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哲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19 10:20 熱度:
【摘要】曼海姆站在知識社會學的立場上,以意識形態的特殊概念為起點,中途經過總體概念,最后上升并回到他構建的知識社會學這一基點,從而詮釋了一個全新的流動的意識形態概念。霍克海默以馬克思主義為視角對其概念的思辯和形而上學性進行了有力地批駁。
【關鍵詞】意識形態,特殊概念,總體概念,霍克海默,曼海姆
追溯意識形態的淵源,最早可見于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偶像說”(idola),“培根的偶像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是現代意識形態概念的先驅。但是,培根并沒有創造出“意識形態”一詞,真正第一個創制意識形態概念并把這一概念引人西方哲學史的當數十九世紀法蘭西研究院院士特拉西(DestuttdeTracy),他在研究了孔狄亞克和洛克的哲學后,“創立了他稱之為意識形態的學科。著人們對意識形態問題的深入和理解,繼特拉西之后,便有一系列熠熠生輝的名字: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等,但在對意識形態問題的探討中,卻不能不提到卡爾·曼海姆。卡爾·曼海姆(KarlMannheim)是知識社會學思潮的主要代表,他于1929年完成了《意識形態與烏托邦》一書,從而奠定了他在意識形態問題研究領域不可忽視的地位。在該書中,他“概括了一門能對社會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學科”,并系統地闡述了知識社會學關于意識形態問題的新見解。
曼海姆提出意識形態概念的同時,提出了另一個與之相應的烏托邦概念,并認為,意識形態和烏托邦,都是關于“存在之超越的觀念”,隨之曼海姆又對二者進行了較詳盡地區別。最后他發現了一個相當恰當的標準來對二者加以區分,“這個標準就是它們能否實現。同時,曼海姆也承認,烏托邦與意識形態相比更易識別,意識形態往往披有虛偽的外衣,因此,曼海姆把分析的重點放在意識形態之上,這樣,曼海姆站在其知識社會學的立場上詳盡論述了他的意識形態理論。這一理論的公諸于眾,也招致了許多學者特別是許多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的批判。
一
曼海姆在考察“意識形態”概念時很困惑,他坦言,自意識形態一詞創制以來,新含義層出不窮,有必要對此術語的含義作一番分析。而“這樣一種分析將表明,意識形態這一術語總的說來有兩個不同的和可區分的含義—特殊含義和總體含義”。那么,什么是特殊概念和總體概念呢?曼海姆分別作了回答。“當表示我們懷疑我們的論敵所提出的觀點和陳述時,這一概念的特殊含義便包含在其中,”并且,在懷疑的基礎上,對論敵的觀點和陳述加以歪曲。“這些歪曲包括:從有意識的謊言到半意識和無意識的偽裝,從處心積慮愚弄他人到自我欺騙。當然,曼海姆也指出,這一特殊概念并不能簡單等同于謊言、欺騙或偽裝,它的內容和含義是多方面的。如果把其范圍擴大,指“某個時代或某個具體的歷史—社會集團(例如階級)的意識形態”,則是這一術語的總體概念。也就是說,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意謂一個時代或一個團體的總的意識結構與特征。
分析了意識形態的兩種概念后,曼海姆考察了這兩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在曼海姆看來,這兩個概念的共同因素在于:它們都不會為了了解論敵真正的含義和意圖,而只依據論敵實際的言論。也就是說,為了了解論敵真正的含義和意圖,不僅僅依據論敵的實際言論,還依據主體的具體特點和生活狀況。它們都是從個體或集體的存在狀況出發,因而具有功能化的特點。它們的區別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范圍上存在不同,包括主體范圍、時間范圍,也包括內容范圍。特殊概念只表示論敵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而總體概念則對論敵的總體世界觀表示懷疑。第二,“意識形態的特殊概念在純粹心理學的水平上對觀點進行分析。而總體概念是在精神層次上對觀念起作用。第三,“意識形態的特殊概念主要與利益心理學一起起作用,但其總體概念則使用更形式化的功能分析,不考慮動機。”在特殊概念那里,由于利益的動機,便產生謊言、欺騙,而在總體概念那里,利益動機與意識形態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在這里,更重要的是功能分析和結構解構。最后,曼海姆在考察特殊概念和總體概念關系的基礎上,指出特殊概念實際上從未脫離心理學范疇,因此,與總體概念比較起來,便沒有多大意義。
從意識形態的特殊概念到總體概念。曼海姆對兩種概念的區分,只為了得出一個結論:發生于心理層次的“揭底”不應混同于更激進的懷疑主義和在本體論和認識論層次上進行的更徹底更具摧毀力的批判性分析。緣于這樣一種結論,特殊概念有必要上升到總體概念。但是,這種上升的進程并不是無所依賴與自發的,而是得益于多種因素共同培育的結果。曼海姆總結出三個步驟:“第一個重要的步驟是意識哲學的發展。起初,主體意識到的是一個無限多樣化和混亂無序的世界,其后,在這種世界圖式中確定了“有領悟力的主體統一性”,用曼海姆的話說,“實際上構成了意識形態總體概念的雛形。第二個階段的到來,是在人們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待意識形態總體的,然而是超現世的觀念之時。“曼海姆承認,這主要是黑格爾和歷史學派的功績。在這一階段,在黑格爾那里,“民族精神”這種代表歷史上被區分的意識的成分被結合進了“世界精神”之中。很顯然,總體的意識概念的歷史化“產生于思想的歷史—政治潮流與哲學領域的結合”和“社會的相互作用”。創造現代意識形態總體概念最重要的一環同樣產生于歷史—社會進程。在前幾個階段,意識的載體是個體或民族,而現在,階級取代了種族或民族成為歷史上演變的意識的載體。在這一階段,“民族精神”的概念被“階級意識”所取代,曼海姆認為,這種階級意識就是階級意識形態。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經過了這三個步驟即從意識本身到民族意識再到階級意識后,特殊的意識形態概念便消融在總體概念之中。起初,主體對意識形態的批判主要從心理學上出發,而現在則深入到理論層面,開始分析意識形態的總體結構,正因為如此,“意識形態的總體概念在理解我們的社會生活方面具有特別的意義和關聯。
從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到知識社會學。曼海姆作為馬克思·舍勒開創的知識社會學思潮的繼承者,他探討意識形態的總體概念本身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建立他的知識社會學的理論體系。在曼海姆看來,從總體概念的特殊領悟到普遍領悟的過程是精神發展史上出現的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二
曼海姆的“意識形態理論對本世紀五十年代興起的以‘意識形態終結’為口號的社會學思潮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同時,他的這一理論也招致了許多學者的批判,在這些批判中,霍克海默走在了前列。馬克思·霍克海默是著名的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1930年,他發表了《一個新的意識形態概念?》的論文,從而對曼海姆的意識形態理論提出了全面的批判。
針對曼海姆關于意識形態的“特殊概念”和“總體概念”的提法,霍克海默在比較了康德哲學后認為,這一提法,特別是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的提法是從康德哲學中引申出來的。在康德那里,經驗知識是通過知性范疇來構成的,它并不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而在曼海姆那里,他把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理解成“在社會環境中的地位的功能”。也就是說,這一總體概念似乎有一個廣闊的社會的和歷史時代的背景。而實際上,“這一背景并不是指真實的生活世界,而只是純粹的精神運動史。因此,霍克海默指責曼海姆,在這個意義上,他沒有比康德提供更多的東西。另外,曼海姆在探討總體的意識形態概念向知識社會學的過渡時,指出,“曾經是黨派的思想武器的東西變成了社會和思想史的一般研究方法。這樣,在曼海姆那里,特定的黨派立場就消融在了意識形態之中。這種超黨派、超階級的觀念自然也導致了霍克海默的批判。霍克海默指出,“按照曼海姆的觀點,知識社會學的規定使意識形態學說從‘一個黨派的斗爭武器’轉變為一個超黨派的‘社會學的精神歷史’。與曼海姆相對應,馬克思肯定了意識形態的階級性,馬克思告訴我們,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這樣,霍克海默在批判曼海姆意識形態概念的超黨派和超階級性時,也有力地維護了馬克思意識形態的階級特性。
曼海姆意識形態概念發展的最終結果是知識社會學的建構,而據霍克海默的分析,曼海姆的總體意識形態概念沒有跳出康德唯心主義哲學的案臼,因此,作為概念發展最終結果的知識社會學也沒能超越唯心主義。霍克海默在分析曼海姆的思想與狄爾泰思想的內在聯系時也深刻地指出,“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和狄爾泰的精神科學一樣,是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繼承者。在曼海姆看來,“現實”、“存在”是他構建的知識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但是,霍克海默尖銳地指出,曼海姆眼中的“現實”、“存在”都植根于精神和概念之中,他還和黑格爾《邏輯學》開頭的“存在”概念作類比,認為一樣是空洞的、無內容的。但是,這在馬克思那里,卻是真實的,不僅如此,霍克海默還指出了曼海姆意識形態概念和知識社會學的形而上學的本性。在曼海姆那里,他把一切知識都看成是意識形態,并使之形而上學化,而在馬克思那里,卻摒棄了思辯的和形而上學的成分,并且,用霍克海默的話說,“馬克思已經嘗試用意識形態概念去摧毀形而上學的權威。而比馬克思晚幾十年的曼海姆卻在向相反的方向上前行。
綜觀上述,從曼海姆意識形態概念的原意和霍克海默對其概念的回應可以看出,曼海姆的理論明顯繼承了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說”,并且摻和了傳統德國的形而上學的成分。在他那里,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成了貶義上的而且是毫無生機的。因此,作為其思想傾向維護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的霍克海默對其思辯和形而上學的本性進行了有力地駁斥,這也在一定范圍內維護了馬克思主義立場。但是,霍克海默只從理論層面而未從社會層面對其進行批駁。20世紀30年代,法蘭西陰云籠罩整個德國,作為德國當時知識界的著英,曼海姆順應了這一潮流,他的意識形態理論為法西斯在德國的統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是德國現實在思想領域的表現。說到底,“曼海姆的意識形態理論是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理論。”
文章標題:省級哲學期刊發表論文范文參考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wenyi/zhexue/192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文史藝術論文范文
播音與主持論文 動畫藝術設計論文 美術論文 戲劇論文 導演論文 表演論文 音樂論文 哲學論文 歷史論文 社會學論文 邏輯學論文 美學論文 倫理學論文 心理學論文 文學論文 廣告論文 公共關系論文 新聞論文 外文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