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13 16:40 熱度:
為響應國家關于“礦山復綠”的文件精神及相關政策,減少城市空氣中PM2.5(細顆粒物)的提升,武漢市政府對城市周邊54座破損山體進行“一山一策” 的修復措施,并加快通過了關于《武漢市破損山體生態修復的意見》,要求在5年逐步實施。而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的鼓架山和長山則被列入2014年度的修復計劃。
摘要:介紹了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鼓架山及長山山體生態修復的思路及設計方案,針對其山體地質的特點,提出了相應的修復策略及整治方法,形成了特有的設計模式,為其它山體的修復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工程論文,生態修復,平立結合,治理
1引言
近年來,由于鼓架山和長山長時間無序的開山采礦,多處山體形成大塊裸露石壁,礦坑殘垣隨處可見,植被損毀殆盡。其結果嚴重影響著鼓架山、長山作為花山生態新城與主城區連接紐帶的生態功能的發揮,更直接影響著東湖生態旅游區整體景觀效果的體現與提升,因此亟需對整個山體進行綠化修復和生態改造。
2項目概況
鼓架山、長山位于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的東北部,行政隸屬鼓架村。鼓架山位于長山東邊約 680m,其東緊鄰嚴西湖,北臨近花山大道。長山西距青王路直線距離約1.6km,北緊鄰花山大道且距嚴西湖直線距離約470m。鼓架山及長山地處花山生態新城與主城區過渡地帶,具有生態、景觀雙重地位。
鼓架山、長山山體破損治理區大多是裸露的巖石面,傾角在50°~70°,裸露高度最高約50m左右,巖石風化厚度在20cm以內,幾乎不存在綠化改造可利用的土壤有效厚度。
根據治理區周邊區域土壤的經驗數據以及現存植被種類判斷,本地區的土壤呈微酸性,pH值介于6.5~7.5之間,適合武漢市大部分植物生長。
治理區表面巖石裸露,無植被存在。山體周邊植被分布有次生林,雜灌、雜草等。其中山頂主要為馬尾松,山腰為濕地松,且零星分布有樟樹、泡桐、構樹等,山腳有?草及爬藤類植物。鼓架山及長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為山體修復工程,綠化改造總實施面積209998m2,長山綠化改造總實施面積54407m2,鼓架山綠化改造總實施面積155591m2。
3生態修復設計方案
3.1設計原則
3.1.1節約高效原則
重點考慮山體穩固、綠化覆土、樹種選擇以及后期人工管護和成活率等方面的因素,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3.1.2適地適樹原則
一方面考慮到樹種的適應性,盡量選擇本土樹種,保證成活率。另一方面考慮到巖石陡壁的生境特點,針對特定部位選擇噴混植生、開槽覆土等特殊化處理方式。
3.1.3景觀、生態兼顧原則
考慮近、遠期的生態實施效果,特別是對于能形成景觀視線的鼓架山西北面以及部分場地平整、視線開闊的區域應當進行景觀化處理。
3.2設計思路
本著“先固山,后復綠”的設計順序,結合國內外不同區域修復山體的設計方法,通過對現場實地的勘察,本案提出“平立面結合治理法”的設計思路。
考慮到該山體周邊有村莊及建設用地,設計中應當保留。根據測量計算,確定山體破損平面的范圍和距離,通過設計之前多次詳細查勘現場,從安全、美觀、生態多方面綜合考慮,并進行多視角的立面繪制,進行比較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局部破損崖體,較高處采用上部人工爆破建造種植平臺,下部堆土蓄坡種植植物的綜合治理方法對山體破損面進行最大限度的美化遮擋和生態恢復[1]。
3.3修復方案
本次修復方案主要分為土石方工程和綠化修復工程兩部分。
3.3.1土石方工程
具體劃分為對現有山體進行安全排險、地形整理以及邊坡覆土。設計上,首先通過現場的勘察,在平面上將破損區域進行劃分,同時通過儀器測量繪制出不同的斷面形式,根據各種斷面采用削方、填方、平整等不同的技術手段,形成安全穩定的山體。
(1)山體排險。由于鼓架山及長山長時間的開山采石,造成多處開挖面山體陡峭,巖石破碎松動,必須采用人工爆破的方式將松動的浮石和巖渣清除干凈。同時對高陡巖質邊坡坡體后緣的強風化層、殘坡積層及邊坡中部出露中微風化巖體按1∶1(45°)削方,已減緩坡度,消除崩塌滑坡產生的可能,使其與周圍自然景觀相協調。
(2)地形整理。清運山體表面有機物、風化松動的巖石,并對坡面轉角處及坡頂的棱角進行修整,確保坡面基本平整圓滑,以利于覆綠,一般按照1∶1進行修坡,對于巖性較好的逆向坡,坡率可采用1∶0.5~1∶0.8。對于破損邊坡斷面基底及洼地,應該采用土質或石質進行填方,邊坡基底需保證1∶1.5~1∶1.75的坡度,以保證邊坡穩定。洼地應該進行填平,使之與周邊環境相協調。
(3)山體覆土。在土石方工程基礎上進行,根據土石方工程處理后形成的山體坡面基礎,設計對種植區覆土20~45cm,滿足植物生長需求,對場地內的現有用地進行平整,滿足用地排水。
3.3.2綠化修復工程
在土石方工程基礎上進行,根據土石方工程處理后形成的山體坡面基礎,綠化改造方式分為噴混植生、坡面植草和覆土植樹3種種植方式。
(1)噴混植生。削方區經過工程治理仍然呈現1∶1的陡坡,且坡面全部為裸露巖石,無法在其上覆土,喬灌木無法正常生長。因此針對削方區石壁陡峭的特點采用噴混植生的方式進行山體復綠。此類改造面積共49379m2,其中長山28988m2,鼓架山20391m2。
噴混植生是利用客土摻混黏合劑和錨桿加固鐵絲網技術,通過特制噴混機械將土壤、肥料、有機質、保水材料、植物種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噴射到巖面上,形成大于10cm厚度的具有連續空隙的植生層,種子可在空隙中生根、發芽、生長[2]。一般客土摻混黏合劑的基質層為優質客土55%,0.3~0.5mm,砂 10%,水泥3.5~8%,泥炭土20%,木纖維6%。植生層為粘土30~40%、泥炭土50~60%、植物纖維2%,有機肥5%、保水劑0.8‰ ~1‰、粘合劑1‰~1.5‰、復合肥2%。此種方式對于坡度在30°以上的巖質邊坡能夠使植生層與巖面緊貼,牢固結合,從而防止由于雨水沖刷造成護坡失敗。本項目鋼絲網規格為8號鍍鋅鋼絲網,孔間距50mm×50mm,鋼絲網搭接長度不小于200mm。 (2)坡面植草。針對填方區坡面較陡、土層厚度低,不利于喬灌木生長的特點采用坡面的方式進行山體復綠。填方區經過工程治理坡度較削方區平緩,但仍處于1∶1~1∶2之間,栽植喬灌木不利于日后養護,成活率不能得到保障。坡面植草可以使山體復綠,逐漸恢復山體生態功能,且成本較低。植草區范圍內回填土方厚度約20cm。此類改造面積共45184m2,其中長山8638m2,鼓架山36546m2。
(3)覆土植樹。覆土植樹主要針對場地開闊、坡度較平緩的修坡整治區和土地平整區。這兩種區域面積占山體修復總面積比重大,且經過工程治理后,坡度基本控制在1∶2以下,可以通過一定量的種植土回填滿足喬木生長必須的條件要求,回填土方厚度約45cm。在以常綠生態防護樹種為基礎,滿足生態修復、山體復綠的要求的基礎上,配置一些落葉、色葉、觀花的喬灌木,通過季象、色象變化營造良好的景觀效果。
此類改造面積共115435m2,其中長山16781m2,鼓架山98654m2。
3.4樹種選擇
結合長山、鼓架山地區自然氣候條件以及工程治理后地形地貌和土壤條件,植物選擇時要考慮地帶性規律,應以長江中下游的植物為主,盡量選擇武漢市的鄉土植物,還堅持耐寒性、抗旱性、耐貧瘠、生長快和有一定的土壤改良作用等特性,所選的植物種類應具有速生、發育良好、保持水土和保健衛生及經濟功能等特性,且植物吸附能力強,能適應陡坡生境。
(1)噴混植生區采用結縷草草籽,混合基材整面噴植,同時在坡面治理形成的平坡面坡腳種植爬藤類植物,進一步鞏固邊坡綠化治理的成果,藤本植物品種有爬墻虎、五葉地錦、金銀花、油麻藤、凌霄等,藤本植物規格為藤長1m。
(2)坡面植草區采用以65%狗牙根草籽,35%灌木種子(灌木包括花葉絡石、傘房決明、三葉草、松葉景天、火棘)滿鋪種植,形成草、灌結合的特色效果。
(3)覆土植樹區以濕地松、杉木為基調樹種,間植或部分片植欒樹、樟樹、烏桕、石楠、夾竹桃、狗牙根、結縷草等草坪,營造景觀性強、生態性優的混交林。濕地松、杉木選用干徑2~3cm的小苗,其它樹種干徑3~4cm,由于采用自由式種植方式,其樹間距最小保持1.5m,這樣既節約成本,又能保證植物的良好生長,為后期的管養帶來便利。
4其它措施
4.1安全措施
(1)根據國家的相關規范及專業技術要求,制定完整的施工計劃,并請專業施工單位進行安全有效的施工。
(2)局部保留施工作業后的便道,可利用其形成消防通道及山林防火隔離帶。
4.2管養措施
對噴混植生區可適當加入一些保水劑,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及抗旱性,對覆土植樹區的種植土里可加入長效肥,改善土壤結構,保證樹木持續良好生長[3];同時可保留原有礦坑留下雨水池形成小型蓄水池,以保證苗木的灌溉。
5結語
破損山體的治理是從生態城市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為出發點,為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人居生態環境的一項有力措施[4]。本方案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削、填方、土地平整以及坡面整理等工程措施減緩坡度,清除地質災害隱患,在恢復山體景觀的同時利用植物的覆蓋進一步增加山體邊坡水土保持功能,增強山體抵御天氣、地質災害的能力。隨著對武漢市周邊破損山體的全面治理,其生態修復方式應根據不同位置山體地質條件的特性,采用相應地綠化修復模式,通過營造生態護坡、修復裸露陡坡和巖面,恢復植物正常生長的環境,并利用植物的水土保持功能,消除坍塌、滑坡等安全隱患,美化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 楊京平,盧劍波.生態恢復工程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25~26.
[2] 章恒江,章夢濤,付奇峰.巖質坡面噴混快速綠化新技術[J].國外公路,2000,20(5):30~32.
[3] 尚紅,楊波,張尚路,等.濟南皇上嶺破損山體修復治理方案設計[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1,4(26):158~161.
文章標題:農業工程論文鼓架山及長山山體生態修復設計方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gongcheng/2308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