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作物生產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17 19:06 熱度:
摘要:行道樹種的選擇,關系到道路綠化的成敗、綠化效果的快慢及綠化效益能否充分發揮。因此,道路綠化樹種的選用,應考慮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征,考慮使用價值和觀賞效果。在道路綠化過程中,作為施工技術人員管管理人員,應使綠化工程本著統一性與多樣性相互協調,從全局入手,精心組織空間序列,開合有序,因地制宜,選擇適地適樹,達到“四季常綠,四季有花”的綠化配置效果,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創造出一條美麗的生態景觀大道。
關鍵詞道路;綠化種樹;選用
1.道路綠地的功能
1)遮蔽作用式栽植:用綠墻、喬灌木密集栽植,主要起到遮擋視線,掩蔽建筑或遮擋視覺污染物的作用;
2)遮陰作用:栽植冠大蔭濃的喬木行道樹,在行人最多的人行道旁,以遮陰為目的進行栽植樹木;
3)裝飾作用:采用裝飾效果好的綠化形式,一般可用矮籬、花帶、花境、帶狀花壇等裝飾美化街景;地被栽植:對露土處用地被植物覆蓋,減小地表徑流,減輕水土流失,減少地面揚塵,美化地面;其他栽植:如隔音栽植、防風沙栽植等。
2.道路綠化類型
2.1按景觀栽植特點進行分類
1)密林式:路旁為茂密林帶,寬50m以上;
2)自然式:路寬6m以上,自然式種植,疏密結合的自然式草坪、樹叢、樹群或花叢;花園式:道路外花園、廣場、林蔭道;3)田園式:道路旁田園風光,路兩側有苗圃、果園、花圃、田野、農舍
等鄉土景觀;
4)濱河式:道路一側臨水,綠化與水景結合;簡易式:僅種單行行道樹,不形成綠帶,綠化結構簡單。
2.2按道路綠地類型進行分類
1)行道樹種植設計:樹木定干高度不小于3.5m,定干高度即第一分枝點的高度,宜高不宜低,此種枝下高與街道上車輛通行成相互影響關系。樹干距道牙不少于0.5m,要保持足夠間距,即樹木種植點要與地上地下的管線、建筑、構筑物保持足夠間距。
2)街道綠帶設計:包括分車綠地、人行道綠帶、街道防護綠帶和基礎綠帶。其中分車綠帶種植設計應該遵循下列原則:人行橫道穿越綠帶處,可種喬木和鋪設混凝土方磚,該處不宜種植綠籬及灌木,以免影響行人穿越分車綠帶,要注意滿足行人穿越的需要;人行橫道穿越綠帶端部附近,端部宜種植低矮植物;公交車輛停站處,應有喬木遮陰,此處分車帶一般不配植灌木、草花或草坪,僅作遮陰綠化;分車帶的綠化形式包括:種植行道樹、作草坪、布置樹叢、設綠籬。
3)人行道綠帶設計:設計寬度一般為1.5-4.5m,列植一行喬木,喬木下可配置灌木,若寬度4,5-6m,可種兩行喬木及灌木。寬度10m以上,則宜種植樹叢、花叢、色帶等。在種植形式上,規則式為等距、行列式栽植;自然式為帶狀種植、塊狀種植或叢植;混合式,既有等距的列植,也有自然的叢植,還可以布置色塊或作花境。
4)街道防護綠帶設計:植物選擇一般以高大喬木為主,可用窄冠大喬木結合密葉類大中型灌木。設計上可采用喬灌木復層混交,用兩種樹種作行間混交,種植形式盡量多樣化。
5)基礎綠帶設計:植物可選用灌木、綠籬、花木、藤本植物,種植設計上與建筑保持適當距離,避免樹木雜亂,有條件時可作墻面綠化。
6)交叉路口種植設計:宜用高0.7m以下的灌木與草本植物,視距三角區不得有遮擋視線的植物;
7)交通島綠地設計:在城市街道可采用草坪灌木型、大花壇型或整形矮籬型;在居住區可采用小游園和花園廣場方式處理。
8)游憩林蔭道設計包括以下三種形式:
a)簡單式游憩林蔭道設計:最窄8m,含一條3m寬步道和兩條綠帶。兩條綠帶內可設座椅,并可各種一行喬木和一行灌木,林蔭道節點處可設花壇、小水池、花架等;
b)復式游憩林蔭道設計:寬⒛m以上,含兩條游步道與三條綠帶,中間一條綠帶可布置花壇、花境、灌木、綠籬或種植喬木,兩側綠帶旁設休息設施;
c)游園式游憩林蔭道設計:寬20m以上,有兩條以上游覽道及多種景觀與休息設施。
9)濱河路綠地設計:岸上樹木的林冠線應高低起伏,使對岸所見樹林變化更豐富,增加水景的藝術性。水邊宜種耐水濕的樹種;如垂柳、旱柳、竹類、楓楊、榕樹、水杉、池杉等。
10)步行街綠地種植設計:以遮陰喬木、花臺、花壇、草坪為主;以盆栽、花缽、花箱作補充,選耐半陰、生性較強鍵、觀賞價值高的植物。
11)立交橋區綠地設計:草坪加喬灌木型或點綴花灌木;草坪和色帶、花叢型;色彩裝飾。近橋面不種高樹,靠近橋面處不得種遮擋視線的樹木。
3.道路綠化種植原則
3.1適應性原則道路植物生長的立地條件較嚴酷,土壤干旱、瘦瘠、板結,環境污染相對嚴重(粉塵、有害氣體、噪聲),人為損害較頻繁,生長受地上地下管線制約,車輛行駛頻繁,因此應選擇適應性強、生長強健、管理粗放的植物。
3.2生態性原則進行植物的多層次配置,喬灌草、喬灌花的結合,分割豎向的空間,創造植物群落美。植物配置講求層次美、季相美,從而起到最佳的降溫遮陰、滯塵減噪、凈化空氣、防風防火、防沙、防雪、防災抗震、美化環境等城市其他硬質材料無法替代的作用。
3.3以人為本原則在綠化設計時要適應人的行為習慣與審美習慣,要充分考慮行車速度和視覺特點,將路線作為視覺線形設計的對象,提高視覺質量,防治眩光,保證交通便利、游憩舒適、觀感愉悅;道路綠化帶采用大手筆、大色塊手法,栽種觀葉、觀花、觀果植物,適應不同車速;空間上采用多層次種植,平面上簡潔有序,線條流暢;濱河道路、景觀道路等路線,立地條件較好,宜采用群落式種植,體現植物生長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層次與季相變化。
3.4藝術性原則植物景觀與街景結合,形成優美的城市景觀。綠化設計要講究藝術性,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趣味,要使街景園林化、藝術化。
3.5多樣性原則要選擇適宜植物,創造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特色,要注意植物種類的搭配應用,不同路段的植物種類和綠化形式都要有所變化。
3.6安全性原則道路植物景觀的營造不得妨礙交通、建筑及管線設施的安全運行,不得遮擋交通標志和行車視線,行道樹定干高度應符合規范,襯托建筑,但不得妨礙建筑的功能,與地上地下管線保持足夠間距。
4.道路綠化樹種選擇
道路綠化樹種的選用,應考慮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征,考慮使用價值和觀賞效果。樹種選擇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條:
文章標題:公路綠化樹種選用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nongye/zuowushengchan/83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