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歷史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19 08:45 熱度:
摘 要:黔南州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有效開發和發展我州民族文化產業,對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但目前我州民族文化產業還很落后,存在諸多不足。因此要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通過調動政府、市場兩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推動我州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是國際公認的“綠色環保產業”、“無公害產業”,這個產業的發展不僅有著積極的社會價值,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文化產業以人們的精神文化娛樂需求為基礎,通過高科技手段,將文化與經濟的全面結合而形成。隨著文化產業的興起和發展,我國一些發達地方,積極推動創意型行業的發展,建立起一批具有開創意義的文化產業基地,提升了這些城市產業發展水平,優化了產業結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我州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積淀著濃重傳統文化,以其神秘古樸的色彩,其原真秀麗的山水、古樸自然、濃郁深厚的民風民俗和保持完好的歷史文化享譽中外,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不但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通過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依托民族文化旅游脫貧致富。我州的許多少數民族,至今仍保持著較多原生態生活習俗和純樸民情民風的文化形態,隨著交通的便利而逐漸為外界所認知。民族文化產業是促進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渠道,在構建“和諧黔南、幸福黔南”、力促黔南社會經濟更好更快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今天,深入研究和理順我州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思路,對我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筆者試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膚淺認識:
一、我州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不足
文化產業發展得好的地方,或是經濟條件好,或是旅游業發達,或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在我州的現狀呢?有好的民族資源、有好的山水資源、有好的創意資源,但目前卻沒有發展成產業。相對于同為民族自治州的黔東南州而言,我州民族文化產業已遠遠落后,黔東南州通過大打民族牌、旅游牌、文化牌,提高了在全國的知名度,其民族文化產業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格外耀眼。而我州的民族文化產業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往往處于“倒貼錢”的境地,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
(一)政府在民族文化產業發展中占主導地位,缺乏市場因素的普遍參與和投入。由于政府的決策地位,在各種文化產業活動中,一般由政府定調、政府投入,而沒有融入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政府適當介入是必要的,但長期由政府“跳獨角戲”,勢必導致民族文化產業重蹈計劃經濟的覆轍,因缺乏市場導向而天生無力、后勁不足。這樣的發展模式就不會形成產業。比較黔東南州的西江苗寨,我州雖然努力推出不少民族風情村寨,但目前仍沒有形成可以與之媲美的“產業村寨”。其他文化活動所面臨的境遇也大抵如此,各地文化節會一類的定期旅游、文化活動雖層出不窮,但因創新不夠,缺乏市場因素的積極介入和有效指導,基礎設施得不到持續完善,文化產業發展條件相對落后,以致每年都在原有的基礎上舉辦,效果和影響力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在總體上始終不成氣候。其場面往往表現為政府組織時,其興也勃焉;政府退出時,其衰也忽焉,民族文化產業得不到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產業發展形式單一,民族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和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新興高端需要創新理念的產業,提供給我們的是寬泛的與文化的、藝術的價值相聯系的產品和服務,而不簡單的局限于娛樂的范疇,它們包括書刊出版、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錄音制品、電影電視,甚至時尚、玩具和游戲,由此引起人們對文化產業的極大興趣,并愿意投入文化消費。但目前,我州民族文化產業尚不能推出人們需要或喜愛的文化節目,沒有與人們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文化消費形式單一,文化產業市場動力不足。另外隨著群眾急切盼望盡快增加貨幣收入的渴求,在外出務工浪潮的沖擊下,人員大量外流,民族歌舞表演隊幾近消亡,不少表演隊已不復存在,旅游表演隊伍名存實亡。這是旅游接待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比如都勻市榔木民族寨有170個男女青壯年勞動力,原表演隊皆是從中挑選、培訓。現50%都長期在外打工,30%就近就地務工,特別是17至35歲的年輕婦女幾乎外出殆盡,留存下來的又不適合進行培訓表演。同時,由于缺乏市場的正確導向,僅憑原有留守人員自己創作,導致節目表演乏味、俗套,原本具有豐富表現形式的民族風情表演,現留存的越來越少,反復表現而缺乏創新,游客觀之索然無味,舉興而來,敗興而歸。
(三)文化產業創意人才缺乏,文化知識產權工作欠缺。文化成為產業后,就需要“新媒體階層”,如藝術策劃、投資人、經紀人、傳媒中介人、制片人、銷售商、文化公司經理等,這些人屬于至少受過三級教育(策劃、營銷、管理)的復合型高級人才。創意人才是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創意人才的缺乏,嚴重制約創意產業的發展。由于體制機制的等原因,從總體上來看,民族文化知識產權在發展手段、發展組織以及發展主體上存在局限,沒有整合各地經濟發展的擴張效應,文化知識產權戰略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未充分體現。
(四)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當地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這主要表現在民族文化旅游接待方面。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群眾觀念的嚴重滯后,民族旅游接待原先屬群眾自主開發、自主管理的形式,群眾素質不高,因而造成管理無序、混亂。造成每次接待活動群眾收益甚微,有時甚至比不上種糧打工,由此導致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夠。而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使得旅游設施簡陋、衛生習慣落后,食宿條件無法滿足游客需要。
二、我州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一些建議:
在新興產業蓬勃興起之時,我們尤其要避免發展的同質化、物質化、近視和盲點,應深刻認識我州的具體情況,緊緊抓住機遇,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加大力度將市場資源有效運用,通過調動政府、市場兩個積極性,整合州內州外兩個資源要素,讓內外市場互動起來、資源特色聯動起來、政府民間聯合起來,形成多元社會主體共同負責的組織運作方式。
首先,黨政機關要加強對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前沿性和未來發展態勢的理解、認識與認同。要在提出思路、完善政策、加強監督、提供服務、優化環境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從崗位特色出發,運用自身掌握的資訊、專業知識等,主動地創新服務,以延伸服務職能,為聯盟提供引導、協調和咨詢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中。各級決策層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學習和掌握世界各國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理論、戰略、成果、經驗、方法和措施,學習我國一些地方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成功經驗,同時對文化產業的投資風險存有清醒的認識,在思想上樹立抗風險的能力。
其次,在市場經濟的主導框架內推動體制改革,重視項目帶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我州現有的文化產業基礎十分薄弱,體制上仍然存在著一些有形無形的壁壘,文化部門的制度改革和產業改革相對封閉,只有改變經濟體制改革與文化體制改革不對稱或不平衡的現象,才會使創意成為產業,使文化產業發展有新的突破。同時以項目聯系各方、組合各方,整合資源。通過引進項目,持續運營,形成集研究、策劃、咨詢、設計、宣傳、推廣等于一體的項目鏈、產業鏈。通過資本營運公司等各種社會組織對區域性民族文化資源進行資本化、市場化運作,既保證民族文化的公共利益,又充分實現其經濟效益。
再次,完善和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加大文化產業人才的教育與培養。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突出獨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特點,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知名度,從內部與外部完善和優化發展環境。要加大投資力度,改變原有的人才培訓機制,鼓勵創造,鼓勵創新,推動我州文化產業的健康高速發展。
總之,通過發掘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民族旅游業,形成有活力的民族文化產業集群,是我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捷徑。要認真學習和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講話精神,高度重視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立足我州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利用我州獨有的優勢,尋求發展的最佳途徑,以先進的文化理念指導各種經濟運行活動,使民族文化產業稱為我州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章標題:淺談黔南州民族文化產業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lishi/1615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