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8-11 09:52 熱度:
摘要:鹽堿土是世界上廣泛分布的一種具有特殊性質的土壤類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土地資源。然而,在鹽堿地上卻存在很多植物不適合生長的情況。而對于某些植物而言,卻能夠適應鹽堿地的物理化學環境,能夠很好地生長。本文主要對鹽堿地上種植耐鹽植物的脫鹽效果進行重點研究。
關鍵詞:鹽堿地;耐鹽植物;脫鹽效果
引言
鹽堿土地作為地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土壤類型,是地球上一種非常重要的土地資源,大概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4,面積約為10多億公頃。鹽堿地一般分布于世界各國國家干旱的區域,主要分布于非洲、歐洲、亞洲以及北美洲以西的部分地區。我國的北方地區鹽堿地較多,例如我國的天津地區就是一個鹽堿地較多的地區。對于大部分植物而言,是不適合在鹽堿土地上生長的,主要原因在于該種類型的土壤的含鹽量較高。本文主要以田菁、海邊月見草、沙棗幾種植物為例,闡述了鹽堿地種植上述耐鹽植物的脫鹽效果。
1幾種植物耐鹽能力概述
1.1田菁
在對田菁耐鹽能力進行測試過程中,主要設計了不同濃度的食鹽溶液(NaCl溶液),
由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隨著食鹽溶液濃度的逐漸升高,田菁的株高和生物量逐漸降低,而且其死亡率也逐漸增高。然而,當食鹽溶液的濃度小于O.6%時,田菁的株高、生物量以及死亡率三個指標均受到澆灌的食鹽溶液濃度的影響不大。當食鹽溶液濃度為08%時,田菁的株高、生物量大幅下降,分別為31厘米和149克,死亡率也比較高,達到了62.5%。
1.2海邊月見草
將食鹽溶液分別配成各種不同濃度,即0,0.3,0.6,0.9,1.2,1.5,1.8,2.1,2.4(%)等濃度梯度,當食鹽溶液的濃度小于0.3%時,海邊月見草在分支數、分枝長以及生物量三個指標方面沒有下降的趨勢,而且還遠遠高于對照組的植物的指標。由此可以看出,海邊月見草不受鹽脅迫的影響。當食鹽溶液的濃度,0.3-1.5%范圍之內,隨著NaCl溶液濃度的增高,海邊月見草的上述幾個指標及生物出現了逐漸下降的趨勢,而且死亡率也逐漸升高。當食鹽溶液的濃度在1.5-2.4%的范圍之內時,海邊月見草出現了大幅度的死亡,這就說明海邊月見草耐鹽能力在0.3%的濃度之內。
1.3沙棗
首先也是如上述1.1與1.2中的步驟,也是將食鹽溶液配成不同濃度,即0,0.4,0.8,1.2,1.6,2.0以及2.4(%)。將上述幾種不同濃度的食鹽溶液澆灌于沙棗植物之中,觀察其生長情況。具體如下表2所示:
通過實際試驗數據可以看出,隨著NaCl溶液濃度的升高,沙棗的株高和地徑逐漸降低,死亡率增高。但是當食鹽溶液的濃度小于1.2%時,則對其生長的影響不大。當NaCl溶液濃度大于1.2%時,沙棗的株高、地徑大幅下降,死亡率顯著升高,當NaCl溶液濃度達到2.4%時,沙棗植株全部死亡。
2種植鹽生植物對土壤脫鹽的影響
根據實際試驗數據顯示可以看出,濱海鹽漬土種植鹽生植物后,有個顯著的脫鹽過程,中度鹽漬土土壤表層(O一20cm)脫鹽率為3.10—6.41%,土壤中層(20一40cm)脫鹽率為4.08—7.66%,土壤深層(40—60cm)脫鹽率為2.93—4.74%,土壤脫鹽率最高的是中層,其次是表層,最低的是深層。重鹽土土壤表層脫鹽率為3.03—6.46%,土壤中層脫鹽率為4.23—7.20%,土壤深層脫鹽率為2.94—5.00%,土壤脫鹽率最高的也是中層,其次是表層,最低的是深層。從土壤脫鹽率來看,鹽生植物對中度鹽漬土和重鹽土的脫鹽效果相近。而裸露土壤中,土壤含鹽量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這是因為這些鹽生植物可以從土壤中吸收積累部分鹽分而且主要積累在地上部分,因而隨著鹽生植物的收獲,土壤鹽分就實現了轉移。而且種植鹽生植物后,植被蓋度增加,植物蒸騰取代了地面蒸發,避免了蒸發造成的地表積鹽。因此鹽生植物種植促進了土壤含鹽量降低,使土壤逐步脫鹽。裸露的土壤中,由于地表得不到有效的覆蓋,而本地區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蒸降比為3.6:1),使土壤表層繼續積鹽,土壤含鹽量增加,表層積鹽最為嚴重,其次為中層,深層最少。從植物類型上來看,在中度鹽漬土上按表層和中層的土壤脫鹽率排列順序為:白刺>星星草>田菁>堿蓬>檉柳>中亞濱藜>沙棗>海邊月見草>珠美海棠;在重鹽土上按表層和中層的土壤脫鹽率排列順序為:白刺>堿蓬>檉柳>沙棗>中亞濱藜>海邊月見草。
3種植鹽生植物對土壤無機養分含量的影響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沃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土壤有機質不僅能為植物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同時對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土壤水分、養分的供應和保持土壤肥力的演變產生重要影響;也將對土壤鹽分的組成和性質、鹽漬土的改良產生重要影響。從試驗數據可以看出,濱海鹽漬土在種植鹽生植物后,土壤有機質有了顯著的增加,中度鹽漬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21.1—30.3%,重鹽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了27.5—415%;在裸露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分別降低了186%和3I.7%。這是因為種植鹽生植物后,其落葉和殘留在土壤中的根系腐爛分解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物質,而且隨著土壤含鹽量的降低,出現了其它植物,其枯枝落葉和腐爛的根系,也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機物質的含量。植物根系的代謝活動和枯枝落葉的腐解,促進了土壤微生物的增加,加速了土壤有機質的轉化,從而使土壤有機質有了顯著的提高。而裸露的土壤中,植物覆蓋率低,土壤中的有機物質得不到補充,只有消耗,使土壤有機質的含量顯著下降。從土壤有機質的增加量來看,在中度鹽漬土上,田菁>星星草>中亞濱藜>沙棗>檉柳>海邊月見草>堿蓬>白刺>珠美海棠,在重鹽土上,中亞濱藜>沙棗>檉柳>海邊月見草>堿蓬>白刺。由試驗數據可以看出,種植鹽生植物后,濱海鹽漬土土壤含鹽量降低,有機質有了顯著的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數量增加,加速了有機物質的分解,促進了土壤無機養分的分解,土壤養分有了明顯的增長,土壤中的N、P、K顯著提高。在中度鹽漬土上,N增加了18.O一34.6%,P增加28.4—57.O%,K增加11.6~155%,在重鹽土上,N增加了45.5—67.7%,P增加42.2—94.5%,K增加12.2一18.3%。而裸露的土壤中,土壤含鹽量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提高,土壤有機質在消耗的同時,得不到有效的補充,土壤微生物的數量下降,土壤養分含量下降。中度鹽漬土上,裸露的土壤中N、P、K分別降低了12.7%、11.4%和9_4%:重鹽土上,裸露的土壤中N、P、K分別降低了32.4%、16.6%和11.4%。從鹽生植物對土壤全N增加的影響來看,在中度鹽漬土上,大小順序為:田菁>中亞濱藜>星星草>海邊月見草>堿蓬>白刺>檉柳>沙棗>珠美海棠;在重鹽土上,大小順序為:中亞濱藜>海邊月見草>沙棗>堿蓬>白刺>檉柳。從鹽生植物對土壤速效P增加的影響來看,在中度鹽漬土上,大小順序為:星星草>中亞濱藜>海邊月見草>白刺>沙棗>堿蓬>田菁>檉柳>珠美海棠,在重鹽土上,大小順序為:中亞濱藜>海邊月見草>白刺>堿蓬>沙棗>檉柳。從鹽生植物對土壤速效K增加的影響來看,在中度鹽漬土上,大小順序為:大小順序為:星星草>檉柳>田菁>中亞濱藜>白刺>海邊月見草>沙棗>堿蓬>珠美海棠,在重鹽土上,大小順序為:檉柳>中亞濱藜>白刺>海邊月見草>沙棗>堿蓬。
參考文獻:
[1]張永宏.鹽堿地種植耐鹽植物的脫鹽效果[J].甘肅農業科技,2005(3).
[2]范偉,李文靜,付桂,張治禮.一種兼具研究與應用開發價值的鹽生植物——海馬齒[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10(6).
[3]趙銀,柴琦,陳盈盈,朱萬合,李志龍,衛廣.鹽漬化土壤改良措施的作物生產效應[J].草業科學,2009(4).
[4]朱虹,祖元剛,王文杰,閆永慶.堿地的植被恢復與鹽堿地改良方法的評述[J].吉林林業科技,2007(5).
[5]林學政,陳靠山,何培青,沈繼紅,黃曉航.種植鹽地堿蓬改良濱海鹽漬土對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6(3).
文章標題:論鹽堿地種植耐鹽植物的脫鹽效果的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1296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