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音樂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20 10:04 熱度:
【摘要】正確打開喉嚨是學習聲樂的關鍵環節。許多著名的聲樂藝術家教學生打開喉嚨的最好辦法之一,就是“打哈欠”的狀態。在歌唱中,運用“打哈欠”狀態,能使喉頭下降合理,呼吸道通暢,會厭打開,舌骨上肌放松,軟腭適度抬起,從而為演唱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發聲狀態。
【關鍵詞】打開喉嚨;“打哈欠”狀態;喉頭;軟腭
一、打開喉嚨
喉嚨是個統稱,它包括咽和喉兩個部分。咽是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狀體,咽部由于其相對應的部位不同而分別稱為鼻咽、口咽和喉咽。喉是由軟骨作支架的,上有會厭軟骨,中有甲狀軟骨,下有環狀軟骨。其中,甲狀軟骨又稱為喉結。打開喉嚨,除了使喉嚨向四周擴張外。更為主要的是一種使喉結向下拉的力量和使咽部向上伸展擴張的上下反向垂直拉開的力量和狀態。
所謂打開喉嚨,主要是指打開喉咽腔及口咽腔部分,使喉、口、鼻整個咽腔形成一個適合于發聲的共鳴通道,讓氣息暢通無阻地進行。當我們張開嘴用口、鼻同時吸氣,或呈半打哈欠狀態時,鼻腔是開放的,上口蓋積極提起收縮成拱形,舌頭放松,平放在下牙槽內,喉結自然下降至深吸氣的位置上,這時的喉嚨是打開的。
二、用“打哈欠”的狀態來打開喉嚨
生活中的”打哈欠”是當人們在困倦的時候,血液內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腦部的呼吸中樞,而引起的一次大動作的、特殊的、不能控制的呼吸活動。而歌唱中的“打哈欠狀態”絕不是在困倦狀態下感受到的疲沓、松軟,它是一種有積極意義的放松,是練唱前和練唱時的有意識的調整和控制。
“打哈欠”是打開喉嚨的重要手段,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聲樂教師,大部分都會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去啟發學生尋找打開喉嚨的感覺。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吉諾.貝基教授曾經說過:“你們只要打一個哈欠就能找到打開喉嚨的感覺,問題也就解決了。”大都會歌劇院女高音歌唱家奎娜•馬里奧認為“忍住打哈欠的那種打開感”是對正確發音的最好檢驗。中國音樂學院院長金鐵霖教授就歌唱時聲音的走向、位置、色彩等問題明確地指出:“如果能在打哈欠的狀態下歌唱,聲音的走向必然是垂直通順的,容易獲得高位置掩蓋色彩的聲音。”在《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一書中當作者和他們談到打開喉嚨的問題的時候,有十六位歌唱家回答的第一句話就是打哈欠。由于如此多的歌唱家和聲樂教學者都是通過打哈欠的方式去體會到和指導聲樂學習者尋找到打開喉嚨的感覺,所以這就充分地說明了“打哈欠”是發聲過程中誘發打開喉嚨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歌唱中打哈欠不能過了分寸,過了尺度,否則喉結下壓,喉嚨口腔打開過大,口咽、上腭和下巴緊張,造成音色黯淡、吐字不清、發音缺乏彈性、“撐著唱”等弊病。人在“半打哈欠”的時候,上下顎較自然放松,尤其是下顎,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垂下,唇部略微靠近牙齒,舌部放松而穩定,軟腭稍抬起,口蓋柱向兩面拉開,以使咽腔暢通無阻,同時深深地、緩緩地吸氣,此時胸腔、腹腔、橫膈膜有較為明顯的擴張感。所以“半打哈欠“的狀態在歌唱中是比較適宜的。在歌唱中,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打開喉嚨,最重要的不是“哈欠”本身,而是產生“哈欠”的那一器官的開始動作。引發打哈欠的狀態是打開喉嚨的最佳狀態。這時的鼻咽腔剛剛開始興奮,借助這種興奮的舒展和輕微擴張的力,建立鼻咽腔向上抬張的運動。
所以,哈欠狀態的大小程度并不是固定的,在實際運用中還可以根據需要,譬如音的高低來調整腔體張大的幅度。例如在進行中低聲區發聲時,要保持哈欠的基本狀態,自舌根以下的喉嚨要有唱“o”的感覺;當聲區向向上行級進時,哈欠狀態的口腔要向后逐步上下張大,保持大打哈欠的狀態,有點唱”ei”的感覺,這是自然哈欠最大的口型狀態。
三、“打哈欠”狀態與喉頭、軟腭的關系
1、“打哈欠”狀態與喉頭的關系
1968年,威尼斯音樂學院教授女高音歌唱家伊莉絲•科拉岱蒂在訪問莫斯科談到關于起音的意見時,她讓學生把打哈欠和放下喉頭在同一時間完成,要想到仿佛在打哈欠,并且打開喉嚨,當感到空氣從聲門出來時,就放下喉頭并發出聲音。蓋爾在《嗓音生理學》一書中寫到:“借助打哈欠的狀態,很容易實現喉頭低位置,并使嗓音飽滿,已廣泛應用于歌唱中,甚至不會唱歌的人也易于相信打哈欠的狀態會使聲音飽滿”。喉頭是人發出聲音的聲源體。喉頭,又稱喉結、喉器。歌唱的發聲是喉頭的活動狀態,喉頭的位置將影響到聲音的音質、音色、音準等。當你在打哈欠時,你會感覺到此時你的喉頭處于較低位置,并且感到咽腔上部有種傘撐開般的感覺,同時喉頭向下,向兩邊吸開,下巴自然下放,隔膜肌氣息保持。
那是不是保持喉頭的低位置,就等于打開了喉嚨?其實不然,喉頭下降的程度要適當,如果位置過低,就會出現粗糙的喉音和缺乏頭腔共鳴的黯淡的音色;如果過分下壓喉頭,不但會導致氣壁對喉頭的壓迫,而且喉頭本身的肌肉組織和軟骨,也會因喉頭下壓的力量而造成緊張,無法自如地控制和調節聲帶發聲時的狀態,從而影響聲音的優美和流暢。相反,如果在歌唱時極力上提喉頭,就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緊張和壓迫,以及喉頭上方拉起喉頭的肌肉群過分用力,這種緊張壓迫和過分用力,必然使聲帶失去靈活以及控制、調節能力。荷伯特——凱薩利在他的《心的歌聲》一書中說:“為了歌唱的目的,喉器在喉腔中應處在一個正常的位置上……要處于平均的位置上,就是說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這個常態位置,我們叫它浮動水平。”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李濰渤教授也曾說過:“上提的喉不行,下壓的喉也不行。”這意味著必須要用一個適中的有效方法解決,這就是“半打哈欠”。例如,李濰渤教授讓學生打哈欠的方法是身體放松,靠在沙發上,猶如勞累了一天后得到休息的徹底放松,氣息積極,腔體呈半打哈欠狀,發出輕松自如的“ha”長音,音調由高到低。此時喉頭自然下降,無任何負擔,聲音就像被氣抽出一樣。這種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除了產生氣息的橫膈膜是處于緊張用力的狀態下,身體的其它部位也應該是放松的。
2、“打哈欠”狀態與軟腭的關系
我們平時打哈欠的動作要靠抬高軟腭來完成。如果打哈欠不抬軟腭,一定會感到別扭。從解剖學中看,口腔頂為腭,腭分隔鼻腔與口腔,其前半粘膜下有骨質的叫硬腭,后半部沒有骨質的叫軟腭。著名醫生胡德林.馬肯博士在談到軟腭時說:“軟腭在發聲時的機能是幫助對聲帶活動控制和調節某些重要共鳴的形成與大小的。由于軟腭是跟喉頭直接連在一起的,在發聲時是一個重要器官。”這無不說明,軟腭是歌唱中靈敏的配合者。但軟腭也不能一昧地過分上抬,否則容易造成喉頭周圍肌肉群僵硬,聲音向上“吊起”、不落底的毛病,從而使聲音失去光澤,沒有亮度;相反,如果軟腭下塌,會妨礙了聲帶的拉緊去適應特殊的氣息壓力,使歌聲出現塞悶、空洞、蒼白,造成鼻音。所以軟腭的上抬要適度,恰到好處。喉頭與軟腭的動作,直接關系到喉嚨的打開與否和打開的程度。
綜上所述,用“打哈欠”的狀態打開喉嚨,這是當今聲樂界普遍提到的一種打開喉嚨的方法,而“半打哈欠”的狀態更被廣大聲樂教師普遍應用于教學。通過“打哈欠”的狀態打開喉嚨,能使喉頭自然下放到一個適度的位置,軟腭積極向上抬起,并使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隨著打哈欠的動作拉開了上下距離,擴張了腔體的空間容積和體積,從而使聲音的共鳴通道寬敞又通暢,給聲音和氣息的流通打開了方便之門。
參考文獻:
[1]鄒本初.歌唱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付鴻敏.聲樂演唱中的喉部器官形態[M].武漢: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
[3]尹偉.向李濰渤教授學習聲樂的一些體會.[M].民族藝術研究.1999;
[4](美)羅杰姆.漢涅斯著.黃伯春譯.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文章標題:淺談如何用“打哈欠”的狀態打開喉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yinyue/13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