案設計工作,盡量降低施工對周圍自然環境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2)選擇合理的朝向設計。具體的建筑工程施工方設計要考慮建筑的朝向問題,特別是對于日照以及朝向的選擇,要能夠保障建筑物在冬天時每個房間里可以接收到充足的日照,并可以避開風向;在夏天時要確保室內足夠通風,盡量減少夏天太陽日照時長。在選擇建筑物的朝向時不僅要考慮以上因素,還要考慮建筑物當地的文化、地質以及環境條件,使得建筑物在冬天具備較好的保溫性能,在夏天能夠達到良好的避暑效果,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條件,選擇最適合的建筑物朝向。
3.2加強房屋建筑外墻施工節能技術的應用
在建筑物外墻施工過程中,通過使用節能技術選擇環保的保溫材料,例如可以選擇蒸壓粉煤灰添加氣混凝土來作為施工材料,該類型材料可以提供較好的保溫效果。另外,還可以選擇目前市場中較為常見的聚苯顆粒保溫料漿,該種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操作簡單,能夠有效減少墻體開裂問題的出現,具有較強的環保性。
3.3加強門窗節能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建筑門窗施工過程中,特別是對于門窗材料的選擇,既要考慮門窗材料的價格與實用性,又要注意其環保功能。可以通過選擇木材質和塑料材質的門窗,這些材料的成本價格與環保性都較高,可以合理控制門窗的施工成本。另外,在進行門窗安裝施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漏水和抗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以此確保門窗的質量,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3.4加強新型能源的應用
(1)太陽能的應用。太陽具有較好的清潔性,因此該類新能源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行業的施工,但目前對于太陽能的應用大都只是用來加熱水以及為建筑提供相應的加熱功能,并沒有全面開發太陽能。(2)風能的應用。風能是我國目前利用率較高的一種能源,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可以通過使用自然風控制室內的溫度,以達到制冷的效果。另外,可將風能儲存到壓縮機以實現通風制冷的效果,這樣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同時,也減少了其他能源的損耗。
3.5改進照明系統設計
基于低碳理念,想要達到建筑節能的目的,就需要改進照明系統的設計。普遍的兩種改進措施如下:二線控制系統設計以及BAS系統設計。前者是單獨運營的系統,后者則是依靠BAS設計實施的。這兩種方法具有各自的長處。二線控制系統設計能夠獨立運行,可以自動調整亮度以及場景,比較適用于對于照明功能標準比較嚴格的地方。BAS系統設計則比較適用于空間較大的地方。
3.6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
水資源是建筑設計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盡管我國具有豐富的水資源,然而淡水資源卻比較少,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低。為此,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使用水資源是社會非常重視的內容。在進行低碳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設置污水回收系統,將生活中的污水二次利用,從而強化水資源的利用率,不僅如此,還可以采用建設人工濕地的方法來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從而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3.7加快設計智能系統
智能系統的設計以及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建筑設計的標準規范,同時也可以改進建筑的有關設備,強化設備運轉的效率,減少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能量消耗。不僅如此,智能系統設計也為低碳環保設計的思想奠定了穩固的基礎,科學合理地使用先進技術,不但可以嚴格掌控建筑中出現的廢氣以及廢水,而且還能夠實時監控建筑裝置,降低事故出現的概率,給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同時達到低碳節能的效果。
3.8運用綠色建材
建筑工程中出現的污染大多是由建筑材料造成的,比如混凝土以及人造板材等,其產生的甲醛給空氣和環境都帶來了不好的影響,還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設計需要對綠色可循環材料的使用給予足夠的關注,盡可能地減少污染,降低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
4結束語
現階段,我國建筑實施節能減排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已經頒布了部分與建筑節能工作相關的法規條例,但是依然缺乏健全的規章制度。為此,在實施建筑建設期間需有效使用節能裝置,同時選擇科學合理的節能技術方案,全面貫徹低碳意識,結合我國現階段建筑標準規范以及節能要求實施相應的設計,以滿足居民生活的要求,給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范宏偉.低碳經濟理念指導下的建筑裝飾設計探析[J].中國高新區,2017(19):43.
[2]李大偉,錢坤.傳統建筑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建設科技,2016(10):89.
[3]嚴慧慧.基于生態低碳理念的新城總體城市設計策略探討[J].華中建筑,2019(11):1-3.
《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探討》來源:《工程技術研究》,作者:譚麗芳
文章標題: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478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