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美術論文 發布日期:2021-10-08 10:06 熱度:
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在不同文化環境下產生的藝術形式展現不同的風格,隨著時代的更迭變遷,工筆花鳥畫的畫風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時期,工筆花鳥畫如何繼承、如何發展、如何應對外來文化的影響、如何從傳統順利過渡到現代化,使人們認識和接受工筆花鳥畫的悅目賞心,值得每一個工筆花鳥畫藝術工作者探究。
一 工筆花鳥畫
中國繪畫按題材大致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三科,工筆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筆花鳥畫為花寫照,為鳥傳神,是漢族傳統繪畫的重要流派之一,與寫意花鳥畫相對應,運用中國毛筆、中國畫顏料,在專用的熟宣紙或礬絹上進行嚴謹精致花鳥畫創作的一種特殊畫種與技法。工筆花鳥畫在生動展現大自然的同時,也托物言志,展現畫家的個體精神面貌。
二 工筆花鳥畫的歷史演進
就工筆花鳥畫的獨立分科而言,工筆花鳥畫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兩宋。
(一) 萌芽階段
工筆花鳥畫源遠流長,上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在當時的陶器上,都可以找到它的蹤影,當時所表現的對象大多是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禽鳥、走獸等。中國古代花鳥畫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畫花畫鳥,形成于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至魏晉南北朝,新石器時代花鳥圖案的代表性作品有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骨刻雙鳥紋彩陶,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少畫家開始由畫花畫鳥轉向畫花鳥畫,青史留名的顧愷之的《鳧雁水鳥圖》是花鳥畫的典型[1].第二個階段是形成花鳥畫,形成于隋唐至明清,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第一次將“花鳥”作為獨立的畫科提出來,這標志著我國花鳥畫作為獨立畫科的形成。
(二) 五代時期的逐漸成熟
五代出現了花鳥畫的兩大流派,即西蜀黃荃和南唐徐熙,他們畫風迥異,有著“黃荃富貴,徐熙野逸”的稱譽,史稱“徐、黃異體”.徐、黃迥異的畫風與他們各自的經歷息息相關。黃荃 17 歲時便供奉前蜀后主王衍,后蜀時為翰林待詔,掌管翰林圖畫院事,而后加官如京副使,供職西蜀畫院,前后長達 40年之久。黃荃師承著名畫家刁光胤,吸取畫家李升、孫位之長,其成就“遠過三師”.由于黃荃一直供職于宮廷,畫作用于裝飾宮廷,所以,黃荃的畫中透出富貴氣象也不足為奇,其最具代表的要數《珍禽圖》,該圖描繪了二十余種動物、昆蟲,各個狀態各異,栩栩如生,體現了當時工筆花鳥畫的成熟[2].而徐熙,雖出身名門,一生卻厭惡官場,放浪形骸,花卉畫中“沒骨”一說,就是說的徐熙的畫--不見筆跡,謂之沒骨。
(三) 宋代的高度繁榮
宋代的工筆花鳥畫是中國花鳥畫作中的經典,這一時期的花鳥畫,是“徐、黃異體”的更進一步,特別襲承“黃家之富貴”的風格,這主要在于宋徽宗的推崇,宋徽宗興辦畫學、擴充畫院、完善畫院規制、提高畫家地位等一系列舉措,再加上宮廷和士大夫階層對花鳥畫的趣味,極大推動了花鳥畫的發展。
可以說,“黃家富貴”在北宋時期坐擁獨盛的地位。宋初沿襲黃氏畫風的有夏侯延佑、高懷寶、傅文用等人,夏侯延佑工畫花竹翎毛。北宋初期的花鳥畫基本上是依西蜀南唐舊制而發展,是人們對花鳥畫的初期探索時期,為工筆花鳥畫的后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北宋中晚期,花鳥畫臻于成熟,大量的花鳥畫沖擊視覺疲勞,人們不得不對創作題材和技巧展開新的思考和延伸,這使得富貴的花鳥畫向野逸的畫面轉變,這一時期代表畫家有崔白、吳元瑜等,他們是對黃氏畫風從根本上進行的轉變。崔白擅畫花竹、翎毛、佛道壁畫,其題材多為殘荷、蘆葦、寒雀,主要表現秋冬季里花鳥物的情態,抒發野逸情懷,其代表作《寒雀圖》描繪初冬的鳥雀,顯得格外蒼寒沉著。《圖畫見聞志》評價崔白的作品畫面筆墨活脫、淡雅豐富、自由靈動審美意境清麗瀟灑、生趣盎然,崔白一改宋初工筆畫的濃艷精巧,創造了宮廷新畫風,是宋代工筆畫畫風的一次大變革[3].
由于宮廷畫的藝術風格受統治者喜好左右,北宋花鳥畫更具寫實之美,院體畫講究準確細膩,其實也是沿襲魏晉漢唐“寫實再現”的自然主義畫風,再者,北宋流行的哲學--理學,高度融合儒、道、釋的思想,以“格物”為其精神理念,也促成了宋代花鳥畫現實、嚴謹的格調,同時,宋代注重法度,講求事物運作規律,一定程度上促使作家對作品的精雕細琢,由此看來,繪畫與時代人文是緊緊相聯系的。
南宋皇帝宋高宗喜愛書畫,恢復畫院,其畫院體制與北宋大有不同,這也是影響繪畫藝術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南宋統治者對畫院干涉較少,畫家創作更加自由,統治者尊重畫家的主題,這種自由創作的形式,極大地推動了花鳥畫的發展。但不得不提的是,南宋的繪畫地位相對于北宋低,這與南宋偏安一角造成的創作者心態有關。
三 傳統工筆花鳥畫面向現代化
傳統工筆畫走入低谷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取向支離化,“但求形似,不能形似”,神弱氣微,襯景散漫;二是造意空泛化,立意不切實際、閉門造車;三是畫法概念化,生套成法,千篇一律,毫無個性。
傳統花鳥畫一直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存在于中國古典繪畫領域,無論其鼎盛還是衰落,總不被外來文化干擾,即便是西方繪畫理念的融合,也顛覆不了傳統花鳥畫的形式。這就是工筆花鳥畫的傲嬌,寧愿保持沉寂,也不愿改變其文化意識。在五四運動時期,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寫意與寫實、科學與非科學的兩分法貫穿真個中國畫主題,藝術領域將科學和人文同置于重要地位,使得中西繪畫由科學上領先落后之爭上升到文化學術之爭。在這種文化改造路徑中,古典的傳統工筆花鳥畫順利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
四 新時期工筆花鳥畫如何繼續發展
現代相對于時代特征而言,受社會現實、人們的心態影響,現代形態不是對傳統形態的復制,而是對其形態的繼承、變革、發展、反叛。
在構圖模式上進行創新。傳統工筆花鳥畫在構圖上有兩種模式,即:全景花鳥畫、折枝花鳥畫,全景花鳥畫一般是指花鳥畫中有配景(水、石、草等),早期花鳥畫基本都是全景花鳥畫,其繁盛時期在五代和北宋,全景花鳥畫需要對花鳥的刻畫能力爐火純青,同時還需要高超的表現技法。折枝花鳥畫中的“折枝”,最早見于《宣和畫譜》,在我國藝術家眼里,折枝是一種自然景物的和諧的部分,通過截取部分的景,利用空間延伸,造成一種填補心理的空間。畫面物象有限,而構景表現無限,這種“以小觀大”的折枝構圖方式極大地豐富了花鳥圖的審美空間。雖然被世人喜愛,但在時代的發展中,也急需變革創新。現代的繪畫領域有了新的設計理念和思維方式,畫家將平面設計的概念引入到畫面中,物象通過點、線、面構圖,畫家經過對點的合理布局,對線的節奏控制,對面的精確分割來創造耳目一新的圖景。以蘇百鈞的《圓寂》為例,畫面中殘荷衰敗,荷桿倒向不同方向,參差錯落卻別有秩序。“橫斜千萬朵,悅目兩三枝”是古典的審美情懷,而現代,滿幅構圖似乎是一種大趨勢大潮流,這是對傳統工筆花鳥畫的超越,飽滿的構圖對視覺進行強烈的沖擊,符合現代藝術品展覽的審美。傳統的留白被具象的描繪替代,畫家在花鳥畫的“勢”上大做文章,畫面更巨大效果[6].以葉芃的《薔薇花開》為例,一樹的薔薇如傾斜而下的瀑布,繁密的枝葉,層層疊疊的花填滿畫幅,給人一種“繁華似景”的視覺感受,或許你仔細看,可以看到畫面左上角一只蜷縮身體、背毛豎立、眼泛綠光,用狐疑眼光注視前方的黑貓,使畫面更具生命的意味。
五 現代工筆畫發展需注意的問題
藝術品商品化給工筆花鳥畫帶來負面影響。在當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信息飛速發展的環境下,畫面背后的藝術價值和情懷逐漸被覆蓋,一些創作者以迎合大眾口味為創作目標,以市場導向為主導,使得花鳥畫的藝術性降低。我們不得沉思,花鳥畫作為我國獨特而優秀的傳統藝術,更應以表達作畫家對生活的真實感受為主,通過畫作表達個人思想理念,寄托情感價值,才是作為藝術該具有的狀態,才能推進工筆花鳥畫的良性發展。
展覽機構對工筆花鳥畫帶來的負面影響。美術事業的發展,催生各種展覽機構,吸引了廣大藝術工作者,以各種展覽平臺為途徑來推介自己成為共識。近年來的展覽尺幅更大、構圖更滿,這種作品得到評委青睞,使得大家跟風創作巨幅花鳥畫,跟風導致的思想內涵空乏、作品圖式單一、題材雷同等現象層出不窮。需注意,尺幅大小不是決定藝術品價值的標桿,如果在追求尺幅的同時,注重情感的傾注、技法的創新、才是作為藝術工作者應該追求的與時俱進。
六 結語
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摩擦,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的沖突,工筆花鳥畫面對著一個精彩紛呈的花花世界,在工筆花鳥畫現代化的道路上,藝術工作者認清紛繁復雜的局面,以新時期人的個性化發展引領工筆花鳥畫的變革,必會呈現更多的風格和面貌。
參考文獻
[1] 張 珂 川 . 現 代 工 筆 花 鳥 畫 的 變 化 淺 析 [J]. 美 術 教 育 研究 ,2012,(14):18-18.
[2] 張雪婷 . 當代新型工筆花鳥畫的超越與回歸 [D]. 廣西師范大學 ,2010.
[3] 張濤 . 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當代變革 [J]. 書畫世界 ,2016,(3):81-81.
《我國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繼承及繪畫的發展研究》來源:《教育現代化》,作者:常杰凱
文章標題:我國傳統工筆花鳥畫的繼承及繪畫的發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meishu/468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