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6-18 16:11 熱度:
瀝青路面作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公路工程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公路瀝青路面行車舒適度、行車安全、行車速度等,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要求施工人員必須不斷改善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并對整個施工過程質量進行控制,以保證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滿足人們對公路瀝青路面的要求。
摘要:文章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并通過工程實例,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同時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進行闡述,以提高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希望對同類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工程概況
本文以某個公路工程作為實例,該公路工程總長為125.43m,是一條臨時修建的公路。車輛行駛道路面的寬度為12m,是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混合道路。公路路拱曲線均運用1.5%的直線型面坡,道路縱坡達到0.3。主要通過管道排除路面積水,公路路面均用瀝青進行攤鋪和碾壓。
2瀝青路面施工與質量控制
2.1施工前準備
2.1.1施工機械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機械設備主要包括攤鋪機、壓路機、銑刨機、攪拌機、鏟車、耙子、運輸車等。為了保證施工機械設備誒在施工過程中的有效運行,必須在施工前對機械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以保證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以避免機械設備故障的產生,延長瀝青路面的施工時間,對瀝青路面施工進度和質量造成影響。
2.1.2施工材料
①瀝青。瀝青作為瀝青路面施工的重要材料,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具有直接關系,因此施工人員必須依據公路工程地區氣候、車輛通行量等情況,選擇適宜的瀝青料。
②粗集料。粗集料與瀝青路面耐磨性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要求施工人員在選擇粗集料時,要對粗集料強度、耐磨損耗率、表面紋理、粒徑大小等進行有效的分析,以滿足瀝青路面施工要求。
③細集料。瀝青路面施工所用的細集料主要包括自然砂石、人工砂石、石屑等,在瀝青路面施工中,細集料存在棱角能夠使材料內部的摩擦阻力增加,使得細集料能夠與瀝青有效的粘附。同時要求自然砂石無任何雜質、風化等現象,并保持清潔干燥。同時依據公路工程要求,對細集料進行合理級配。
④礦料。礦粉不能太細,否則會對瀝青混合料和易性造成影響,也會加大瀝青路面施工難度。同時對礦粉含水率進行有效的控制,以免影響瀝青混合料性能,對施工管道造成堵塞。
2.1.3瀝青混合料運輸與攪拌
①運輸控制。本公路工程瀝青混合料主要采用重量20t的自動卸載車輛來運輸,并在進料和運料前,在車廂內涂抹防粘液,形成一層防粘層;在裝料時,應不斷移動車輛,以避免瀝青混合料離析現象的產生;有專人進行卸料,并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有效的驗收,對其溫度進行監測,只有檢測合格,方能進行攤鋪作業;在施工過程中,要盡可能防止運料車和攤鋪機出現碰撞問題。運料車必須停放在距離攤鋪機10~30cm位置。
②攪拌控制。本工程主要選用ACP4000型號的攪拌設備,每小時攪拌量大于280t,并在攪拌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保溫膜,對瀝青混合料進行有效保溫。定期對瀝青混合料溫度進行監測和控制,盡可能避免在溫度較高時段施工,以免影響瀝青路面施工質量。
2.2攤鋪施工工藝
首先,在瀝青路面攤鋪前,需將基層雜物清理干凈,然后對基層路面的強度、厚度及密室度進行有效的檢測,看基層路面是否存在坑槽或者松散現象。如果存在上述現象,需及時進行修整。其次,鋪筑透層瀝青或者粘層瀝青,并使瀝青面層和基層有效粘結。在面層瀝青鋪筑前4~8h,應在基層表面先鋪筑透層瀝青,鋪筑量在1至1.2kg/m2。如果公路基層為瀝青路面,則需在面層鋪筑前,在原有路面鋪設粘層瀝青。再者,將瀝青混合料放入攤鋪機料斗,再置于攤鋪器上,讓攤鋪機慢慢向前移動,即可在攤鋪范圍內攤鋪瀝青混合料,并對其進行有效的振搗和整平。最后,在瀝青混合料攤鋪找平過程中,其中層和下層可通過鋼絲繩高程來控制和實現,而上層則通過等高雪橇攤鋪厚度來控制和實現。同時要保證初次攤鋪層的平整度,滿足公路路面橫坡要求。在多層瀝青混合料鋪筑過程中,應將上層與下層接縫相互錯開,縱向接縫錯開超過15cm的距離,而橫向接縫則應該錯開超過1m的距離。對于路面主要面層處接縫,應該采取削齊接平,并在接縫位置涂抹瀝青粘層,對接縫表面給予燙平。
2.3碾壓施工工藝
2.3.1初次碾壓
瀝青路面初次碾壓時,要確保瀝青混合料平整度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要求,并形成相對密實度的瀝青路面,提高瀝青路面的承載量。本公路工程為了使攤鋪層冷卻速率得到優化,需對瀝青路面進行有效的壓實,以保證瀝青路面碾壓的穩定性。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是驅動型的壓路機,能夠減少混合料重量,使其向前推移。但是注意在碾壓推移時,需對碾壓溫度進行有效控制,通常在125~145℃。如果溫度相對較低,需通過加溫后,在碾壓推移。對路面邊緣進行碾壓時,應控制碾壓速度,并在碾壓輪上澆水,以避免碾壓輪粘結有瀝青混合料。如果在碾壓過程中,路面出現顯著性的橫向裂紋,需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有效處理。
2.3.2重復碾壓
為了提高瀝青混合料密實度和穩定性,需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重復碾壓。當瀝青混合料初次碾壓完成后,即可對其進行重復碾壓。通常情況下,重復碾壓穩定應在120~130℃。通過初次碾壓后,瀝青路面已有一定壓實度,再次碾壓承受力有所提高,因此可適當的提高碾壓速度。依據公路工程試壓結果,以明確重復碾壓次數,一般為5遍或者5遍以上,以保證公路瀝青路面壓實度及穩定性達到工程標準。2.3.3最后碾壓
通過最后碾壓,以將前兩次碾壓壓實度存在的痕跡和缺陷進行有效的消除和修復,同時提高瀝青路面密實度。本工程選用重量在6~10t鋼輪,再靜止狀態下,通過壓路機對瀝青路面進行最后的碾壓。在最后碾壓作業中,需將面層存在缺陷徹底消除,同時保證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在碾壓時,需對碾壓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通常情況下應在90℃以上,同時控制好碾壓次數,一般應為超過2遍。
2.3.4接縫碾壓
瀝青路面接縫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即縱向接縫和橫向接縫。
①縱向接縫。瀝青路面縱向接縫碾壓方法有兩種:其一,在接縫碾壓時,選擇寬度為10~20cm的碾壓輪,對熱料層進行碾壓,并利用壓力機對成型冷料層進行碾壓。但是這種碾壓方法,導致瀝青混合料過量掉漏,使路面邊緣料量不足,同時碾壓密實度較低。其二,主要是利用壓路機對熱料層進行有效的碾壓,并將熱料層與冷料層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高瀝青路面縱向接縫密實度。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是第二中碾壓方法。
②橫向接縫。當路面縱向鋪幅完全成型后,并在縱向冷接縫形成時,利用壓路機順著縱向接縫進行碾壓。大部分碾壓輪在成型路幅上,而新鋪層碾壓寬度僅為15~20cm。然后順著路面橫向接縫進行碾壓,當橫向接縫碾壓完成后,即可對路面縱向接縫進行碾壓。在對橫向接縫碾壓時,應將壓路機置于已經壓實成型面層上,而新鋪面層寬度在小于20cm,然后每次碾壓后,向新鋪層一側移動20cm,指導整個新鋪層碾壓結束。
2.4瀝青路面表面處理工藝
該公路工程瀝青路面表面處理主要是采取層鋪方法,對瀝青、集料進行施工,并形成相對強度的結構層,能夠有效提高瀝青路面穩定性及強度,對整個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瀝青路面表面處理工藝如下:
①對路面基層進行有效的清理,澆筑透層瀝青,并使透層瀝青能夠得到充分的滲透,并對瀝青澆筑空白、缺陷及不足地方進行有效的修補。
②采取分段搭接方式,縱向搭接寬度應控制在1~1.5m,橫向搭接寬度應控制在10~15cm,同時在瀝青二次澆筑、三次澆筑時,應將錯開瀝青的搭接縫。
③當瀝青澆筑完成后,應該及時鋪設石料,石料量必須充足,并對其進行及時掃勻,并保證石料鋪設厚度相一致,避免瀝青暴露。
④選用重量為6~8t的壓路機,對其碾壓3~4遍,并遵循自路兩側向中心轉移的原則進行碾壓,碾壓輪機重疊寬度應控制在30cm。
⑤當瀝青路面表面處理完成后,需對其進行有效地養護。若路面出現泛油現象,應及時在泛油位置補撒石料,以提高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
3結語
瀝青路面是一個系統性的施工工程,因此要求施工人員要不斷完善瀝青路面施工工藝,對瀝青路面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瀝青路面施工質量,促進公路工程可持續發展。本公路工程通過對施工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有效的維護和檢查,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對瀝青混合料運輸和攪拌過程進行管理,并按照公路工程要求,進行瀝青混合料攤鋪和碾壓作業,對瀝青路面表面進行有效處理,有效保證了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提高了公路瀝青路面行車舒適度、穩定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溫志鑫.瀝青路面公路施工技術工藝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8):78-80.
[2]厲洪達.淺析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3):89-90.
[3]吳釗,馬慶.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華章,2010,(23):67-68.
文章標題: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公路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213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