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歷史論文 發布日期:2013-09-07 09:39 熱度:
歷史文化論文發表期刊推薦《美與時代·城市版》雜志系鄭州大學主管,河南省美術學會,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主辦,美與時代雜志社出版的城市建設專業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2592,國內統一刊號CN: 41-1061/B,郵發代號: 36-107。為適應當前城市發展需要,經河南省出版局批準,美與時代雜志社推出城市版,將為中原經濟區建設貢獻微薄之力。
摘要: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本文探討了我市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開發的構思,重點對安陽古城、殷墟等歷史文化遺跡的保護與規劃進行論證,提出了以歷史為依據,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可持續發展的改造文化古都的有效方法,通過對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研究,將對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更新
河南安陽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國最早的古都。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后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在這里出土。早在3300多年前,商王盤庚遷都于殷,一直到商朝滅亡,共傳位八代十二王,歷時273年。史稱殷都,這里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文化都有很大的進步,成為商代后期的整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殷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城市范圍的,長期固定在一地的國都。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安陽位于黃河下游西段的北岸平原上,西部丘陵起伏,中東部為沖積平原,漳河、衛河等幾條古老的河流由東向西橫貫其間,早在2萬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留下了舊石器時代的“小南海文化”。商王盤庚把都城從奄(山東曲阜)遷到安陽小屯一帶,改稱為殷周滅商,殷都遂為廢墟。歷史上著名的文王囚而演《周易》、婦好掛帥、武王伐紂、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經發生在這里。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曾留下“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詩句。
一、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及作用
1、殷墟
殷墟為中國最早的古都,位于中國河南安陽市殷都區小屯村,橫跨洹河兩岸,殷墟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1961年,殷墟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13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安陽古城
安陽古城、始建于后魏天興元年,增筑于宋景德三年,周圍十九里,門上有箭樓和角樓各四座,城外有護城河,城內有馬道。城內街道布局具有中國典型的古城風貌,以南北大街為中軸線,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眾橫交錯,整個街道布局為片字型,布局嚴謹,層次分明。南北大街上有鐘樓(已重建),鼓樓,城門對稱布置了許多重要古建如天寧寺、文峰塔、高閣寺、城隍廟。其他還有韓琦廟、晝錦廟等,城中一些街坊民居保存完好,灰磚土瓦,院落整齊,呈現典型的明清城市傳統風貌。
3、袁世凱墓、養壽園及袁氏小宅
袁墓規模較大,保存完好,布局與造型婦幼特點,呈現半封建半殖民地建筑風格。
袁氏小宅位于安陽老城內三道街中段路東,是傳統四合院住宅,建筑形式為中西合璧,養壽園因戰亂已毀,但基地尚存,這些均為中國近代建筑藝術珍品。
4、城郊部分
修定寺唐塔、羑里古城與文王演《周易》遺址,岳飛廟、岳宅、小南海、北齊石窟、靈泉寺、萬佛溝、曹魏鄴城遺址。這些均為國家級及省級保護單位。
二、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改造構思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
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往往就會就事論事地對每個文物古跡劃幾道保護圈,而不能反映出城市歷史文化價值的內涵和城市特色的完整體系。從安陽的特點來看,沒有殷墟就沒有安陽古城的地位,沒有古城,就沒有了依托。應以殷墟為重點,突出保護殷商文化,充分體現殷都的特點;對古城保護改造的指導思想是本著“全面控制、重點保護”的原則,把古城保護與改造建設妥善結合起來;以安陽河為紐帶,聯系殷墟、老城、袁林、新城,形成歷時文化和旅游文化兩個體系。
明確整個城市的保護等級及范圍,對重點地段作逐個、深入地保護規劃,明確保護的范圍界線、必要建設的設施或建筑,以及合理的開發和旅游服務的規劃等。
三、安陽古城區的保護規劃
安陽古城面積約2.4平方公里,城內以居住和商業為主,現有居民約9萬人。安陽城歷史悠久,文物古跡多,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安陽市人口劇增,古城的科學規劃、合理保護利用迫在眉睫。
�。薄鹘y民居的保護
改革開放以后,安陽市建設規模逐年加大,古城的傳統民居在消失速度上也急劇加快。傳統民居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在某些方面有現代建筑所不具備的優點,選擇質量好、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四合院3-5處,作為古建筑進行保護,選擇保留較好的傳統街區和成片傳統民居進行原樣保護,對已確定保護的傳統民居,還要編制以體現地方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委主體的利用規劃。
2、重點文物古跡的保護
古城內重點文物古跡豐富,這是古城重要特色之一。對于保存較好的,立足于保護好現有的真實環境,對于保存較差的,應立足于科學考證的基礎上翻修。文物古跡全部損毀的,應實施遺址保護,視情況需要,需要復建的,應以史實為依據,在原址上復建。
3、古城內部道理的的調整
從保護古城面貌及不破損較好民居為原則,但需兼顧到改善環境的要求,道路的改造拓寬必將影響沿街的建筑,所以要慎重對待,規劃確定,應基本保持古城道路格局,根據現代化交通需要,可適當調整拓寬。
4、古城區的視線規劃
嚴格控制全稱的新建房屋與構筑物的高度,從城內的幾個重要的制高點,考慮相互通視的的要求,主要為鐘樓、文峰塔、角樓、相州賓館,形成古城的視線走廊。逐步整治高度突破視廊的建筑。
�。�、古城內建筑環境協調問題
古城內一些違章建筑,不能改造的丑陋的建筑應拆除,近年居民自行改建的平頂紅磚樓房,應該改建過程中加以改造,可采用加蓋屋頂、粉刷墻面等措施來實現新建筑與古城風貌的統一。沿護城河兩側,由于過去以多層建筑代替城墻的思想指導,新建了不少造型單調,與古城氣氛不相協調的住宅樓及辦公樓,從長遠想要逐漸改變。
6、古城綠化
古城綠化采取點、線、面相結合,重點綠化與普遍綠化相結合,形成完整的綠化系統。結合古城改造開辟小塊綠地,結合古跡形成具有安陽古城特色的小游園,增設代表安陽老城文化的城市雕塑、小品。在環城河兩側,已逐步形成了環城綠化帶和游園,對于環城河外側的游園、綠帶,應提高綠化藝術水平,激發人們對安陽傳統文化的遐想。
四、結語與展望
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就是安陽文化的保護,文化是一個地域的靈魂與品位,而祖先留下的建筑遺產則是文化內涵的載體與物化,承載著這片土地先民的生活和文化積淀。安陽是一座飽經千年滄桑的城市,持續著曾經的輝煌,傳達著歷史的回響,了解安陽的歷史,珍惜、把握安陽的現在,在安陽未來建設中,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和諧發展,交相呼應。安陽的明天將是一座熔鑄著千年文化的精神,充滿創新與活力的現代城市,一個充滿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理想城市。
參考文獻:李其榮、楊北帆編著,城市規劃與歷史文化保護。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文章標題:歷史文化論文發表之安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淺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lishi/186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