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倫理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8-07-24 11:19 熱度:
倫理學所放映社會現象與社會制度方面的一些事項,就比如說對于老年護理教育現狀中的一些倫理學方面的一些事項,關于這些僅供大家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空巢化的加劇,日益增加的護理需求與滯后的老年護理教育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已經成為重大的社會問題。本文結合文獻從倫理學角度出發,探討如何加快高素質老年護理人才培養,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戰略目標。
關鍵詞:老齡化社會,社區,老年護理教育,倫理,倫理學論文
1國外老年護理教育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對養老服務、老年護理及教育等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不同形式的養老結構發展迅速,福利養老、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和法律較為健全,已經達到了老年護理教育科學化、老年護理隊伍專業化,服務質量標準化[1]。美國護士協會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提出發展老年護理專科護士,2010年全美共有6741名老年護理高級實踐護士,持有美國護士認證中心或美國護理科學院證書的研究生學歷老年開業護士和臨床護理專家各有3972人和574人,其就業資格近年來開始過渡到臨床護理博士學位[2]。國外老年護理高級實踐護士,其先進的養老服務理念及老年護理實踐的專業化、標準化和優質化,特別是老年人綜合社區護理(integratedcommunitycareforolderpeople,ICCOP)護理模式不僅能滿足患病老人的整體需求,而且節省了大量的醫療費用和資源,不斷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3-4]。
推薦期刊:《倫理學研究》創刊于2002年9月,是國家一級學會——中國倫理學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一份學術理論刊物,其作為中國倫理學會的學術會刊,辦刊宗旨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思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倫理道德體系服務。讀者對象為高校從事倫理學教育和研究人員、理論宣傳工作者。
2國內老年護理教育現狀
我國已于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近年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建立。老年人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生理機能退化、行動不便、慢性病增多,護理需求增多,并受文化、環境、經濟、慢性病影響,養老服務需求差異化、多樣化明顯,不同形式的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加速了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5],但現階段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教育體系還遠未成熟和完善,從事老年護理人員的學歷和綜合素質偏低。具體表現為:①老年護理觀念滯后,老年護理被認為主要是生活照顧[6];②專業設置空白,各層次的護理教育中均沒有開設老年護理專業[7];③老年護理學課程缺乏有針對性的實踐技能訓練[8];④老年護理職業培訓教育欠規范[9];⑤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偏低,對社區護理需求較高[10];⑥社區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介于較低水平[11]。
3發展老年護理教育的倫理學思考
綜合國內外老年護理教育的研究成果發現,我國老年護理教育與國外相差甚大,老年護理教育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尚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筆者認為,實現“健康老齡化”戰略目標,加快高素質的老年護理人才培養不僅是醫學教育問題,同時涉及社會倫理學問題。結合我國國情和老年護理現狀分析如下。
3.1從老年護理倫理學角度出發,加強老年護理道德教育,增加老年護理從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
我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發展中國家,日益增加的老年護理需求與滯后的老年護理教育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一方面老年護理專業人才極度缺乏,專業設置空白,各層次的護理教育中均沒有開設老年護理專業;另一方面我國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待遇低、工作累、缺乏社會保障,大多數護理專業學生從事老年護理的意向低。因此,在現代護理教育中,一方面要積極發展老年護理專業教育,探索培養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途徑,規范老年職業教育;另一方面針對目前不同層次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如護士、護工、保姆、家屬和志愿者等,加強老年護理道德教育。通過繼續教育、網絡教育、學術講座、專業培訓等形式強調老年護理是一種更具社會意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的工作,是弘揚中華民族歷來奉行尊老、養老的美德,對待老年病人必須有強烈的責任心,始終貫穿誠心、愛心、細心、耐心的原則,在護理工作中要做到仔細、審慎、周密,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忠實于老人的健康利益,不斷提高老年服務質量,維護他們的健康。對于在校的護理專業學生通過增加養老院、社區護理見習實踐貫穿老年護理道德教育,鼓勵和引導他們去養老機構和社區衛生部門工作。
3.2從社區護理倫理學角度出發,注重人文素質的培養,滿足社區老年人群的差異化、多元化護理需求
通過對我國農村和城市養老方式的分析,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社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社區醫養結合的老年護理模式成為各界學者的研究熱點。社區護理是集預防、保健、臨床護理、康復及健康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護理服務,由于我國各地社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養老醫療保險覆蓋面不全、居民收入高低不均、不同的身體健康狀況使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差異化、多元化明顯[5]。從社區護理倫理學角度出發,要滿足社區老年人群的差異化、多元化護理需求,開展綜合性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組織、管理能力等人文素質修養。因此在老年護理專業教育中,不但要培養老年護理具備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老年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培養。一方面課程設置中要開設老年人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管理、護理社會學、臨終關懷與護理、護患溝通、健康教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人文課程[8];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程和人文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通過生動的老年護理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問題討論、情景演示、綜合性實驗等教學方法,強化人文素質培養,加強了學生對老年服務對象的理解,更好地與老年人進行溝通和互動,體現社區人文關懷,做好社區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讓老年人獲得身心的雙重照護,才能符合市場的需求。
3.3從生命倫理學角度,樹立“整體護理”理念,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
生命倫理學是人類出于對生命的熱愛,以實現人的自由與和諧為目標,關照和反思現實生活的一門學科[12]。從生命倫理學的觀點出發,對老齡人人格、尊嚴及其生命價值的尊重,不僅要重視生命時間的數量,還要重視生命時間的質量[12]。老年護理不僅是生活照顧,還要注重老年人情感及精神的需求,提供社會支持,維護好老年人的人格及生命尊嚴,滿足老人“生理-心理-社會”的整體需求。因此,要教育護生樹立“整體護理”的現代護理理念,以人為本,按照護理程序針對不同對象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職業、知識結構、信仰、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環境及病史等進行詳細評估,制定切合老年人實際的護理計劃,實施“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的整體護理,才能提高老年人生命質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10-11]。同時遵循生命倫理學“公正平等”原則,對高齡、貧困、失獨、優撫、三無、殘疾老年人等弱勢老年群體,要一視同仁,讓這些老年人有尊嚴而又體面地與其他老年人一道安享晚年。
文章標題:老年護理教育中倫理學運用方式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lunli/3886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