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臨床醫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3-10-25 10:06 熱度:
骨科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全科醫學》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中國醫院協會主辦的中國第一家公開出版發行的全科醫學學術性期刊(刊號CN13-1222/R,ISSN1007-9572)。
【摘要】目的:總結脛骨骨折的治療特點及治療方法。方法:回顧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脛骨骨折的治療,其中石膏組8例,鋼板螺絲釘組10例,外固定架組36例,帶鎖髓內釘組11例。結果:65例患者全部獲隨訪,隨訪時間6~25個月,平均9個月。帶鎖髓內釘組無感染延遲愈合或骨不連。結論:開放性脛骨骨折臨床多見,感染及不愈合率高,帶鎖髓內釘是GustiloⅡ型以下骨折的較好治療方法。
【關鍵詞】脛骨骨折,開放性,帶鎖髓內釘,外固定架
2006年1月~2008年對65例小腿骨折的患者分別采用石膏、牽引、鋼板螺絲釘、外固定架、帶鎖隨內釘等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齡19~70歲,平均36.5歲。車禍致傷48例,墜落傷6例,砸傷11例。上1/3骨折9例,中1/3骨折21例,下1/3骨折35例。伴有腓骨骨折32例。開放性骨折46例,按Gustilo分類:Ⅰ型31例,Ⅱ型13例,ⅢA型2例,全部為新鮮骨折。
1.2治療方法開放性骨折的傷口處理:開放性骨折病人急診即予以廣譜抗生素靜脈點滴。于全麻或連續硬膜外麻醉下及早處理開放性骨折,傷口按照清創原則徹底清創。反復用碘伏、生理鹽水、雙氧水、新潔爾滅沖洗傷口,清除傷口內外異物,清除失活組織,盡可能保留碎骨快及連續的軟組織,保護血管神經組織,根據開放骨折程度,嚴重者延遲閉合傷口。石膏組采用管型石膏固定。
1.2.1鋼板螺絲釘組小腿前外側切口進入骨折端,剝離骨膜,清理骨折端軟組織,直視下骨折復位,加壓鋼板螺絲釘固定。
1.2.2外固定架組清創處理后在原傷口基礎上適當延長切口,顯露骨折,直視下骨折復位,使用復位鉗固定。然后在距骨近端4cm以上的脛骨前內側面,分別鉆孔,各擰入兩枚直徑6mm螺紋針,上連接桿固定,檢查骨折復位滿意、固定可靠,縫合傷口。
1.2.3帶鎖隨內釘無論開放性或閉合性骨折,首先行跟骨牽引,于傷后7~12天,小腿腫脹消退,患者無感染征象時手術。硬膜外麻醉,膝關節屈曲90度,助手牽引復位骨折端并維持,脛骨結節后上0.5cm開孔,依次手動擴髓,插入比擴髓鉆小1mm的備用髓內釘,C型臂透視骨折復位良好,安裝遠近端鎖釘和釘尾螺帽,縫合切口。除1例粉碎骨折閉合復位插釘失敗骨折端切開往外,余全部閉合復位插釘成功。術后2~3天疼痛緩解后,不負重下主動練習膝、踝關節功能。
2結果
65例患者全部獲隨訪,隨訪時間6~25個月,平均9個月。外固定架組有3例針道感染,2例傷口感染,骨折延遲愈合2例;帶鎖髓內釘組并發癥最少,無感染,延遲愈合,只有1例于骨折中期出現遠端鎖釘松動,對骨折愈合沒有影響。
3討論
3.1脛骨骨折的特點脛骨約1/3部分位于皮下,脛骨的血供較其他有肌肉包裹的骨骼差,脛骨開放骨折多見并且軟組織損傷多較重,給臨床治療帶來更多困難。感染、延遲愈合和不愈合常見并發癥。
3.2固定方法
3.2.1石膏固定石膏固定是治療穩定性骨折的可選擇方法之一,但不穩定骨折應該慎重。對低能量損傷,骨折端穩定無移位的閉合性骨折可以選擇石膏固定,經濟、方便。但容易發生畸形愈合,踝關節僵硬發生率約占20%~30%。
3.2.2鋼板螺絲釘鋼板放在骨折的一側,屬偏心固定,由此而產生的應力遮擋效應易引起骨不愈合、鋼板彎曲斷裂等。此點已得到廣泛認可。內固定時軟組織及骨膜剝離廣泛,加重破壞已受損的血供,在開放性骨折更是這樣,創面的異物刺激,皮膚壞死、鋼板外露,創面感染不愈等。增加深部感染的機會,以及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的幾率。Bach和Hansen報道鋼板治療脛骨開放性骨折的感染率(35%)明顯高于外固定。鋼板螺絲釘組1例GustiloⅢA型骨折,皮膚壞死,導致鋼板外露,后改用外固定架治愈。所以鋼板的應用逐漸漸少。但對于延伸至脛骨干的近關節周圍骨折,可采用經改進的鋼板和技術。
3.2.3外固定架可以應用于所有的開放性骨折的急診固定及軟組織損傷的處理,也可用于骨折合并骨缺損的延遲處理。外固定架小切口可以保留殘留血運,方便傷口護理。但外固定架的抗扭轉性差,螺紋針易松動,延遲愈合率高,針道感染是常見的并發癥,且影響日常生活。本組有3例針道感染,2例傷口感染,骨折延遲愈合2例。熊德建報道1組外固定支架治療脛骨骨折,78例患者中術后3~6個月x線片示:27例無明顯骨痂生長;18例有少量骨痂生長。在治療嚴重的脛骨開放性骨折中,選擇外固定架處理是比較理想的。
3.2.4帶鎖隨內釘操作過程中閉合復位,不剝離骨膜有效地減少了骨折端感染機會和血運的破壞。擴髓產生的骨碎屑有利于骨折愈合。因此感染率極低,愈合快。另外,擴大髓腔使較粗的髓內釘順利進入髓腔,能夠提供足夠的穩定性,同時增加了髓內釘與髓腔的匹配性,減少髓內釘的疲勞折斷。作為彈性固定,在穩定骨折端的情況下,骨折端間的微動也有利于骨痂形成、中心固定,骨折端有應力分享,允許早期負重,靜力固定骨折可得到穩定的固定,并能控制骨折端旋轉和長度,力臂長,不易折斷,符合生物學固定。本組病例為GustiloⅡ型以下骨折,無一例感染斷釘發生,骨折全部愈合。對Ⅲ型開放骨折,可選擇外固定架治療,早期應用髓內釘仍需慎重。
文章標題:骨科論文發表脛骨骨折65例治療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anghan.cn/fblw/yixue/linchuang/194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angh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