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經濟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11-27 09:48 熱度:
摘要:自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提出后,很多學者及相關人士都將華西村當作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來爭相模仿,很多媒體更是鼓吹華西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一味的模仿、機械的復制、盲目的學習并不能給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來希望和生機,還可能會產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筆者結合自身對華西村的學習認識和實地調研訪問,歸納總結了一些可供其他農村加強學習的地方,希望能為科學的學習華西村帶來新的成效。
關鍵詞:新農村,華西村,體制,精神文明建設
一、華西的領導
華西村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歸結于吳仁寶這代杰出優秀的領導班子。吳仁寶,男,漢族,江蘇省江陰縣華士鄉華西村人,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70年代,在“貧瘠土地高高低低,羊腸小道彎彎曲曲,半月沒雨苗枯黃,一場大雨白茫茫”的情形下,吳仁寶帶領華西村人起早貪黑、風餐露宿、艱苦奮斗八年,搬掉984條田岸,削平57個土墩,填平39條廢河溝渠,挑土110萬多立方米,投入27萬個工作日,把原來村里1300多塊高低不平的田塊改造成400多塊既能灌溉又能排水的高產穩產良田,畝產突破1噸,成為全國樣板村。
80年代,在全國農村掀起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浪潮下,吳仁寶結合華西的人多地少、工業發達和集體家底較厚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在中央政策的的基礎上,勇敢創新,果斷放棄了分田到戶,搞起集體承包,由30名種田能手承包全村500多畝良田,其他勞動力則轉移到鄉鎮企業。在此基礎上,吳仁寶還以中央的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解放思想、高瞻遠矚、創新發展、積極辦廠,一舉成為億元村,實現了農村工業化。
90年代,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農村工業化的進一步開展,吳仁寶帶領華西人合理規劃土地,深入溝通交流,不斷推陳出新,促使華西中心村村民實現了集中居住,并統一建造和分配房屋,實現了農村城鎮化。
21世紀以來,在小華西經濟實力不斷發展增強的前提下,吳仁寶不忘“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央政策思想,帶領華西人將周邊將近20個村落并入華西村,并實行“一分五統”的管理體制:村企分開、經濟統一管理、干部統一使用、勞動力在同等條件下統一安排、福利統一發放、村建統一規劃。目前,華西村已經實現了“南有錢莊,北有糧倉,中有天堂”的新農村格局。不僅如此,吳仁寶還把共同富裕之路延伸到了省外,相繼在寧夏、黑龍江建立了兩個省外華西村,正在帶領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大刀闊斧的前行著。
二、華西的體制
(一)經濟體制
華西村始終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相繼扶持的206個個體私營企業,無論是在人民收入增收上還是在增加人民就業上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華西村實行公私合作制,集體控股,個人參股,村民可享受分紅。華西村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有三個:一是資本分紅:按股分紅,每年的分紅中,20%現金分配,80%轉成個人股份,繼續參加企業分紅。二是工資獎金:按勞分配,多勞多得。三是公共福利:按需分配,每人每年可得到3000元,各種福利待遇人人平等。由此確保村民收入持續增加,現在華西村的每個村民的個人資產少的有上百萬元,多的有上千萬元,家家擁有1到3輛轎車,每家每戶都有400到600平方米的別墅。
(二)社會保障體制
華西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村民享受福利優厚,每位村均民享有醫療、養老、就業及教育保障。華西村規定凡年滿50的婦女或年滿55的男子,每年均可享受1.2萬到1.6萬元的保養金。華西村村民子女享受免費入學制,出國留學的村民子女還可享受10萬元的現金資助。華西村還投資6000多萬元與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海醫院合作建成“華西體檢中心”,每個村民每年都可享受價值5000元的免費體檢,由該中心為村民提供優質的體檢,真正做到“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三)管理體制
近年來,華西村實行“一分五統”的管理體制,并始終堅持依法治村,民主建村,保障了四個民主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并且做到了“四化”:管理工作經常化、管理工作制度化、管理工作規范化、管理工作創新化,始終堅持科學化的管理。村黨委書記每天晚上都有碰頭會,對當天或近期將會碰到的問題及時溝通協商解決,不把問題留到第二天的工作中。華西的每個村都設有公開欄,民主監督,民主決策,重大問題需征求村民意見。華西村的重大項目問題或重大事件的解決方案,都會請專家反復論證思考后才會予以最后的決策。
三、華西的精神文明建設
華西村人在“富口袋”的同時,始終沒忘“富腦袋”,始終堅持對華西村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不斷提高村民的整體素質。
80年代,吳仁寶在村里建造了彩繪長廊和農民公園,彩繪長廊四通八達,綿延不絕十幾里,其中繪有全套的《水滸》、《三國演義》、《西游記》、《西廂記》的連環畫,以此來展示我國古典的文學名著風貌加強村民的思想建設。農民公園里建有二十四孝亭,亭中有根據我國古代著名孝敬老人故事建成的雕塑,如“陸績懷橘”、“王祥臥冰”等,以此來激勵村民發揚愛老敬老的的精神。
吳仁寶還在村里豎起了“八仙過海”的塑像,提醒村民像八仙一樣,人盡其才,各顯其能,鼓勵村民團結一致,群策群力,督促村民學習先進技術,努力掌握現代化的理論方法。
華西村里還設有“忠孝獎”獎勵:老人活到80歲,其直系親屬每人每年可獲得100元的獎勵;老人活到90歲,其直系親屬每人每年可獲得1000元的獎勵;老人活到100歲,其直系親屬每人每年可獲得10000的元獎勵。以此激勵村民不斷弘揚孝敬長輩贍養老人的傳統美德。
從1996年端午節起,華西村年年都會舉辦“粽子宴”,如今的“粽子宴”已發展成了“千萬人的宴會”,為村領導及時給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送問候送關懷帶去了便利,很好的加強了村領導和村民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村領導把握村民需求并及時做出響應。
在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設的舉措中,華西村已逐步形成了“與時俱進、率先發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創新創優、以人為本、共同富裕、協調發展、團結和諧”的華西精神,毫無疑問,這已成為了華西村引領時代潮流不斷發展壯大的寶貴經驗和財富。
文章標題:淺談華西村值得加強學習的幾個方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jingji/1431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