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7-21 16:22 熱度:
江南古典園林藝術有自身獨特的地域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受到人文歷史條件和自然環境的影響,江南古典園林正是在這兩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摘 要:江南古典園林是中國園林藝術中的瑰寶,它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表現在園林之中,表達了以老莊為代表的先哲們的哲學理念,體現了中國美學最豐富的意境文化。對江南古典園林美學特征進行分析將對當代園林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借鑒和推動作用。
關鍵詞:林業工程論文發表,江南古典園林,審美,特征
一、江南園林大環境的美學特色
1.自然環境條件
江南地區四季分明,氣候溫潤,非常適合花草樹木的生長;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勢,其北部以平原為主,南部則分布著一些山地、丘陵;河道棋布,湖泊眾多,降水充足,物產豐富。在這樣的自然地域條件下,江南一帶便呈現出風景山水清幽淡雅,草木溫潤清凈,水天一色,漁舟唱晚的獨特景觀,這為江南私家園林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自然基礎。
2.人文環境條件
江南地區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手工業發達,特別是宋朝以后,大批官吏、富商云集蘇杭,使江南地區的商業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物質財富不斷積累,為造園活動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南宋建都臨安以來,有大批文人士大夫因逃避戰亂而南下江南,豐富了江南地區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內涵,為以后江南地區古典園林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礎。
3.思想環境條件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主張積極入世,有所作為;而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因在當時的社會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借助老莊與佛教思想得到精神上的解脫,從而形成了江南地區老莊與禪宗合為一體的“隱逸”哲學體系[1]。老莊思想推崇無為浪漫、縱情山水的人生態度,禪宗理念則以清凈淡泊、隨緣無求為最高人生境界,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文人士大夫們將“據于儒,依于老,逃于禪”的精神生活理念賦予傳統園林之中[2]。展現出江南傳統園林平淡清深、幽雅脫俗的意境之美。
二、文化意境與游賞情趣的美學特色
在傳統文化中,中國人常借助自然山水這一載體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情趣。這種山水畫藝術所表現出來的自然美學思想也滲透在古代江南造園活動中,對江南造園藝術風格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1.立意高遠、追求意韻的藝術境界之美
造園立意猶如確定文章的主題,正如清代錢泳所說:“造園如作詩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應”。[3]只有確定立意之后,才能通過特定的營造形式表達出造園者的思想和情感。江南古典園林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熏陶,所以只要片石勺水,叢花數竹,就能表現出進退自如、寧靜自然的野逸境界,還可以通過園景表現出超凡脫俗、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園中花草山石的選擇搭配、亭臺樓閣的組合布局宛若立體山水畫,描繪出空靈雋永、脫俗清新的自然意境,讓人感覺如在畫中游,并體會閑靜清和、澄懷忘機的空間氛圍,這是江南古典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
2.詩畫情懷、追求雅趣的養性暢神之美
江南古典園林的風格多受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的影響,所以園中的景物搭配、草木栽植都力求遵循傳統山水畫創作的立意和構圖原則,使整個園林的構思、布局富有人文底蘊。特別是園林中的意境常常借助詩詞匾聯來體現,這種形式就像繪畫中的題跋,很有助于啟發人的聯想,加強感染力。如網師園中的待月亭,其匾額曰“月到風來”,而對聯則取自唐代文人韓愈的詩句“晚年秋將至,長月送風來”,對景品聯確實別有一番詩意。將這種具體的表現形式用于園林之中,使得江南古典園林并非只有自然山水之美,還上升到一種高雅的情操與意趣。
三、選址和布局的美學特色
江南地區城鎮繁榮,為園林疊山理水提供了理想的建造場所。同時手工藝人技藝高超,能工巧匠輩出,為江南古典園林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江南園林雖然占地不廣,但也有千巖萬壑,清流碧潭,宛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選址”是造園的第一步,“相地合宜”則是造園的基本原則。江南地區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所以南方園林通常以水池為中心,形成不規則的平面形狀,自由靈活。既不追求對稱,又很少考慮外向要求,建筑風格輕巧通透。最為典型的是蘇州暢園,因為身處鬧市,為避免外部干擾,采用內向布局的形式,以水池為中心,并環繞水池四周布置建筑,從而具有向心和內聚的感覺。
四、建筑空間與組成要素的美學特色
江南園林“以小見大”的造園理念指的是在狹小的空間中表現無限的自然,從模擬山水的“形似”,升華為寫意式的“神似”,創造出無盡的流動空間,這種“以小見大”的造景手法是江南古典園林設計突破空間局限的特殊方式。
1.錯落有致、曲徑通幽的流態之美 (下轉第255頁)
(上接第253頁)江南古典園林空間組織呈現出多空間、多視點和連續性的變化特征,表現手法上由起始、發展、高潮、結尾等幾個階段組成,形成層次豐富的空間藝術形式和內涵。同時,整個園林空間的組成非常精巧有序,大空間中包含若干個子空間,并且相互連通,前后呼應,園中建筑布局、山石草木的安排也做到了錯落有致,別具韻味,游人往往幾經曲折才能進入園林的主體空間。以蘇州留園的局部建筑空間為例,自入口進入古木交柯處,然后向西經綠陰至明瑟樓,向東經曲古樓、五峰仙館至石林小院,整個空間形態都是借助自由轉折的曲廊來連接各單體建筑,或由建筑物互相交錯來分隔空間,形成了極其曲折多變的空間序列,極大地增強了整個園林空間的流動性和變化感。這樣的空間設計對現代城市景觀設計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可以使城市空間表現避免平鋪直序之感,讓空間真正流動起來,創造出“活”的空間。
2.層次分明,滲透相連的靈通之美
江南園林通過分隔與聯系等方式來處理空間關系。古典私家園林的內部空間通常按照功能劃分院落和空間層次,因此江南園林在空間上關系分明,層次清晰。空間之間通過影壁、廊橋等互相延伸與滲透,拙政園中的小飛虹作為架空的廊橋,既起到了分隔空間的作用,又使兩側的空間互相滲透,從而增強了空間的層次感[4]。站在橋上橋下能充分感受到近景遠景的相互轉換。另外,江南園林還借用大量鏤空的門、窗使分隔的空間形成對景,加強了園林空間之間的呼應關系,如從獅子林中立雪堂前院的復廊看修竹閣一帶的景物,因為廊的側墻上有若干連續的六角形窗洞,透過窗戶向外部取景,有忽隱忽現,步移景異的感覺。這種普通的處理手法,對豐富空間效果的作用十分顯著。
3.含蓄內斂,對比和諧的曠奧之美
江南園林呈現出來的是封閉、內斂的空間形態,注重園內空間和景觀之間的關系。觀賞者游覽園林時,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園中,園內與園外空間幾乎隔絕,并不發生關系。這種造園布局源于中國人含蓄內斂的性格特征,因此江南園林經常采用這種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觀藏于偏僻幽深之處,避免開門見山,一覽無余,表現了含蓄收斂的建筑特色。
另外,為了解決江南園林空間的限定性問題,造園也時常采用對比手法,將園內大空間分成若干個不等的小空間,通過運用回廊、漏窗等加強空間滲透和對比,使景觀因空間不同而產生變化,最常運用這種對比手法的案例是蘇州留園的回廊,從平面圖看,入口曲折狹長,十分封閉,但又由于處理得十分巧妙,不僅沒有使人感覺單調乏味,相反還能與園內的主要空間形成強烈對比,有效地突出了主要空間。以有限面積創造無限空間,豐富了空間層次,消除了空間的約束感和限定性,達到了曠奧和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志儀,龍春英,江婉平.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虛實論[J].安徽農業科學,2007(6):59.
[2]陳云晶.談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美[J].現代農業科技,2009(10):63.
文章標題:林業工程論文發表中國江南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征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2198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