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邏輯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04 08:45 熱度:
摘要: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開發是解決城市“空間危機”、實現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而對城市公共綠地居多、生態環境良好的城市,慎重的開發公共綠地地下空間無疑成為解決城市用地緊張、生存空間擁擠、配套設施不足,交通阻塞、生態失衡的另一種手段,筆者從城市公共綠地的類型談起,論述其地下空間開發的適宜性以及就目前其地下開發尚屬難點的領域提出了創新性見解,包括地下空間權屬關系的轉換嘗試,綜合評估推出試點,地下空間開發的細則流程等,目的是探討如何合理的利用公共綠地地下空間,提高土地的集約化利用。
關鍵詞:生態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
城市的高速發展,人口的激增,許多城市出現了用地緊張、生存空間擁擠、配套設施不足,交通阻塞、生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城市問題的嚴重性喚起人們開始反思如何挖掘空間資源,如何減緩城市建設活動對城市生態的影響,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在人類探索“生態城市”這一理想居住模式的過程中,地下空間以其特有的優越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1991年在東京召開的地下空間國際學術會議通過了《東京宣言》,提出:二十一世紀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世紀,并預測21世紀末將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地下空間中。實踐表明,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節省土地資源、緩解城區高密度、人車立體分流、疏導交通、擴充基礎設施容量、增加城市用地、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景觀、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態、提高城市總體防災抗毀能力的最有效途徑。而增加城市空間容量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提高開發強度、舊城改造、新地開發、大規模地下空間開發等,筆者著重結合深圳市福田區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的實踐成果,論述公共綠地這一類型的地下空間開發,包括城市公共綠地的劃分,不同類型公共綠地的地下空間開發的適宜性以及公共綠地地下開發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旨在探討如何合理實現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進一步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1、城市公共綠地的分類與其地下空間利用方式
1.1、公共綠地分類
公共綠地指向公眾開放、為城市居民共享、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的休閑娛樂場所、有一定的游憩設施的綠化用地,是開展科學文化教育及鍛煉身體、城市防災避險、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理想場所。在國際上對公共綠地沒有統一的分類方法與標準,而國內不同地方的分類標準也不相同。《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把公共綠地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公園,指常年開放供休息游覽、進行科普教育、開展科學文化活動、有較好的植物配置、有一定設施和藝術布局的各級公園綠地,包括綜合性公園、專題性公園(如動物園、兒童公園、植物園)、居住區公園(但不包括組團綠地、宅前綠地)、文物和紀念性公園等;二類是街頭綠地,指沿道路、河湖、海岸和城墻等設置,寬度大于8米以上,并設有一定游憩設施的綠化用地。根據等級分為市區級、街道社區級,根據空間形態分為點狀、線狀、面狀。而筆者在總結以上不同分類標準的基礎上,根據項目研究需要,認為“公共綠地”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獨立占地、具有獨立的土地權屬的公共綠地,不包括用地單位內部的公共綠地;二是政府主導建設但不包括小區業主所有的組團綠地及小區內部空間;三是規模大于500平方米(小區游園的最小規模);四是若為道路側綠地,寬度應大于8米。根據含義將公共綠地分為三類,分別是市區級公園、社區公園、街頭綠地三類(圖1)。
通過對福田區78.8平方公里范圍的公共綠地排查、摸底,其總量為1464.21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4平方米/人,高于特區內9.7平方米/人的水平,其中市區級公園1043.41公頃,社區公園68.5公頃,街頭綠地352.3公頃,這種公共綠地居多優勢,對其地下開發的研究為區域公共設施安排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1.2、公共綠地地下空間利用方式
城市公共綠地作為城市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綠地地下空間功能開發,將與綠化爭地的設施與功能以及適于放入地下的設施與功能,向綠地下部空間轉移,進行綠化與地下空間的同步開發,以實現綠化效益和地下空間效益的綜合開發模式。其地下空間可提供的設施空間主要包括地下停車設施、公共設施、市政設施、防災設施及儲藏設施等。其地下空間開發類型主要有地下市政(包括地下變電站、地下污水處理廠、地下雨水收集、地下垃圾處理廠、地下管溝等)、地下步道(多設置在道路兩側的帶狀綠地下,連接各個獨立的地下空間,形成地下步行網絡)、地下停車(同時也具有防災功能,可在公共綠地下單獨開發,也可結合地下商業、文娛、市政等)、地下文娛(分布在文化娛樂中心、社區中心綠地,一般采用半地下建筑方式)、地下商業(分布在城市商業密集區域以及車站周邊區域,可在公共綠地下單獨開發,也可與周邊建筑的地下空間統一規劃、整體開發)等。
2、城市公共綠地的地下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
對“公共綠地”概念清晰界定基礎上,結合規劃區控規、地籍信息、航測圖、現狀調研,對規劃區已規劃的公共綠地進行清查分析,包括公共綠地數量、規模、使用狀況等,按照分類標準,評價不同類型公共綠地地下開發的適宜性。
2.1、市區級公園
市區級公園特點是已形成一定規模的林地,對于整個城區具有重要的生態景觀價值,若進行地下開發,樹木遷移和恢復的費用昂貴,而且會對樹木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影響,對其地下空間開發要求遵循慎重開發利用的原則,其地下大規模的開發需要進行經濟可行性論證,切合城市基礎設施需求,預留城市大型基礎設施需求的條件,滿足將來大型城市基礎設施無法落地的困局,如城市軌道交通場站設施用地、規模較大的市政設施用地等。
2.2、社區公園
社區公園特點是用地較規整,規模約為1公頃,易于進行改造建設,其地下開發利用較為成熟,地下開發后,地面敷綠較易實現。社區公園一般位于社區中心人流密集區,是承載配套設施的最佳區位,其地下空間的開發可完善社區內的配套設施,增加社區內部的人防設施,便于戰時人員掩蔽,也便于基層的操作和管理,屬于適宜開發地下空間類。
2.3、街頭綠地
街頭綠地的特點第一用地呈帶狀,地塊小,且多為不連續分布,開發難度大,并且位于道路兩側范圍,地下開發可能會影響未來的道路拓寬、管線敷設等;第二街頭綠地多屬于政府控制用地,屬于政府可調控的資源,開挖相對容易,街頭綠地地下空間特別是地鐵站點周邊的綠地地下做地下連接通道是比較合適的。
3、城市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的研究重點
3.1、地下空間權屬關系轉換的嘗試
公共綠地由于存在地役權不同,開發其地下空間會涉及利益的紛爭,對于未出讓的公共綠地的地下空間開發,建議政府加強地下空間的儲備,主要用于政府主導建設重要基礎設施,如交通設施、市政設施、大型公共設施等。而不屬于政府所有的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建議在產權管理方面采用空間轉換方式,政府與權屬單位進行協商談判,將地面開發權與地下開發權進行置換,采取企業與政府聯合開發模式,政府負責地面以上部分建設,權屬單位負責地下空間開發,開發功能應包含地下商業或地下停車等一些可營利性設施,既保障用地單位的利益,又保證了地面的景觀性。
3.2、綜合評估,推出試點
地下空間利用具有不可逆性、開發成本高、開發難度大、對城市周邊影響大、涉及工程技術復雜的特性,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受地理環境、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土地利用情況、城市環境、雨水滲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其地下空間的開發應該堅持慎重開發、逐步開發的原則。采取多要素綜合評判,主要是對于片區內公共綠地是否開發地下空間的市民需求、基地條件、建設契機三大要素中的各個子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權重平衡,分優先開發、適合開發、不建議開發三種類型。優先開發是根據評價因素,近期最具有開發地下空間的迫切需求;適合開發是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具有一定的條件,但是近期內可以不開發,選擇時機開發;不建議開發是近期開發時機不成熟,或者開發公共綠地地下空間困難的地塊。評估出的優先開發區作為試點先行推出建設,對試點地塊,從用地性質、開發功能、開發規模、權屬單位、與周邊地塊銜接關系、投資建設方式等方面展開詳細分析與研究,為下一步的工程設計提供技術依據,體現項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圖2)。
3.3、“自下而上”機制的建立,細化操作流程
公共綠地與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開發其地下空間,意味著用地功能的轉變,建議采取以人為本,充分爭取市民意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定酌其內的地下空間開發。另外現行相關規范中也缺乏公共綠地的地下空間開發指導細則,對于其地下空間需要細化操作流程,使地下空間的審批程序更合理(圖3)。
3.4、相關技術規范有待完善
開發利用公共綠地地下空間可能產生雨水無法下滲、雨水無法收集、破壞綠化植被、消防安全隱患、自然通風采光有礙等問題,當下需要盡快完善相關技術規范,將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的安全、消防、舒適要求等形成統一的規劃標準,作為一種有效的指導意見。
4、結語
公共綠地是城市中不可多得的公共空間資源,其地下開發應重點切合市民需求、幫助政府解決落實城市基礎設施空間為出發點,按照謹慎利用、公共優先、關注社區、生態保護原則,適宜優先推出試點開展工作,體現項目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科學性,另外針對現有地下空間利用細則政策的缺失,論文創新性的提出了地下空間開發的實施機制,希望城市公共綠地地下空間研究能快速進入規范化、系統化歷程。
【參考文獻】
[1]建設部令第58號.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S].發布時間1997-12-01.
[2]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軌道交通技術推廣委員會.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篇[R].工程建設技術發展研究報告(151-156).
[3]童林旭.地下空間與城市現代化發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17-122
[4]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區公共綠地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研究[R].2008
文章標題:面向生態城市土地集約化利用的另一種手段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luoji/50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