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倫理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5-18 16:09 熱度:
社會發展趨勢是在不斷變化的對于在社會需求還是對于改革制度上與倫理價值是分不開的,以下是小編對于國內民眾倫理價值失調原因分析的方面。
摘要:從總體上來說,30多年中國社會的倫理價值由一元到多元的撕裂是在政策變化的前提下,在市場化過程中,隨著所有制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及西方倫理的催化下發生的,這四個因素共同構成了當代中國價值分化的動力系統,其中政策變化是前提即外部動力,市場化是內在的根本的動力,所有制和產業結構調整則是現實動力,西方倫理是直接動力,它們四者的綜合作用促成了現實的倫理價值撕裂的發生。
關鍵詞:倫理價值,倫理制度,倫理論文
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打虎”,“拍蠅”工作持續深入,社會風氣為之一振,但導致這些老虎蒼蠅產生不僅僅是制度的問題,更深層次的是社會一元的倫理價值撕裂為多元所致,體現在當代人際關系中重利輕義、缺乏友善、缺失責任觀念等方面。而產生一系列倫理問題,究其根本是由改革開放后生產關系的調整導致的。
推薦期刊:《倫理學研究》辦刊宗旨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思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倫理道德體系服務。讀者對象為高校從事倫理學教育和研究人員、理論宣傳工作者。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改革開放拉開了中國走向市場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序幕,同時帶來的也是社會整體性的倫理價值由原本的社會一元價值向多元價值的撕裂。這一改變是以利益格局調整為觸發契機,造成客觀上社會一元倫理價值觀的撕裂,其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思考。
第一,政策變化成為倫理價值觀變化的前提。新中國建立后,隨著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黨和國家開始著手完成消除階級差別、統一思想的工作。通過一系列行政性手段,達到了利益與思想形式上的一致性,社會個體倫理價值尺度與社會群體倫理價值尺度統一于一體,形成了一元倫理價值。
改革開放后,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承認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重要地位,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客觀上承認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利益的合理性,意味著社會利益主體逐漸從統一走向分化,利益的分化標志著社會原本的倫理價值由一元走向撕裂分化。
第二,市場化推動了倫理價值一元的撕裂。首先,市場化造就了不同利益主體存在。改革以后,通過一系列市場化的改革,率先產生了一批從國家集體獨立出來的利益主體。整體利益格局的打破,新的利益主體被市場所催生,利益主體對自身合法利益渴望獲得倫理認可,必然造成倫理價值觀由一元向多元的撕裂。其次,市場催生了利益主體的差異。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后,市場作為重要的資源配置方式,社會個體通過自身掌握的生產要素來共享這種資源的配置方式帶來的利益。但是由于社會個體在占有生產要素其他方面的限制,導致其在資源配置中獲得的資源并不均等,也導致社會個體在社會運行體系中各自所處地位上的新差距。社會個體站在各自的立場呼喚對社會資源的公平占有,導致其不同的倫理價值訴求。同時,市場化的利益格局為人際之間的關系埋下隱患。市場的逐利性是在優勝劣汰的規則下產生的,在資源的有限性的大前提下,客觀上造成了人與人之間成為競爭對手的可能性,使得利益主體對他人的友善期盼降低,潛在的危機意識增長。
市場造成了不同利益主體的產生,在發展中造成地位的差異,在運行中造成人與人價值的潛在對立。最終使得價值的一元的倫理價值的撕裂。
第三,經濟改革中所有制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成為了現實主體倫理價值多元化的動力。隨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提出,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相適應,我國在所有制結構上改變了過去單純的公有制經濟成份,逐步允許個體、私營、合資及外資經濟的存在,而且在國民經濟中,非公有制經濟所占的比重在不斷加大。由于不同所有制內部的產權所屬不同,經營方式不同,對人員的獎懲機制不同,必然帶來不同所有制之間個人收人水平的差異,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員將從收益比較低的部門流向利益比較高的部門。所有制結構調整所引發的與之相關的社會成員的流動與分化,社會成員也必然根據自身的主體需求,提出相應的倫理價值的訴求。
第四,中西方倫理價值的碰撞加劇了一元倫理價值的撕裂。
在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全球化的雙向互動中,東西方倫理的碰撞無法避免。中國倫理走的是價值內在超越的路線,西方倫理走的是價值外在超越路線,由此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國倫理價值提倡群體本位,崇尚集體榮譽,提倡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謙虛謹慎等美德價值,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恪守中庸之道,知足常樂,保持和諧;西方倫理價值強調個體本位,崇尚個人奮斗、自我價值,注重個人自由、尊重個性發展,重理性,重科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僅迎來了西方先進的技術與經營方式,也迎來了其文化中特有的倫理價值觀,它以個人主義為內容的西方倫理價值觀在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國社會尋找到了某種適宜的土壤,并與中國本土的倫理價值觀發生激烈碰撞,由于這種倫理價值觀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生成,其成熟度使得其在倫理值標準、價值行為的選擇、與價值取向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人倫理價值,加劇了我們一元倫理價值的撕裂。
舊有體制的打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確立,西方倫理的熏染,而市場的獨特規則對參與主體掌握的不同生產要素,造就在社會體系中地位的不同與對立的產生;主體對自身利益的覺察,地位差異,階層的分化,主體對自身利益在整體社會中的認知,致使當代中國人的倫理價值由一元取向撕裂為多元倫理價值,最終造成了當代中國人倫理價值的失調。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系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系中,吸取自己的倫理觀念。
改革開放后,生產關系的調整,在“西風”的沖擊下,我國倫理價值從一元撕裂為多元,從向往集體榮譽到個體危機的關注,倫理價值取向必然導致社會個體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利益及價值的認同,缺少對他人與集體的倫理責任和熱情,造成社會各個層面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系列倫理失范和失德現象,相應地當代中國人對社會氛圍的期待感降低,幸福指數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文章標題:國內民眾倫理新發展需求轉變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lunli/3852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