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9-26 16:55 熱度:
摘要:本文以西寧市區的農用地為研究對象,進行利用結構分析,并選取1996年、2003年和2008年三個時段,結合社會經濟資料,從投入強度、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三個方面,計算西寧市區農用地集約利用水平,以期為區域土地資源優化提供服務。
關鍵字:農用地;利用結構;集約利用;西寧市區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西寧市區農用地發生了大量的內部和外部流轉,2003年西寧市區新的土地利用格局形成,而后進入變化較為平穩階段。本文以西寧市區的農用地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其空間分布和變化特征的基礎上,進行集約利用評價。
1. 研究區概況
西寧市區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大城市西寧市的主體城區,面積350KM2,由城東、城中、城西和城北四區構成,三面環山,湟水河及其支流北川河、南川河在此交匯貫穿其中,形成東西、南北狹長型的空間分布格局,平均海拔2275米,是典型的枝狀高原河谷型城市;地下水和地表水資源豐富,引水灌溉方便,具有良好的農業發展條件。
2. 西寧市區農地結構及空間分布
農用地是西寧市區的主要土地類型,2008年18556公頃,占市區總面積的53.6%,主要由耕地、園地、林地和牧草地組成,占農用地面積的93%左右,用地結構見表1.
Tab1.三個時段主要類型農用地的比例(%)
1996—2008年期間,農用地實現了以耕地為主體向牧草地為主體的格局變化。2000年西寧市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耕地大量向牧草地和林地轉換,由占農用地一半以上的面積減少到不足三分之一,而牧草地則成為最大的利用類型。
西寧市區從中心河谷地帶到四周的山地,分別分布著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河谷地帶因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成為建設用地與農用鄰接區域,地類相鄰處農用地邊界不規則,圖斑破碎,表明在城市建設用地以占用農用地的方式實現城市擴張。圖1為西寧市區四種主要農用地類型分布圖,耕地分布于建設用地周邊,地勢平坦,區位條件好;園地面積小,分布于耕地之中,主要經營果園或大棚等;林地處于耕地外圍的山坡上,且分布集中;最外圍的是牧草地。
3. 西寧市區農地集約利用評價
3.1 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在理解評價目標內涵的基礎上,參考其他學者的究方法[1-5],結合西寧市區實際情況,考慮高原自然環境和城市農業的特征,以有代表性、可行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為原則,從農用地的投入、利用和效率三個方面,選取11個集約利用評價指標,見表2。
3.2 權重的確定
因文中選取的指標都為正效應指標,故采用常用的線性正向指標差值標準化方法,并用熵值法確定權重,設有m個評價指標Xj,n個評價對象或評價區域,則取得的指標數據為:Xij(i=1,2,…,n;j=1,2,…,m)。
,其中,,n為研究區域的數量,且;
;
Pij為綜合標準化后所得值,ej為第j項指標的熵值,gj為第j項指標的差異系數,Wj為第j項指標的權重值。
3.3 集約度計算
采用綜合評價法計算農用地利用集約度:
(5)
F為土地利用集約綜合評價值;Wj為指標層的權重,Wi為準則層的權重。
3.4 計算結果
表2西寧市區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指標及權重
(1)從指標權重值看,1997年西寧市區農用地的集約利用水平主要依賴于機械投入、復種指數、糧食產量等要素,2003年地膜投入、土地墾殖率和利用效率各指標的權重都超過0.1,其中地膜投入最大;2008年權重集中于勞動力投入和化肥投入,超過0.2。
(2)1997年土地利用程度、投入強度和利用效率的集約度相差較小,分別為0.025,0.027和0.024,2003年和2008年的集約評價指標農用地利用程度率〉土地投入強度〉土地利用效率,且差距逐漸擴大,2003年這三個準則層的集約評價值為0.040、0.035和0.031,2008年為0.033、0.028和0.02。
(3)自1996年以來的三個時間段,西寧市區農用地利用一直處于基本集約程度以上,1996年的集約度為0.07,2003年的集約度最大,為0.11,之后集約度降低,2008年為0.08。在1996至2003年,農用地數量減少,內部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廣種薄收、粗放營業的坡耕地進行了還草、還林,并適度發展林、草、牧復合經濟,利用效益明顯,提高了集約利用程度;2003—2008年期間,農用地受城市化影響,逐漸讓位于建設用,限制了灌溉設施和機械動力的利用,集約利用水平降低。
4. 結論
(1)西寧市區農用地利用為基本集約程度,但利用效率低,1996、2003和2008年土地利用效率均小于土地投入程度和土地利用程度,且差距逐漸擴大;為改善這種情況,應從利用程度和效率方面著手,充分發揮農地資源的價值。
(2)西寧市區農用地利用有待進一步優化結構,提高農地利用效率,挖掘農地利用潛力。近年來,西寧市區農地城市化速度大于農民城市化速度,單位種植面積人口增加,利用效率低,集約程度依賴于勞動力和化肥的使用,因此,需因地制宜,利用離市場近的區位優勢,調整種植類型,多元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文獻】
1.高永生,朱連奇,孫奇.農用地集約利用及其評價[J].農機化研究,2010(2):52-56.
2.胡馨,張安明.基于熵值法的農村居民點集約利用評價——以重慶市黔江區為例[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4):358-362
3.劉劍嵐,廖和平.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方法初探-以重慶市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7):1180-1194.
4.張亮,童新華,李冠.北流市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7):170-182.
文章標題:西寧市區農用地利用分析及集約評價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102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