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的創業政策
1、放寬對微型和中小企業創業和經營的政府限制。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允許非正規個體戶和微型及中小企業發展,以降低他們與政府規制和行為有關的成本。
2、減輕稅費,廢除抑制微型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體制障礙,讓微型和中小企業發展有一個公平和良好的體制環境。
3、形成促進微型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體制。可在沙坪壩區首推民間借貸合法化、規范化的試驗。也可將有條件的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農村合作銀行,切實增加地方民營經濟的金融供給。
(三)創新創業融資機制,解決返鄉創業資金難題
1、拓寬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渠道。(1)解決農民工創業資金來源,對符合要求的農民工創業者從貸款額度、還貸時間上放寬限制,改善對農民工創業的融資服務。(2)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繼續采用信用證制度、農戶聯保貸款制度、各種抵押制度,并大力推進”農村信用工程”的建設。試行農民承包土地抵押,可以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發展基金,以企業會員制為基礎的農村信貸擔保資金等。(3)開放融資渠道。逐步放寬政策,允許民營金融機構進入民間融資領域,促進資金信貸的市場競爭,激活金融機構的信貸機制。
2、財稅扶持,解決資金問題。進一步改善金融環境,金融機構要為農民工返鄉創業“量身定做”特色金融產品,滿足農民返鄉創業的多樣化需求。試行林權抵押、合同抵押、存庫等形式,將返鄉創業農民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范圍,適當提高貸款度,給予財政貼息。
(四)創新創業培訓機制,提高返鄉創業農民工素質
1、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利用現有的教育基礎設施和科技人員,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培訓機制,以本地區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為導向,校企結合,開展招標培訓,將農民創辦的鄉鎮企業員工培訓納入“藍色證書”工程范圍。
2、發現培養創業農民,提高農民工創業人員帶頭致富和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能力,著力打造農民經紀人隊伍。一要充分發揮農村能人、致富大戶的示范、帶動和幫扶作用。二要加快培育各類農民經紀人隊伍,要對經紀人隊伍進行扶持和引導,提高素質,提升檔次,使經紀人隊伍成為促進農民創業的生力軍。要充分認識打工者在外出就業中的轉變成長,尊重他們返鄉創業的自主權,為更多的農民工創業創造好的政策環境。
3、建立農民工創業的培訓機制。一是制定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與創業培訓統籌政策,制定并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指南》。二是加強培訓機構的整合力量,重視教師隊伍和培訓機構的能力建設,著力打造我區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民工創業品牌,著力提高農民工創業培訓質量。三是改變創業培訓形式,開辦小班次、互動式、一對一創業培訓、項目提供、創業指導、政策扶持、跟蹤服務一體化的創業培訓模式。
(五)創新維權服務機制,降低返鄉創業風險
一是建立健全農民工維權服務機制,在區外農民工集中地設立“沙區駐外辦事處”,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在區級成立“返鄉創業農民工權益保障機構”。在各社區社保所設立返鄉創業農民工保障監察舉報投訴站,依法及時維護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合法權益。二是建立返鄉創業農民工聯席會議制度,著力解決返鄉創業農民工突出問題,嚴格執行相關政策,解決好返鄉創業農民工融資貸款、優惠政策落實等方面的問題。三是切實解決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后顧之憂,及時研究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四是切實保障返鄉創業農民工民主政治權利。借鑒奉節的做法,奉節目前在做好北京、江蘇宜興、四川成都、山西臨汾四個己建支部工作的同時,今年在廣東惠州、湖北荊州新建兩個外出創業群體黨支部。在農民工黨員相對集中的永安鎮等地建立“農民工黨員管理服務示范區”。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外出創業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服務城鄉統籌發展的作用。五是做好返鄉創業農民工公共衛生、文化生活、進城安居、子女教育及出行方面的公共服務工作,確保農民工安心創業、放心創業、盡心創業。
(六)建立政府與民間組織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合作機制
在我區農民工創業帶動就業項目上,引進社會力量和管理經驗,主動與民間組織合作,包括國際非政府組織(NGO)來共同參與農民工創業帶動就業的實施項目,開創我市政府與民間組織合作新模式。如爭取SYB國家項目辦和國際勞工組織的支持,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真正實現培訓效果的“高標準”、“名品牌”。
參考文獻:
【1】鄭功成黃黎若蓮.中國農民工問題與社會保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
【2】張躍進.中國農民工問題解讀【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7
【3】蔡昉白南生.中國轉軌時期勞動力流動【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4
【4】陽立高廖進中柒江藝.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J】.財政理論與實踐,2008,5:56-59.
【5】戴春英.積極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J】.學習與研究,2008,5:45-47.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