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1 14:26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綜合樓工程設計中設置管道井的設計體會,說明管道井合理設置的重要性。
關鍵詞:綜合樓;管道井;設置
1前言
目前的高層建筑大多是以綜合樓性質為主。而高層建筑綜合樓中給排水管道井位置的設置屬于一個邊緣問題,建筑專業設計者認為管道井位置無妨大局,僅從建筑平面功能布置單方面著想,只要找到一個空余的位置,就可以作為給排水管道井,并不考慮在此設置給排水管道井是否合適,是否會使給排水管道與其它專業管道交叉,甚至有時走不通;是否因此致使給排水專業為了保證一定的建筑凈空高度而使大量給排水、消防橫干管要穿梁及預留、預埋,當碰到結構專業不允許穿梁,建筑凈空高度(或吊頂高度)又須有一定高度保證時,必然會因給排水管道井位置設置不當而造成通過提高建筑層高來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了工程造價。也有因為給排水、消防管道井設置不當,造成設計難度增大,給排水、消防橫干管連接復雜,施工安裝困難及日后維修不便等。同樣,作為給排水設計專業人員,如不充分認識、重視這個問題,在和建筑設計專業協商確定給排水管道井位置時設置不當,也同樣會帶來上述問題。因此,筆者認為在高層建筑綜合樓設計中,給排水管道井的設置數量及設置位置是否合理是一個值得設計人員多方面分析、推敲、確定的問題,應認真對待。本文根據在工程設計中的實踐,對高層建筑綜合樓給排水管道井位置的合理設置談一些設計體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2管道井數量應適當,平面位置應當適當分散設置
對于一棟高層建筑綜合樓來說,往往功能比較復雜,用水點和排水點都比較多,因而給排水管道井應根據用水點和排水點的分布而適當、分散設置,這對于給排水、消防管道的連接及縮短給排水、消防管道橫干管、支管的長度是有利的。特別對于排水管道橫干管會因方便接入管道井內的立管而縮短長度,從而減少管道坡降,保證建筑層高凈空(吊頂高度).現代建筑對給排水、消防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設計內容也越來越多,各種管道立管也越來越復雜。但不管從設計角度或從建設單位意愿來說,都不愿意也不可能在高層建筑內部設置太多的給排水管道井,從而占據過多的建筑平面空間。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給排水、消防管道井設置過多,考慮給排水、消防設計方案時就可能會增加立管數量,因而各種管道的數量就會增加,造成成本上的不經濟,還會人為造成設計的復雜化及施工安裝工作量大的現象,對于日后使用管理也不方便。這樣就適得其反了。所以,對于高層建筑綜合樓中給排水管道井的設置要綜合考慮,設置管道井數量不但要適當,而且在建筑平面布置上還要適當分散。
3管道井應靠建筑邊墻設置
在高層建筑中,室內外管道連接密切,進出管道較多,因而這部分管道的管井應盡量靠建筑邊墻設置,以利于室內外管道的進出連接、使用安全和維修便利。
現在的高層建筑綜合樓,其功能往往上部分為寫字樓,或賓館客房之類的性質,每層的建筑面積會比下面的低層部分小許多。下面低層部分往往是商場、餐廳、娛樂場所等營業性質的裙房,每層的建筑面積會比高層部分的面積大許多,由于受使用功能的限制,一般上面高層部分的給排水管道井設置數量都較多,而到管道技術夾層這些給排水、消防管道都會通過各自匯合管接至下面低層部分的給排水、消防管道井內,而裙房部分管道井數量一般都較少,所以應盡量利用中間過渡層將各種給排水、消防管道匯合接至靠建筑邊墻處設置的管道井內,以方便室內管道在底層或地下室出外墻與室外管道連通。將管道井靠建筑邊墻設置,一則可以使給排水、消防管道與其它專業相碰少,即安全又可靠。我們曾碰到某工程設計,因為某些因素所致,在底層有大部分的給排水、消防管道是由設置在建筑物中心位置的管道井引到室外的,所以管道較長,在設計走管上碰到各種問題較多,不但本專業管道要考慮交叉,還要考慮與其他專業管道的交叉問題,給施工安裝造成一定困難,并影響排水管道在使用后容易堵塞而難清通,維修也不方便;二則可以使建筑吊頂高度提高,節約管材。由于管井靠建筑邊墻設置,使得各種管道進出方便,管道距離短且坡降小,因而不會出現建筑吊頂因為管道的交叉與坡降而被迫降低的現象。綜上所述,在高層綜合樓設計中,低層部分的給排水、消防管道井應盡量考慮到室內外管道的連接問題,盡可能靠近建筑外墻處設置。
4主管道井應上下直通設置
在高層建筑綜合樓的給排水管道井中,對于那些井室面積較大,設置了管徑較大、數量較多的給排水、消防主要立管的管道井,我們稱之為主管道井。主管道井數量一般在兩個左右。在設計中,主管道井應盡可能上下對齊設置。這樣,給排水、消防管道之主管道水平彎管少,設計管道主次分明,安裝方便。如果主管道井不能從下至上,上下對齊直通設置,而是過多變換平面位置的話,因主管道管徑較大,三通彎頭配件尺寸大且受所在位置限制,容易和暖通管、空調風管交叉相碰。在這種情況下,如碰上結構設計不允許或不適宜管道穿梁便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凈高(吊頂高度),這樣就會因為增加建筑層高而使建筑造價增大。而且還會使給排水、消防管道走向雜亂、本身管道交叉也復雜,日后使用管理、維修不方便。
5管道井設置要考慮與其它專業密切配合
高層建筑綜合樓的給排水管道井的設置位置不能單從給排水專業方面考慮問題,還應與建筑、結構、通風、空調、電氣等其它設計專業密切配合。
(1)建筑方面,在高層建筑綜合樓中,建筑專業是要充分體現其主要功能及特殊風格的布置,充分利用建筑的平面、空間,不可能讓給排水專業那么合意地占用地方設置管道井,往往使得給排水專業設計人員提出的管道井數量、管道井設置位置不能得到滿足。這就要求給排水專業設計人員盡可能提出多種管道井的布置方案和建筑專業設計人員分析、協商,爭取把影響建筑內部布置,占用有用的平面、空間等不利因素減小到建筑專業能夠接受,而管道井的設置數量、位置又盡可能合理、適當,以滿足給排水專業的管道布置的設計要求。
(2)結構方面:在高層建筑綜合樓設計中,給排水、消防管道穿結構板、墻、剪力墻、結構梁是比較多的,需要結構設計人員配合預留、預埋管件也就比較多。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人力、物力進行預留、預埋工作。如要盡量減少這些管道預留、預埋工作量,給排水管道井適當合理地設置起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對于排水橫干管穿梁,因排水管道有坡降而受到結構限制更多。當井字梁、主次梁、梁高高低不一時,排水管道穿梁就比較困難,次梁的梁高度小結構不能穿管道,而主梁的梁高度雖大些也只能穿(預埋、預留)在梁高的中間部位。這樣就造成了管道穿了大梁過不了小梁,其結果也只能大梁、小梁都沒法穿管(預埋、預留),只能都在大梁下面走管。如管道長,坡降大,建筑每層之凈高(吊頂高度)也就小。我們在施工圖設計中碰到過類似上述情況,因為設計人員把管道井位置定得不合理,造成排水管道橫干管走得很長才能接入管道井,管道坡降大,且又碰上經過大小不同高度的梁,管道無法穿梁只好沿大梁底敷設,結果因凈高過低只能通過把層高提高來解決走管問題,該工程造價也因此增大了。
(3)暖通、空調方面;在高層建筑綜合樓設計中,給排水、消防管道與暖通、空調管道在平面位置,空間位置,包括管道井設置位置及各種管道交叉問題都需要花費很大的時間精力去協調。能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是很不容易的。暖通管道、空調風管多而大,占據了很大的平面位置和空間位置。給排水、消防管道雖避免不了和風管交叉,但也應考慮爭取盡量少地與它們交叉。而給排水、消防管道井的位置是否合理、適當,也直接影響到上面所提問題。我們在做某工程施工圖設汁中,也碰上因設計人員沒重視這個問題,給排水管道需走過空調機房才接入管道井.結果花費了很大精力也無法按原定的層高走通,只能要求增加管道井或增加層高來解決問題。我們認為在高層建筑綜合樓的給排水設計中,寧可增多管道井,也不要讓給排水管道走進空調機房,不然,因管道交叉問題,建筑層高將要提高,相應增加了工程造價。
(4)電氣專業方面:按電氣規范規定給排水管道是不允許穿過高、低壓配電間及發電機房的。但有時設計人員不注意這個問題,為了走捷徑或走通管道進入管道井,任意將給排水管道布置通過配電間或發電機房。在這種情況下,應考慮加設給排水管道井,避免上述違反規范之做法。
6結語
總之,高層建筑綜合樓的給排水、消防管道井位置的合理設置是一個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的問題,比較復雜,但對整個設計或設計方案的好壞起著重要作用。對建筑的層高、建筑的凈高、建筑的使用面積、建筑的工程投資、建筑的日后使用等等都密切相關。本文只對這個問題提出一些粗淺看法,希望設計人員在工程設計時注意這個問題。
參考文獻:
[1]上海市建設和管理委員會.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中國計劃出版社
[2]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文章標題:建筑給排水管道井的合理設置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ligong/shuili/33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