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應注意的問題
①檢修措施:考慮到雨水管道使用過程中雨水的腐蝕性、不排水時雨水管因空置與空氣接觸,管道的使用壽命多小于建筑物的設計使用年限,因此在選擇管材時需選用抗腐蝕性較好的材質,管道布置時應考慮管道維修及更換的需要。另外尚需考慮使用過程中雨水管道堵塞后的清掏設施,如設置立管檢查口或三通加盲堵等,設置的位置應兼顧美觀并將發生水患時的損失減到最小。
②防溢流措施:同一立管上承接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時,最低斗的幾何高度不小于最高斗幾何高度的2/3,陽臺雨水排水立管單獨設置,不能承接屋面雨水斗排水。
③明確的雨水斗選型及參數:設計施工圖中需明確標注出雨水斗的選型及設計排水流量參數,避免施工單位因雨水斗參數不詳而錯誤選型引起排水能力的變化。
3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施工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施工是將雨水系統的設計轉化為實物,進而發揮其排除雨水功能的過程。在施工過程中,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的特點和工作內容重點加以控制。
(1)圖紙審查階段:了解了設計意圖,區分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類型是屬于重力流還是屬于壓力流,明確屋面雨水斗的選型及設計參數,確定雨水排水管的材質、配件及接口方式的承壓要求,結合工程情況復核所選管材、配件及接口方式的承壓能力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2)管道安裝階段:在確定了雨水管的村質及連接方式后,在管道安裝階段主要控制二個方面:第一是懸吊管、排出管及其他橫管的坡度,在管道安裝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管道安裝這么樣,盡量減少管道的彎頭。在立管與派出管交接的彎頭部位必須根據接口周圍結構情況采取有效加固措施,防止雨水沖擊引起管道接口滲漏。對于落地式排出管,加固的方法如圖1所示,架空式排出管,加固的方法如圖2所示。

圖一,落地支架圖二,架空支架圖三,分層灌水實驗
(3)管道試驗階段:雨水管道灌水試驗時,按施工規范規定需整根立管進行灌水,高度達到屋面雨水斗,1小時液面不下降為合格.在現場試驗時,首先檢查管道是否全部連接完成,各支吊托架安裝是否按方案或交底安裝到位且固定牢固,再根據設計雨水管道的材質及連接方式復核最不利點是否滿足靜水壓的要求,特別是設于底部的檢查口、清掃口部位。使用塑料管含給水型UPVC管做雨水管,做滿水試驗時因UPVC管的柔韌性較大,承受靜水荷載能力差,UPVC塑料雨水立管應每10層分別做滿水試驗,而不能按《建筑
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規范要求的整根管做滿水試驗,施工時相應采取措施,增加三通與盲堵。
⑷管道驗收階段:管道驗收前對各雨水管系統做好成品保護,特別注意屋面雨水斗的臨時封堵措施,即要保證降雨時能臨時排放雨水,又要保證雨水系統不被雜物堵塞,確保竣工驗收時順利移交給建設單位。
4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結合中瀚財富廣場工程實例,對于高層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設計歸納如下:
⑴重力半有壓流雨水排水系統較其他系統更加實用、經濟、有效。
⑵根據管材及配件的特性,本著安全、經濟的原則,高層建筑屋面雨水系統宜優先選用鍍鋅鋼管溝槽連接或螺紋連接,如考慮為更換管道預留條件,穿樓板及墻體部位可設置套管。根據給水型UPVC管道配件的承壓能力及以往施工經驗,屋面高度40米以下的高層建筑可選用給水型UPVC管道。便于檢修、操作處,同時兼顧美觀。
⑶檢查口或清掃口宜設于便于檢修、操作處,同時兼顧美觀。立管與懸吊管或與排出管連接部位應設置清掃口,各檢查口及清掃口宜增設泄水裝置,以保證發生故障時能夠實現有組織泄水,減少水患損失。
參考文獻
[1]GB5001—2003.建筑給水排水規范2003
[2]GB50242—200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02
[3]CECS57—1994.居住小區給排水設計規范
[4]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